当前位置:首页 > 黑茶 > 云南普洱> 正文

何谓“普洱茶”

2020-12-27 11:01:19热度:132°C

普洱茶的历史悠久,清代初年曾经声名大振,社会咸闻。经历了将近200年的发展之后,伴随我国近现代刀光火影,普洱茶也濒临绝境。直到改革开放,普洱茶才迎来真正的生机。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发现,前人对普洱茶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认识。其定义曾十分模糊,“普洱绿茶”“普洱红茶”“普洱青茶”等名号随处可见。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衣食无忧,开始更多的关注身体健康和生活品位茗居茶叶茶具。普洱茶作为一种口感独特的茶类,不仅保健功能突出,且来自云南秘境,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因而再次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倏忽之间,普洱茶热席卷亚洲,越来越多的人对普洱茶感兴趣,促成了学界对普洱茶探讨和研究的深人。
  普洱茶初期的探讨始于台湾,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感性认识上,提出的诸多感官评语,如“喉韵”“茶气”等使人很容易被“能喝的古董”所吸引,普洱茶市场,尤其是陈年普洱茶,就此被炒热。任何事物经历“发烧”阶段后,理性的回归是必然。当前,大陆茶人和学者在澄清史实和理化研究.上已赶超前人。这股讲科学、讲事实的春风,对普洱茶的良性、持续发展功德无量。
  根据云南省标准计量局2003年3月公布的普洱茶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中包括历史上经自然发酵而成的普洱茶(存放也是一种加工方式),也包括现今人工发酵和自然发酵的普洱茶。
  普洱茶发酵有两个途径,一是自然陈化,成型时俗称生茶、生饼(或青饼),自然陈熟后称“原旧普洱茶”或‘’生普”。二是人为加湿、加温、握堆,成型时俗称“熟茶”或“熟饼”。

云南少数民族烤茶云南少数民族饮烤茶,颇有古代遗风。饮用时,先将茶叶放入粗砂罐中烤香,以减轻生茶烈性。


摄于思茅澜沧县芒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