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茶 > 云南普洱> 正文

布朗族千年古寨老曼峨与茶共生

2020-12-25 16:53:05热度:149°C

  从濮人开始居住,这里便有了种植茶叶的历史。只要有布朗族,就必然有大叶茶;只要有古树茶的地方,就必然有濮人的踪迹。老曼峨,就是典型的与古茶共生的千年古寨。走进老曼峨,仿佛走进了一条悠远的时光隧道,让人返璞归真,彷佛重回濮人植茶的原始时代。

  在布朗山乃至整个普洱茶区,老曼峨的茶非常苦,而所产茶叶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回甘持久。在普洱茶中历来被尊为“王者”、“茶王”的老班章,无疑是当今最闻名遐迩的古茶山。不过,如今堪称“树叶黄金”的老班章的辉煌,依旧拜布朗族的祖先濮人所赐。

  男方有酸茶才能娶亲

  据老班章的哈尼族同胞介绍,新、老班章过去都有布朗族人居住,后来布朗族同胞迁走了,把这些古茶树留了下来。过去为了感谢布朗族同胞,老班章村寨每次宰牛,都要给布朗族同胞送些牛肉。如今,在老班章古茶园深处,还留有两块哈尼话叫“哈努无雀”(意为尖尖石)的石头,被附近村寨的布朗族尊为“圣石”,每年,都会有布朗同胞定期徒步前来朝访。当地还有个姐路山也是布朗族同胞朝拜的“圣地”,山顶上有布朗族建的佛塔,每年布朗族也要定期前来“朝圣”。

  其实在号称“苦茶”产地的老曼峨茶叶中,也有被村民称为“甜茶”的茶叶,虽然村民认为这类茶叶“不苦”,但记者品味下来,感觉苦味只是较“苦茶”稍淡一些而已。不过,在如今布朗族流传至今的茶叶中,最有分量的还属酸茶。

  布朗族的酸茶与傣族的青竹茶、哈尼族的土锅茶、拉祜族的土罐茶一样,代表了本民族最主要的食茶饮茶方式。布朗族特有的酸茶采制,一般选择5月雨季天,先将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幼嫩鲜叶放入锅内煮熟,再把煮熟的茶叶装在土罐里,置于阴暗处10~15天,使其发霉。再将发霉的茶叶装入竹筒内压紧,埋入土中。经过一个多月的发酵,取出晒干即可。

  在老曼峨村村民玉儿叫的家中,记者亲历制作酸茶的整个过程。因为儿子即将举行婚礼,所以玉儿叫必须提前3个月将酸茶做好已备娶亲时使用。制作前,玉儿叫先进入村寨后的古茶园内,采摘了一筐古树茶的老叶子(当地称老黄片),回家后洗净放入沸水中煮熟掸去苦涩味、生味后捞出,放在竹筐内摊开放凉,之后用芭蕉叶包好放在屋角内。玉儿叫解释说因为等着三个月后要用,因此她就不按常规的方式装在土罐或者竹筒中埋在地下了。玉儿叫说,放置在屋角3个月以后,同样也会发酵变酸,到儿子迎亲时装进竹筒就可以了。

  酸茶制作出来后,不仅仅是平时吃,更重要的是在婚礼上、赕佛时必不可少!“没有酸茶,布朗族的男人就娶不了媳妇”玉儿叫说,男方母亲在自己儿子结婚前,必须先制作好酸茶,然后在结婚那天由男方家长包着一小包送到女方家,才可结婚;在赕佛时,也必须包一点酸茶赕佛。

  据资料记载,布朗族还有一套用酸茶治病疗疾的方法:将酸茶放入口中细嚼慢咽,味酸香间杂、甘爽俱备。酸茶配生姜,可用于治疗痢疾;配菊花,可治眼疾,并有清风明目之功;拌以白糖,健脾和胃;兑以米醋,可医治牙痛;拌进蜂蜜,可治便秘;加入食盐,化痰祛火;掺上奶油,帮助消化……

  定居后开始茶叶种植

  据现已从勐海县民族宗教局退休,出生于老曼峨的布朗族学者岩温南介绍,布朗语中曼峨就是“有芦苇的地方”的意思,先民相传老曼峨是1700多年前从澜沧江下游一个有芦苇、名叫“勐捧”的地方搬迁过来的。

  根据岩温南的考证,他们这一支布朗族的祖先濮人古时从澜沧江上游地区,经勐海县南糯山一带南迁到了现在的缅甸一带,最后又开始向北回迁定居在了现在居住的地方。从定居建立寨子开始,就开始了茶叶的驯化种植、采茶制茶的历史,因而也就有了腌制酸茶的历史。

  在老曼峨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老曼峨在建寨前,有10个女人、15个男人的布朗先祖来到老曼峨。当初,他们披荆斩棘,一路开辟道路,在到达老曼峨时,有个布朗族女人走在前面,用刀劈路时不小心划伤了一个布朗族男子的手,鲜血直流,这时候,受伤的手偶然触碰到一片茶叶,血便止住了。自此,布朗族便与茶树结下了千古之缘,成为云南省种茶的始祖。这样的传说不仅印证了史料上商周时期就有濮人种茶的记载,汉族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得茶而解之,人类在茶叶利用发展中经历了药用—食用—茶叶农人赵翼网店饮用三个阶段,也与此有些暗合。

  采访中,岩温南老人还讲述了一个有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故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岩温南接待了很多来自日本的茶叶爱好者。当时一名日本客人听人说起勐海的布朗族有吃酸茶的习俗时,就要岩温南带着去看看。这名日本客人进入村寨的布朗族村民家中时,不仅很认真地品尝了酸茶,而且对布朗族居住的杆栏式建筑、服饰、甚至木地板都进行详细的研究,最后目光落在了布朗族村民穿的竹板鞋上。在当地,布朗族将随处可见的竹子削成竹板,钻三个眼穿上布条或者绳子就作为拖鞋穿的现象很普遍。谁知这名日本客人看了后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对着布朗族村民磕头,说他们史料上记载的日本祖先的生活方式、服饰和住房和现在布朗族一模一样,而且日本人现在还在穿的木屐,正好与布朗族的竹板拖鞋一模一样,见到布朗族就是见到祖先了。

  亲历滴水仪式:千年古寨虔诚祈福

  在老曼峨古寨中,与千年古寨和古茶山同样历史悠久的,还有村寨的佛寺,迄今已有上百年历史。今年的1月19日至22日,记者目睹了老曼峨有史以来最为隆重的佛寺开光和滴水仪式,当55名中国、缅甸和泰国的高僧排着长龙在村寨中穿梭布施时,场面颇为壮观。

  据布朗族学者岩温南介绍,老曼峨佛寺文革期间被毁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又重新修建。2011年,通过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民间集资,再次投入500余万元进行重建。按照布朗族的习俗,重大佛事活动时必须要有8个“帕朗”(相当于傣族佛寺的都比、汉传佛教的比丘)级别以上的佛爷参加,方能举行。而这一次老曼峨佛寺重建后的开光仪式,不仅有55名佛爷参加,而且还有来自泰国和缅甸的僧人,这样宏大的规模在布朗山各村寨举行的佛事活动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从19日开始,佛寺内就开始了祈福活动,老曼峨村寨的村民,以及四邻八乡的布朗族村民纷纷赶了过来。寺院为此准备了足够的粮食和蔬菜,在院内支起大锅,提供免费的饭菜和茶水。在进行了3天的赕佛和滴水仪式后,22日早上9时许,随着凝重的象脚鼓声和铓锣声,55名手持银钵的高僧开始结队鱼贯而出,村民和信徒们天一放亮就准备好了布施的糯米饭等物,跪在路边,静静等候着僧人们的到来。根据布朗族的习俗,旦凡有重要的佛事活动时,僧人都要结队到村寨化缘布施。

  队伍由佛寺进入村寨时,一路上跪满的村民和信徒都向着队伍恭恭敬敬地双手合十行礼,之后敬献布施。结束化缘返回寺院之前,所有参加化缘的高僧们在村寨开阔地的路上一字排开,村民和信徒则虔诚地跪在地上,再次举行滴水仪式,整个气氛让人感到庄严肃穆。

  探秘布朗婚礼:三次婚礼才算正式完婚

  2013年1月16日,记者再次走进老曼峨这个神秘而又古朴的布朗族千年古寨,亲历布朗族传统而又神秘的结婚仪式。

  按照布朗族的传统习俗,一对新人需“举行三次婚礼”,方才算正式的夫妻。第一次是新郎到新娘家提亲,布朗族称为“上门”,需要举行一次礼仪;第二次是正式“迎亲”,又要举行一次礼仪;第三次是新郎迎亲后跟随新娘回到娘家生活满3年后,正式将新娘从娘家接回家中,还需举行一次礼仪。

  根据布朗族不成文的俗约,青年男女年满16岁以后才算成年,也就正式取得了谈恋爱的资格,否则不得参加男女青年的活动。岩温南介绍说,关于16岁的年龄界限,布朗族有着一套严格规约:年纪不满16岁的人亡故时,不能按照成年人的礼仪进行埋葬。因为布朗族中只有年满50岁以后死亡的,才能够用棺材装殓下葬。16岁以下的人死亡后,只能用竹篾笆裹起来后拴上绳子,由一名亲属斜跨在肩膀上送出村寨埋掉,不能进入村寨的竜山(集体坟山);如果年满16周岁但不满30岁的人亡故,则可以用竹篾笆裹起来后由两个人用扁担抬去竜山下葬;而30岁以上不满50岁的人亡故时,家人可以砍竹子用来编成竹棺材装殓下葬;只有年满50岁以后去世的人,才能用木质的棺材装殓下葬。因此,布朗族村民都要到年满50岁才能为自己准备棺材。

  结婚日子由大佛爷选定

  布朗族男女青年16岁以后进入谈恋爱阶段时,一般对其他人是保密的。在觉得可以向外公开时,就得在每年的傣历1月1日(公历11月1日)的3天前深夜12点后,由男方带着一个密友偷偷地进入女方家中(不能给左邻右舍知道),与女方父母坐在火塘边闲聊时,由男方的密友向女方的父母提亲。

  一般来说,女方父母对于男方的第一次提亲都不会答应,需在第二天晚上,男方的父母来到女方家中,再次向女方的父母提亲,但女方父母并不会明确表态。到了第三天晚上,男方再次带着一包旱烟丝去到女方家,反复向女方父母提亲,几番推辞后,只要女方父母接过男方送来的旱烟丝,就表示同意了这门亲事(在布朗族中只要两人相爱,父母一般都不会阻扰)。提亲成功后,次日男方家就得带着至亲好友准备的包烧肉、芭蕉、红糖和旱烟等物品,在晚上8点半左右到女方家,正式举行公开的提亲仪式(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婚礼)。女方家父母收下礼物后,双方就围在火塘边喝酒吃肉。到深夜双方亲友和男方家父母离去,单独留下来的男方就要和女方一起,为女方父母铺好床铺,并由男方为躺在床铺上的父母按摩身体以示孝心。最后两人服侍着女方父母入睡后,男方就可以留下来与女方同床。

  不过按照习俗,在女方家留宿的男方,次日必须在凌晨鸡叫前离开女方家,以后每晚来女方家留宿直至满7天,女方父母才开始到男方家拜访。随后双方父母商定婚事,并请佛寺的大佛爷看日子决定正式的婚礼具体在哪一天举行。一般布朗族结婚的月份都在4月(公历1月份),具体哪一天根据大佛爷的选定每年都有变化。

  迎亲是第二次婚礼

  1月16日,记者所亲历的就是村寨中新人岩列儿、玉叫香举行的“迎亲”礼,也是三次礼仪中最为隆重的一次。头天晚上,父母为双方的婚礼宰杀了一头大肥猪。早上7点,新娘子玉叫香就起床了,梳妆打扮后换上一套鲜红色的布朗族盛装,静静地坐在家中等候着新郎前来迎亲。按照习俗,男方家必须在早上太阳出来后就要到女方家接亲。早上8点,两名男子分别抬着一筒酸茶、一箩筐旱烟丝前来玉叫香家中过礼。布朗族村寨中,男子几乎都离不开旱烟丝,女子则离不开酸茶,一般都会把酸茶当做零嘴来吃。尤其是在外干活和礼佛时,累了就拿出酸茶嚼上几片,立马精神。不过记者在老曼峨村寨也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嘴里也叼着一个旱烟斗,边走路边吞云吐雾。

  在送酸茶和旱烟丝的两名男子离开后,9时许又有两名女子分别各抬着装有香烟、红糖、包烧肉、烤肉、糖果、食盐和酒的竹筐,前来举行迎亲仪式。此时,亲朋好友们也纷纷各带着一包糯米饭和10元、20元不等的礼金前来祝贺,主人家在收下礼金和礼品后也会回赠一份礼品给对方。

  女方家年长的几名亲友在波章(村里主持仪式的长老)主持下,将新郎家送来的两个竹筐和自家的两个竹筐摆放好。竹筐内摆放着水、土、粮食等,表示要有水土才能生长植物,要有植物才能收获粮食。之后,盛装的新郎也来到女方家准备接亲了。新郎一上楼后,首先与新娘一起向波章和亲友们行跪拜礼,之后打来一盆清水,新郎随身会带来一块新毛巾,先后给女方的父母洗手,表示对父母的孝敬以及将来夫妻两个做人要“干干净净”。随后,新郎新娘开始跪在波章和亲友面前,由波章开始念诵经文表示祝福,随后将双手交叉分别放在两人的头上,正式宣布两人结为夫妻。此时,夫妻两人就要拿出各自带着的一根蜡条(傣族和布朗族作为香烛使用)合并在一起,表示两人的魂合在一起,随后接受波章和所有的亲友拴线祝福,由女方家的几名女性亲友送着女方跟随男方回去。

  由于新郎岩列儿家与新娘玉叫香家同住老曼峨村寨,步行也就不到200米的距离,因此沿着村寨的巷道前行时,沿途都有村民驻足观看和表示祝贺。而就在这一天,老曼峨村寨共有8对青年男女举行婚礼,因而一路上迎亲的队伍交叉相遇的,也都互相表示祝贺。

  到了新郎岩列儿家的楼上,同样早已经摆好了4个篓筐,两人上楼与波章和亲友一一见礼后,再次跪下接受波章的诵经祝福和亲友们的祝福仪式。整个仪式结束后已经是中午12时许,紧接着小夫妻两人又带着美食、糖果和香烛步行进入村寨的佛寺内,在波章带领下跪在佛爷面前,由波章和佛爷先后诵经。之后,夫妻两人才一起左手举着香烛、右手滴着清水,进行滴水仪式以示敬献天王地王。滴水仪式结束之后,这次婚礼才正式结束,女方当天留在男方家住宿,次日夫妻两人将由女方家接回去。此后的3年内,男方除了白天回自己家中干活外,夜间都将住宿在女方家。

  第三年才正式完婚

  第二次婚礼结束后的3年内,新郎除了夜晚要跟随新娘在女方家住宿外,每年的1月,还要拿着香烛到女方家求婚一次。因为布朗族为两人正式举行婚礼后,虽然人已经嫁过去了,但是魂还没有跟着来,要将两个人的魂都带到男方家,两人才算正式意义上的结婚。

  一般头两年男方来求时,女方都会装作不答应,到第三年1月再次求婚时,才会装作很不情愿地答应了。双方此时就将举行第三次婚礼,杀猪宰牛邀请亲朋好友庆祝一番后,新郎将新娘正式接回家中。接的时候,男方还要邀请一对恩爱夫妻来接,同时女方也要请一对恩爱夫妻来送,以示吉利。此时如果双方已经生育有孩子,也将孩子随着女方一起接到男方家中,夫妻才算正式完婚。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经过这样3次婚礼而最终完婚的布朗族夫妇,很少有中途离婚的。如果出现订婚,也就是第一次婚礼双方同居后发生矛盾而分手的,双方必须互相送槟榔给对方表示“断情”,从此之后互不追究。而如果举行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婚礼后出现离婚的,双方必须拿出各自的一根蜡条来并在一起,用刀砍断,将两人“缠在一起的魂”分开。而谁先提出离婚,必须买一头牛宰杀后请全村人和亲友们吃喝一顿,两人才算正式分开。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18283242 32425569 55693907 39073674 36742537 25375315 53153247 32473492 34922275 22755175 51751872'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95766) and MATCH(title) AGAINST('18283242 32425569 55693907 39073674 36742537 25375315 53153247 32473492 34922275 22755175 51751872'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