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马帮驮茶进藏的历史
在西藏,活佛达赖、班禅,普通藏民无一例外都有饮茶的习惯。不论是远方来客,还是常来常往的友人,只要一踏进藏民家门,主人就会恭敬地端上一杯沁人心脾的酥油茶,然后才寒暄议事。
民主改革前,藏族人民以食牛、羊肉和酥油等高脂肪食物为主,而茶具有消食解腻的功能,正好迎合了藏民的饮食习惯,而且饮茶还可为身居世界屋脊的藏族同胞提神醒脑、缓解低压缺氧症和预防高原疾病。于是,藏族同胞在日常生活开支中,首先考虑到的是购置茶叶和酥油。
云南背靠青藏高原,是西藏的近邻,又盛产茶叶,滇茶以其浓、强、鲜著称于世,备受藏民青睐。云南藏销茶有天时地利之优,历史悠久。唐代樊绰所著《蛮书》中记载:往往有吐蕃至赕货易,云此山有路,去赞牙不远。南宋《续博物志》载: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说明滇茶藏销历时1000多年。进藏茶叶北走丽江、中甸、阿墩子(今德钦)、芒康到拉萨。每年销往西藏的滇茶超过2500t,从清康熙到同治年间,滇茶销往西藏历时200余阿里黄金芽茶叶批发年,盛行不衰。
历史上藏商马帮每年来去一次,冬春到丽江向官府买得茶引才能通关进入普洱、思茅、佛海、下关茶区购茶。盛夏回到拉萨,往返超过5000km,路途漫长。沿途山高谷深,气候多变,行走在崇山峻岭中的赶马人必须胆大心细,否则,一时的疏忽将导致人仰马翻,坠入万丈深渊。因此,走此路的茶商,除强悍勇顽的藏族马帮外,滇西茶商是不敢涉足的。
清咸丰五年(1855年),云南回彝太平天国起义历时14年,回民首领杜文秀率众攻克滇西重镇大理,切断了藏商马帮进入普洱的咽喉要道,滇茶销藏锐减,致使进藏茶叶价格昂贵,可与黄金媲美,那时进藏的滇茶有绿色黄金之称。滇茶仅供西藏上层人士享用,因此,它是交换西藏贵重药材虫草、藏红花、麝香、鹿茸的硬通货。
抗战时期,民国廿八年,祖国半壁山河沦陷,东南沿海和华中资金、技术力量转移到大西南,为滇茶的发展注入了雄厚的资金和技术。1939年蒙藏委员会与云南中茶股份公司联合投资在下关建成康藏茶厂,生产紧压茶销往西藏,并代替货币流通。由此,滇茶在西藏的地位可见一斑。
解放后,1952年滇藏公路开始修筑,历时20多个春秋,于1973年全线通车,云南茶叶大批进入西藏,结束了藏马帮驮茶进藏的历史。过去繁荣一时的滇藏茶马古道被公路取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川藏公路和西藏民航事业的发展,如今在拉萨市场,江、浙、川、滇茶琳琅满目,不仅有传统的云南毛峰、下关沱茶,还有闻名于世的西湖龙井及四川邛崃蒙顶、重庆沱茶等,品种多达90多个。更由于藏民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茶代菜的历史在逐渐消失,藏民不仅吃牛、羊肉和酥油,还能吃到新鲜蔬菜,滇茶也就逐渐失去了往昔一枝独秀的历史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