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茶 > 云南普洱> 正文

云南哀牢山茶产业的春天在哪里?

2020-12-22 17:33:01热度:190°C

  然而,这样优质的资源却没有能够充分转换为经济优势。当班章、冰岛、景迈、昔归雄霸茶市,茶叶售价动辄成千上万元一公斤,茶农因茶走上致富路的时候,哀牢山古树茶却只能卖到几十元一斤。同样是古树茶,差别为何如此之大?问题在哪?哀牢山茶叶如何才能实现优质优价,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可依靠的“绿色银行”?

  1、哀牢山茶业发展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地

  哀牢山种茶历史悠久,600年前,这里的先人就掌握了种茶制茶的技术,在新平县者竜乡安溪铁观音无极茶叶峨毛村和水塘镇邦迈村考证发现的600年人工栽培型古茶树见证了这一点。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这里的人们仍然保持着种茶制茶的传统。

  86岁的云南农业大学茶树鉴定专家张芳赐说,新平是个老茶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曾来考察过,从气温、海拔、土壤看,新平哀牢山一带适合种茶,茶树长势很好,特别是勐库大叶种,特征明显,茶叶叶长能达305毫米,叶宽能达130毫米,叶子能长到那么大的,全省只有几个地方。张芳赐说,很多物种要适合生长,特色才会明显,长势好,说明该区域是勐库大叶种的种植适宜区。而勐库大叶种又是公认的做绿茶、红茶、普洱茶非常好的原料。当时,相关部门曾对峨毛茶做过分析,发现氨基酸含量高达6.5%,比正常值高出一半以上,氨基酸含量高是影响茶叶滋味和香气很重要的因素,呈现的效果是鲜爽度高、口感好。在2016年全国茶科所研修班上,张芳赐就云南特异品种(高茶多酚、高咖啡碱、高儿茶素、高氨基酸)作了专题讲座,其中,哀牢山峨毛茶就是高氨基酸的代表。

  专家的肯定和推崇,却没能改变茶农对哀牢山茶叶的态度。虽然种茶历史悠久,但是由于产业化水平低、缺乏品牌意识和精深加工,哀牢山茶产业一直处于赶门前街的水平,价格极低。低廉的价格让农民不愿意在茶园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进而对茶园疏于管理,甚至弃之不顾,导致茶叶产量和质量双双下降,传导到市场,则是更加低廉的价格,哀牢山茶叶生产一度陷入恶性循环。

  记者在水塘镇邦迈村新糯租小组看到,很多百年古茶树上都长了“树衣”,茶树与寄生藤蔓纠缠在一起,长此以往对茶树生长极为不利。水塘镇茶叶办主任李发祥说,人工高,茶价低,村民宁可外出打工也不愿管理茶园,工作很难做。遇到茶价好点的时候,有的村民甚至“杀鸡取卵”,砍倒茶树采茶,看着长了几百年的老茶树被拦腰斩断,心痛啊!在邦迈村,600年的古茶树也没有得到更好的照顾,茶树下杂草丛生,石头垒起来的堡坎坍塌了一半,茶树的三杈分枝已经枯死一枝,因病虫害严重,高达12米的茶树年产量竟不到500克干茶。茶树无人管,茶叶无人问津,李发祥去村子时偶尔采一点,制成干茶泡来喝,他说,味道好得很,满口生津,泡在大茶杯里能喝一整天,十分提神。

  在者竜和水塘,常常能看到一块一块的茶地被撂荒,瘦弱的茶树被茂盛的杂草包围着。在腰村茶厂,640亩老茶园里的秋茶长势良好,却未能及时采收。厂长施正祥说,人工高,茶价低,卖的茶钱还不够人工钱,这一茬只能放老了。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采鲜叶4元/公斤,每人每天能采20公斤,需付人工费80元;而4公斤鲜叶能制1公斤干茶,1公斤干茶能卖20元,20公斤鲜叶能制5公斤干茶,卖得100元,剔除人工费后所剩无几,单靠茶叶收入养不活茶园,所以他在茶园里还套种了包谷、核桃,放养了1000只鸡。

  “茶价低”看似是哀牢山茶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可为什么经过茶叶专家鉴定并推崇的优质茶,到了市场上却卖不到好价钱呢?经过多方了解和分析研究,记者发现,哀牢山茶叶卖不上价的原因在于包产到户后,由集体经营管理的茶园分到了各家各户,分散的生产和加工,导致茶叶味道和质量千差万别,产品与大市场无法对接,只能在小区域内消化,需求有限,好茶也卖不上好价。

  2、茶叶优质不优价根源在加工,关键在品牌

  一片茶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到进入市场,还要经历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加工,加工技艺的不同,直接决定了茶叶的品类。哀牢山的茶叶要走向更大的市场,关键要解决加工问题,以加工提升品质,打造品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茶产业发展中培育一批领军人物。

  李伟是平掌人,对平掌茶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了解。在昆明教了几年书后,他和妻子双双辞职回乡创业,接手了平掌供销社玉碗茶厂的生产经营。目前,公司除了1400亩自有基地外,还带动了村里69户农户近3000亩的茶叶加工生产。2015年,公司到红塔区设立婉盈茶叶店,并招兵买马开起了网店,把哀牢山茶叶搬上了互联网,仅2016年网店销售额就达260万元,对2017年的销售额,李伟信心满满,他预计今年网店销售可达400万元。

  据新平县农业局调研报告显示,像李伟这样的茶叶生产企业,在新平县共有9家,初加工能力500余吨,精加工能力100余吨,能消耗掉全县40%左右的鲜叶。其余60%的鲜叶由家庭手工作坊加工,并由农户自产自销,后者是导致哀牢山茶叶优质不优价的最根本原因。

  家庭手工作坊在加工工艺、加工环境、放置和保管上会面临很多问题,如加工技术落后,做出的产品绿茶不像绿茶,红茶不像红茶,熟茶不像熟茶;加工环境达不到卫生标准;茶叶保管上不注意分隔,容易出现串味、异味等。在峨毛村,村民罗正延热情地给我们冲泡他从600年老茶树上采制的古树红茶。经同行的农职院高级茶艺师品鉴后认为,工艺达不到红茶标准,口感既不像红茶,也不像普洱茶。罗正延带我们参观了他炒制茶叶的工具和地方,一个灶台、一口大铁锅裸露在屋子的一角,布满了灰尘。杀青完成,揉捻和晾晒都在院子里。整个作坊工具简陋,卫生条件堪忧。罗正延憨厚地笑着说,他做茶的技术是早年和勐海师傅学的,已经延续二十多年了。像罗正延这样的家庭小作坊,在者竜乡有几百家,制茶技术都是东一点,西一点学来的,没有统一标准,做出来的茶味道千差万别,是既没有包装,也没有商标,更没有食品安全认证的“三无”产品,这样的产品,上不了专柜,进不了超市,出不了口,只能赶赶门前街,作为最初级的原料销售,价格自然被压得很低。

  家庭手工作坊的产品打不开市场,茶叶企业的能力又如何呢?新平县在茶叶加工和品牌打造上,有较好基础。全县拥有注册商标32个,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平掌玉碗茶厂商标“婉盈”曾被《中国云南名茶大观》收录,推荐为名茶产品,并相继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和QS认证;者竜茶厂的“云峰毫茶”获中国专利新技术产品博览会茶叶金奖;龙泉茶业公司的“普洱茶砖”获“首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会”茶王评选金奖。但是,在30多个品牌中,能被外界认知和叫得响的品牌却寥寥无几。9家企业中,“龙泉茶业”和“茶马古道”“玉碗茶厂”等几家公司规模相对较大,其余的加工企业小、散、弱,技术设备差,人才匮乏,对品牌缺乏研发、包装、打造的能力,更谈不上深度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化妆品等高端产品,茶叶的综合利用水平低下。在者竜峨毛茶厂和腰村茶厂,记者看到,两家加工厂依然沿用了传统的技术和设备,产品既初级又单一,并且这两家企业的年产值都只有100多万元,很难在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平台搭建上有所建树。

  3、哀牢山茶产业路在何方?

  企业弱,农户散,哀牢山优质茶叶如何才能走出深山?路在何方?

  哀牢山茶产业发展的症结在于生产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千差万别,达不到市场要求。对此,各级专家也给出相应建议。

  张芳赐说,2014年,他去美国旧金山,在很繁华的一条街上,不到八九公里的距离居然有三家面积很大的茶叶店,店主说,外国人很喜欢具有保健功能的中国茶饮。而近两年来,贵州茶产业发展得非常快,大有追赶云茶之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为朝阳产业、健康产业,茶产业国际国内市场巨大,是值得花大力气去打造的。哀牢山具备发展茶产业的前提条件,有好的品种、好的原料;技术改进上也不成问题,现在普洱茶制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引进就可以;县内也有现成的龙头企业。关键是各级政府要重视,要看到茶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常抓不懈。从已经成熟的茶区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的发展历程来看,没有当地政府的重视,发展光靠技术也是不行的。

  中国国际茶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云南普洱茶研究院副院长周红杰说,哀牢山要发展茶产业,首先要对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做一个分析和定位。对现有的茶叶产品做检测分析,通过分析让大家知道哀牢山系中古树茶的品质特点是什么,再把这些产品拿去进行专业评审,看看到底好在哪里,优势在哪里?牢牢地抓住自身特点进行营销,然后选择龙头企业进行扶持,企业有了好的产品,才能高效快速从市场回笼资金,兑付给茶农,茶农获得收益,才会有积极性,才会重视茶园管理和拓展,最后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有基础,再选准切入点,产业发展会很快的。

  市农业局副调研员吴维忠长期关注者竜茶产业发展,他说,从现实情况看,新平县的几个茶叶种植乡镇都是经济欠发达乡镇,老百姓之所以穷,关键就在于产业发展滞后,而茶产业则是这些乡镇老百姓脱贫致富最可依托的产业,也是可以大力发展的产业。在这些区域内,可以通过扶持龙头加工营销大户,舞动发展的龙头,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增强老百姓抱团发展的能力,引进大的茶业企业,鼓励土地流转,让茶产业在种植管理、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上实现标准化,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打造品牌,敲开更大的市场。

  短评(西溪):让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哀牢山一带山高坡陡,箐深林密,产业发展受限,农民长期在贫困线上徘徊。而茶叶是该区域相对具有优势的资源,特别是平掌乡,农户70%以上的收入来自茶叶,所以,当地要扶贫攻坚、脱贫致富,做强茶产业是一条出路。

  哀牢山一线茶叶资源丰富,但是产业优势不突出,以平掌乡为例,该乡10个村15000多人拥有茶园18000多亩,人均拥有茶园达1.2亩,资源优势可谓突出。但是,从产业看,这一优势又并不突出,以2011年的统计数字为例,平掌乡近两万亩茶园,年产出干茶仅270吨,产值675万元;亩均产出干茶14公斤,产值仅357元,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虽说好山好水出好茶,但哀牢山的好茶却没能转化为经济优势,问题的症结出在了加工和品牌营销两块短板上。

  在这些乡镇中,由于缺乏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力量薄弱,茶叶加工和营销大都是由农户自己进行,而分散的农户由于在加工技术上的欠缺、开拓市场能力的不足,使得茶叶价格低得让人心痛,茶农获益微薄。当前四个茶叶乡镇的茶叶生产中,有40%的鲜叶靠9家茶叶加工企业销往市场,剩下60%的鲜叶,则是由农户加工销售。而企业与农户产品的价格,相差也是巨大的,由企业加工销售的茶叶,一般每公斤价格都在百元上下,而农户加工的毛茶,在乡镇集贸市场上,每公斤仅卖18元。这巨大的价格差,不要说和外地的茶叶比,就是在本地比,其差距也十分明显。

  农户生产的茶叶价格低,原因有两个,一是加工技术,好好的鲜叶原料被加工成了四不像茶;二是市场营销,农户加工的茶叶,大都就近在本地农贸市场销售,需求有限,价格上不去。

  如何破解?一要解决龙头企业力量弱的问题,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由企业舞动产业龙头,拓宽市场渠道,树立地方品牌,让茶叶走得更远,延伸和丰富茶叶的价值;二要增强农户抱团发展的能力,通过实行“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品质,重树茶产业形象。解决了加工和品牌的问题,才能真正让茶产业为山区脱贫攻坚助力。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52383647 36471607 16073246 32464129 41291872 18721890 18905021 50212136 21362026 20264476 44765258'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92516) and MATCH(title) AGAINST('52383647 36471607 16073246 32464129 41291872 18721890 18905021 50212136 21362026 20264476 44765258'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