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临沧茶
这是著名茶叶专家吴觉农早在1982年就提出的构想(在临沧建世界一流的大茶园,打造天下茶仓的构想)。
这个构想并非空穴来风,临沧因紧临澜沧江而得名,临沧茶资源丰富,是普洱茶原料的最大产地,境内共有茶园总面积130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4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65万亩,有树龄上千年、世界上海拨最高、面积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有最古老的3200年的凤庆香竹箐古茶树和2500年的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王,堪称是世界古茶树的摇篮。
话虽如此,但在普洱茶的发展史上,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临沧茶的表现却略显差强人意。
也是最近这数年之间,临沧茶的表现才可以用“大火”来形容,较于其他两大普洱茶核心产区,称得上大器晚成了。
为什么临沧茶会大器晚成?
我将临沧茶的大器晚成归结为几个因素,
第一个个历史原因。事实上,从唐代到明代关于普洱茶的记载都很少,只有只言片语,不仅如此,且内容相近,诸如此类:
唐代樊绰《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第七》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银生也就是如今云南的景东县,是南诏所设“银生(开南)节度”区的首府(云南在唐朝时称南召,宋时候称大理)据相关资料显示,其管辖范围内有“茫乃道”。据方国瑜教授考证,茫乃道为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相邻的地区。银生节度管内还有奉逸城和利润城,奉逸城在今天原普洱县(现改宁洱县),利润城在今天的勐腊县的易武乡。樊绰所谓产茶的“银生城界诸山”应为在开南节度管辖界内的茶山。
明朝末年方以智撰稿的《物理小识》载:“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西蕃,也就是吐蕃,也就是边疆。
直至清朝普洱茶才算得上真正的“大火”,所以说大清是普洱茶的第一任伯乐,曾被清朝数任帝王选为贡茶,在比较知名的阮福《普洱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福来滇,稽之《云南通志》,亦未得其详,但云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慢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最胜。
文中所述六茶山,也就是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六大茶山,在勐腊,换句话说,勐腊茶受人追捧由来已久,也是普洱茶中最早出名的。
有人不禁要问,那冰岛不也是贡茶吗?抱歉,临沧茶史上鲜有贡茶,明代,冰岛是当时勐勐土司专享的贵族茶园,这只是小范围内的名气,在信息闭塞的古代,俨然不值一谈;
第二个原因是茶马古道未经过临沧茶古茶的主要产区。云南区域的茶马古道五条主干线,唯有往滇西(滇藏茶马古道)的这一条在风庆经南涧到下关的顺下线与临沧沾点边,其余都是擦边而过。
第三个原因是工艺原因。早年的临沧茶区是以制作滇红茶为主的,时至今日,临沧凤庆滇红依旧是临沧茶的重要组成部分,1939年,滇红问世!短短数十年之内,滇红名动九州,声驰海外!比之它方红茶,滇红算是后起之秀!然其表娉婷,其香馥郁,其味隽永,其韵悠长;其光熠熠皓如当空之朗月,慕其者多如天上繁星,宛若在世界范围内刮起“滇红飓风”,大有席卷天下势,包举宇内心,并吞八荒之意!
也因为滇红只有这样大的名气,致使临沧的许多区域大都善制红茶而荒废普洱晒青,数年前,临沧的晒青毛茶的制作工艺是远远镇长买茶叶比不上版纳和思茅的,而如今又当别论了。
第四,临沧茶没有老茶做背书,也就是版纳茶、思茅茶均有传承百年的老字号,这些老字号无疑是该茶区的历史标签,当然对茶区的推广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临沧茶没有传承百年的老字号,古往今来,只知有景谷、普洱、易武、勐海。
诚然,以今时今日临沧古茶的产量、名气、影响力都足以同普洱茶区、版纳茶区鼎足而立。
放眼望去,冰岛老寨以雍容华贵之姿一马当先;临沧四小龙紧随其后,勐库茶区、邦东茶区、永德茶区百花齐放,名山名寨林立,高端高价茶倍出。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临沧茶拥有今时今日的名气、地位和影响力,都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