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殿蓉说茶】普洱茶文化的重要源头
凤庆古时为蒲满地,两汉时属益州郡,居民主要是蒲满人,据说他们就是今天彝族支系土族、倮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说到对茶叶的利用和采用后发酵的办法,有专家论证,凤庆古时生活的蒲满人就是发现和利用茶叶的祖先,他们每当茶叶大发的季节,就到大森林中去采摘野生茶,作为祭神或祭祖的贡茶,并且有“经过发汗(即后发酵)的隔年茶(即陈茶)能治疾病”之传说。如果这一传说可信的话,那么远古在凤庆生活的居民,也许是最早探索后发酵技术的人。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古代的凤庆人已经在与茶树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了茶叶的种种妙处,于是他们开始将野生的茶树幼苗或成熟的果籽取回,种植于房前屋后或园边地埂,现在这些野生茶树已经身高数丈,茎杆粗大,芽叶肥厚,幼嫩芽叶有花青,当地民间将其称作是“苞红茶”或“大山茶”,它们是古代凤庆人利用和移种野生茶树的活见证。
茶林
清朝末期,顺宁知府琦璘倡导种茶,引进外地优良品种,民间大兴种茶之风。顺宁种茶、制茶业得到空前发展,茶叶贸易商号也应运而生。据《凤庆县茶叶志》记载:二十世纪初叶,大理喜洲严子祯在下关建立永昌祥商号,开始生产经营沱茶和藏销紧茶,通过缅甸、印度入藏,并在叙府(宜宾)、重庆、汉口、上海和缅甸瓦城设分号,其沱茶产品有3个牌子,一个是本牌沱茶,重九两二,用明前春尖制作,双江茶占60%,顺宁茶占40%;一个是副牌沱茶,重八两二,凤山茶占60%,勐库茶占40%;一个是正记牌沱茶,重八两二,二水,头尖占20%,春中占30%,春尖占50%,取勐库茶香味浓郁,凤山茶兼备外形美观之特点制造。鉴于凤庆晒青毛茶是永昌祥沱茶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因而,民国17年(1928年)“永昌祥”在顺宁设立商号,竞购毛茶。民国20年(1931年)以后,随着茶叶销路日广,获利渐厚,顺宁城内又相继建立起福利和、福协和、福春和等茶叶商号。30年代末,顺宁茶叶商号已发展到20余家,其资本额不一,以永昌祥一家为最大,全县之茶约半数以上为其收购。
采茶
《临沧市志》在谈到茶叶的加工时有这样的记载:临沧全区所产的茶,1939年前,仅有散茶与紧压茶(茶砖)两种。散茶俗称为晒青茶,做法是将鲜叶放入铁锅反复以两手或木棍搅拌,炒约十数分钟,待茶叶水分经过一定程度的蒸发以后,发出微香而柔软时取出揉捻。揉捻的方法是以双手按茶叶于竹摊笆或者簸箕上,用力旋转,直至茶叶卷成条状,然后抖散薄摊于太阳下,待干至五成,再行揉捻一次,复晒至八成干,便可出售。
杀青
与勐海等地多产饼茶不同,临沧市生产的紧压茶主要是茶砖。而茶砖的生产,主要是在顺宁县,也就是今天的凤庆县。湖南农学院陈兴教授,曾奉旧中茶公司的委托,到凤庆调查了解茶叶生产的情况,并于1940年夏天在昆明写出了1.3万字的《云南顺宁县茶叶调查报告》,报告涉及到了顺宁的概况、气候、土质、茶区分布、面积产量、茶树品种、植茶历史、茶之种类、茶叶制法及茶叶贸易等内容,是凤庆茶史上较早、较全面介绍凤庆茶叶的文献。其中专门谈及凤庆茶砖的制作:凤山茶砖,为本县名产之一,当地多用于馈赠之用,制造数量不多,年约三数百担,其制造方法,以茶盛入布袋,入釜隔水蒸软,每袋盛茶半斤,每次蒸六袋、九袋、十二袋,蒸约半小时,即乘热倾于压茶机之木框中,框之底面,均垫以笋壳,即加压使之成砖块型,取出晒干或凉干,加以色棉纸,另以纸包封底面,再贴招纸,即成制品。每块长约五寸、阔约四寸、厚约一寸。毫无疑问,凤山茶砖当属普洱茶系列中的珍品,只因当年产量有限,现在已经很难再觅其踪迹。至于云南最重要的两个产茶大县凤庆与勐海,为何在生产普洱茶的时候勐海选择饼型,凤庆选择砖型,却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