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茶 > 云南普洱> 正文

真想收春茶,其实看这一篇就够了!

2020-12-20 09:20:17热度:145°C

  有人问,

  市场很混乱?技术很粗糙?常识很缺乏?

  No,这些都是问题,但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大部分好茶在没有转化出应有风味的时候,就被喝掉了。

  别管什么老班章32万还是64万,如果直接喝新茶,都没那么好喝。好比西红柿还翠绿翠绿的时候你就给吃了,你转化了64万的排泄物,但是,没有得到64万的享受。

  市场上大部分的好茶都被这样消耗掉了,这不仅是傻,更是暴殄天物。越是好茶越容易被尽快喝掉,反而那些垃圾茶倒是能颐养天年。这让人不由得仰天长叹,泪洒春衫啊。

  一个看似不合理的现象,背后总有原因。造成好茶被过早消耗的现状,有两个大的原因。

  一个是大环境,短视心态,中国人真的太着急了,无论茶农、茶商、还是茶友。茶农根本没有存茶的概念,连钱都存不住,你还指望他存茶?茶商也急着资金周转,谁也不敢压货。茶友急着品尝,所谓名山,送礼也好,分享也好,很多是ZB用的,讲究的就是立马见效,你让他装一个跨度十年的?难啊。越是名山,茶越是贵,人就越急。这是一方面,这个随着大的市场发展,慢慢会好转。

  另一个是更根本的原因,存茶是技术,有风险。我已经能卖一万了,我不卖万一存坏了怎么办?即使没存坏,口感达不到要求怎么办?费了半天劲,过了十年我卖个两万?能不能跟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那问题来了,如果我们想花一万块钱收茶,得到一百万也买不到的体验,真正感受普洱茶的巅峰魅力,我们应该怎么办。这就是如何选茶、存茶的问题了。

  一篇干得不能再干的干货,来帮你指指路。

  我们都知道,普洱茶,讲究的就是“原料”,“工艺”,“存储”。我们不按这个次序,而是按实战的方法来讲,你别管什么套路,打赢是第一位。

  第一个,这个茶是否有存储的效果证明

  这个是绝命杀技,有了这个,其他迎刃而解。什么意思。就是事实胜于一切猜测。

  原料太复杂,就算你知道是哪个寨子都不行,树种、茶园差一点,可能差很多。工艺每个人都不一样。你还别以为新茶好喝就好喝,后面的变化你根本不知道。这些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你去问问那些老茶人,除了不要脸的,没有一个敢拿一个从没存过的茶下结论说N年后一定如何如何的。这里面涉及到内在酶促生化反应,都是分子级的,复杂性超乎想象,而且存放方式存放条件还不一定。如果对这个片区特别熟悉,那能看个大概趋势,但是看不准的太多了。

  对于没有存储经验的茶,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只能是说,如果这个茶新茶内涵物质丰富,那后面转化的能量比较足,如果新茶就过于淡薄,也没有存储的必要,仅此而已。至于转化出什么香气,什么口感,以目前的科学来看,基本是玄学。

  唯一能下结论的,就是你看存下来的结果,如果存了3年5年结果不错,那你找同样的人,同样的原料,就相差不大,只是年份气候有些差异。否则,一切都是假设。

  我们当初做存茶,设立一个品种,至少两年的存储效果检验,现在参加收茶的品种基本都有五年以上的经验,这个是最根本的保障。

  第二个,存储方法有没有保障

  这个十分关键,茶是好茶,但是存储不得法,存废了怎么办,有没有什么保障?

  都知道普洱茶越存越好,可是究竟怎么存才是合理的?过去自然仓储很多是瞎猫碰死耗子,那么多茶,就出来一个所谓88青,问题后来还没有了。说干仓好,什么是干仓?湿仓不好,多高算湿仓?温度怎么算?发不发霉还不完全是湿度造成的,那要看空间里的微生物啊。转化需要氧气吗?需要水分吗?什么温度下酶活性最好?总之都是一笔糊涂账。

  这个详细谈可以写本书,我们不展开。实际上,存储这个说法就是不对的。看过我们茗寿堂文章的朋友知道,这个应该叫藏养。藏是保证不流失,养是不断有提升。这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有新的发现。

  那作为一个个人藏茶者,我们关心的不是说能不能藏到最好,这么多参数,很难说是不是最好。我们关注的其实是能不能有个基本的保证。

  什么是基本的保证,三条:

  一,不能变质。包括发霉、异味等等,如果变质,茶就废了。

  二,内涵物质不能有过多流失,比如过去的所谓通风存储,一两年下来,茶就寡淡无味了。

  三,随着时间增加,茶叶转化,口感提升。

  这是及格线,不能再低了,很可惜的是,在这个考场上,能及格的寥寥无几。最主要还是对存茶原理有很多误解。

  我们虽然也在研究如何让藏养更加出色,但是我们首先要给大家一个及格的保障,这就是我们的便携密封茶仓。没有多高技术含量,但是对于个人存储,达到及格线,绰绰有余。

  您还别小看这一点,你花了一万块钱,若干年后你能收获百万的口感享受,还是一万块钱的口感享受,甚至十块钱的口感享受,全靠这个。

  这个详细不说了,只说一点,我们的茶友从东南湿润地区到西北干旱地区,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都有了三五年存储经验,目前来看,达到及格线是完全有保障的,至于说转化的快慢,风格的差异,这个就看具体的藏养地了。

  这也是好玩的地方。十年之后,天南海北的茶友聚在一起,拿出同一年份的茶交流一下,会非常有意思。现在已经初步有这个趋势了。

  第三其实没有第三

  为什么?如果你能找到一款茶有历年茶样对照,而且存储有保障,那你大致能知道N年之后的效果,这就够了啊。想不想收你喝了茶样不就知道了。我们要的就是结果。其他那些原料、工艺水太深了,你得认真学个一两年才能明白个大概,你要真想学,当然更好,这样我们交流的话题就更多了。今年我们会开课,想深入学习的可以慢慢了解。(想报名的和茗寿堂小微联系)

  这里简单说一下容易把大家搞晕的一些问题。

  名山

  名字高大上,但是有多少实质?名山茶的水平是靠存出来的,是靠喝出来的,不是靠吹出来的。

  一个是很多名山当时很不错,但后面没有经典藏品验证。昔归好不好,好啊,但是有没有十年二十年的经典?我们有邦东片区包括大朝山区的很多样品,存个五年看看,排名怎么样?昔归还是最好吗?答案不详说,避免争议。很多情况下,茶园水平高低要比所谓名山更重要。名山形成有多种原因,不必神话。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名山和成名时的名山是一回事吗?十年前的老班章和现在的老班章是一回事吗?差别之大你完全不敢相信是同一个地方的。为什么?主要是过度采摘,而且越是名山,采摘越过度,那是摇钱树啊。

  有人说我不差钱,就是图个名气,爱咋咋地,你给我去收吧。对不起,这钱我不赚,用上万块收这种口感的茶,这是对我专业精神的侮辱,你爱找谁找谁,反正我就是不干。

  我们去年推出一款赛班章,价格只有老班章一半,不管你是谁,你拿去和老班章对冲,究竟哪个好,你自己去判断!不同风格不好比,我们就同种风格的比,让你看看虚名到底有什么意义。

  渠道

  这个是从实战的角度来说的,你是不是通过茗寿堂收茶没有关系,我是真心希望你能收到好茶,过个十年二十年咱们还可以一起分享。

  大厂行不行,这都不用说了,懂茶的没有一个说我爱喝大厂茶的。这就跟美食家说我口感很挑剔,天天吃肯德基一样。

  那其他渠道,一个是中小茶商的定制,这个茶的水平差异很大,营销水平差异也很大,要是没个路数,跟买彩票似的。我们不能光听说,最简单的。同样茶园(注意不是同一个茶山,那还不够),同样的人做的,有没有几年的样品,有的话,用你自己的嘴巴判断!不要用耳朵!没有的话,那还是没有保障。

  如果没有这种存下来的样品,即使你拿了我们的茶仓去存新茶,无疑还是一场冒险。这里面说的天花乱坠,照片拍了一大堆,甚至采茶的视频都没用啊,这和茶口感没有必然关系。这还不说挂牌造假这类的。云南树大,环境好的地方不要太多,按寨子分是上千个,按茶园分是上万个,好茶可并不多。有的茶我尝到了,真好,而且明明知道在哪个寨子附近,3年下来,还是锁定不了茶园,做好茶,哪有那么简单!

  如果说我是发烧友,我自己上山去收,行不行,当然行。但是还是我说的那一点,你要想锁定农户和茶园,没几年的功夫是不行的。茶山是不会有存茶的,个别有的也是原料差,没卖出去,而且存放也不合理的。

  这还是说一个小产区,问题这个产区究竟有没有好茶,你一开始其实是不知道的。如果你忙活三年,结果这个寨子所有茶园的茶存下来都不行,那你的内心可能是崩溃的。

  把收茶单纯看成是体力活,以为自己只要能吃苦,能往深山里钻就能有收获,那是大海捞针。指望自己逛一逛茶山就能收到精品,也是不现实的。我们锁定茶山和茶园,首先要考察大的片区树种分布,然后经过样品存储,建立口感和香型分布地图,最终还要锁定到茶园级别才能确定,这个不算高科技,但真的不简单。

  真正管用的战略就是一两句话,我说完了,接不接受,接受多少都看个人茶叶一斤能装几盒,我们三年、五年后再看,那就甘苦自知了。

  最后,还是祝大家好运,收到性价比高的好茶!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53704775 47754253 42532026 20261872 18720312 03123868 38684221 42213120 31205366 53665027 50273810 38103045'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87552) and MATCH(title) AGAINST('53704775 47754253 42532026 20261872 18720312 03123868 38684221 42213120 31205366 53665027 50273810 38103045'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