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紫砂壶发展和名家介绍
由于紫砂器的销售量猛增,以及为了迎合国内外资产阶级和达官贵人爱好古董的需要,紫砂器的艺术水平在此期间明显下降。但也有少数艺人坚持工艺创作,有他们独到的艺术贡献。
辛亥革命以来的现代紫砂器,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然后又恢复和发展的曲折过程。自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年前夕,可以说是急剧衰落阶段,从1949年以后到今天,则是复苏和进一步大发展的阶段。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到1937年上半年,宜兴紫砂业仍在缓慢地发展。据1919年的有关数据记载,当时宜兴的蜀山、丁山、汤渡和川埠一带的沿山居民,仍然“家家制坯,户户捶泥”。全县有窑货行二十五家,各种陶窑四十余座。紫砂茗壶、花盆、花瓶和饮食器皿的制作,集中在蜀山和川埠;龙盆、罐头等黑货集中在蠡墅;缸类集中在丁山和白宕;缸翁类集中在汤渡。整个窑场工人近六千人,临时工则因季节而增减。这一带的居民通常全家参加陶业劳动,或碎土,或炼泥,或徒手制坯,或户外晒坯,或研制釉料,或绘画施彩,或书画雕刻,或装坯烧窑,男女老幼都不例外。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年前,是宜兴紫砂业的急剧衰退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丁山、蜀山窑业区的厂房和民房被毁者达六百多间,陶窑完全被毁者十二座,还有一些陶窑被侵略军改作炮台或碉堡。当时宜兴陶业情况是“大窑户逃往外地,中小窑户无意经营”,“每年曾以百万件紫砂供给全国神农氏茶叶有限公司和远销世界各地的蜀山窑场,那时全年所烧紫砂茶壶不满千把”。到四十年代初期稍有恢复,但年产值最多时也只及战前最高年份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
1945年抗战结束时,宜兴还保留有陶窑六十四座,但到1949年前止,产量最多时不过开烧四十六座。1948年是抗战结束以来宜兴陶业较旺盛的一年,全年共烧了二千七百四十窑次,但仅为1936年产值的百分之五十八。其中七座紫砂窑中只开烧了三座,全年只烧二十窑次,烧造的品种也只是一些茶馆所需的普通粗茶具。而紫砂业在整个宜兴陶业中的比重,也从1936年的百分之二十二点二下降到1945年百分之八点九。曾经有过六、七百人的紫砂从业人员,到1949年前只余下三十余人。
程寿珍(公元1858—1939年),别号“冰心道人”,他擅长制作“掇球壶”及仿古紫砂壶。所制掇球壶端正完美,稳健丰润,犹如大小双球迭垒,曾获得巴拿马国际赛会和芝加哥与博览会的奖状。同时得到奖状的还有紫砂名艺人俞周良所制的“传炉壶”。又如范鼎甫,他不仅善于制作紫砂壶,而且擅长紫砂雕塑品,他的大型雕塑作品—“鹰”,曾在1935年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
黄玉麟:十三岁起就学习紫砂技艺,造诣较深。他的作品形制工整,严谨不苟,在选泥配色上也别出心裁,不仅善制掇球、供春、鱼化龙等传统名壶,而且还开拓了制作紫砂假山盆景的新途径。他所制盆景或奇峰巍峨,或层峦叠嶂,或掇以瀑布、小桥和亭台房舍,妙若天成。晚年时每制一壶必精心构思,积多日方成,时人常以重金购买,可见他名声之大
王寅春(1897年1月13日-1977年4月11日)祖籍江苏镇江,父辈定居宜兴川埠上袁村。13岁拜制壶艺人金阿寿为师,开始求艺生涯。三年满师后,帮窑户制坯当客师,24岁后在家自产自销紫砂壶。因手艺好,上海客户纷纷定货,并赠“阳羡惜阴室王”印款盖于壶底,名染沪上。后由宜兴蜀山切玉圣手金石书画家潘稚亮刻“王寅春”方章相赠,宝爱此印,一生一直用此章钤于壶底。他一生为紫砂事业培养了大批技艺人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为紫砂陶艺的繁荣和发展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4年出生于宜兴一个紫砂世家,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在其父严格要求下,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秉承乃父衣钵,成为“王派壶艺”的嫡传。在王石耕15岁那年他头一遭徒手独立完成了两把仿古壶:一把“掇球壶”、一把“线园壶”,嘴平正,口盖准缝,颇见功力,是他壶艺生涯中的“处女作”。这两把壶被丁蜀镇上一位老中医珍藏着。王石耕数十年的陶艺生涯中曾一度脱离制壶工艺,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但他始终把“捏茶壶”作为自己一大生活乐趣,追求创造的至情不泯。
裴石民:(1892-1979年2月2日)原名裴庆云,又名裴德铭.其幼时念过几年私塾,14岁拜大浦姐夫祖臣为师,学习制陶技术,22岁到利永陶品公司制作紫砂陶器其时已在紫砂陶业中崭露头角,上海的一些古董商和收藏纷纷邀请其制作紫砂陶器34岁时由张槐卿和江祖臣介绍到上海,制坯再到蜀山烧成后陈设于莫家橱窗,作品有<<悟奇治陶>>印,造型古意盎然,制作精细,颇为好友珍爱,因而为<<悟其壶>>.其技艺闻名江南,并博得了”陈鸣远街道二”的雅号.二年后又先后给几个古董商仿制紫砂古董,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才回宜兴.1940年,地蜀山大租房开石民陶器店自做自卖.极喜养猫,鸟,金鱼,松鼠,蟋蟀等小动物并以写生悟性,把物性可爱之情,移至紫砂文房清玩,如<<田螺水盂>>,<<九条艺桑菜盘>>,<<螃蟹荷菜盘>>,<<十件果品>>。
吴云根:一生勤劳纯朴,光明磊落,公私分明。直到去世,未给子女们私下留存一件他个人的作品。他的紫砂作品,构思奇妙,享有“出神入化”之美誉。制作的《提把弧菱壶》、《双色竹段壶》、《大型竹提》、《传炉壶》、《线云壶》、《合菱壶》等,曾多次选定参加国内外陶艺大展,声誉远播。创作设计的竹花盆、大长方水底盆及新石桃、菱角茶具、双色柿子,还有《鱼罩壶》、《春宁壶》等在传统手法上颇具创意。他的作品喜用双色泥表达主体,较多的用竹为题。竹节为壶身挺拔刚劲,壶咀、壶把、钮、缀以小竹枝攀于壶体,由曲枝构成,辅以几片小竹叶,舒展有姿似风中飘动,疏密有致;两种泥色处理,相互呼应,色泽和谐得体。在制作处理手法上以竹节为主体的合理结构,以叶、茎、枝、芽为衬托,充分表现翠竹的神韵。又如《柿子壶》是常见的造型,他采用多种手法制作,有宜于装饰铭文,且光润的四瓣茎纹柿子壶,也有重在表现柿子生态的翻盖柿子壶,光润内蕴,楚楚动人。《传炉壶》敦厚朴实,《弧菱壶》方中富圆,圆中见方,他的作品浑然天成,毫无雕琢之气。
任淦庭(1889年-1968年):又名干庭,字缶头,号漱石、石溪、聋人、大聋、左民。
出生于世代书香门弟,排行老三,长兄淦坤,精于刻纸,二哥不幸早逝,四弟淦儒,专工花鸟人物。家境贫寒,幼年只读过三年私塾,但极为刻苦好学,常折树枝席地作画写字,被乡人视为奇才。15岁时,跟随宜兴名雕刻书画家芦兰芳学习紫砂陶刻工艺。满师后在宜兴城吴德盛陶店陶刻作画为主。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陶业渐有恢复,才又从事紫砂陶器的雕刻受雇于顺与陶器厂。1955年,艺人归队,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并担任理监事。1956年被江苏省命为技术辅导员,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1957年和朱可心、顾景舟等参加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和朱德委员长同坐一席。1959年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任淦庭一生酷爱书画,每天作画不止,留下大理画稿。他潜心研究紫砂陶刻艺术,上承清末宜兴书画,金石家陈懋生、陈研卿、沈瑞田、芦兰芳、韩泰、邵云儒等,下传当今陶刻名家徐秀棠、谭泉海、毛国强、鲍志强、沈汉生、咸仲英、鲍仲梅等,其紫砂陶以传统风格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画以山水、花鸟、人物、博古图案等为主,尤以梅、竹、兰、菊为胜。书有正、草、隶、篆、锺鼎、甲骨文等种书体。镌刻时以多变的刀法,各臻其妙地表达陶刻线条的趣味和美感,将书法、诗词、画意装饰、简约得体于紫砂陶上,使紫砂艺术相映成题。奇绝处是能用左手或右手对瓶挥毫落墨,画出相同而对称的花鸟、山水、图案。任淦庭的陶刻艺术,在我国美术界影响颇大,与许多美术家结为挚友。他如严师、慈父般的对待紫砂陶刻艺徒,当今门徒都已成就。近八旬时,还每日习字作画,对每个艺徒按各人特长,分赠画稿,供学生参考练习,后虽腕力不济,仍以钢笔作画稿。其孜孜不倦的精神,为世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