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茶 > 云南普洱> 正文

易武弯弓茶园探秘

2020-12-18 09:12:21热度:147°C

  普洱茶,一种穿越古今远播万里的东方神奇树叶,历经千年岁月,它浸泡出的苦涩甘甜深深融入了每个华人血液,它究竟来自哪里?它磊庄茶叶的过去,它的今天,它的未来在哪里?或许我无法完成这个宏大的命题,但我有幸跟随一路队伍考察了一段普洱茶山,现记录之,以供一窥。

  2月版纳州茶办、版纳报等多家单位联合组织了一次古六大茶山考察,所谓股古六大茶山是指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这六个相邻的地方,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攸乐茶山在版纳景洪市基诺乡,革登、倚邦、莽枝、蛮砖在版纳勐腊县象明乡,漫撒茶山主要分布在勐腊县的易武乡,现在所说的易武茶山其实就是古六大茶山中的漫撒山。在地理分布上,易武处在古六大茶山的最东南,《云南经济滇茶概述》一书中记载:“镇越县即六大茶山的易武茶山、曼撒茶山,茶质优良,远较佛海(今勐海)为胜,年产茶约200吨。”清朝乾隆(1736年)前已有汉族在易武制团茶,乾隆年间(1736~1795年),云南石屏一带的汉族人纷纷迁居易武大种茶树,同治年间(1862—1874年)茶叶产量大增,到光绪年间(1877年)仅易武茶达250多吨。易武成了利润城,1930年镇越县政府从勐腊移至易武街,直至解放。易武盛产茶叶,所产茶叶在六大茶山中位居榜首。犹其在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易武曾商贾云集,马帮塞途,繁华一时。如今,仍可见茶马古道、茶案碑碑文、关帝庙等碑碣、遗址。

  23日考察队一行向易武茶山腹地密林深处的弯弓古茶园进发,湾弓古茶园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茶园,人口众多,曾建有湾弓大庙,目前已经淹没在茫茫森林中。考察队早上出发经过一个小时车程到易武乡曼腊村委会瑶族丁家寨,下车稍事休息来到村长家见一尊石狮子,据说是从湾弓大庙遗址抬回来的。

  瑶族丁家寨村民的房子,远处光秃秃的山已经被定植上了橡胶树,丁家寨村民基本上都是瑶族,祖辈都刀耕火种,生产生活一直很落后,近年生产生活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茶叶价格高涨,茶叶收益基本成了瑶族同胞主要的经济来源。

  居当地人说,弯弓大庙一代从前是主要是回族人居住的,弯弓大庙分为回族庙和汉族庙,后来汉族和回族发生争端,汉族将回族赶走了,这里就主要由汉族人控制,在后来发生了瘟疫,人都死绝了,这里就慢慢的荒废了,而瑶族来到这里管理大庙周边的茶园只是上一两代人的事。

  在前一天的考察中,考察队在弯弓茶园附近的刮风寨茶园考察时,发现了一块墓碑,墓碑中写道:

  大清嘉庆庚辰年季春月朔九日   皇清待赠六十七岁上上寿后彦显考马公之墓   男秉礼统孙 马耀云 马占云 马腾云 马登云 马彩云 马如云 立石

  大清嘉庆庚辰年为公元1820年,季春月朔九日为当年农历的三月九日,死者为从姓氏上看应该为回族,而且现在百度立碑儿孙的名字还可以找到许多同名同姓的,最远有宁夏同名的,其中马登云在1910年有个同名者生于昆明还是个革命先驱。石屏一代的汉人奔茶山发生在清乾隆年间,大约在公元1736~1795间,应该说回族早于石屏人来到茶山,回族在云南的传播大约应是在元朝时期,随蒙古驻军队带来,而后在云南发展,在19世纪后半叶茶马古道上的马帮贸易依然是回族商队占有压倒性优势,在1856年到1873年间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云南回族还领导了反清起义后失败,而回族在茶山遭到汉族驱逐应是20世纪初的事情。为何弯弓茶园会淹没在森林中呢,主要是瘟疫流行,据载1918年到1948年思茅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普洱)发生重大瘟疫,疟疾肆虐,致使“驿路发草,马帮绝迹”,思茅原有4万人口到1948年全城只剩下千余人。思茅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因为瘟疫的发生,通过茶马古道的传播,必然影响到各茶山,直接导致了马帮贸易衰败,茶山凋敝,从而辉煌一时的曼撒茶山湾弓茶园也就淹没在了漫漫的森林中。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50554668 46684568 45682513 25131872 18725216 52164429 44293556'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82440) and MATCH(title) AGAINST('50554668 46684568 45682513 25131872 18725216 52164429 44293556'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