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洱茶知识的专业解读
普洱茶的滋味结构变化中,若缺少了湿气,是无法进行完整的后发酵,在“高湿度”下,茶叶会产生白酶菌(曲霉菌的一种),此时的茶正在进行发酵,茶面会变得灰暗,茶体变得松软,茶汤浑浊不明,汤色由绿转黄变褐红,这是由于茶黄素氧化转茶红素及茶褐素之故。而儿茶素在这时候会大量降解、氧化,醣类由多糖的大分子往单糖的小分子变化,茶汤喝起来沙沙的,但苦涩及菁味变少,四、五泡过后,茶汤变亮,口感也会变甜,此时的普洱茶,我们可称为“发酵阶段”。而茶叶在「高温」下,则会产生黄酶菌,茶体会慢慢变硬,表面渐渐产生油光,茶汤变明亮,甜味在前几泡就会更集中,茶叶也会变得更有陈香味,此阶段的普洱茶,称之「陈化作用」,而普洱茶在经过了至少一个完整的「发酵」,及「陈化」后,口感滋味就会往前迈一步变得更为甘醇顺口,如果觉得不足,再放一个周期,茶就会变得更好,一旦对现况满意时,就要反向思维,迟延发酵及陈化的速度,如此,才能享受到喝普洱茶的乐趣。
普洱茶讲究的就是“真”,真正的云南大叶品种,正统的制茶法,真实的年份及正确的存放法,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普洱茶并深入的去了解它,而不要只是一昧的追求历史名茶(那张包装纸)及陷入一些空而不实的传说故事中。
注:上述有关“湿仓”的概念,是指利用大自然中湿度较高且干净的环境而言,非外界流行用水或水蒸气喷雾,刻意的制造人工潮湿的仓库,让普洱茶快速的二度发酵(非普洱熟茶制程中的渥堆),造成茶汤中只有茶色而无茶性,甚至会有苦涩味。
茶叶蛋卤蛋做法
合适的湿度和恰当的温度衍生出匹配的微生物,没有此三者完美的融合,普洱茶是无法生存的。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遇到适合于其生存的环境它就会繁殖.在这个过程中,茶就是个载体而已。历史上,是将普洱茶成品用数月的时间运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各个地方,很多都是亚热带到热带气候,温度超过35度,湿度长年在70度到90度以上、为何到了后期很多人就有了什么纯干仓的理论了?为什么就不能放在含水量超过70度到80度温度超过25度到30度的地方了?难道历史上所有的普洱茶经验都错了?要不就是所谓的纯干仓理论是错的!经验是时间和实践的积累,而纯干仓理论是这最近10年左右才有的,普洱生茶的优势在于其特有的后发酵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变化与时间对等后的品饮价值与经济价值的体现。
包括多醣,有机锗等上千种利于人体的吸收的物质的产生,都离不开后发酵.普洱生茶没有后发酵.就是天生的阳痿!后发酵需要一定的温湿度,在空气中微生物的发酵才是关键的,普洱生茶经历过南方的湿热的夏天,再被秋冬的干爽热风吹干,茶叶经过呼吸之后,喝起来的茶就会很润很好喝,茶汤都成团。
同样的茶,拿到北方,干燥的气候会让水分减少,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再加上房间的暖气,湿度一下子就会被抽干,其口感大打折扣,茶汤润度有,但很差,喝起来是燥的,没有湿度更是增加了茶品的涩度,更别说茶汤成团了。
1、普洱茶的这种发酵,带给我们的好处是什么?
普洱茶是发酵的产物。很多发酵类的产品,包括普洱茶,都有他汀类物质出现,如络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这些都属于降血脂的药用成分。普洱茶的茶色素具有潜在的降血脂功能。
即通过改善血液中红细胞变形性,调整红细胞聚集性及血小板的黏附性,降低血浆黏度,从而降低全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普洱茶的咖啡碱与茶碱的利尿作用,对缓解高血压及高血脂有潜在的功能。
普洱茶的后发酵各种表现:喝普洱有益健康的奥妙
2、酶是什么?
针对上述四项好处,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普洱茶之所以能够担当如此重要的“大任”,其中的依据是什么?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始终围绕晋洱茶追问的一个“新问题”。于是,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其实,在探讨普洱茶这四项功能时,我们有一个遗漏,它也是普洱茶最大的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就是普洱茶内含丰富的“酶”。
酶是一种有机的胶状物质,是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酶绝大多数是由蛋白质组成(少数为RNA)。所有生命体活动中的消化、吸收、呼吸、运动和生殖部是酶促反应过程。它不仅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复组织等生命活动的一种必需物质,而且也参与所有的生命活动。
如思考问题,运动,睡眠,呼吸,愤怒,哭泣或者分泌荷尔蒙等都是以酶为中心的活动结果。酶是细胞赖以生存的基础。细胞新陈代谢包括的所有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如果没有酶,我们人体的新陈代谢将无法进行,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五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类脂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都将变得对机体毫无用处,生命现象将会停止。因此,酶对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很多人将它称为“活着的物质”,“掌握所有生命活动的物质”。
普洱茶的原料——大叶种茶就含有多种酶系。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所依赖的微生物也是生产酶的“生力军”。普洱茶最大的功绩就是它所有的发酵过程都是在常温下进行的。这就为我们存储了丰富的酶。因为酶有一个特性,就是忌讳高温。绝大多数的酶超过六十度就失去活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再反对制作普洱茶要杜绝“烘青”工艺,提倡传统的“晒青”工艺的原因。
酶促发酵是普洱茶陈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发酵形式,也是普洱茶发酵的精髓。
3、酶的作用
凡是品饮过普洱茶的人都知道,在吃完牛羊肉或饱食大鱼大肉之后品饮普洱茶,消食的速度极快。过去,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普洱茶消食、解油腻的原因,是普洱茶内含的咖啡碱刺激人的胃肠蠕动,从而达到快速消食这一效果。但真正的原因不是这点。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几片肉片装在金属丝笼内,给老鹰吞下,经过一段时间取出小笼。肉片不见了。于是动摇了在此之前的胃肠蠕动消化的说法。认识到胃液中有某些可以消化肉类的物质存在。其中就有胃蛋白酶、糖化酶等。这个实验也间接否定了普洱茶内含咖啡碱刺激胃肠蠕动助消化之说。
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其固有的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在其它酶系的相互作用下,分解大量的衍生物。这些衍生物不仅有糖化酶,还有其它与人体胃肠的生物酶系产生反应的酶类,增加了胃蛋白酶的分泌,促进胃蛋白酶活力的提高,使胃对蛋白质食物的消化能力加强,增强了人体消食功能。因此,普洱茶具有解油腻与消食快的特点,是普洱茶传递给消费者的第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