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膏的渊源
茶膏在中国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主要是因为其工艺繁琐、产量极低、以及中国森严的等级制度,茶膏一直只为皇家、活佛尊享。辛亥革命之后,封建王朝制度破灭,茶膏也随之消失匿迹。
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茶膏在众多利益厂商的共同推广造势下,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群饮茶的新选择。
茶膏,始于唐。公元770年,唐朝设立贡茶院,专业制作贡茶。唐朝是茶业发展的重要时代,蒸青作饼为茶叶加工的主流。在制茶中,茶叶产生了“膏化”现象,这样的茶是民贡上品。茶膏在唐朝亮相,便具备这种特殊的身份,被载入史册。
什么是膏化现象?
首先得知道唐代的制茶工艺。陆羽在《茶经》中对当时的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
以“膏”论好茶
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
宋代制茶者对茶叶表面的“膏化现象”极为重视。其制膏,先将茶蒸熟,经过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过程,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茶品,并在饼茶制作过程中多以“珍膏油其面”。宋帝徽宗将“膏”作为鉴茶标准,认为膏稠者,是好膏
到了明代,朱元璋引领新潮流,下令罢造团茶,使茶膏一度消失。然而风水轮流转,终于在1729年,云南土司向清朝雍正皇帝进贡普洱茶膏,随后雍正令御茶房督造御用普洱茶膏供王室养生专享。到了乾隆年间,清宫御茶房革新了“压榨制膏”工艺,以保证茶膏的品质和安全。清朝,是普洱茶膏兴盛的时代。当然了,作为封建王朝专供皇帝独家腐败的这么一个奢侈品,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下,自然就消失遁形,无影无踪了。
那么,我们现在所见到,所喝到的茶膏又是怎么来的呢?
现代茶膏是以清代茶膏制作工艺为基础进行复原改良而制作出来的。主要制作工艺有三种:1、熬制工艺;2、低温或超低温萃取工艺;3、常温仿生浸提工艺。
制作原理是以茶叶为原料,在科技基础上(高温、低温、浸提)对茶的内含物质进行多次提炼萃取而浓缩得来的成品。
与传统茶叶对比,孰优孰劣?
优点1:茶膏比传统茶叶更方便冲泡;
优点2:茶膏口感更加醇滑。
缺点1:茶膏在提取过程会丧失一部分茶的香气,不如传统茶叶泡出来的香;
缺点2:茶道精神的缺失。
(当然,对比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提倡茶友理性喝茶,而不是个人崇拜)
茶膏品质的优劣:
一是外形色泽,
二是茶汤色泽与亮度,
三是滋味是否纯正。
如果茶膏外形色泽呈黑色并光亮如漆,表示茶膏生产时间较短;表面呈白霜状,表示生产已有一定时间;表面白霜明显,表示出厂时间更长;表面呈现灰色,表示茶膏开始变质。当冲泡后,汤色红艳清澈明亮,说明茶膏质优,杂质少,工艺精;若茶汤暗褐混浊不清,带悬浮物,产生沉淀,杂质多,说明其制作工艺及提纯方法落后所致,像采用土法大锅熬制的茶膏,极容易出现上述现象。
正常品质的茶膏,冲泡后茶汤色泽红艳明亮,滋味浓厚醇润甘滑,生津止渴,回甘持久,显茶叶销售合同吃茶叶的坏现沉香(中药香),使人饮后心旷神怡,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