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的民间流传
一、观音托梦
相信在1720年的前后,在安溪尧阳松岩村,有位叫魏荫的老茶家,他每天都勤勤劳劳做茶,他又是位信佛之人,每天出门前和从田地回家后都会在观音佛前敬上一杯茶,如此十年从来没有间断过。
后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他梦到自己早上扛着锄头又到田里干活,他来到一条小溪润旁,在石缝里发现了一棵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茶树正散发着阵阵芬芳。在第二天早上他醒来后沿着昨晚梦到里的那条路去找,果真在一块观音打打的石坑间隙里,找到了梦中的茶树,魏荫十分高兴,把这棵茶树移种到家里的小铁鼎中,得其因观音托梦,又做在铁鼎,故取命为“铁观音”。
二、乾隆赐名
当年虽铁观音在安溪县很有名气,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但当时其的名字没有什么威望,所以一直得不到其他地方百姓喜欢。后一次巧合,被乾隆皇帝发现了它,根据相关历史记载,乾隆对于饮茶品茶到了狂热的地步,当他发现了铁观音的美妙之处之后,便赞不绝口喜爱不止,于是每次宫里摆宴时都会使用其招待,同时为了让嘉宾都记得,赐了一个名字——铁观音。
铁观音的历史发展
《清上明制茶法》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了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
20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绿茶区纷纷引进乌龙茶制作技术,进行“绿改乌”(即绿茶改制乌龙茶)。中国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4大产区,以福建产制历史最长,产量最多,品质最好,尤以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闻名于海内外。
铁观音的特征
铁观音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铁观音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具有养生保健的功能。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其树形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