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这3种茶,都是圈内人士所说的“噱头”,一踩一个智商税

2022-05-06 14:14:27热度:59°C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次在文章里,写到窨花。

曾一度盛行大江南北的茉莉花茶,采用的就是窨花工艺。

窨花是将茶叶加热后,再加入新鲜的茉莉花。

加热时,茶叶们好比进入汗蒸房,叶片细胞毛孔打开。

趁热拌入鲜花,利用热量熏蒸,茉莉鲜花的天然芳香物质会加速释放。

能趁机被茶叶吸附,深深窨入茶坯里,使得茶香与花香完美兼容。

窨好的花茶稍加干燥处理后,装箱密封。

冲泡时,待热水注入瞬间,那些被封锁在茶叶内部的茉莉花香会再次释放出来。

溶于茶汤里,香汤莹润,茶香盈盈。

茉莉花的清香与天然茶香,合为一体,美妙无比。

不过,谈及茉莉花茶,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则推送。

有茶商称,自己的花茶不计成本,经历了12次窨花,花香冠绝一众同类花茶……

然而,站在内行人的角度看,这样的广告词涉及夸大宣传。

在茶圈里,十二窨茉莉花茶,已经脱离制茶实际。

茶友们在买茶时,千万别迷信这些虚无缥缈的制茶噱头。

包括十二窨茉莉花茶在内,下面这3个茶圈说法没有半点真实可信度!

《2》

一、十二窨茉莉花茶。

对不明内情的人而言,茉莉花茶的窨花次数似乎越多越好。

窨花次数多,说明对方在制茶加工时,投入的成本大。

窨花次数多,从理论上,做出来的花茶成品,花香味会更浓。

窨花次数多,在制茶时,恰好能验证“慢工出细活”的真理……

但这只是一场误会,实际加工过程中,窨花超过10次的茉莉花茶,窨制次数已经着实太夸张。

福州属于茉莉花茶的诞生地,而花茶,算是有名的福州特产。

因为就在本市,由于地缘亲近,身边认识不少制作茉莉花茶的同行。

按他们的观点,茉莉花茶的品质高低,不是单纯只看窨花次数。

首先,在他们眼里,从更进一步的角度看,“茶花比”更值得关注。

茶与花的配比,会直接影响窨花效果。

同样一筛茶,放多少斤茉莉鲜花去窨,是个值得重点关注的细节。

下花量足够多,更能让茶叶充分吸收花香,让成品茶的花香更为馥郁。

其次,窨制时,鲜花质量很重要。

高品质的茉莉花茶,对茉莉鲜花的新鲜度、开放度有着严格要求。

市面上,有部分中低端花茶,看似在加工时有用到鲜花去“窨”。

但那些却是经过窨制,芳香物质含量有限的二次利用鲜花。

新鲜程度不足,会导致最终加工出来的成品,花香不馥郁、茶香不清新,整体香气在雅致、灵动方面稍有不足。

最后,窨花时,每次窨制时长也很重要。

若是每次窨花,不到一、两小时,速战速决。哪怕最终成品窨花次数再多,品质也未必会理想。

在买花茶时,不建议茶友们只关注窨花次数。

一款茶不论噱头再多,都不如实打实的茶香、茶味、韵味等实力表现来得更有说服力!

《3》

二、一晒到底白茶

前段时间,山上还在采白牡丹时,碰巧听到一段介绍。

有人称自家的高山白牡丹,制茶工艺采用的是纯日晒,特点是一晒到底。

偶买噶,这算哪门子的传统工艺?

对白茶加工而言,一晒到底,只晒不烘,分明是粗制滥造的产物。

曾见过,个别号称农家自制白茶的人,在做茶时嫌麻烦。

或者自家场地有限,设备不足,做白茶时将茶青采下后,摊开在地上晒。

随便晒到摸起来干燥,就装入袋子收起来,准备对外出售。

这种工艺粗糙,没有经过含水量检测,没有专业制茶经验的自制茶,难以体现白茶的鲜香醇爽风采,品质上难有保证。

无独有偶,早两年在外省的茶区,也曾目睹过当地的白茶加工。

当时他们采用的做法也是如此,只晒不烘。

因为这种只晒不烘的白茶,操作简单,不费人力,制茶成本低,没有太多工艺讲究。

所以,反而能以低价、廉价的优势,博得不少新手好感。

这着实是让人大跌眼镜。

结合客观现实看,只晒不烘做出来的茶,根本不算白茶。

白茶的工艺规范,在相应国标里白纸黑字,写得一清二楚,少不了基础核心的“萎凋+干燥”。

纯日晒,按专业说法是日光萎凋。

为了做出一批好茶,在日光萎凋时,对温度、时长、风力、摊晾厚薄等,都有严格规定。

单纯依靠日光萎凋时的“温和日晒”,做出来的白茶,不可能达到特定的含水量要求。

若是不论三七二十一,盲目暴晒,茶叶容易晒伤、晒焦,内质严重受损。

暴力晒出来的茶,虽说能解决干度问题,但内质受损,养分破坏的局面无法挽救。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所谓“一晒到底”的白茶,都已经严重脱离制茶实际,不值得入手!

《4》

三、十焙金大红袍

听身边的朋友,讨论过一泡大红袍。

那泡茶的卖点上,赫然标注着这样的字眼——十焙金。

太夸张了,按一道接一道的火焙下去,做出来的茶估计早就已经焙成炭!

然而,令人不得不佩服的是,那款自称焙茶10次的大红袍,营销功力一绝。

“十”这个数字,寓意多好啊,十拿九稳、十全十美……

除此之外,在明里暗里,对方还隐隐透出这样的消息。

“这款大红袍在制茶时,费了很大的血本,别人大多只焙2-3道,而我们一次性焙了10次,火功绝对是焙足、焙到位……”

不过,这番话仅能骗过一部分外行新手。

站在内行人角度看,这款所谓的十焙金大红袍,漏洞多多。

首先,岩茶的焙火次数多,不代表焙茶到位。

代入烧烤来理解,假设烤熟一串肉,仅需烤2-3次,又何必执着于连烤10次?

这样不仅投入成本大,耗时耗力,还会出现将茶彻底烤焦、焙焦的风险,着实不划算。

其次,和前文提到的12窨茉莉花茶一样,单纯关心一款茶的焙火次数,根本没有意义。

焙茶方式(明焙、暗焙)、焙茶时长、翻焙频率、焙茶温度、甚至盖灰厚薄等细节,都会影响焙茶效果。

抛开其他细节不谈,只看焙茶次数多少,完全与制茶实际脱节。

最后,岩茶的品质好坏,并不是靠焙火次数决定。

焙茶时,比起焙火次数多,不如实打实“焙到位”。

山场正,做青和焙火到位,香气滋味韵味出众,才是真正值得买入手的好岩茶!

《5》

之前在提到茉莉花茶时,勾起一位老茶客的回忆。

他给我们留了一长串感慨,细数他对茉莉花茶的印象。

“小时候经济不发达,货品不流通,喝茶没什么选择。记得商店里卖的绿茶就三种,分别叫做特级炒青,一级炒青和二级炒青。这种情况下,花茶就成了调剂口味的最佳选择。”

“记得花茶也有两种,茉莉花茶和珠兰花茶。那时候选择花茶,就是为了喝花香味儿,至于茶味道如何,谁在乎呢!后来长大了,市场经济繁荣,各种茶叶如雨后春笋,让人眼花缭乱,喝都喝不过来,再不曾喝过花茶。”

“终于再次喝茉莉花茶,是喝网红的普洱茉莉青饼。不得不说,云南茶商、茶农们为了把云南茶叶推销出去,真是肯想办法。窨制了茉莉花的生普很大程度上消融了生普新茶原本的青涩和苦味,云南大叶种茶叶宽大的条索使得饼形周正饱满,同时窨制工艺能更长久地留住花香,难怪这茶能吸引大量原本不喝普洱茶的女性茶客。”

“不过以我的看法,这茶茉莉花香已经完全掩盖了生普的味道,喝不出生普那些狂野奔放的茶滋味,所以也不会有茶商用上好的普洱茶青去作它——台地茶足矣,再好了也是浪费……”

其实,茶友的感慨也颇有道理,好茶喝本味即可。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一流好茶自身的原汁原味,更为难能可贵!

茶圈里类似12窨、10焙金、一晒到底等噱头,往往是智商税大于实际。

买茶前,建议先细细斟酌一番,明辨真假,再去入手也不迟!

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

比“土坑酸菜”还要坑,这种“垃圾”白茶别再买了,坑钱又伤身

你家的牛栏坑肉桂做出这样的汤色?山场韵呢?牛栏坑坑主直接怒怼

浅谈武夷岩茶圈的怪定律,喝茶的人不买茶,买茶的人不喝茶

买岩茶看山场,买白茶看年份,买红茶认金骏眉,别再多花冤枉钱了

绿茶买龙井,红茶买金骏眉,白茶买老白茶,追着名气买茶有错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