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张福锁院士:科技小院的名字是农民取的

2022-05-04 16:54:47热度:110°C

 

13年前,2009年,时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的张福锁,和同事们在河北曲周县白寨乡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创建了第一个科技小院,从这里开始,许许多多的农业专家和农科学子,走出实验室、走出校园,把农业科技带到了乡间地头,也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13年后,2022年,科技小院遍布全国各地,张福锁说,未来的图画,是生产绿色高质的农产品,“我们的粮食产量再增30%,环境排放再降一半,农民收入再翻一番,那时候,我们的农业将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农业。”

起因:科技不止在实验室里

2009年,张福锁决定把科研搬到村里,这不是他第一次有这样的想法。张福锁出生于陕西省凤翔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靠着山根,交通不便,没有任何灌溉条件,完全靠天吃饭”,张福锁说,童年的生活中,吃不饱是常事。

走出大山之后,考入大学,海外留学,归国任教,成为全国知名的农业学者,一直到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仍旧记得那个他曾经生活的小山村,记得山里的农民们。

“在决定创办科技小院前,我们团队的20个老师主要从事基础研究,每个老师每年平均能发5篇SCI论文,一年下来,能发100多篇文章。但我当时一直在想,这些文章老百姓能看到吗,能读懂吗?我们能不能做点儿更实用的事情,能不能到生产一线,根据生产需求来做科技创新,能不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去培养新人?”

张福锁的想法在科技小院成立后,得到了印证。一名学生曾在曲周周王庄科技小院发现,有一位农民,整天看一本养鸡的书,学生问他为什么读这个,农民说他家里养羊,想找本养羊的书学学,但找遍全村,只找到一本养鸡的书。

怎样才能让农业科技真正惠及农民?2007年,时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的张福锁,在学院学术年会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石元春、辛德惠等老先生们,当年像我们这个年纪——三四十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他们都在哪里呢?他们都蹲在曲周农民的地里呢!”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张福锁和农民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老先生们都是从地里走出来的,年轻的学者们也应该走出学校,把研究放在地里。2009年,张福锁和他的团队决定分成三路,曲周就是其中一路,这里也是老先生们过去几十年为改土治碱奋斗过的地方。

震撼:农民用舌头鉴别肥料真假

习惯了在实验室做研究的人,习惯了大都市生活的人,并不理解下基层的意义。但真到了基层,才知道基层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渴盼。

专家和学生们刚刚进驻乡村后,一位同学在地里发现,农民会用舌头去尝肥料。交流之后才知道,这是在辨别肥料的真假。

在大学里,学生们学习过很多专业的分析方法,从比色到原子吸收,实验室里有太多的方法,不但可以鉴定真假,还能分析肥力、吸收转化效率等。但到了农田里,这些方法都没有用,农民还在用舌头尝。

张福锁说,那位学生的经历震动了很多人的内心,也包括学生自己,也是从那时起,他觉得自己是有用的,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些简单可行的检验方法,让农民不必再用舌头去鉴别肥料。

进驻村庄,走到农田中的时候才知道,学院的研究、试验田的种植,和农民的生活并不一样,“住在村里的农家院并不是一开始就计划好的,原本我们打算住在实验站,在这里为农民服务。”张福锁介绍,但真正到乡村后才发现,实验站的节奏和农民的节奏有很大差距,“首先,时间对不上,我们早晨八点吃完早饭上班,这时候农民都从地里回来了。其次,实验站的生活和农民生活还是有距离,不能很好地融入农村生活。”

最终,张福锁他们将村里一个废弃的院子改造之后,住进了村里,“农民晚上空闲的时候,串个门,就到我们院子里了,他们很喜欢,说这个小院很好,把科技带到了村里,是个科技小院。”张福锁说,“这个名字,最先也是农民叫起来的,我们觉得很好,就用上了。”

效果:把实用的技术带到村里

进驻村里之后,张福锁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玉米增收的技术示范。

“当时是五月份,小麦收获的前夕。收了小麦之后,接着就要种玉米,我们就想着,和农民一起种玉米,通过示范,把良种、技术推广到村里。”张福锁说。

示范项目一共163亩,属于68户农民,分散在村庄的各处。在此之前,他们种的秋茬作物并不一致,有人种玉米,有人种棉花。将68户农民组织起来以后,张福锁劝他们,一起种玉米,统一引进一个良种,专家们提供技术,把这163亩玉米种好。

因为人数的原因,专家们很难一对一指导,所以把农民分为7个小组,培训组长,又通过组长把技术教给农民。

科技小院的同学在给村民讲解玉米种植知识。受访者供图

那一年,163亩玉米,产量增加了16.8%,一亩地增收100多元。这个数据是专家们一块块地测量出来的。

增收数据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县里的干部到村里,村民对干部说,“农大的老师帮我们种了一块地,效果特别好,棒子跟过去的棒子不一样,粒儿长、心儿小、产量高。”

农民群体是对科技最敏感的群体之一,每一个优良品种种植成功,每一个技术试验有效,都会很快引发农民们的效仿。

“我们在曲周做了三年,发现科技小院的效果比我们想象得更大,农民很敏感,好的技术、好的品种,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学习、引进,因为这事关他们的收益。事实上,农民不仅喜欢到我们的小院里学习,他们互相之间也会学习。谁家田种得好,别人会来看,很快也学会了。这就把新技术推广到了更多的地方。”张福锁说。

实践:大地上真能写论文

对很多农大的研究生来说,科技小院是他们科研生涯的第一步。他们刚刚本科毕业,第一次进入研究领域,就来到农村,许多问题都是未知的。比如,在农村种田,还能做研究吗?帮助农民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还有时间写论文吗?

张福锁每年都要给新入学的研究生们讲故事,讲乡村的故事,讲科技小院的故事,“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不知道学的东西有什么用。到了乡村,进到田地,才知道他学的是有用的,当他把这些知识真正运用到农民的地里时,他会非常有成就感。”张福锁说,“我们把科技小院当成一个立德树人的平台,学生在这里提升的不仅是知识水平,还会培育他们的情怀。”

曲周前衙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受访者供图

事实验证了张福锁的想法,曹国鑫初到科技小院时,曾经怀疑没有时间写论文,怕毕不了业。但几年后,他把科技小院的模式、研究成果、服务故事写成文章,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

几乎每个学生都在小院里成长学习了很多,张福锁介绍,如张江周,在小院里一待就是五年,硕士、博士都是在小院里读完的,“硕士期间,他发表了10篇论文,写了一本书,还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一个建在乡村的小院,连接的不止是学院和村庄,实验室和农田,更连接了城市和乡村。

展望:科技小院还在路上

事实上,从2009年至今,科技小院已经遍布各地,到现在,全国30余所涉农高校已陆续建立了480多个科技小院。

“十多年的实践中,科技小院逐渐成了一个政府、企业、农民、科技四位一体的平台,不断创新、不断应用。所以,它的未来还很广阔。”张福锁介绍,如今的科技小院,已经从原来一家一户手把手教农民新技术过渡到服务整个农业产业。

“以前是一户农民、一个村,一点点去改变。现在仍然是直接面对农户,但却会连接更多的领域,比如可以联合政府、企业,带动一片地区,让整个区域的农业产业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更加规模化,让更多的农民增产增收。”张福锁说,“农业生产的水平提升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收,农业现代化一步步推进,这是我们不变的目标。”

当前,科技小院正致力于农业绿色生产的发展,“在前端,我们以匹配土壤、气候等环境的理念,研发和推广绿色肥料。在终端,我们的目的是生产出品质好、产量高的绿色产业。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下一阶段的目标。”

在更长远的未来,张福锁还有一个“乡村振兴科技小院”的目标,“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振兴,还有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这些内容都可以融合到科技小院的发展中,让科技小院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对话张福锁

看天看地看庄稼

新京报:做科技小院的想法,最初是什么时候成形的?

张福锁:2008年,我就有了这个想法。那时候大家都在从乡村往城里走,很少有从城市往乡村走的。但我们讨论到乡村去的时候,大家也都认可,我们做农业科技,最终目的是推动农业发展,这些技术要进入农村,应用到农田,不到乡村去是不行的。

新京报:学生要在村里学习和工作多长时间?

张福锁:过去十多年,我们探索出了一套机制。从学生的角度看,整个学习经历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驻村学前培训;第二阶段,回校理论学习;第三阶段,再生产实践。

新京报:学生入学前就要驻村,他们都愿意吗?

张福锁:确实很难,可以想象,刚考上研究生,4月份被录取,7月份就要驻村。到农民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孩子们心理反差大是正常现象。但几乎所有的学生,在真正进入农村后,都得到了成长。以前老师们会担心,会不会有学生受不了当“逃兵”,事实证明并没有。

新京报:当前,科技小院的发展有什么困难?

张福锁:科技小院发展的关键是学生,学生是主体。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学农、愿意去农村做研究,需要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以前,很多人觉得农业不高大上,学农很辛苦,在农村风吹日晒的。但是这个认识是不对的。

新京报:是对农业认识不对,还是对科技小院认识不对?

张福锁:根本是对农业的认识问题。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非常快,今天的农业和过去不一样了,它是一个综合性产业,也是高科技武装的产业,还是和人类发展息息相关的产业。学农业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农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学科,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能学会很多别人没有的本事,我们叫“看天看地看庄稼”。看天,你要了解天气,这对农业前期影响很大;看地,庄稼长在地里,你得了解这一块土地,了解耕地;庄稼是产粮食最重要的,你肯定要了解它。但这还不够,因为你要经常在农村工作,所以我们还说“看山看水看人家”。学农业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各方面都要了解,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新京报:在你心里,未来的农业、农村、农民是什么样的?

张福锁:2014年,我在一篇文章中描绘过未来的乡村图景。在我看来,我们的粮食产量再增加30%,环境排放下降50%,农民增收再翻一番。如果这几个指标实现,中国的农业将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农业。那时候,我们不但能养活自己,也能给全世界做出我们最大的贡献。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53372403 24034388 43885226 52264231 42310326 03263138 31382828 28284801 48015226 52262136 21363591 35915554'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58328) and MATCH(title) AGAINST('53372403 24034388 43885226 52264231 42310326 03263138 31382828 28284801 48015226 52262136 21363591 35915554'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