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杀青 VS 机器杀青,哪个工艺的茶品质会更好?
近几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市场消费结构升级,加上现代工业技术的飞快发展,迫使很多制造业都面临手工化向机械自动化转型,自动化生产是一个显然的趋势所向。
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在转型的浪潮中也逐步进入到机械化时代,其中在制茶工艺上就有手工杀青和机器杀青之分。
很多人会觉得手工杀青才是最好的,而机器杀青的都是低档产品,品质不如手工杀青,好似一个青铜和一个王者的区别,实际现状果真如此吗?
在普洱茶的制作工艺中,鲜叶杀青是为了让茶叶变软,降低含水量,便于揉捻呈条索状,还可使一些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物质挥发,便于茶叶香气的形成。
如果任由鲜叶自然氧化,整个叶子会变成红梗红叶,杀青则可以让这个氧化过程停止或者延缓。
(欢迎关注:“栩圣茶叶”)
普洱茶杀青的常用方式一般分为机器杀青和手工杀青,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杀青都遵循“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
不同茶叶的杀青温度有所差异,春茶早期嫩叶肥厚,杀青温度较高,夏秋茶嫩叶瘦薄,温度可低一些。
传统手工杀青
普洱茶的手工杀青一般是用铁锅手炒,柴火加温,锅温达到150℃以上便可投入鲜叶,通常一锅5-10公斤鲜叶。杀青时必须闷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通过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杀青时间视鲜叶含水量而定,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杀青后鲜叶变得柔软有弹性,色泽也不再碧绿。
杀青的过程中锅温可达200℃,但茶叶在制茶师傅的快速翻抖中,茶叶温度可一直控制在60-70℃,为了保证后发酵还能进行,酶的活性只能被钝化,而不是“杀死”。
所以手工杀青的师傅必须掌握好火候和翻炒频率,通过手与茶叶的接触感知锅温的变化,快速灵活的调整温度。
相比而言,手工杀青的茶香气一般会较高,技术好的师傅可以把优质茶区的鲜叶炒出顶级好茶。虽然手工杀青代表了传统制茶工艺和文化的传承,但并非完美无缺,手工杀青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欢迎关注:“栩圣茶叶”)
手工杀青非常注重制茶者的技术,不同的师傅炒出来的茶会有不同,无法大规模复制高超制茶师炒出来的茶。手工杀青效率低,而且需要耗费人的很大体能,即便几个小时连续炒,也不及机器杀青快。
现代滚筒杀青
滚筒杀青是普洱茶进入机制时代后的产物,机器杀青普遍运用于云南大茶企的生产中,相比手工杀青,机器杀青的带来的是高效率和标准化。滚筒杀青一般用电提供能源,内壁温度可达200-300℃,杀青时间十分钟左右,根据滚筒大小不同,每次炒茶份量也不同,一般可炒20-30公斤/次。
待叶态干软,叶片边缘起白泡状,手柔紧后无水益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出青时需快速,特别是出锅那一刻,慢了容易过火变焦碎末。
前面提到,杀青需遵循“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所以在机器杀青的时候,火候需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后期采用温火直至出锅。
机器杀青同样讲究操作,操作得当也可以出好茶。在大规模制茶方面,机器杀青的稳定性占绝对优势;可是制作顶级普洱茶时,机器杀青的灵活性又不如手工杀青,所以原料稀少的顶级茶品多用手工炒,避免小概率失误。
机器杀青效率高,当天鲜叶的处理速度快,温度升降及时,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但是机器滚筒内部不易清理,杀青轻重不如手工杀青来的灵活,转速慢了容易粘锅炒熟,转的快则杀青不够。
手工杀青比较容易调整杀青的轻重程度,刚炒出来的茶叶香气高扬。机器杀青在新茶阶段香气不如手工杀青显著,青味稍重,但从长期转化的时间来看,手工杀青和机器杀青并无本质区别。2006年班章老树茶便是一款由哈尼族、布朗族的老茶农经传统手工杀青制成的限量茶品,精湛的工艺保留了茶叶最纯正的滋味,干仓转化13年,漫长时间与传统工艺完美融合,为进阶资深茶客的不二选择。
总的来说,手工杀青是传统,机器杀青是顺应趋势,两者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之分,机器杀青的出现是为了提高手工杀青的效率。掌控的好两者都能炒出优质好茶,没有绝对的王者与青铜,只有更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工匠精神。我们需客观看待手工杀青和机器杀青这两种加工方式,一款好茶的诞生不单单是制作工艺的杰作,后期发酵和存储环境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