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什么是金骏眉

2022-05-02 17:17:41热度:64°C

金骏眉作为红茶新贵,相信饮茶的诸君多少都会有所接触。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金骏眉自问世以来,一直饱受追捧、也一直饱受诟病。

1.关于最早的金骏眉。

最早的金骏眉产自武夷山桐木关, 关于这个的故事百度的信息是准确的。在我们的时代,所有新品种的茶的问世,基本都是经由借鉴、试验、完善的过程,才慢慢发展开来的。

金骏眉运气比较好罢了。

2.关于现在的金骏眉。

金骏眉的饱受青睐,催生了各地茶区在生产上的借鉴,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金骏眉。若是说只有桐木关产区出的才算金骏眉的话,那市面上几乎全是假的。但是我们不能这样说,当假货已经霸占市场的时候,假的也就变成真的了。故而,退而求其次,我们现在一般来说,只要这个茶是经由既定的采摘标准、加工工艺而成的,都可以叫做金骏眉。

3.关于金骏眉的采摘标准(叶底)以及加工工艺。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金骏眉是由单芽制作而成的。这一点绝对不能让步。

那么诸君在观察叶底的时候便能轻松判断出来了,带叶子的,绝对是假的。

它的加工工艺呢?其实它是由小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发展而来的,从青叶采摘,到成品,有以下工序:青叶—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复焙—散末—成品。

它属于红茶。

4.关于市面上金骏眉。

毫无疑问,产自桐木关的金骏眉,一般茶友是接触不到的。

产自武夷山的金骏眉,能接触到的茶友亦是极少。

以上两者,无它:量少,价高。

市场上大多数的金骏眉,原料皆是非武夷产区。

诸君把地图打开,除了武夷产区,桐木关产区隔壁的江西产区,应是武夷产区外的第一梯队,这里是从品质而言。

然后松溪、政和、浦城、尤溪应是第二梯队了。

接下来是宁德产区、浙江丽水产区。

再下来便不作排名了,广西、贵州是大产区,湖南、云南、闽南地区等等产区,这些产区所产的金骏眉,占据了市场上低价金骏眉的位置。

5.关于金骏眉的品种。

原生的金骏眉乃是武夷菜茶采制而成。

菜茶是什么意思呢,便是由于长久的荒野历史,不同品种的茶树由性繁殖杂交出来的茶树品种。它们具有相同的特征、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一类的茶树品种,我们将它们统称为菜茶。

武夷菜茶所制的金骏眉,具有更高级的稳定性:我们土话说,更耐喝,不易腻。

自2009年前后,福云6号茶树品种开始拿来仿制金骏眉,这种茶树产量大,品质稳定,以前拿来做绿茶的,到金骏眉走俏后,便开始大范围应用采摘制作成金骏眉 —— 那种黄芽的金骏眉,基本就是福云6号茶制作的。

而不同的市场需求便催生了不同的金骏眉:有许多茶友,它们要求低价、好喝。于是借鉴了绿茶乱来的工艺,一些厂家在金骏眉的制作中加入了白糖,这样使得成茶有了甜度,亦强化了口感。

甚至在前些年,畸形的市场宣传,直接催生了金骏眉加色素(宣传口号:越黄越正宗)、加滑石粉(宣传口号:越利索越细越正宗),等等。所幸,我们的监管部门最后还是看不下去了,开始插手管理,在前几年,查到直接没收,并处几万罚金(一箱)。所以现在也几乎没有了。

而目前占据中端价位的金骏眉,基本是由非武夷产区的其他产区,主要是武夷产区附近 —— 这些产区它们各自的土茶(与菜茶概念差不多)、以及品种茶树。

品种茶树是指什么?在金骏眉方面,一般来说,是指高香型茶树品种。这金骏眉做出来香气很好,一般为花香居多,常见的有梅占、奇兰、黄旦、黄金桂、黄观音、金观音,等等。

6.关于金骏眉的鉴定。

如前文所说,金骏眉是属于从干茶外形比较容易鉴定的茶,盖因其“单芽制作”的原因,单芽制作,不带叶子。这一点也被一些商家带歪了,直接催生了各种畸形的存在。

在此,我们不再讨论从外形鉴定这一点,只需知道它是由单芽制作出来的便可。

那鉴定的下一步,便是观看冲泡完的叶子。一些从干茶外形看上去很细貌似是单芽的“金骏眉”,其实一经冲泡之后,便会出现许多的叶子,这是源于制作工艺中的“揉捻”一道,将叶子揉捻的极细,故而从干茶外形,较难判断出来。

从风味上面来判断,金骏眉由于不同茶树品种,从香气上面大致分为花香、蜜香、极少数的奶油香。市面上所说的桂圆香金骏眉,其实是加糖制作的,这一类不列入讨论范围之内。

不同的季节采制的金骏眉,口感上呈现层次分明的现象。头春茶口感最佳,醇厚饱满;秋茶次之,夏茶最次。

而不同产区原料的作用下,金骏眉品鉴中的气息,及格者至少是闻起来没有令人不适的气味,桐木关所产的金骏眉,其气味灵动怡人,充满自然界中令我们心旷神怡的气息,其为上佳。

7.关于金骏眉的冲泡。

及格的金骏眉都可由沸水冲泡,早些年那些以劣质茶叶充当金骏眉的商家,从而鼓吹需要85度水冲泡的的谣言早已不攻自破。

实际上,85度至90度水温冲泡,对金骏眉茶汤的口感、耐泡度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它对金骏眉是一个提升的作用,而非一种既定的冲泡方法。

浸泡出汤法冲泡中投茶量以及注水量的比例,我们一般建议是1比22。浸泡时间根据个人的口感可酌情增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