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史上最美小楷插画版《茶经》,爱茶的人都应该收藏!

2022-05-02 09:37:39热度:113°C

林语堂说:“无论到哪里,只要有一杯茶,中国人都是快乐的。”

上古时期,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茶是“万病之药”。

唐代,茶叶从药用变成了饮品,朝臣百姓,无不以饮茶为乐。

明朝,中国茶叶漂洋过海,饮茶之风席卷欧洲大陆,茶被国外贵族称为“神奇的东方树叶”。

如今,茶是当之无愧的“国饮”。

可以说,一个懂传承、懂生活的中国人,莫不饮茶。

然饮茶之人不知陆羽,不读《茶经》,则无以言茶。

 

01

饮茶人不知“茶圣”陆羽

如同佛子不知释迦牟尼

古代言茶者,莫精于陆羽。

有人曾说:”饮茶人不知陆羽,如同佛子不知释迦牟尼,道者不知老庄。”

陆羽,字鸿渐,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

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工于诗词,善于书法。

有人说,陆羽一生只做了两件事情:品茶和记录。

他在21岁时决心写《茶经》,为此开始了对茶的游历考察。一路风尘,饥食干粮,渴饮茶水。他每到一处,就将各种茶叶制成各种标本,将途中所了解的茶的见闻轶事记下。

经过了10余年,实地考察32个州,历时5年写成《茶经》初稿。之后又经过了5年细致的增补修订,这才正式定稿。

前前后后共历时20余年,陆羽才将自己毕生饮茶的经验心得记录成这本全世界最全面、最完整的茶学巨作——《茶经》。

此书一出,轰动全唐,饮茶之风普及于大江南北。

后人评价说:“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

从此以后,中国人家家饮茶,陆羽也被尊崇为“茶圣”。

宋代学者陈师道写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02

中华传统文化必读书,茶文化经典之作

古典、纯正的茶学知识,后世茶书源头

《茶经》是一本先秦时期到唐代中叶千余年间制茶、饮茶、茶道演变的百科全书。

问世以来,已有上百种版本流传,在海外有日、韩、德、意、英多种文字版本刊行。

除了儒道佛经典以外,没有什么华夏著作,能像《茶经》一样被全世界珍藏。

 

《茶经》分为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

一之源:论茶的起源、名称、种类、产地和特性;

二之具:讲茶的采制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三之造:阐述采茶的时间和要求,说明制茶的六个程序,并把饼茶按照色泽和外形分成八个等级;

四之器:记录二三十种烹茶的器具;

五之煮:记载烹茶法及水质品位;

六之饮:回顾饮茶的历史,说明饮茶的方法;

七之事:是《茶经》内容最多的一部分,辑录了古书中论茶的文献,汇集了上古到唐代与茶有关的历史人物四十三个,传说、典故、寓言等四十八则;

八之出:把全国的茶叶产地分成八大区,并把每区出产的茶叶分成四个等级,加以详细解说;

九之略:论述在一定的条件下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哪些方式可以简化;

十之图:主张把《茶经》制成挂图,张挂在座位旁,以便随时参悟。

《茶经》一书综合论述了茶的起源、茶的用具、茶的采制、茶器、茶俗、茶事,以及饮茶技艺、茶道等内容,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

自此,饮茶品茗成为中国人“意在物外”的生活艺术。

无论是宋代宫廷的点茶斗茶,明清庭院的清雅茶聚,寺院普茶的空灵持修,日本茶会的清寂和敬,都因《茶经》的启示,得以开创自成体系的饮茶天地。

《茶经》既可作为烹茶、饮茶,赏鉴茶具的技艺之书,也是修身养性、品味茶之道的经典。

这本书不仅带国人走进了一壶茗香的清净世界,也为生活增添一道靓丽的茶韵风景。

03

史上最美小楷抄本《茶经》

收录文渊阁四库全书写本全文

这本《茶经》收录了文渊阁四库全书的小楷写本全文。笔法庄重齐整、酣畅浑厚,看一眼便觉浑身舒畅。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譔,有3800多人抄写,耗时13年编成。

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将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200年间,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今藏台湾。

 

04

以国家图书馆藏宋刊百川学海本为底本

慧剑居士精校、注释、白话翻译

《茶经》问世后,从南宋到20世纪中叶,据统计先后有不下60种版本流传于世。在众多版本中,南宋左圭编咸淳九年刊《百川学海》本为现存最早的《茶经》刊本。

此版本对此后《茶经》的刊行影响至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此后所有《茶经》刊行的版本,几为现行所有《茶经》版本的祖本。

 

本书由青年传统文化学者慧剑居士参照多种注释本,对其进行精校、注释、难字注音、白话翻译。为现存市面上最精良、流畅的《茶经》注译本。

无古文茶学知识的人,也能轻松读懂,掌握其中意趣。

05

插入近百幅精美图片

用禅茶意趣装点生活

以茶寄情,以茶会友,陶冶情操,修身养性,饮茶不仅“生津解渴”,还能“涤心”,这是中国禅茶一味的独特魅力。

 

书中大量精美摄影的图片,不仅让您获得视觉的享受,也传播了一种文化,一种随着时间的流逝,非但没有消散,反而越来越浑厚,更具内涵的禅茶文化。

06

附朱元璋十七子朱权所著《茶谱》

深入了解明代皇家茶生产、加工、品饮状况

本书还收录了朱元璋十七子朱权的《茶谱》全文。《茶谱》对当时所产茶叶的产地,加工,存放,冲泡所用器具,冲泡方法,品饮要点,用水等一一进行了介绍。

是一本了解明代初期茶生产,加工,品饮状况的重要记录。读之,亦可以为您带来不一样的茶文化感悟。

 

娟秀小楷+精美插图+全新精校,本书是一部实用、美观,极具收藏价值的《茶经》读本。

 

07

为什么文人骚客对茶都格外偏爱

喜好饮茶,也喜好为其做诗词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归来倦卧呼童子,旋煮山泉沦建茶;

酒旗滴雨村场晚,茶灶炊烟野寺秋。

饮茶是一件非常雅致的事情,文人们都愿意用茶来标榜自己的风骨,甚至将喝茶视为比吃饭还重要的事情。

 

僧人都喜欢饮茶,史籍《南部新书》记载:

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有个130岁的和尚来到洛阳,宣宗问其长寿之道。和尚答:少时家贫,无药可服,一生惟爱喝茶,日饮百碗亦不厌多。

赵州禅师甚至把饮茶上升到“禅”的高度,创立了“禅茶一味”之说,意指禅味与茶味相通。

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老更爱喝茶,曾诗云: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生活在中国的百岁老人,都有饮茶的习惯。

僧人多高寿,与爱饮茶不无关系。

 

茶有优劣之分,懂茶的人一饮便知高低。

愿诸君同读此精美《茶经》,

共饮浮红,细论茶之味。

新书特惠,喜欢就赶紧入手吧!

《茶经》精装珍藏版

新书特惠

原价 ¥ 108 元

 现售 ¥ 78 元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2234147 41475578 55783532 35324801 48013112 31121869 18692713 27131670 16700122 01221872 18723013'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56295) and MATCH(title) AGAINST('42234147 41475578 55783532 35324801 48013112 31121869 18692713 27131670 16700122 01221872 18723013'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