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有机·无公害它们的区别在这里
(来源:吕梁环保发布)
原标题:绿色·有机·无公害它们的区别在这里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绿色”“有机”“无公害”,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贴着不同的标签,就算是号称自己是“养生专家”的市民看到这些标签也直摇头,表示自己傻傻的分不清。清粥小菜、五谷杂粮取代大鱼大肉,成为餐桌上的“常客”,商家们也借此契机,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打上“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标签,但是这些认证到底有什么区别?又怎样界定呢?
据了解,若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有机产品处于金字塔的顶端,接下来是绿色产品,最后才是无公害产品。
什么是“绿色” “有机” “无公害”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食品,有机农业是指一种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它强调加强自然生命的良性循环和生物多样性。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通过认证证明该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点等环节均符合有机食品的标准。
绿色食品认证是依据《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认证的绿色无污染可使用食品。制定本程序,凡具有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国内企业均可按本程序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境外企业另行规定。
所谓无公害食品,指的是无污染、无毒害、安全优质的食品,在国外称无污染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在我国,无公害食品生产地环境清洁,按规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将有害物质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内,并通过部门授权审定批准,可以使用无公害食品标志的食品。
“绿色” “有机” “无公害”有什么区别
发源地不同。无公害食品主要起源于中国,“无公害”一词从国外引入,绿色食品起源于中国,有机食品和有机农业的发源地是欧洲。
标识不同。无公害食品及绿色食品的标识都是唯一的。有机食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认证机构其标识不相同,2005年4月1日,我国出台了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在国内通过有机认证的产品包装除要粘贴认证机构标识外,都需加贴国家标识。
认证机构不同。无公害食品由农业部及各省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办公室统一认证;绿色食品的认证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全国绿色食品的统一认证和最终认证审批,各省、市、区绿色食品办公室协助认证;有机食品的认证是由具有有机认证资质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认证方式不同。无公害食品的认证以检查认证为主、检测认证为辅;绿色食品的认证以检测认证为主;有机食品的认证是在国家认监委的监督下,由具有认证资质的机构进行认证。
标准不同。无公害食品禁用高毒高残农药、推广使用低毒低残农药;绿色食品推畅减量化使用常规农药、化肥;有机食品不能使用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及转基因物质。
“绿色” “有机” “无公害”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目前来说,有机理念已经被大众广泛接受。尤其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丹麦、荷兰、英国、瑞士等,他们的有机食品行业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而在国内,由于其昂贵的价格,很多一般收入的家庭只能选择敬而远之,故国内的有机食品行业还在缓慢地发展中。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是按照相关标准体系生产、通过相应机构认证、准许使用相应标志的农产品或食品。农产品质量认证始于20世纪初美国开展的农作物种子认证,并以有机食品认证为代表。到20世纪中叶,随着食品生产传统方式的逐步退出和工业化比重的增加,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程度的增加,许多国家引入“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管理理念,把农产品认证作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同时能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的有效政策措施。
中国农产品认证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部实施的绿色食品认证。2001年,在中央提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背景下,农业部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并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各地自行制定标准开展了当地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在此基础上,2003年实现了“统一标准、统一标志、统一程序、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的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准。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一些机构引入国外有机食品标准,实施了有机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标准化管理保障安全是这三类食品突出的共性,它们在种植、收获、加工生产、贮存及运输过程中都采用了无污染的工艺技术,实行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
无公害食品是国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针对当前农产品污染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在2001年提出的新概念,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最终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并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农产品。无公害食品是把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主要强调安全性,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标准,是以大众化消费为主,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除强调安全周期外,还强调优质,有着特定的消费群体。
“绿色” “有机” “无公害”是如何划分等级的
有机食品无级别之分,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而且需要3年的过渡期,过渡期生产的产品为“转换期”产品。
绿色食品分A级和AA级两个等级。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评价项目的综合污染指数不超过1,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安全的人工合成农药、兽药、鱼药、肥料、饲料及食品添加剂。A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评价项目的单项污染指数不得超过1,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且产品需要3年的过渡期,安全级别类似于有机食品。
在国内,有机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的认证实行检查员制度,在认证方法上是以实地检查认证为主、检测认证为辅,有机食品的认证重点是农事操作的真实记录和生产资料购买及应用记录等。A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认证是以检查认证和检测认证并重的原则,同时强调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在环境技术条件的评价方法上,采用了调查评价与检测认证相结合的方式。
无公害食品不分级,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限品种、限数量、限时间的安全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
为什么有机食品如此“火热”?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秉着“民以食为天”的原则,人们对吃食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为什么人们开始选择有机食品呢?就拿有机蔬菜举例,首先,是因为它的安全性,有机蔬菜的种植、生产、包装、运输及储存的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防腐剂、人造色素等添加剂,且微量金属含量也比较低。其次,是因为在有机生产的理念下,所有生产及加工处理过程中均不可使用任何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再次,是因为它是生态化的,一般蔬菜中的矿物质含量仅占有机蔬菜矿物质含量的1/2~2/3。有机食品的种植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种植过程中以一套严格的程序控制种植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使各种蔬菜的物种恢复到原生态下,保存其应有和原有的成份。有机食物口感结实、有咬劲,清脆多汁、味道十分香甜,没有因为添加化肥农药所产生的苦味、化学味、涩味、淡味与怪味。最后,有机蔬菜具有排毒和减压作用,有机蔬菜中抗氧化剂的含量比常规产品高出200%,而科学家称抗氧化剂可以降低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有机蔬菜没有农药和有毒物质,长期吃下来,身体不仅会觉得比较轻盈,就连思绪也比较清晰,情绪方面也不会那么容易躁动。
为什么有机食品价格高昂?
对于有机食品的价格问题,是很多人们都关注的问题。据了解,首先,有机农业比普通农业要耗费多得多的人力,譬如不用农药,就得人工拔草、人工除虫,所以有机食品的价格包括修复环境的成本产量低。一方面,由于在种植过程中不能使用农药、化肥等提高产量,也不能使用产量高的转基因品种;另一方面,由于不能使用激素等催熟剂,所以生长周期较长。其次,检测认证的成本高。举个例子,欧盟认证的有机食品不仅需要检测土地,产品、叶子、甚至是灌溉器是否曾经使用过农药都要一系列检验,而且这个检验每年都需要。有机食品在加工、储存、各个环节的要求都比普通食品高很多,而且风险成本及运输成本也相对高昂。
有机食品之所以无法亲民,是由于中国整个有机产业的不成熟和概念普及性差,让有机食品变成了一种有钱人消费的奢侈品。也正是因为人们对有机产品的质疑,销量提不上去,从而令有机食品越来越贵。国外有机食品只比普通食品贵50%左右,是因为国民对有机产业的拥护和支持。
用消费的能力支持有机产业,不仅仅是让我们以后吃到更多的健康食品,也是为了扩大有机产业,让有机食品的价格超来越亲民。
有机农业的发展面临怎样的困境?
生产环节技术落后。我国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现代生产技术较为缺乏、防治病虫害能力较为低下、有效生物农药品种较为稀少等问题。目前,有机农业生产理论、配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不够,有机农业生产中可使用的有效替代投入品缺乏,符合标准要求的有机食品加工工艺、可替代的加工配料少,缺乏专门进行有机农业研究和教学的机构,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经营者,对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规范有较强的需求,有待完善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增强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服务。
认证环节乱象频出。尽管我国有机农业相关法规和认证标准已基本形成,但认证标准和执行体系尚不健全,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有机法规和标准均由部委制定颁布,没有提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国际上缺乏信用认可度。2016年底,我国与新西兰签署双边有机互认协议,这是我国对外签署的首个有机产品认证政府间互认协议。为实现与更多国家的等效性互认,需要进一步完善认证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提升我国有机认证制度的权威性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有机产品、标准及认证走向世界主流市场。
销售环节真假难辨。有关机构曾经做过市场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概念不清楚,他们容易把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混为一谈,认知上更多地体现在“价格贵、口感好、有营养、无污染”等特征上,因此很难正确鉴别出有机农产品的真伪。有机产业相关企业没能够很好地宣传有机农业,没能与市场中间商有效合作或者发现适合有机产品销售的方式,使其与消费者市场衔接不紧密,缺少有效的产品输出渠道,使得部分大众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不足,消费易受价格影响,甚至对于产业的成熟度与安全性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产生忽视或拒绝的心理,这大大降低了有机农产品的销量,影响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
有机农业如何寻求发展之路
提高有机农产品质量。有机农产品必须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野生天然产品;有机农产品在整个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要求;生产者在有机农业的生产、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追踪功能和完整的生产、销售的档案,以方便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找到任一环节的关键由来,将责任落实到人;有机农产品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设立使人信服的较高门槛,避免鱼龙混杂的现象发生。同时,有机认证已过期或被撤销的要及时让消费者知晓,或是引导消费者能较为便捷地查询到。唯有这样,“有机”两字才能被社会广泛认可,人们才愿意为有机农产品买单。
增强有机农产品市场影响力。英国和美国的有机农业发展得益于零售商对有机产品的大力推广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我国有机农业的生产者应该率先推动市场发展,对民众进行正确的有机产品科普和宣传工作,通过沟通支持和宣传活动刺激需求,让“有机”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政府对民间组织可以进行一定的鼓励与扶持,民间组织不仅可以增强相关管控,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贴近民众的渠道更深入了解有机市场的潜在需求,通过宣传和普及有机农业相关知识,增大有机农业的受众面。
有机农业崇尚自然,遵循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只要走出个性化、专业化、品牌化的道路,我国的有机农业市场还是有一些发展空间的。
“‘有机’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概念,比如说欧盟的标准是只有当某一产品100%的配料,农产品、非农产品和添加剂均符合该法令要求时,该产品才能在销售标签上注明为有机产品。”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表示。
郑风田直言,无公害与绿色食品的概念在未来都可能会消失。绿色食品的概念最先出来,实际上是学习国外的,但是拿过来之后我们把这个概念泛化了,本来绿色食品的认证标准就比国外有机食品的还要低,后来又出来一个更低标准的无公害认证。这样就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标准一起存在的现象,而且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认证之后缺乏监管,且不跟国际接轨。
“消费者没有能力鉴别、企业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认证机构缺乏监管的力量,而且违法者的违法成本较低,这些都是导致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市场乱象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政府监管部门变成‘有牙的老虎’。”郑风田说。
科学导报记者 杨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34444111 41110104 01045148 51482790 27900104 01044662 46622511 25112606 26064392 43923539 35392136'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56214) and MATCH(title) AGAINST('34444111 41110104 01045148 51482790 27900104 01044662 46622511 25112606 26064392 43923539 35392136'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相关推荐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www/wwwroot/guniangcha.com/e/class/userfun.php on line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