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武汉洪山人品茶喝茶爱好习惯?

2022-04-30 09:47:26热度:91°C

武汉品茶喝茶中山公园里{131}{1822}{2692}的茶室被搬空了,据说要改成游客中心。常去茶室的人,转移到了公园小卖部旁的塑料桌椅上。

他们自带茶杯和棋盘,下棋的人优先使用桌子,等位地坐花坛边上,形成一片无茶位费的野生茶会。

韩爹每天必来中山公园报道,茶室还在的时候,上午10点,不用约,朋友们就在老地方陆续就位,一撮茶叶喝一天,只要有开水,就能无限续杯。

中午离场吃饭,下午再来就得重新算茶位费,韩爹这个熟客的地位则可以无视这条规矩。跟老板打个招呼,中午吃个饭,下午接着续杯。

讲究的爹爹看不上茶室给的“坏货”茶,必定是自带“好茶”来的。

“这是我女婿送的,逢年过节就送,都是包装蛮好,一层一层的。”

“自己也买,我带过来的那都是好茶,两三百一斤的,泡出来叶子都是一根根立起来的。”

在爹爹们眼里,二三百一斤是好茶。这个价位的茶对年轻茶客来说却有点不像粮食,尽管年轻人们背负房贷车贷网贷,财务上远没有退休老人家们“自由”。

雨停不到1小时,就有人来了

韩爹的朋友徐爹,年轻时在厂里做学徒,六几年的时候,每年夏天厂里会发一大包「花红茶」,可以喝一整个夏天。

不过徐爹已经不喝花红茶了,“现在都喝好茶,我家里茶多得喝不完,都是小辈送的。”

说完,他拧开双层玻璃杯,满足地品了一口因为泡得太久,有些发褐色的茶汤。

中山公园的茶室悄然退场,崇仁路的茶位今年却又摆出来了。轻轨站下面,一大片。

02年出生的小雨,记得小时候的“吃饭喝茶一条龙”:每次爸爸带他出去,和一群爸爸吃完饭,下一场必是崇仁路茶摊。

小孩子坐不住,几个比他大几岁的小伙伴,常常带他跑上去搭轻轨玩,邻近几个站来回坐,看看风景,时间差不多了就回去找爹。

四人一桌,一盘瓜子,一袋莲蓬米,一人一个玻璃杯喝茶。穿背心冒着汗的中年人,戴棒球帽耳钉闪闪亮的年轻人,桌上都是一样的配置。

要是再来点孜然香气,远远一看,妥妥就是烧烤摊的气场。

上周我们第一次去崇仁路喝茶时,茶位费15元/人,送了一盘瓜子。回来之后同事告诉我,只要10块钱!第二次来,老板说20元/人,我立刻降价10块,当场成交,还送瓜子。

在崇仁路开店的刘阿姨,在家乡河南有个茶厂,主做信阳毛尖,90年代就来了崇仁路茶叶市场,前几年她儿子也在这开了一家店。

除了把茶叶批发给“下面的城市”,刘阿姨这里也有很多“散客”,一些退休爹爹,一个月来一次,一次买一斤。

总有人进来就说“我要买你家最好的茶”。

刘阿姨年轻时还信,现在她知道,这样说的客人,试完几种贵的,最后还是会说:“这个茶还不如我之前喝的那个,还是给我称一斤30的。”

“他们不一定是喝不起,很多人退休了,手上有钱,就是舍不得。节省了一辈子的人嘛,一个月喝茶的开销也就几十块钱,就偶尔喝一点上档次的。”

崇仁路茶摊,10元一杯茶,还管无限续开水

可能是生活太荤了吧

年轻社畜爱去清茶馆

专门做潮汕茶的茶叶店老板认为,从第一个潮汕人踏足武汉,那种弄一大堆工具,用小壶或盖碗“搞半天”的喝法,也就是所谓“功夫茶”,就来了。

在「清茶馆」里,就是演变后的这一套「功夫茶」喝法。

清茶馆大多有精致的装修,点评里有海量漂亮姑娘打卡照;不设棋牌,有的带简餐;部分比较“专业”的清茶馆,还有「雅集」活动,古琴、香道、茶艺、插花等,怎么有仪式感怎么来。

很多清茶馆开在东湖风景区里。开在闹市的清茶馆,可能是为了“与世隔绝”,总是把门头藏得很深。

小鹿斋

东湖里的「小鹿斋」,不开导航基本找不到,还是红成了打卡点。小韩第一次来,是在小红书上看见别的姑娘的打卡照,立刻收藏,只等周末。

她并不是天天喝茶,“我还是喜欢奶茶,不过小鹿斋是真得好很看,偶尔来坐坐,拍个照还是很值得。”

去一次清茶馆,花费人均百元左右,在崇仁路可以喝一个月。年轻人并不肉痛。

清茶馆「一席」,店里有很多茶器

清茶馆里也有“叫鸡公”,他们大多是常客,总是身揣一壶“好茶”,在关键时刻拿出来炫耀。

比如有个人跑了冰岛,另一个就甩一泡班长出来‘压’他,下一个人说不定有哪个更厉害的。

想学茶艺的莎莎,去年在「唤饮茶介」报了个茶艺课程,她喜欢清茶馆的东方氛围,几张桌子,一套茶具,自己泡茶,就能和密友聊一下午。

莎莎选择跟着这家店学茶,是因为她听说,夫妻俩做了10年茶人,“他们懂茶”。老板夫妻俩喜欢亲自去产地寻找“山头茶”,有自己的茶叶渠道。

一席

一些清茶馆除了茶,也在给客人科普“茶周边”,京汉1903的「一席」,店里有很多厉害的茶器。东湖边的「小楼莲花」,泛海的「浮云堂」,除了能喝茶,也卖茶服(“茶人”穿的衣服)。

走进商务茶馆

我打开了成功的大门

功夫茶桌上,有的人会在别人给自己斟茶时“敲桌子”,一般是两个手指在桌上轻点几下,以“叩手礼”代替语言上的“谢谢”。

有人科普了一下标准操作:

“如果是晚辈向长辈行礼,应该五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敲击桌面。”

“平辈之间,要将食指和中指并拢,轻敲桌面以示尊重。”

“如果是长辈向晚辈表示感谢,则用食指或者中指敲击一下桌面。”

武汉不像潮汕和福建那样,经常出现全家喝茶的场景,所以这一套花式敲桌子,最常见出现在“商务茶馆”里。

商务茶馆里,每个包间都有一套工服茶台

89年的小李是做工程的,对他来说,商务茶馆,是阵地。社交障碍?不存在的。只要进了包房,初次见面也能很快变成“熟人”。

“这个业务能力都没有,还在外面混什么?”

他说,去商务茶馆喝茶“都是有目的的”,在他看来,“没有人会纯给你帮忙,都是利益置换。”

不少项目都在茶馆里谈出了苗头,所以他愿意买单,充值,甚至特意和茶艺师搞好关系。

“跟茶艺师把关系搞好了,她们才会‘给面子’,有时候我请的客开一些玩笑,她们给我面子,就不会垮脸,不然人家不高兴了,我事就办不成了。”

棋奕轩

小李常去的一家商务茶馆,带点会所性质。里面有古琴、琵琶表演,包间里有大圆桌,可以在下午喝完茶后,直接吃饭喝酒。开饭前,他会点点琴艺演奏“助兴”。

小李也知道,这一群人听着琵琶,却没人真的在乎,有人甚至当面评论姑娘的长相。每次演奏结束前,他会把一张百元纸币折成四折,尽可能不打眼地放在表演者近前。

从喝茶到吃饭,一次五六个人的消费,大概一万出头。

“不过我也只是需要谈事才去那里,我和朋友喝茶,就去东湖边的一家,三十五一个人,自己带茶。”

常在茶馆喝茶的人,会在店里存放自己的专用茶杯

虽然商务茶馆消费不低,但也有人觉得“非常实惠”。85后小胡就这么认为,即使他喝得出来,有些茶不过600一样的水平,在这里买到3000起步。

“总是要搞接待的,茶馆再贵,也比夜总会便宜啊。”

“而且,在茶桌上交到的朋友,比在酒桌上稍微可靠那么一点点。”

经常出入商务茶馆的,家里也会存茶。圈内一个大佬,家里口粮茶不低于两万一饼,30万一饼的茶也是随便开。

“不过,就算喝30万的茶,开心也不会超过1分钟。”

观全庄

论花费,一般商务茶馆>清茶馆>街头茶馆。不过,崇仁路里也有藏龙卧虎的收藏级茶叶;清茶馆里,也有贵到老板不敢标价的茶;有些商务茶馆,也有散客打卡区。

“好”的定义,不一样,看个人。每个武汉人,都有自己的那一杯茶。

啜之饮之,此刻,这一口甘苦,毋庸标价。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6682626 26262673 26734129 41294043 40433823 38231872 18722640 26401872 18721614 16142635 26354716'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54353) and MATCH(title) AGAINST('46682626 26262673 26734129 41294043 40433823 38231872 18722640 26401872 18721614 16142635 26354716'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