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公道杯放在左边,还是右边泡茶时这么摆茶具,轻松泡出一泡好茶

2022-04-28 08:16:14热度:154°C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很多时候,村姑陈觉得自己是个细心的人。

比如人家叫我拿一支笔过来,我一定会问,是钢笔还是铅笔?

比如人家叫我帮忙点一份快餐,我一定会问,是米饭还是米粉?

但是,有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我粗心了。

比如,这几天宅家喝茶的文章出来,就有一位茶友来留言,说,公道杯是放在左边还是右边?

嗯,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照例呆了一下,继而微笑,果然是个好问题。

是个细节又细节的问题。

是我们这些生在产茶大省,且喝茶N多年的人从来想不到的,问题。

不过对于新学习喝茶的茶友来说,这确实是个问题。

还是个值得一问的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公道杯放在左边还是右边,确实可能会对泡茶的出汤时间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一泡茶的口感。

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那么,今天就来探讨一番,关于冲泡时的这些有可能影响到茶汤口感的,摆位问题吧。

人类排序,总是怕引起误会,引发舌战,于是一律撇清责任:本排名以姓氏笔划为序——人家排前面,是因为人家名字笔划少,你排后面是因为你姓名笔划多,怪不得谁人。

但茶盘排序,都是物件,不存在口舌之争。

故而,得按冲泡时顺手与否,来排位。

《2》

公道杯放在左边还是右边?

这确实是个问题。

盖碗与公道杯的关系,就是高山和流水的关系。

水从哪个位置流下高山,决定了下面的旱与涝;公道杯放在哪个位置,部分程度上决定出汤时间快与慢。

那么,空间公道杯是放在盖碗左边还是右边呢?

村姑陈的习惯,是把盖碗放在公道杯的右边。

公道杯在左,盖碗在右。

这是右撇子的冲泡习惯——右手端盖碗出汤,水从右侧出下来,公道杯在左,刚好倒进去,顺畅流动,没有一丝阻碍。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用右手拿筷子吃饭的那种。那么,这种左公道杯右盖碗的摆法,是最合适不过的。

当然,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左撇子存在的。

比如我表弟。

他从小就左手吃饭,某天他泡茶,一直烫到手。后来换成盖碗在左公道杯在右,就不烫了——他说这样才顺手。

所以,村姑陈给到习惯左手吃饭的茶友的建议就是,把公道杯放在右边,盖碗放在左边,用左手持盖碗出汤。

这样才不会烫到手。

当然,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里的左和右,指的是泡茶者的左和右。

也就是对于泡茶者来说,右撇子,就右手出汤,公道杯在左;而左撇子,则左手出汤,公道杯在右。

《3》

除了公道杯的左与右,村姑陈想到,还有一个泡茶必备的器物,它的摆放位置,也是经常令人头疼的。

它就是开水壶。

我们泡茶,必备一只专用的开水壶。

专壶专用,免得拿混了,产生气味或者油污,从而影响到喝茶的心情。

比如从前,就有一位茶友来留言,说茶泡出来,有油味。

我们觉得好奇怪,于是去破案。

聊了很久,终于弄明白,这位茶友是用一只保温杯泡茶的,但这只杯子不仅被拿来泡茶,有时候还从家里装汤带到单位去喝——没有专杯专用的结果就是,没有清洁彻底的油污残留,便混进了茶汤里,导致茶汤生成了油味。

泡茶的保温杯,要专杯专用。

泡茶的烧水壶,为防窜味污染,自然也要专壶专用。

那么,这只专壶专用的烧水壶,该如何摆放,才不会耽误泡茶呢?

它的位置,跟公道杯一样,也很重要。

我们知道泡茶两步骤,注水与出汤,注水这一步,便需要烧水壶来完成,故而它的摆放位置,便决定了注水这个流程的顺利与否。

如果注水不顺利,那就会延长茶汤与干茶接触的时间,从而耽误出汤,形成一定程度上的闷泡。

故而,烧水壶摆放的位置,应该与手持盖碗出汤的位置,是相对的。

比如,你是右手端盖碗出汤,那烧水壶的位置,就尽量放在左边。冲泡的时候,左手持壶注水,右手合盖出汤,一左一右,分工明确,配合紧密,一泡好茶汤,就这样泡出来了。

反之,如果你是左手端盖碗出汤,那烧水壶的位置,就应该要放在右边。

右手持壶,注水入碗,左手合盖出汤,也一样顺利流畅。

这种分工的要领,就是,无论左右,端盖碗的手,与提烧水壶的手,不能是同一只,这样才能保证注水的顺畅。

至于左还是右,端看个人习惯了。

也要看熟练程度。

像村姑陈这样,可以左右开弓的,也就不管这些位置摆放了。

怎么样摆,都能泡。

《4》

还有一个茶器的摆位,也是很多人没有关注到的。

当然它的摆放位置,不管是左还是右,都对一泡茶的顺利冲泡,影响不大。

不过既然写到茶具的摆盘,那就顺便提一提了。

这个茶器,就是茶盂。

茶盂又叫茶海,是干什么用的呢?是茶桌上倒废水的。

比如我们烫壶温杯,洗盖碗洗公道杯洗茶杯的残水,要倒掉,就近,就倒在茶桌上的茶盂里了。

或者,客人来一起喝茶,喝到杯底的残渣,不能喝了,便要倒掉,此时,茶桌上有个茶盂,就会非常方便。

茶盂一般不会太大,能承接一两个小时的冲泡废水便可。

容量大约是300毫升左右。

材质和造型可以多元化一些,毕竟它除了承接废水,还可以起到装饰茶桌的作用。

我就买过一只香炉,紫砂的,用来当茶盂,现在它在我们的第三家线下体验中心的茶桌上继续发挥余热,来了好几个茶友,一眼就看中它的造型与包浆,几番游说想收起,奈何村姑陈是个恋旧的人,才未遂。

茶盂的摆放,我的习惯,是在右边。

毕竟,我们烫壶温杯的时候,要使用到茶夹,而茶夹是放在右边的。

用右手持茶夹,夹起小茶杯中的水,倒入右边的茶盂里,岂不方便?

如果放左边,那右手夹起的小茶杯,就要横穿整个茶盘,到左边去倒水,岂不麻烦。

万一这泡茶的人还穿个大袖子的衣服,从右到左这么一贯穿,袖子不小心扫到茶桌,万一再把盖碗公道杯碰倒了,岂不煞风景?

当然,若泡茶者习惯用左手,那茶盂就放左边最顺手——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

茶盂的最终摆放位置,还是要看泡茶者的习惯来定。

《5》

泡茶,因为有沸水的参与,故而有了烫手的焦虑。

为了免去无妄之灾,大家便会关注起各种茶具的摆位。

以期摆得顺手,从而泡得顺手,让泡茶的过程,不但不会烫伤手,还可以把一盖碗茶泡得好喝,香醇可人。

这是好事。

喜欢喝茶,才会认真研究这些细节。

只有做好了细节,才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完美。

而要做好细节,平日里时时多加练习,也是必要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