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雷州窑陶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小明:追梦廿载,一片冰心在茶壶

2022-04-26 21:36:24热度:87°C

 

“这个色泽就很好!看这个杯底还有渐变的金边,这个很漂亮!”湛江市雷州窑陶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小明戴着隔热手套,从刚开不久的龙窑里掏出一个茶杯,圆润的杯身泛着金黄色的光芒,杯沿由金黄色渐变至淡紫色。李小明单手托起茶杯欣赏,尽管这些年已经开过无数次龙窑,出过无数精品,但每次从龙窑里拿出作品,他都难掩激动,就像开盲盒,每次从里边拿出来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像灰色的雷州陶瓷泥,在经历高温柴烧炙烤后,获得如灿烂云霞般的光芒。沉寂了多年的雷州在手艺人手下焕发昔日荣光,李小明相信,雷州窑的未来会如窑变一样,历经最煎熬的炙烤方能产生最美丽的窑变。

历经千载

雷州窑成地域文明标志

在历史上,雷州窑距今有上千年历史,与农业一样,是地方文明的标志。雷州窑以龙窑为主,烧造年代可追溯至唐代,宋元时期最为鼎盛,明清时期逐渐衰落。雷州窑曾与广州西村窑、潮州窑并称广东三大窑系,且以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风格,在广东陶瓷艺坛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自唐至明清时期,雷州窑广泛地分布于雷州南渡河两岸以及遂溪县的东西海岸、廉江市的西海岸滨,经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计有200多座龙窑。雷州窑最具代表性的是釉下褐彩瓷器,形器多样,具有浓厚鲜明的雷州半岛民间风情和人文内涵。部分产品凭借雷州半岛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面向南海、是海上丝绸之路前沿地段的地理优势,通过唐宋以来的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唐代分布于通明河的铺墩、余下、茂胆、龙道、卜格等村的雷州窑有11座之多,出土有青黄釉细裂纹直身深腹饼足碗、浅腹圜底碟、高足豆、青黄釉细裂纹四耳罐或六耳罐及动物等器物,经考古论证确认这些器物为唐代雷州窑陶瓷器形釉色的主要特征。

宋元时期的雷州窑主要分布于雷州南渡河中上游乡镇村庄,彼时生产的器物有碗、盘、碟、杯、瓶、罐、钵、壶、枕、棺、炉、网坠等,器物的釉色有青釉、青黄釉、酱黄釉和酱褐釉,但以青釉褐彩为主要特征。尤其是青釉褐彩罐以开光饰以花卉、人物或吉祥语,绘饰折枝菊花纹、莲花纹等,很是精致富美。青釉褐彩罐与褐彩陶枕为数最多而成为宋元时期雷州窑陶瓷的典型,青釉细裂纹褐色点彩碗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雷州窑从胎质、器形、纹饰、釉色、彩绘等制作工艺、烧制程序和成品质量,特别是它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都说明雷州窑陶瓷无愧为广东三大名窑陶瓷之一。至今收藏在雷州市博物馆、湛江市博物馆中不少陶瓷已列入国家级文物,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苦心钻研

在一把茶壶上寻求突破

“雷州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现在复兴雷州窑产业,一定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需求去设计产品,才可以走出去,传承下来。”迄今为止,李小明在烧造雷州窑这条路上走了20多年,其间也走了无数弯路,也曾像无数年轻人一样什么新奇做什么,但在不断加深对雷州窑的了解后,他决定全心去研发一把有灵魂的、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李小明制作的茶壶。

但是要做一把好的茶壶,其难度是之前做的碗碟所无法比拟的,怎么样才能做出具备雷州本地特色的东西、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雷州窑的产品呢?李小明开始转变思路,从发扬本土文化开始思考,寻求突破。

一个已经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实用器物,其制作和设计都自有其道理,在它身上进行创新和突破,首先要做的就是知己知彼,了解它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用了很多种茶壶来使用,得出使用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想要做出一把怎样的茶壶才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呢?要怎么做才能用得舒服又不烫手,又有它的价值和意义呢?”茶壶制作的材料有很多,但是这数百年以来,茶壶的发展工艺依然比较单一,若将多几种材料结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反应呢?李小明开始不断探索其间的可行性。

一直以来,泡茶工具皆是以陶瓷器皿为主,人们之所以喜欢用紫砂壶泡茶,就是因为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能够最大程度还原茶香味。但无论是哪一种陶瓷,都具有导热性,在冲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被烫手的情况,鉴于此,李小明决定在茶壶的把手上做文章,做一把名为“一把手”的不烫手茶壶。

在选取把手材料时,李小明选择了木头,因为木头跟大自然与人比较亲近,一些名贵的木头自带香味,且在用的过程中光泽会越来越靓。但是在制作过程中,现实往往比想象中坎坷很多。泥变成了陶,有了硬度却失去了韧性,木头变成把手,有了韧性却很不稳定,两者之间的连接成了横亘在李小明与梦想之间的大山。

陶壶与木把手之间如何连接呢?李小明想到了制作榫口设计,那应该是泥榫头合理还是木榫头科学呢?可不可以通过增加螺纹,以提高榫口位的咬合力呢?经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李小明把两个方案都推翻了,泥榫头不防震,使用时力气稍大一点就很容易断裂;木榫头抗震但是会因天气变化而影响榫口大小而导致松动。

不断推翻重演、想办法、找资料,经过几年锲而不舍的努力,李小明找到了解决“一把手”榫口接口问题的解决方案,运用雷州民间“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元素传统文化制作,在茶壶与木头之间接入一块铜柱,连着木头和茶壶,这样既解决了易断裂问题,也不会受到天气影响而改变。泥作的壶身套着长长的质地名贵的木把,既含有传统制作手艺的厚重底蕴,又有适宜新时代生活韵味,是赓续古雷州窑陶瓷传统文化的创新佳作。2015年5月25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实用新型专利”发明证书。

除此之外,李小明匠心独运,在传统盖碗茶器上,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雷州石狗、雷傩舞文化,融入茶碗器形的创意设计中,把石狗、雷傩面具的可爱神态雕塑在碗盖上或茶杯壁上,使简朴的茶器丰富多彩,更具雷州民间茶饮文化特色。

三天两夜坚守

最难熬的炙烤产生最美丽的窑变

烧窑最令人期待的便是窑变了。经过三天两夜不停歇的柴烧炙烤,窑内温度达到1200℃-1300℃,火焰呈现纯正的白色后,窑内的陶瓷会发生神奇的窑变,此乃雷州窑陶瓷工艺的特质。窑变主要是在柴烧时火力产生窑体内封闭空间高温的微妙回旋气流,激发催生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产生氧化或还原作用,在窑体高温下所呈现出意想不到的青、白、红、蓝、紫等颜色浑然天成、斑斓厚重而醒目丰艳的釉色效应。

“看到窑变后色彩丰富的茶壶,前些日子的辛苦就都烟消云散了。”看着手里刚出炉的茶壶,李小明眼里的光芒甚至比茶壶窑变的光还亮。对于烧窑,他从不说热爱,但热爱却充盈在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上。

采泥、淘泥、拉坯、修坯……谁能想到一个常年踢踏着一双拖鞋、留着半长胡须、皮肤黝黑的糙汉子能把一件需要这么多精巧心思的活儿干20多年呢?他说,学好这门技艺无关智慧,最要紧的是耐心、毅力、体力和坚持。

为了心中那盏壶,李小明付出了整个青春、金钱、精力及感情。最让他感到愧疚的是,为了梦想,他的妻儿、兄弟都在陪着他奔波,最艰难的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妻子曾与他在天桥底下摆摊卖泥塑公仔。“我曾经劝过他放弃,可能随便开个小卖部都不至于生活如此窘迫,但我拗不过他。”回首前几年的艰苦生活,李小明妻子凌燕春笑道。

在看到身边的朋友、同学日子都过得顺风顺水,而自己一穷二白时的心境是最难平衡的,但李小明是个“牛脾气”,选定了这条路即便撞破南墙也不回头。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来述说一个手艺人关于追梦的故事。

“就像爬山,有人觉得半山腰的风景好,就不愿意爬上去了。有人觉得山顶风景好,便坚持了上去。”值得庆幸的是,在追梦这条路上,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聚集而来。在李小明决定从事雷州窑陶瓷制作开始,大学同窗黄文飚、蔡冶松便一路追随,弟弟李定倡、李小飞也加入其中,二十多年的风雨飘摇都没有打消他们前进的念头。在李小明看来,手艺人应该是爬在半坡上的人,也是一直向往山顶的人。

正如美丽的窑变,一切充满了未知的变数,老旧的手艺里能看到创新的火苗在燃烧,新的希望像下一个出炉的作品一样让人充满期待。

【撰文】陈海兰

【摄影】郭龙碧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32555461 54615004 50044453 44532041 20415438 54385587 55872828 28285053 50532339 23395037 50372011'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50553) and MATCH(title) AGAINST('32555461 54615004 50044453 44532041 20415438 54385587 55872828 28285053 50532339 23395037 50372011'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