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晒晒中国、韩国、俄罗斯、美国的单兵口粮,网友还是中国的好吃

2022-04-21 09:15:58热度:66°C

 

古语早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的意思是,出兵之前,要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胜算。其实不难理解,回看古代战争,粮草直接影响着军队的士气和作战能力。在饿得饥肠辘辘的时候,人的大脑会反应迟钝,体力下降,无形中就造成了战斗力上的差距。

对此,就出现了“单兵口粮”这个词,即部队在训练、演习和作战时,单个士兵食用的制式食品。最初的单兵口粮,只是简单的罐装食品,后来世界各国才开发出了自己国家专属的、配套化的野战食品方案。

如今,单兵口粮已经成为各国军队非常重要的储备物资,可以起到后勤保障的作用。如果大家有留意,就会发现,不同国家的单兵口粮,带有独特的美食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下面,懒喵就跟大家说说中国、韩国、俄罗斯、美国这四个国家单兵口粮的特点,看看里面都有哪些食物?你们觉得哪个国家的军粮最好吃?

1、韩国的军粮

提到韩国的饮食文化,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各种韩式泡菜。韩国属于高纬度国家,冬季漫长,气候寒冷,蔬菜的生长季节较短,于是韩国人就习惯了采用腌制的方式,来延长蔬菜的保存时间。韩国泡菜里,除了辣白菜外,像腌黄瓜、腌萝卜、腌香葱、腌各种带叶青菜等,也非常常见。

韩国II型战斗口粮1号餐

之前有媒体报道过韩国的单兵口粮,可以分成多种不同类型,有蒸煮型的,有冻干型的,有自加热型的,还有特种作战口粮等。韩国的军粮是在美国MRE军粮的基础上,结合本国饮食特点开发出来的。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哪类韩国军粮,都少不了泡菜,主食则以各种拌饭或拉面为主。对此,让我想起了那句经典的话,“韩国是躺在泡菜上的国家”。

装盘后的1号餐

2、俄罗斯的军粮

俄罗斯素有“战斗民族”之称,给人的印象就是非常彪悍硬朗,俄罗斯的单兵口粮,也极具“战斗民族”的特点,分量足、热量高,同时鱼、肉、蛋、奶类制品的配比较高,和前面提到的韩国军粮,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

俄罗斯的五角星大箱子口粮

之前就有看到过一组有关俄罗斯军粮的配置数据,包括6种基本军粮和10种战时军粮,此外还有5种补充军粮和3种干口粮,平均每人每天的食肉量,大概在250克左右,这样算下来,单名俄罗斯士兵一年要吃掉182斤

俄罗斯的军粮里,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将香烟和茶叶也列入其中。关于香烟,俄罗斯政府有规定免费供给的数量,如果不吸烟的话,还可以换成糖或牛奶等其它食品。而早在100多年前,俄罗斯就已经将茶叶列入军需食品,并将普通茶叶改制成由牛奶、黄油、食盐、糖等配料和茶叶组成的茶砖,这样在食用的时候,直接磨成粉末泡水喝即可。

3、美国的军粮

美国的野战食品里,主要包括3大类,分别是普通作战口粮、特种作战口粮、救生口粮,其中大家听过最多的,应该是美国的MRE口粮(美国单兵快餐口粮)。在经过多次迭代更新后,如今美国MRE军粮的菜单品类已经多达24种。

美国MRE口粮装在一种经过杀菌包装的复合袋子中,袋子的材质由铝箔和塑料层构成,里面装的食物已经预先煮熟了,一袋口粮能满足一个普通成年人一天的热量需求(1250大卡)。在一些网站上,也能看到有MRE口粮出售。

每袋MRE中,包括一份主食,常见的有意大利面、奶酪饺子、牛肉馅饼等等,此外还配有诸如饼干、糖果、坚果等零食。不同的MRE套餐中,还配有不同的酱料,如烧烤酱、辣酱、花生酱等等。

美国MRE口粮1-4号套餐菜单(翻译版)

4、中国的军粮

接下来再说说咱们中国的军粮。中国的单兵口粮,可以分成三代代表食品,其中第一代为野战食品,有压缩干粮、脱水面条、脱水米饭这3种主食,和午餐肉罐头、荤炒什锦罐头和酱爆肉丁罐头这3种副食品。

到了第二代,则是陆勤系列野战食品,有饭、有菜、有汤。像如今我们吃的快餐食品中的脱水米饭、软包装罐头,都是由我国单兵口粮发展而来的。如今在研制的第三代,是一种可以用开水或冷水泡着食用的“方便面”,以及快餐米饭等。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军粮口味,已经多达4、50种,荤素搭配,多种口味,无论是在口感、营养还是食材搭配上,都能满足士兵们的不同需求。在中国军粮里,还有很多咱们的传统美食,如红烧肉、鱼香肉丁、香菇卤肉、煲仔饭等等。这些军粮在一些网站上也有出售,吸引了不少网友的购买,甚至还有不少美食博主买来专门做美食测评。

【懒喵心得】

经过上面一番对比,相信大家对中国、韩国、俄罗斯、美国的单兵口粮,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一番比较下来,差距还是挺大的。不同国家的单兵口粮,带有各自不同民族的饮食特点,这背后也蕴含了不同国度的美食文化。作为一名中国网友,我想说的是,还是咱们中国的好吃,难怪有不少人特地上网买中国的军粮作为三餐食用。

用大白话聊美食,我是懒喵,喜欢美食的朋友,随手点个关注噢~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