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种植】桐城小花茶生产技术规程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桐城小花茶属烘青型绿茶,是桐城市特色农产品,2015年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桐城小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农业部登记为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一、基地选择
1.基地条件。桐城小花茶叶生产基地应选择在远离城市,大气、土壤、水源等无污染,农业生态环境良好且符合无公害农业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
2.大气要求。基地周围及上风口不能有任何大气污染源,且大气环境质量必须达到GB 3095中一级标准。
3.水源要求。基地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清洁无污染,水环境质量符合GB 5949中二类标准。
4.土壤质量。土体疏松、质地沙壤,土壤的有效深度大于60厘米,土壤中有益微生物丰富,土壤pH在4.5~6.5之间,无严重的污染史。
5.地形地势。山地的坡度应小于25度,海拔300米以上时,以南向缓坡地为宜;低洼地等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汇集的地方,容易造成茶树湿害,而且,冬季晴天夜晚,冷空气向低洼地汇集,易引起冻害,不宜选择种茶。
二、基地建设
6.防护林建设。对基地周围林木严格实行保护,并可营造速生、抗风力强,如杉木、马尾松、泡桐、苦楝、合欢等防护林带,林带与茶行需隔开2米以上,中间开隔离沟。茶园中宜选择根深枝少冬落叶,且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经济林或观赏树种作行道树和遮荫树。
7.梯壁护理。应修建水平梯级茶园,对梯壁上的杂草要以割代锄,或在梯壁上种绿肥、护坡植物,如爬地兰、无刺含羞草、大豆、金光菊、三叶猪屎豆等。
8.种植绿肥。茶园中重视种植绿肥作物,1~2年生茶园,宜选用矮生、匍匐或半匍匐型的绿肥,如伏花生、肥田萝卜、大绿豆等。3年生茶园,可选用根系浅、株型矮、生长快的绿肥,如乌豇豆、黑毛豆、小绿豆等。4年生茶园选用伞形、株体高的绿肥,如山毛豆、木豆等。更新改造的茶园,宜选择生长期短、早熟矮生绿肥,如乌豇豆等。
9.茶园铺草。可因地制宜选用未被污染的稻草、麦秆、豆秸、绿肥、山野杂草、晒场废弃物、落叶、林屑、茶枝等。铺草厚度10厘米左右。茶园铺草最好一年2次,第一次以5~6月为宜,主要用于抗旱保水。结合深耕,9~10月后深埋当肥料。第二次在10~11月进行,主要用于抗寒防冻,次年与第一次铺草同时深埋作肥料。
10.茶树种苗和品种。用于更换茶树品种或发展新茶园的种苗,必须产自有机茶基地或自然界,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选用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对主要病虫害要有较强抗性、品质优良的品种。品种以早、中、晚合理搭配。
三、栽培种植
11.茶苗栽植。茶树处于休眠阶段的晚秋(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或早春(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选择空气湿度大和土壤含水量高的时期移栽茶苗。栽植前按大行距1.5米左右布行、单条或双条栽,双条栽行株距40厘米×40~50厘米,单条栽株距40厘米;栽植时采取 “浅沟栽植法”,栽植沟一般深宽20厘米、深20厘米~25厘米,按每丛大苗2株、小苗3株进行定植(大小苗不能混搭),移栽时将茶苗根系平铺栽植沟内覆细土至根颈处时踏实,浇足定根水后再覆土至泥门上约2寸,并使栽植沟略低于行间,便于集蓄雨水,促进成活。栽后及时剪去离地面17 厘米左右以上的枝叶,剪顶留侧,减少水分蒸腾,以后每隔3~5天浇一次水至成活止。秋栽茶苗要保障安全过冬,低温来临前培土雍根,使根系处于冻土层以下,或行间铺草保温。新定植的茶苗既怕干又怕晒,可用稻草等秸秆覆盖全园,厚度5厘米以上;在土壤湿润时及早人工拔除移栽苗周围杂草,以免杂草长大后因拔草造成土壤松动而伤幼树根系;茶苗成活后要薄肥勤施,开始用10%的清水粪浇施,6月份后可用茶叶专用肥水溶液浇施,每月一次;幼年期采取定型修剪方式培育高产树冠。
12.耕锄与基肥。依茶园杂草发生情况,一年3~4次,春茶前(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浅耕、春茶后中耕、夏季浅锄或拔草、秋茶后(9至10月份)深翻。浅、中耕深度10~15cm,深耕深度25cm左右,茶园深耕可以2年左右进行一次,深耕常结合施秋冬基肥,对林木覆盖率高的茶园,结合铺草减耕或免耕。茶园耕锄采用人工和机械的方法,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茶园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桐城小花采摘茶园全年氮肥总用量控制在13kg(纯氮)/亩,全年一基一追,基追比7:3,有机替代40%(有机茶园不得使用化学肥料),氮、磷、钾比例为3~4:1:1,幼龄茶园适当增加磷钾肥比例。有机肥作为基肥在秋冬季一次性施入,追肥一般在春茶修剪后施入。肥料应符合NY/T 394和GB 7959要求。
四、茶叶采摘
13.按标准及时采。当茶树有15%的新梢达到一芽一叶的采摘标准时正式开采。
14.分批多次采。先发先采,按标准采,忌大小、老嫩一把抓。
15.采养结合、合理采摘。幼年树以养为主、采为辅,人工手采时打顶护边、采高养低,留1~2叶采。成年茶树以采为主,留鱼叶采。手采时应提手采,忌用指甲掐,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
16.鲜叶管理。用清洁的竹编网眼茶篮或蒌盛装,及时送加工厂收购,按嫩度、净度、匀度、新鲜度等分级摊放。
五、病虫害防治
综合运用农业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科学用药技术,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孳生和有利于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将茶树病虫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
17.农业防治。主要措施有及时采摘,适度修剪,勤除杂草,秋冬季深耕、清园,合理施肥、选用茶树良种,改善茶树生长环境,增强茶树抗性。
18.生物防治。保护茶园天敌资源或释放寄生性、捕食性的天敌昆虫;应用病原微生物控制害虫。
19.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信息素诱杀、食饵诱杀、人工捕杀或摘除等措施。
20.科学用药。当病虫高发时,在高峰前期针对主要害虫合理选用农药(有机茶园不得选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农药选用遵循高效低毒低残留原则,提倡兼治和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靶向施药,不得随意提高剂量(浓度),并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桐城市农业农村局 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