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茶为什么做不大?
目录
运输成本和储存其实并不是主要问题,我也为这个问题思索了很久。
后来我把问题转化为数据,才明白了目前信阳毛尖的真实市场情况。
又找到了标准、产地保护、监管等核心问题,能够解释题主的问题,这才让我刨根问底的心平静下来。
一篇文章看完就能搞清楚信阳毛尖现在的真实市场情况和“做不大”的原因。
一、 信阳毛尖目前的真实情况。
为了有对比性我把信阳毛尖和其他十大名茶的情况做了对比,从数据搜索量以及公共品牌价值,力求还原信阳毛尖的真实市场情况。十大名茶都有哪些?
十大名茶近二十年大陆并未有正式的官方排名和评比 ,而最早的十大名茶的说法是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对于中国茶叶的评比得来的(中国十大名茶_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5%8D%81%E5%A4%A7%E5%90%8D%E8%8C%B6/?fr=aladdin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5%8D%81%E5%A4%A7%E5%90%8D%E8%8C%B6/?fr=aladdin),分别是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
“名气”这个东西,其实受个人认知甚至行业还有地域的影响,比较主观,有的感觉知名度不行,有的感觉知名度很高,所以需要转换成客观的数据去看知名度这件事,所以我用了目前全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的关键词搜索量进行分析。
1、“信阳毛尖”公共品牌价值,
十大名茶不仅是茶叶名称而且是十个独立的“公共品牌”而“信阳毛尖”的公共品牌价值在2021由浙江大学组织的评比中已经达到71.08 亿《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全文)》。信阳毛尖在所有茶类中排名第三。数据来自: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全文)_数量虽然总体品牌价值位居第三,但品牌价值均摊到销量,连前20都进不去,每Kg的品牌收益远远低于所有茶类公共品牌的平均水平,说明品牌价值已经被透支,“卖不上价”且经济效益低。2、百度搜索词频统计(半年内日均搜索量),
百度搜索半年日均搜索词“信阳毛尖”排名第五(为了排除地区因素主要看产地省外的搜索量)说明信阳毛尖的知名度在“十大名茶”中是靠中等的,就知名度而言,信阳毛尖还是处于十大名茶的中间位置。但这个知名度实则有些问题,比如能用“信阳毛尖”公共品牌的茶叶年产量为6万吨左右,同比“西湖龙井”大概是160吨左右,而“六安瓜片”是2.5万吨左右,信阳毛尖的知名度是靠产量堆出来的。也就是说总品牌价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信阳毛尖”比“西湖龙井”产量高了300多倍。由此可见“信阳毛尖”公共品牌滥用问题突出。而真正配的上“信阳毛尖”这个公共品牌的大山旱茶树的茶叶产量是非常低的3、搜索引擎区域搜索占比,
信阳毛尖的省外搜索占比较低排名靠后,大部分为省内搜索,再结合我们茶厂经营十多年积累的老客户分布:我们老客户有70%都来源于省内,剩余大多分布在北方城市。也就是说在十大名茶中“信阳毛尖”的主要市场还是以省内为主,省内强,省外弱是“信阳毛尖”的现状,“信阳毛尖”的发展受到产区的地域限制。4、“信阳毛尖”茶叶企业排名,
茶企是茶叶宣传和带动茶叶销售的主力,茶企做的大做的靠前离不开市场的认可以及茶叶本身的市场竞争力,也能反映出茶叶本身的市场认可程度,以上是全国前50强茶企排名中主要经营产品为“信阳毛尖”的企业,分别是34名的新林和38名的文新。信阳乃至河南省都存在茶类单一的问题,反应在茶企就是信阳茶企几乎只做“信阳毛尖”,虽然近几年开发了信阳红等发酵红茶,但销量较低,信阳的所有茶企还是以“信阳毛尖”炒青绿茶为主要产品。5、总结(从数据反映的问题)
“信阳毛尖”产量奇高,公共品牌滥用,真假难辨。“信阳毛尖”有知名度,在市场上却没有竞争力。“信阳毛尖”客户绝大部分在北方,打不开南方市场。茶企不多、不大,所营产品单一。二、是什么导致信阳毛尖出现目前的问题?
标准、产地和监管这三个核心是目前信阳毛尖大部分问题的根源,我将在下文中详细讲述。1、外部原因
①绿茶类品种多竞争大
中国的第一大消费茶类是绿茶,在国内传统六大茶类的销售占比大概在60%左右,也是出口最大的茶类‘’虽然市场大,绿茶的品种也多,在十大名茶中绿茶类就占了六个(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六安瓜片、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大家的选择性多了,就对茶品和茶类竞争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正确的路线一定是做精。
②地域原因
“信阳毛尖”属于江北产区,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江北就是离南方茶叶消费者最远的地方,自然相对于其他茶叶少了很多先天优势。还有就是江北茶叶品种相对于其他三个产区是最少的,大多以绿茶为主,形不成强有力的产品结构,这在客户分布就能反映出来:“信阳毛尖”已经失去了南方市场。
其次是市场和产品的成熟度,因为北方普遍喝茶的习惯是近代生活条件好了,养生普及和南方茶类文化输出所形成的,所以北方的茶叶市场也是近代开始成熟起来,市场成熟晚自然产品成熟就晚。
在外地茶类多元化发展的冲击下很容易败下阵来,这点在郑州市场是深有感触,2000年的时候郑州茶叶市场的销量70%都是“信阳毛尖”,到了如今占比已经低了很多,最主要的外部原因就是南方茶类对“信阳毛尖”的冲击,而“信阳毛尖”却无法打开南方的市场。
③ 宣传力度不够
信阳是一个四、五线城市,绿茶类竞争如此激烈,但反观“信阳毛尖”的宣传力度却在逐年下降,每年的茶叶节从07年开始空前重视,那一年还在中央电视台(CCTV4)播出,主题是“中华情·信阳万家灯火之夜”。
主持人有季小军、张泽群和谢娜、桑晨;港台演员有郭富城、苏有朋、范玮琪、阿牛、李圣杰等;大陆演员有羽·泉、林依伦、零点乐队、王蓉、韩雪、张含韵、凤凰传奇等;韩国演员有酷龙、蔡妍、简美妍等。那时候每年茶叶节还是信阳市的“大事”,有演唱会,路上有大量的宣传牌,我去过一次,应该是10年,我记得那一年蔡依林来了,我当时坐在最边缘的位置还要拿着望远镜去看,也是唯一一次去现场看演唱会。后来茶文化节一年不如一年,规格也越来越小。
2、标准、产地和监管
“西湖龙井”和“信阳毛尖”同属十大名茶前者是公共品牌价值第一,后者是第三,但均摊到了每Kg却相差了几十名,中间的差异一定存在某些问题,我将从两大名茶的国家标准文件进行对比并找到核心差异,这也是“信阳毛尖”的问题所在。①官方标准等级低
名茶大多都有相对应的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地方政府和茶叶生产企业以及有关的研究部门共同起草。
信阳毛尖的官方标准规格为:GB/T 推荐执行 ?itemid=28066西湖龙井的官方标准规格为:GB强制执行 (“西湖龙井”属于“龙井茶”的范畴)?itemid=6449“信阳毛尖”和“西湖龙井”同属绿茶同属绿茶十大名茶,关于两者文件等级GB和GB/T的差异如下:
GB,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对于违反强制性标准的,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GB/T推荐性国标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又称自愿标准。这类标准任何单位都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反这类标准,不承担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只有生产企业接受并采用这项标准时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一个是可自选条款,一个是硬性法律规定,信阳毛尖的GB/T文件等级相对于西湖龙井的GB文件等级约束力差很多,一个是道德约束,一个是法律管制。② 官方标准中茶叶品种要求不够严格
我前文说了信阳属于全国最北的产区,一般的茶叶扛不住信阳的气候,而土生土长的“旱茶”则自古就长在信阳,适应信阳的气候和海拔抗旱抗冻,春天出芽相比于四川、湖北的其他茶树要晚上好几天。“旱茶”茶青原料好,才是造就了“信阳毛尖”香高、味浓和十大名茶声名在外的原因。前言中各个奖项的“信阳毛尖”也都是使用本地“旱茶树”茶叶所炒制的,但这类茶树,“信阳毛尖”重点中的重点却并未写进相关标准,甚至“旱茶”都是我们本地茶农口口相传得来。以下是信阳毛尖官方标准中对于茶树的规定:
国家标准中,并未提及茶树种类规定作为对比,我还是找来了“西湖龙井”的茶树种类相关规定:
吐槽:我们“旱茶树”也想有一个类似于“信阳毛尖001”这种吊炸天的名字相对而言,“西湖龙井”的茶树要求精准、严格且有审定的要求,而且还有较为科学的茶树种类命名。
③原产地保护区太大
信阳毛尖的原产地有多大?
东到固始泉河、西到两省交界、北到淮河、南到两省交界。为了让大家直观的看到有多大,我截了一张地图
因为没办法实际测量,但肉眼可见的原产地面积是超过了信阳市辖区的一半以上的,信阳市总面积是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原产地保护区域为:8450平方公里以上,这个原产地范围可以说是太大了,大到没有太大的保护意义。8450平方公里你们可能没什么概念,对比下“西湖龙井”,它的原产地保护区是168平方公里,同样是“十大名茶”,相差50倍的原产地面积,一个是二线城市杭州,一个是五线城市信阳,管理难度天差地别。不仅是城市管理能力的区别,还有这大了50倍的鸟林子里,坏鸟也可能多了50倍。3、核心产区的划分不明确。
在“信阳毛尖”原产地保护的区域内,由于东西两地地理特征和山脉海拔不一样,也被本地分为东、西两个产区,以城区为界,西部分董家河浉河港一带称为“西山茶”,东部分称为“东山茶”,而信阳喝茶多的人都知道,西山茶最好喝。而且西山产区的“五云两寨一门”是公认的信阳毛尖核心产区。但核心产区在信阳并没有官方的划分和宣传。
相对的还是“西湖龙井”的名称使用规范,“西湖龙井”可以解释为:西湖产区的“龙井茶”,杭州政府有相关的规定以及处理办法。
三、信阳毛尖网上销售情况混乱。
给大家看两组商品展示图:
第一组是“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的TB销售描述:大部分人看描述就能分辨上面108元/250g的肯定不是“西湖龙井”,品牌词使用管理严格,不是西湖产区的“龙井茶”不能宣传为“西湖龙井”,辨别简单。而且如此严格的背后必定存在着规范的市场和严密的监管。第二组是是“信阳毛尖”的:
净含量250g净含量300g市场上存在大范围的价格悬殊但描述均为信阳毛尖的情况,这两张图片可以看出几点市场上存在的问题:① 监管无力,因为国家标准(GB/T) 等级低/原产地过大、树种不明确等等,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第一张图片中57包邮的我敢说他不是“旱茶”炒制的“信阳毛尖”但我无法说,他不是信阳毛尖。
而不管是“西湖龙井”还是其他比如“洞庭碧螺春”这种名优绿茶,监管是非常严格的,比如“西湖龙井”有二维码识别,而“洞庭碧螺春”也有特制防伪的包装袋。
反观“信阳毛尖”,由于原产地大、官方标准文件含糊不清,等等导致监管难度极大,再加上信阳本就是五线城市,监管经验和能力不可能比得上杭州。
导致不管什么茶树只要是在信阳生长按照信阳毛尖的制法炒制,都能合理的称之为:信阳毛尖,至于是不是本地种的没人知道,57的和2988的同样都有人买。如果57的口感极差,你刚喝一口便吐掉道:“信阳毛尖真难喝”,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②部分无良商家喜欢滥用名词,不管卖的信阳毛尖价格有多低,都称自己为“明前嫩芽”、“雨前嫩芽”简直像极了某8招聘网站的企业招聘薪资待遇描述,产品图片P的更是堪比“乔碧萝”,严重降低信阳毛尖的品牌信誉。
③看人夹菜,明前300g卖2988有些贵了,当然我不是说商家坑人或者多管闲事(毕竟只要东西好,又不是强买强卖,卖什么价格是商家的事情),但这反应了一个市场情况就是:价格体系紊乱,不瞒大家说,即使在信阳高端茶大多是按人报价。同一款茶两个茶客同是上门客户,可能有两个不同的价格,因为产量低又是非标品大家多是送礼用,于是卖的越贵可能还越好卖(外面都卖好几千,你卖个一千多他可能认为你是假货)
信阳毛尖为何名气不大?身为十大名茶是浪得虚名吗? - 云山茶农的文章 - 知乎
如果你还有疑问,我的这篇万字长文能够解答你关于信阳毛尖的所有问题。
云山茶农:信阳毛尖为何名气不大?身为十大名茶是浪得虚名吗?3 赞同 · 4 评论文章作为土生土长的信阳人,作为茶行业从业者,却不卖信阳毛尖,目前做台湾高山茶。
信阳毛尖之所以做不大,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茶叶本身的各种因素,当地政府的管理,引导和推广也明显做得不够。茶叶消费的地域性很明显,但是近些年,很多茶客也会尝试不同地方出产的好茶。举个例子:信阳毛尖,冲泡要求较高,对水质、茶具、水温及冲泡时间和品饮方式都有要求,即便是我这个信阳人,不同时间也会冲出截然不同的味道。所以,政府及信阳茶从业者,在推广茶叶本身的同时,也要着重教会大家怎么冲茶才能获得更好的口感体验。
以下附上一篇模仿舌尖上的中国的信阳毛尖的推广软文,几年之前写的。也希望家乡茶能做强做大,那样我就回去种茶了。
农历二月,大别山深处漫长的冬季已接近尾声。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刘老汉,深知这四季的轮回中,隐藏着一套严密的历法,历经千年而不衰。冬天,是土地和作物休息的季节,也是辛勤劳作的人们,享受劳动果实,养精蓄锐并整装待发的时间。
茶,深山里最早感知春天的植物。大山里的耕地稀少,刘老汉只有二亩多农田,却拥有上百亩茶园。靠山吃山,不仅是自然对人们的馈赠,也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和劳动者世代流传的智慧。茶叶是刘老汉一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在深山里,制茶工艺的传授仍遵循着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坚毅的大山居民独沽一味,一种茶做了上百年。清香微苦,回甘奇异的味道,深刻进了斑驳的岁月。味觉记忆的顽强,召唤着老茶客一路追随。
采茶。最好的信阳毛尖采摘于清明节前,这是刘老汉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天气转暖,沉睡了一冬的植物次第苏醒。明前茶的采摘期只有短暂的十五天左右。过了这个期限,成茶的质量和价格都会大打折扣。与时间赛跑,人手的多寡,是输赢的决定性因素,全家出动已是必然。白发苍苍的老人是刘老汉年迈的母亲,年逾九十,身体依然硬朗。恬淡的生活、原生态的饮食、脚踩土地头顶蓝天的踏实感,应该是老人长寿的秘诀。然而这些清新的环境、平淡缓慢的日子,以及在劳动中找寻到的乐趣、充满田园气息的生活,曾经是我们的传统,但在今天,它开始变得稀有和珍贵。
制茶。辛苦采摘的茶芽,需要尽快炒制。萎调、炒青、揉捻、烘焙,看似井井有条的制茶工艺,需要刘老汉一丝不苟地完成。艰辛的劳作要持续一整个茶季,相对于制茶技艺,倾注的心力才是最值得珍惜和回味的。几近失传的传统制茶工艺,与刘老汉匆忙的脚步并行着。清明时节,雨水和祭祖的人们一起多了起来,刘老汉屋后的大山便一直笼罩在云雾中。新茶褪去了艳绿和生涩,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中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干茶变得条索整洁、茶香涌动。信阳毛尖的秘密,是山风、雨水、土壤和阳光的秘密,也是辛勤劳作的人们双手的秘密。老茶客对于明前春茶的考校·,有着教科书一般的严苛。好茶依赖于生长环境和制茶工艺的支撑,干茶保存也同样重要,最好的春茶制作完成,密封冷藏。这是刘老汉一年中最安稳的时刻。
品茶。古老的工艺和悠久的传说,就这样一一展现。眼前的新茶,来自遥远的深山。一片片鲜叶,历经道道工序,有条不紊。直至注水冲茶,便似产生了裂变性的奇观。若以人情世故来看叶与火、与水的交融,有的是让人叫绝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动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击节的相见恨晚。茶的味道,深植在每位茶客的记忆中,这是不自觉的本能。这些深植的味道,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的再远,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你,心的方向。现代生活,把饮茶简化成贴上价笺的消费品,快乐的饮茶方式能让人思考自然和活的关系。信阳毛尖独有的形态,裹挟着特有的栗香和春花香气,使得茶汤有了绵长的回甘。明前茶入口滋味细腻滑润,茶香清醇,这也是它价格昂贵却使人趋之若鹜的原因。
在这个物欲横飞的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着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习惯将苦涩藏在心里,表现出信心和乐观来。然而,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会催促我们迈步向前,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留下茶的踪迹。干茶入杯,注入沸水,曾经的色泽和新绿瞬间复活。漫长的人生还有许多事要做,但做事如品茶一样,不能心急。
不是做不大,而是全国茶叶市场的冲击。
你信阳毛尖,卖400一斤。四川茶做的仿制信阳毛尖卖200。口味还比你的好。
茶商不是傻子,利润一定要有。不然生意怎么做?
而现在的市场是,你卖真的别人卖假的。你不挣钱别人挣钱。
请问你怎么卖呢?消费者便宜买到的信阳毛尖,茶商不说鬼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几个人能喝出区别?
而你说的什么地理环境全是扯淡。
安吉白茶,黄山毛峰。不仅仅是当地有,四川广西一大片。假的有假的特别之处。又不是卖不掉。价格美丽利润可观,茶商为啥不卖?
另外,运输问题不用担心。
茶叶在外面放个十天半个月没事。只要不暴晒就行。不需要什么冷藏运输。有的时候新茶做出来还要特意放几天回味后才进库保存。
利益相关 做了30多年的实体茶商
这个问题很大,大到没有个两三万字根本说不清。即有横向的问题又有纵向的比较。
我试着挂一漏万的阐述一下。
首先,狭义的信阳毛尖,产地极其有限。只有浉河港,董家河,谭家河三个地区。而当地人所最大化认同的也只有环南湖所产的茶被称为信阳毛尖。而广义上,整个信阳地区,包括新县罗山商城所产的茶,勉强能称为信阳毛尖。但当地人并不这么认为。“浉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产地有限,那么产量也必定有限。
绿茶的“劣根性”。茶分白茶,绿茶,红茶,黑茶。唯有绿茶是最娇贵的,也是最不具有收藏价值的。打个比方,你拿出一瓶82年的红酒白酒,那叫范儿,你拿出一瓶82年的啤酒,那叫2。绿茶的特性就是这样,只能新茶,不能久放。
繁琐的产业链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种植,养护,采摘,炮制,运输,流通,保存,喝茶。对,您没看错,连喝茶您都必须会,否则您就喝不到最好的味儿。别的茶,开水冲泡,没问题,但毛尖不行,必须开水之后降温,75至85度水冲泡,温度高,烫坏了,黄汤,温度低,冲不出茶香。这对消费者极其不友好。并且,前面所说每一个环节都有其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我是一个消费者,我宁选红茶,黑茶,而不是绿茶。运输环节,如果在高温下,茶业很快变质,这种变质,不是不能喝,而是变难喝。不要相信毛尖在运输中不冷藏没事,事实是,品质下降太多了。
产业布局。信阳毛尖的产业布局起步太晚。90年代才有ZF介入,00年前后才出现较大的茶企。而最大那个,玩的还是砖茶(卢氏),而不是绿茶。而对比铁观音普洱,别人70年代80年代已经起步,占据了中国茶业市场的大半壁江山。(10年前后,铁观音产值2000亿,而信阳毛尖100亿左右,零头都不到)这种布局的落后,口味儿的固定消费,渠道的缺失,追赶起来,太难了。大型茶企的缺失,缺乏品牌效应,更别说某个当地茶企,做的缺乏诚信的事儿(这没法说,太长了)使得信阳毛尖的内部整合,极其困难。茶山归个人,茶企茶山有限,如何统一品质,如何增强竞争力?政府在这方面,实应该做的更多。
这里要横向对比西湖龙井,龙井有太多信阳毛尖要学习的地方,但也没法细说,从名气,到地方zF的推广力度,再到茶企的整合,核心产区的定位,品牌的建设,每一点都是长篇大论。
坑爹的分级制度,好看的毛尖,不好喝还贵,好喝的毛尖不好看,所谓芽头,就是坑冤大头的。太嫩了,这个只有政府才能规范,我辈无话好说。
还有假货问题,以次充好问题,这些不好说,说不好,也没法说。
一句话,信阳毛尖,想从小众做到大众,路很长。
7月6日更新。今天又参加了在青岛西海岸举办的茶博会,整个展会只有一家来自河南信阳做毛尖的企业。三三俩俩的客人,玻璃杯中细细的芽尖,浑浑的茶汤,兴趣顿失。碍于销售人员的热情,茶桌前就坐,来杯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的吧,纯芽的就罢了。最后喝了一杯一芽一叶的,“咦……,你MLGB”一切在意料之中,继续作死吧!
原答案
信阳毛尖自己做乱、做烂了,扯什么运输和水?恰恰相反,运输和水的问题对信阳毛尖的发展影响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