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秋季茶博会品牌多试水,好茶待吆喝
这几天,苏州茶圈的很多人,都去逛了苏州秋季茶博会。

苏州是国内经济“最强地级市”,人口千万级,不论是消费人口还是消费水平都居于全国前列。
苏州本身又是传统的名优绿茶产区,茶文化积淀丰厚。苏州茶博会办到这次,已经是第17届。
一般来说,地方专业展会都是了解区域行业趋势的一个特定窗口。苏州茶博会也不例外。


特展位:熟悉的“老“面孔
对于苏州茶圈的人来说,每次来茶博会都会看到一些熟悉的”老“面孔,尤其在面积比较大的特展位上。
这些“老”面孔多为外地茶叶品牌,前几年黑茶扎堆,这两年多为白茶。参展品牌商,一方面是为了宣传品牌,开拓苏州市场,另一方面,是在本地招商,拓展渠道。
他们显然是对苏州人的茶叶消费能力抱着期望,所以一次次地来苏州“试水”。

“苏州的茶叶消费潜力是有的,但是还未形成成熟的消费市场 ”,一位在苏州打拼多年的代理商闲聊中感慨,“这里的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一杯绿茶泡一天’,对于其他茶类的消费习惯还要慢慢培养。”
前几年展会常见的茶叶大品牌如大益、八马等,在苏州深耕多年,已经逐步打开了市场。
跟着大品牌的步伐,现在更多的是一些新兴品牌在做特展。他们面向的是新一代年轻消费群。毕竟,苏州这个市场的潜力,足够容得下很多的品牌商。


采购商:市场发展快 品牌认真挑
苏州茶博会,每年吸引的不只是苏州本地人。
近几年,走中高端路线的一些白茶、绿茶和乌龙茶,在本地的商务人群中接受度比较高。每年都有新品牌来苏州茶博会试水。作为同质市场,周边城市的茶馆经营者,往往也会来展会看一下。

一个无锡茶馆老板在展馆内转了好几圈,几乎每个特展位都会坐坐,品一下茶。她认为,现在苏州已经基本形成了品类完整,高中低档次全覆盖的茶叶市场。
“苏州这几年的茶叶消费发展得很快,只要是好茶,不怕没市场的。现在开店越来越灵活,品牌多,选择也多,我们开店,看的主要是厂商的政策。”

新品牌:年轻市场,还得年轻人来
每年的茶博会,都可以看到一些成立不久的新品牌。对他们来说,苏州市场作为华东消费市场快速成长的“潜力股”,正好作为“试水区”。

这些茶叶“新玩家”大多有着很强的营销意识和策划能力,不论是包装设计还是品牌理念,都透露出年轻朝气的一面。相比其它传统茶叶展位,这些多样化的产品以及审美,更吸引年轻人的眼球。


消费者:琳琅满目,仔细淘
茶博会是行业展会,同样少不了茶叶爱好者。普通观众来逛茶博会,就是为了能免费品好茶,顺便再带点“耐用品”回家。

茶博会逛展,常常有种逛集市的感觉。因为除了茶叶外,一般还有周边茶具、工艺品、服饰类的展位。

虽然大多不是特别出名的品牌,但琳琅满目中,也不乏小而美的展位。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淘好货,还是要擦亮眼睛,仔细挑。

小众茶:茶好缺营销
一些小众茶的展位,可能名声没那么响亮,也不乏好茶。

比如来自安徽祁门卢溪镇的 “安茶”。苏州本地消费者可能少有人知,但它曾畅销广东、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在近代由于种种原因断代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恢复传统工艺进行生产。包装和茶叶的颜值有点“土”,但老茶茶汤澄澈清亮,陈香醇和,喝下去脾胃皆舒坦。
在这个营销为王的年代,这样的小众茶,还有一段相当长的市场之路要走。不过话说回来,就在十年前,除了普洱茶之外的其他黑茶,其实也是这样“藏在深闺人未知”。

突如其来的寒潮,让此次茶博会的最后一天,观展人流少了许多。
对于参展商和采购商来说,经营如同四季冷暖,市场起伏是常态。只要整体消费在增长,这个冬天冷一点,明年开春一定会很暖。

“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轻扬茶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