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西湖龙井炒茶人三代同堂演绎“只此青绿”

2022-04-19 01:39:28热度:53°C

 

茶炒茶王大赛现场。 钱晨菲 摄

茶炒茶王大赛现场。 钱晨菲 摄

中新网杭州4月2日电(钱晨菲)看着徒弟们双手翻飞,将茶叶炒出阵阵清香,61岁的樊生华满脸欣慰。

4月2日,一年一度的西湖龙井茶炒茶王大赛在浙江杭州西湖区举行。选手们要在2个半小时内完成1公斤西湖龙井青叶的炒制,角逐“炒茶王”称号。

西湖龙井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其产于杭州市西湖区龙井村周围群山,这抹“青绿”也是当地闻名中外的文化亮色。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樊生华,此次“退居二线”,换以嘉宾身份出席,为7名徒弟加油助阵。

“只此青绿”——一片品质上乘的西湖龙井茶叶,是这些炒茶人一辈子的执着追求。

参赛选手翻炒西湖龙井青叶。 钱晨菲 摄

“炒茶,我已经干了大半辈子。”樊生华说,自己13岁开始跟着家人学习炒茶,20岁“出道”,已和西湖龙井茶打交道40多年。他也从最初的手不敢下锅、烫得满手水泡,到如今练就了一双“铁砂掌”,成为当地炒茶的代表人物之一。

“技艺决定口感。西湖龙井茶的手工炒制很讲究,高级茶全凭一双手在220多度的铁锅里不断变换手法炒制而成,包括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压、磨等,很考验炒制者的功力。”樊生华说。

正是这种“苦”,让西湖龙井茶的手工炒制曾面临后继乏人的情况。

樊生华坦言,“很多老一代茶人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不愿让孩子再吃这个苦。但我们年纪越来越大,传承手工炒制技艺是肩上的责任,不能让手艺失传。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参加炒茶王大赛时还是一个人,今年我有一支‘三代同堂’的徒弟队伍来到比赛现场,这是我最高兴的。”

茶炒茶王大赛现场。 钱晨菲 摄

其徒弟队伍的发展壮大,是从儿子樊雪松的加入开始的。2018年,刚毕业的樊雪松跟随父亲参加了当年西湖龙井茶炒茶王大赛的“师徒联赛”环节。今年,30岁的他独立参加了新锐赛的比拼。

“家里世代炒茶,这门技艺需要传承下去,也是我选择这条路的初衷。初次参赛时,父亲一直在旁边指导,今年他对我很放心。”樊雪松说,每日与西湖龙井相伴,感情也逐渐建立。在练好技艺的同时,他正努力把大学所学的旅游管理相关知识与龙井茶相结合,希望进一步挖掘西湖龙井茶的文化内涵。

在炒茶王大赛现场,樊生华指着几个年轻人说,“他们都是我的小徒弟。最小的徒弟17岁,大点的也只有20出头,都是‘00’后。7个年轻人有6个进入了决赛,他们的表现都很棒。”

2003年出生的陈伟业是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酒管茶文化专业的学生,也是樊生华的徒弟之一。“我是河南人,跟师傅学艺前从未接触过手工茶炒制,我觉得西湖龙井茶文化的核心就是手工制作技艺,作为年轻人想为非遗传承尽份力,希望能通过参赛来检验自己的实力。”

经手工炒制的西湖龙井干叶。 钱晨菲 摄

这些年,樊生华频繁前往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和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带课,累计向1000多名学生传授西湖龙井手工炒制的技艺。这一方面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了西湖龙井,一方面也让樊生华有了这支“三代同堂”的徒弟队伍。

“有年轻人来学艺是我最开心的事。只要他们肯学、能吃苦,我就愿意毫无保留去教。”樊生华说。

在杭州,自2008年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以保护后,当地每年都会开展西湖龙井手工炒制技艺的培训和考试发证工作。十多年来,杭州共培养高级炒茶技师168人、炒茶技师724人、炒茶青工332人,评定“西湖龙井茶炒茶大师”6人。(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6872694 26943390 33903014 30141920 19201872 18724043 40434093 40932090 20904512 45124435 44354961'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41153) and MATCH(title) AGAINST('46872694 26943390 33903014 30141920 19201872 18724043 40434093 40932090 20904512 45124435 44354961'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