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鸡公山茶文化(三)丨鸡公山唐宋遗株--柃木茶

2022-04-18 22:31:17热度:101°C

 

信阳茶源远流长,起源于东周,盛名唐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朝的陆羽、李肇分别在《茶经》和《国史补》中把义阳(信阳古称)茶列为国之名茶。数千年来,信阳人以茶为媒介,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信阳茶文化。

茶叶的传播,西周入豫,东周入淮。信阳鸡公山临近淮河源头,山西侧为官马驿道,东为柃木茶区,交通十分方便。入淮后,首先在鸡公山种植,唐朝时已成为著名的土贡品,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茶圣陆羽曾来此考察,采集标本编著茶经。如果从传入淮河区域算起,已有2500~2800年历史。

早在1987年,信阳市固始县白狮子地战国古墓14号墓里发掘的文物中就有茶,但毕竟没有实物遗存,相对于云南普洱茶、福建大红袍等中国名茶,总是缺乏作为“茶都”应有的底气。然而,这一切因为鸡公山古茶树的发现而改变。那么,鸡公山古茶树是如何发现的?又是什么茶呢?

信阳茶,始于周,兴于唐,盛于宋。《唐书·地理志》载:“义阳(信阳古称)土贡品有茶。”证明信阳茶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清代《重修信阳县志》特点出:柳林大茶沟、中茶沟、小茶沟,尚有唐宋遗株(1949年前,茶沟为柳林所辖)。但这种遗株谁也没有识别出是什么类型的植物,只停留在人云亦云层面上。当地土著居民,每当谷雨前后采之饮用,因能治病,称之为“神仙茶”;又因嫩芽呈三棱状,呼之“三棱茶”。祖祖辈辈因袭而称,延至今日。

21世纪初,鸡公山文史研究会对“唐宋遗株”特别关注,不断收集材料,但进展缓慢。2003年进行风景资源普查时,召集植物学家、中草药专家、茶沟茶农进行寻找、查对、核实,终于搞清了“唐宋遗株”就是柃木茶,现已被社会承认。媒体把它称为信阳毛尖的“活化石”并不过分。根据当代中国茶叶权威机构检测,“柃木”属于茶类,是一种特殊的茶。又经中草药专家认定属于中草药类,具药性,可治肠胃病,可谓茶药兼容。

柃木为山茶科柃木属(Eurya japonica Thunb),决定茶的主要元素是茶多酚。茶多酚里有茶儿素十多种,被公认的有8种,重点是前三种。 柃木茶与名茶相比,儿茶素含量所差无几,可断定为“茶”类,但又是一种特别稀有品种,与其他茶有重大差异。其突出点是咖啡因、提神物质极少,几乎可忽略不计。因此可知,西湖龙井、铁观音、信阳毛尖是提神的,而柃木茶则相反,不影响睡眠,还有点镇静作用。

1986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大辞典》将柃木列为药类,其成分:叶含乙烯-3-醇;果含矢车菊苷;籽含脂肪油。性味苦涩、平。功用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血。选方可治风湿疼、肚鼓胀、外伤出血、发热口干。

相传,唐武则天喝了义阳土贡品茶,治好了她的顽疾,并非空穴来风,很可能是历史事实。

由于柃木茶有人工和自然传播两种途径,目前在大巴山、武当山、中华山、鸡公山、大鸡笼山、金刚台均发现了 它 的踪迹。

2010年夏,一些茶叶专家推想,炎帝日遇72毒,得茶而解,可能就是这种茶。

(姜传高)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28062511 25114129 41291872 18724636 46362715 4093 56132806 28062511 25114129'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40988) and MATCH(title) AGAINST('28062511 25114129 41291872 18724636 46362715 4093 56132806 28062511 25114129'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