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峰建设万亩欧盟标准茶叶基地
“出口欧盟标准需检测土壤农残583项、茶样农残581项,重金属高达70个样,还涉及茶样微生物35个样,而这样的茶叶价格将高于普通茶叶市场10%……”连日来,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茶叶局组织县内茶叶专家,走进“楚天名茶第一乡”采花乡,为7个茶叶基地建设村的700余名茶农开展现场培训,拉开该县新一轮出口欧盟茶叶基地建设帷幕。
茶园中实施生态防治。李理 摄
2019年7月,五峰万亩出口欧盟茶叶标准基地正式启动建设。由采花茶业有限公司牵头,7家茶叶合作社抱团成立联社,共同建设首批欧盟标准1.2万亩茶叶基地。今年,五峰规划新增出口欧盟茶叶基地面积6538亩,近2万亩碧海波涛的茶园包裹着阵阵茶香,正带着当地茶农增收致富的希望,走出大山。
茶农思变,提质升级茶产业
“培养健康的茶园土壤,茶园中耕提高土壤肥力和抗病虫能力,同时施用有机肥,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在培训现场,采花乡前坪村茶农谢圣安一边听着专家们的现场释疑,一般忙在随身携带的手册上抄抄写写。
茶农们认真参加培训。李理 摄
“这已经是我第二年来当‘学生’了!”谢圣安的手册里面详细记录了建设欧盟茶叶基地的技术要求,以及一年来自家茶园的肥料施用、黄板纸使用、耕作次数和采摘、收入情况。“用了多少肥料,采了多少茶叶,我都记了下来,现在平均每亩可以增收1000多元。这次特地请教了专家,茶园的产量还可以提一提。”
“茶叶卖不上价、走不出去,直接影响着脱贫效果。”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茶叶局高级农艺师邬运辉介绍,为增加五峰茶产业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化程度,出口欧盟茶叶标准基地建设着重在种植管理粗放、深加工能力弱、缺乏品牌等方面下功夫,推动茶产业提档升级,带农增收。
生态防治,控制农药零残留
在采花乡沿泗洋河前行,两岸翠绿的茶园里,均匀分布的黄板纸、夜间闪烁的诱虫灯格外醒目。
“每亩悬挂杀虫黄板25-30张,每30亩安一盏诱虫灯,改善水肥管理、系统修剪等生态调控措施,但欧盟茶叶基地的要求更严格,我们要把生态防治做得更彻底。”前坪村茶叶协会会长刘芳明介绍,该村茶叶协会联合茶企,致力将生态防治、科学用肥和科学剪枝的方法教给群众,在茶园生态防治中杜绝使用化学农药,逐步实现农药零残留,切实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维持茶园生态平衡。
“出口欧盟茶叶基地建设的难点在于控制农残。”采花乡五司茶业专业合作社联社理事长谭徽明介绍,基地将实施“智能+仿生+物理+生态”四位一体集成技术,针对茶叶进行无害化立体防控,实现茶树病虫害防控生态化、无害化。
理念入心,茶园吹起环保风
“禁鞭环保、茶叶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了,只要能够提升群众茶叶效益,我同意关店。”经过培训和宣传,得知自家鞭炮生意会影响到欧盟标准茶园建设,采花台村二组鞭炮经营者陈南军自愿关店。
“燃鞭会生成有害气体,进而污染空气、水源、茶质。”前坪村茶叶协会会长刘芳明介绍,村里将环保管理、茶叶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融合起来做宣传,让百姓更好理解更易接受。自前坪村在采花乡首推全面禁鞭举措后,全乡茶业主产区的6个村又陆续落实村规民约禁鞭,同时,为积极配合出口欧盟茶叶基地建设,全乡又关闭了5家烟花爆竹经营店。自禁鞭新约推行以来,采花乡出口欧盟茶叶基地核心产区未发生一起燃鞭事件。
严控农残、全面禁鞭、科学施用有机肥,这些举措带来的是茶叶效益的显著提升。虽受疫情影响,在欧盟标准茶叶基地建设区域,春茶鲜叶的平均收购价格同比去年稳步提高了13个百分点。疫情过后,前往采花乡收购干茶的外地茶商络绎不绝,夏茶鲜叶收购价格同比增长30%以上,茶商们纷纷表示,通过实施出口欧盟茶叶基地建设,茶香味更浓了。(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通讯员王欢、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