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养老难题怎么破银华基金《一茶一席谈》带你详解养老FOF投资

2022-04-17 03:10:43热度:55°C

本文转自:中国基金报

养老问题一直是个大课题,因为它涉及社会、经济、金融、生活、制度、法律等各个方面,在当今中国,最本质的无非两个问题:在中国大环境下,养老最迫切要解决的是什么?中国老年人对于养老,有什么样的需求?

银华基金特邀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老师与银华基金两位资深养老FOF基金经理共话养老金融如何助力解决养老问题同时提升养老账户在国民中的存在感。

直播金句

过去大家以为储蓄养老,把钱存在银行就是养老了。但是不对,要把储蓄养老变成投资养老。(董克用)

下一个百年目标,到2049年的时候,这样一个目标我们还要再翻番。随着这个过程,整个经济的成长,我们是通过养老金分享经济成长。经济成长是大背景,再加上好的产品、好的算法,把麻烦的事留给基金经理,方便的事留给老百姓,以最方便的方法去实现(资产增值),这是最优的。(董克用)

理财和投资是不划等号的,理财并不等于是投资。投资可以把所有的钱投在一个地方,但理财要根据你的资金性质,根据未来家庭不同的需求来合理的安排这类的资金。(肖侃宁)

做投资的第一步是把资金的性质了解清楚,你的钱可以承受什么样的风险,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根据你的风险收益特征,再结合当下市场或者是未来市场的趋势,来给你安排一个资产配置的方案。呼吁大家,要学会安排自己的资产。(肖侃宁)

以下是直播全文:

老龄化日益严重

养老难题备受关注

晴天:基金陪你一起慢慢变老,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晴天。今天做客我们本期《一茶一席谈》的嘉宾有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的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董老师您好。

董克用:主持人好,大家好。

晴天:也有银华基金FOF投资总监兼基金经理肖侃宁先生,肖总您好。

肖侃宁:主持人好大家好。

晴天:银华基金的基金经理熊侃先生,熊总您好。

熊侃:主持人好,大家好。

晴天:以及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银华基金的基金投资体验官安仔。

安仔:晴天好,大家好。

晴天:欢迎各位嘉宾,同时欢迎所有正在收看我们直播的观众朋友。我相信很多年轻的朋友,初次看到本期直播标题的时候应该会有一些困惑:基金,我只希望基金帮我变富,基金陪我变老做什么?可是毕竟大家感受到,“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繁华三千事,戚戚何所迫?”何不大家用眼前的钱及时行乐就好,哪里顾得上未来的老年生活?但话不能说太满。我们在很多诗词歌赋里面,领略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雄心,也体会过“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自信与豪迈。更何况在当今,社会经济逐渐发展,而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的当下,“活力老人”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在不断提升的。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我们需要更好的金融工具,来帮助大家应对正将、即将或者终将到来的老年生活。本期的《一茶一席谈》希望能够成为您或者您家人的一些参考。我们在进入圆桌内容之前,先请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为我们带来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的主题演讲,为本次的《一茶一席谈》进行开讲。

董克用: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来到《一茶一席谈》,今天我会花一点时间给大家讲讲,年轻人最近正在关注着奥运,怎么和我们谈起“老”了?年轻人正是享受现在的时候,最高兴的时候。所有的奥运冠军,一说31岁就是“老将”,很多都是18岁。但有一件事大家要知道:全世界都在老龄化,我们国家也在老龄化。今天我给大家讲讲,为什么养老金、基金要和老龄化相关?在过去,没有老龄化的情况下,养老金和基金没有什么关系。但老龄化就不一样了,我先给大家说说情况。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来,大家都关注了,年轻人也关注了。我们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64亿。65岁以上人口,已经1.9亿了,占比达到了13.5%,去年年底是14.2%,每年都在升。现在我国有多少人领养老金?20%的人口在领养老金。年轻朋友们的爷爷奶奶、中年朋友们的爸爸妈妈都在领养老金。1/5的人在领养老金,这是大事。未来老龄化这件事更重要,形势更严峻。

这张图我用了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人口司,它们逢单就会做这个预测。这个预测是2015年的,最新的应该是2019年的,2021年的还没有出来。为什么没有用2019年?因为我们的基普数据一出来,发现2019年的预测太乐观了,比较客观的是2015年的。

大家看看那条点画线,点画线告诉我们的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比重有多少。国际标准是这个比重只要达到了7%,这个国家就进入老龄化了。2000年就到了6.65%,基本到7%了。也就是20年前的本世纪初,我们国家在国际标准上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了。按这个预测,2020年是12%,2019年的那份预测2020年是11%,为什么?那时候觉得我们国家改变了计划生育政策,认为多生孩子,比例可以下降。后来发现没有多生,这个比例就达到13.5%了,去年年底14.2%了。

这个点画线,今后20、30、40年会是什么情况?从2020年的12%、2030年的17%、2040年的24%,到后面都是30%,这条线是45度线,每年在往上走,过去是平的,现在在加速。更重要的是,到了30%,它估计是2060年,现在我们估计2050年前后就会达到30%,这取决于生多少孩子,发现三胎比较难,所以会提前。更重要的是到了30%之后,由于总人口下降快,老龄人口下降得慢,这个30%的比例不动了,成了一个“高原”。

如果人口老龄化是“高峰”,也就是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峰顶)迅速下去,问题不大。珠穆朗玛峰上缺氧,谁都不能在那儿住,没有听说登山队住在峰顶的,登顶之后赶快下山,下山就有氧气了,高峰不可怕。但如果是高原呢?几十年都是高原,到本世纪末都是高原,这个事对养老金的压力就大了。到时候你会发现“三人行必有一老人”,而且是65岁以上。目前说延迟退休年龄到65岁,等你们65岁退休了,那时候三个人就有一个去领养老金,养老金的压力就比较大了。就是因为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期、高原期,对我们的养老金制度就有很大压力和挑战了。

其实养老金的事不复杂,就是钱从哪儿来、发给谁?不像医疗那么复杂,又要弄钱,又要看病。养老金的筹集有两种模式:现收现付和完全积累。

筹集方式之一:现收现付。过去养老金模式叫现收现付。

图中是真实的数据,1953年的“人口年龄金字塔”数据,我是这一年出生的,当时我在最底下的那条线里面。下面的图是当时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这就是老龄化。现收现付,就是劳动这一代人缴费,上图我画了一个大池子,意思是缴费的人多。上面是细细的小管子,意思是领养老金的人少,所以那时候的压力不大。到了2050年,如果还是现收现付,缴费的“管子”细了,支付的“管子”粗了。怎么办?国际上讨论了很长时间,讨论出四个办法:

1.延迟退休:但延迟退休也不能延得太晚,平均期望寿命才77岁,非让你70岁退休,你肯定很不高兴。所以肯定会延,但不会太晚。即:让进水管更粗,出水管更细。从总体来看,延迟退休是多交一年,少领一年。但是对个人来讲,你多交了,但是能领多少年取决于活多久。如果你活120岁,这个制度没问题,继续给你。所以整体和个体来看是不一样的。延迟退休有作用,但不是大家想象得那么有效,因为你晚退休了、多交了,按照很多国家,包括我们国家的制度,你多交一年,(退休之后领取的)养老金高,叫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所以你最后领多少,取决于你活多久。

2.在职一代多缴费:这也是个办法,但是刚才那张图也看到了,本来劳动力队伍人就少,不光是养老,还有医疗、失业、工伤等“五险一金”。我国现在的交费比例,第一支柱我们已经是24%了,企业要交16%,个人要交8%。这就一个险种,还能多缴多少?国际上也是如此,很多国家觉得24%不低了,很难再多缴了。

3.减少待遇:对老同志少给点。但回去问问你们退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少给你们一点行不行?肯定不行。我们国家不仅不少给,还每年都给退离休人员提高,包括2020年、2021年这么困难。当时我看到疫情出现,我预测说“今年可能不调了”,结果当年还是调了。如果(2020年)调了,今后就很难不调。所以减少待遇这个办法基本做不到。有些国家用其他的办法做到了,我们今天不讲了。

4.公共财政补贴:现在我国的公共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已经做了补贴,补贴不小。但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更多的钱应该用来发展经济,我们还有很多要干的事。像扶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后面还有相对贫困,还有很多落后地区。所以财政也要考虑好其他的方面。国际上也是这样,财政资金补贴养老金,会补,但是不能仅靠它去补。怎么办?结论就是:人口老龄化情况下,仅仅依靠现收现付没有办法,实现不了。

筹集方式之二:完全积累。

世界各国都在考虑:这个问题怎么办?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完全积累。

这不再是往一个大池子里去灌水,而是每个人建立了一个小池子,这个名字叫个人账户。你在职的时候往里注水,退休之后去取水。这个制度有好处,人口老龄化了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我取的是自己的水。但是这种制度也有风险:

你存多少水够?你不知道。最后发现人还活着,钱没了,这很悲惨,因为你不知道你会活多长时间。

你的投资,你存了那个钱,万一投资没有投好怎么办?结果该退休了,钱没有了,有投资风险。

所以,完全积累也不行。世界上从“现收现付制”转向“完全积累”,最早做的就是智利。这个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原来是现收现付,后来说不行了,老龄化了,做完全积累。尝试了一下,到现在发现也不行。2019年,在疫情前我专门访问了智利,看了他们的案例,老百姓不干了,完全积累不行,又加了第一支柱。

‍养老金“三支柱”:

公共养老金、职业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match

董克用:为什么养老和金融相关。世界各国经过探索之后发现还得是多支柱:一条腿的板凳不稳,最稳的还是三条腿,对物理条件要求也不高,有点不平也不要紧。物理学证明了三条腿的板凳最稳,养老金也是如此。

第一支柱是公共养老金,由政府主导。你主导、你建立、你负责,一定要兜底,有了问题你负责。

第二支柱是职业养老金,是雇主主导。不管雇主是企业还是政府,政府部门也可以做,世界上也有。你是就业者,你是有雇主的。像银华基金也做自己的企业年金,这就是雇主主导。为什么做?两个事,一是增加养老收入。国家做的公共养老金是保基本,你想养老,希望收入好一些、待遇好一些,企业要做。二是为了吸引员工,比如有的公司有企业年金,有的公司没有企业年金,显然前者对求职者的吸引力更大。过去职业养老金也有现收现付的,后来发现不行。因为企业也一样,人口老龄化了,企业也老龄化了。

过去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很多人都60多岁,70岁就算高寿了。后来发现人可以活到90岁,企业现收现付也支持不住,慢慢地,全世界都一样,职业养老金转向了完全积累。雇主主导,政府怎么办?政府税收优惠,这就跟我们今天讲的相关了。雇主主导,就有一个问题:如果有的雇主不建怎么办?说“我小企业刚成立,就这么几个人,生存还很困难,基本养老保险的五险一金交了就不错了,我还给你们做企业年金?我没有这样的实力、能力”。企业不做怎么办?

国际上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很多国家探索第三支柱,就是个人养老金。也就是说,这是我个人主导的,自愿参加,我在职的时候也积累,政府提供税收优惠,这个钱也交给专业的养老金公司或者基金公司来打理,来投资,保值增值,等我退休的时候可以拿到。再重复一下,第一支柱是现收现付,二、三支柱现在都是积累型的,我们国家基本也是向这个方向在发展、在努力。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其实我们的养老金制度,自新中国建立就有,上世纪50年代董老师出生那会儿就有了,但因为我们的体制变了,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养老金制度做了很多的变革。现在的养老金体系,我们官方称之为多层次,其实层次和支柱,概念差不多。像公共养老金、职业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这是我们学术界的说法。

官方说法中,我们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997年全国统一了,之前是试点。2014年是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加入到同一模式当中,可以称之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还有一个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09年先在农村试点,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2011年,同样的模式在城市中,为那些没有就业的居民做了城市居民的(保险),2014年两个制度合并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这两个都叫基本养老保险,都是公共养老金,国家主导的。第二层次职业养老金,企业年金是2004年建立,之前是试点。2004年有了名称之后开始正式运作,银华基金也有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的,这个很重要。

2014年,随着机关事业养老制度改革,同时建立了职业年金。第二支柱也覆盖了企业和机关事业。第三支柱,就和今天谈的内容相关,叫个人养老金,这是去年年底刚刚宣布的官方名字。原来的名字很复杂,叫“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我们的基本框架结构都有了,而且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规模覆盖面是世界上最大的。

这个数据没有到2021年,2021年已经10亿了,2020年这个数字还是9亿多。我们还有2亿的学生,学生不用上。所以覆盖面已经很大了,广覆盖已经实现了。但也可以看看,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水平,这里用的替代率概念,就是把退休人员的平均退休金,比上在职人员的平均工资,这个要搞清楚,和国际上的一些用法不一样,这也说明了两个群体。如果正好是这里面的一位,就会看到:我们的第一支柱替代率从77%不断下降,10年都是在40%多,没有一个退休人员退休金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平均工资在涨,平均工资增长的速度超过了退休金的增长速度,就稳在这里了,估计今后也就稳在这里了。刚才说到的人口结构大家看到了,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之比,就业人员比较少、退休人员会迅速增加。现在60年代出生的人该退休了,所以平均退休金水平就没有上去。大家想想什么叫40%多?你现在在职的时候一个月挣1万元,那么退休之后就有4400元。保基本的吃饭穿衣够了。但是要想有更好的退休生活,还想出国、还想旅游,不够了。

晴天:做“活力老人”,(这些退休工资)不够。

董克用:不光“活力老人”不够,如果老人需要特殊照顾的话,这些钱更不够。有一个现象大家一定要知道:你年龄越大,相对收入水平越低。退休的一刹那似乎不错,但你活得越久,相对地,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和你养老金的增长速度,你将越来越趋于低收入者,全世界都这样,如果活到100岁的时候,你的养老金收入肯定是低的,没有办法。怎么办?

我们看看第二支柱,这个数据是2006年以来的,曾经有一段时间不错,但是可以看到也有一些停滞。我们的企业年金覆盖面也有限,不管怎么算,我们都没有超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10%。也就是说90%的企业职工,并没有企业年金。诸位,如果你在企业工作,如果你有企业年金,祝贺你,你是那10%。这种情况下显然也不足,我们要扩大第二支柱。

但大家也可以看到,最近这些年就业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什么比重增加最多?灵活就业比重增加最多。像正规的大单位也在增加,但是增加的人不多,更多的是灵活就业者,特别是农民进城,他们大多是灵活就业为主。像网络平台就业者、快递小哥们,他们是灵活就业,不是雇主主导的就业方式。这种情况下,第三支柱就很重要了。刚才看到了第二支柱不够,中小企业非常多,所以我们第二支柱的覆盖面有限,我们的灵活就业非常多,所以第三支柱就非常重要。

养老金第三支柱重塑国民养老行为:

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

董克用:第三支柱,2018年开始试点,试点以来,用一句比较官方的语言就是:我们的试点不尽如人意。原因很多,

包括个税,刚才说到面临个税改革。而且当时开始试,比较复杂。一开始试是保险业,保险业十年磨一剑,也是功劳很大的。十年的努力才推出来。但毕竟是产品制,比较麻烦,程序比较复杂。现在我们的试点中央确定了,是账户制。从产品制到账户制,多方金融机构参与,不光是保险,基金、银行都要参与,而且要扩大覆盖面,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

总结一下,人口老龄化确实需要多支柱的养老金,第一支柱非常重要,都有了,我们都要参加,它要保基本。第二支柱要尽快地扩大覆盖面,不能只有10%。我们要扩大、要加快第三支柱建设。二、三支柱是积累型的,中国一开始就是这样。慢慢地,我们要改变一个传统。过去大家以为储蓄养老,把钱存在银行就是养老了。但是不对,要把储蓄养老变成投资养老,谁来投资?我们听听下一位讲。

晴天:非常感谢董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一堂课,我每次做《一茶一席谈》,都有一个感受,就是很难得看到基金经理坐在直播间,很虚心地听专家老师为我们上一堂课。我相信今天两位基金经理也觉得,听董老师上课的机会也是很难得的。刚才董老师非常形象地用“蓄水池”的图,让我们感受到当前面对老龄化的挑战,也在后面的篇幅当中,为我们提出了能够通过加快发展多支柱养老金的结构,来解决当前面临的养老问题。刚才董老师也提了很多回,需要基金、需要银行等各金融行业的共同参与。请教一下董老师,养老金对于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董克用:基金行业对养老金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刚才我提到了,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虽然我们国家资本市场还不那么完善,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过去我们的企业年金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了7%,这是什么概念?13年要翻一番,这是复利的概念,很高。下一步我觉得更重要,特别是在个人养老金,这个国家定了,去年12月16、17日,深改委的会议上名称都出来了,个人养老金。你想,企业年金还是企业委托,委托完之后你帮着打理。对于员工个人,我们目前并没有个人选择权,都是企业委托完了去做。到了个人养老金,大家每个月拿出真金白银,这个月的钱,发了几千元的工资可能要拿出几百元要交给他们,交给谁?谁来帮你做?

这就对公募基金提出了挑战。国际上也看到了,金融界都可以参与,各种形式都可以参与:保险、银行甚至信托,各种方式都有,但是其中公募基金有着特殊的作用。公募的形式非常有意思,可以随时看到现值。3点一到,可以看到今天公募基金大概是什么样子,而且灵活性相对比较好。各国在积累型的养老金中,公募基金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有各种各样的产品。养老金来了之后,能不能做好?需要你们提供产品。各行业都提供自己的产品,保险也有自己的产品,基金也有自己的产品,银行理财也会提供自己的产品。哪个产品好,哪个产品可以帮助老百姓真正做好保值增值,我觉得是最重要的,这对基金行业也是新的期待,看能否为大家养老做出贡献。

晴天:肖总,您听到这么高的要求,您觉得公募基金有没有信心成为养老金当中的中坚力量?您觉得为什么公募基金会被提出这样高的期望?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肖侃宁:刚才听了董老师的一堂课,受益匪浅,压力也很大,因为责任重大。对养老金的管理来说,我们一定要“鞠躬尽瘁”。目前,养老目标基金在2018年推出,当时银华基金也有幸成为第一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其中之一,推出了银华的第一只养老目标基金,到现在我们运作了有3年的时间。养老目标基金在国际上来讲,包括我们国家也明确规定要用FOF的方式,国际上也是用FOF方式。为什么要用FOF的方式?董老师刚才说了几方面,我再补充几个点:

一是它的起点比较低,你可以多存,也可以少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资金。

二是收益透明,很公开,你每天都可以看看自己的养老金账户。当然,我们不建议大家每天看。股市有风险、有波动,所以每天看会影响心情。建议大家3个月、半年、一年这样来看,可能会好一些。

三是大类资产配置的功能,这个功能主要是通过下滑曲线或者是风险收益目标来匹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水平。通常我们会有两类产品:一类是养老目标日期的产品,还有一类是养老目标风险的产品。

四是我们可以投资的品种比较多,传统来讲大家买基金,会买股票基金、债券基金。但是FOF类的基金具备完整类别的资产配置范围,可以投股票、债券,也可以投海外和商品。我们自己管理的产品当中曾经也投过黄金、原油、纳斯达克ETF等,也获得了比较好的资产配置效果。

五是我们是基金组合,确保我们能够获得资本市场平均的水平。比如基金行业从行业发展到现在差不多20多年,按照银河统计的数据来看,持有基金的平均收益大概是14%到15%的水平。如果在这个水平之上,按照董教授所说的7%的收益,10年翻倍到14%,可能5年就翻了一倍,这样就可以达到个人养老金最后实现的收益,距离达到主持人所说“活力老人”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六是因为FOF基金是“基金中的基金”,通过选择业绩更好、收益更稳定的一类基金,通过资产配置的方法烫平单一品种给我们带来的波动。通过这样的组合,能够增强投资者的持有体验,这点非常重要。

今年1月份市场不好,大家都觉得基金的体验很不好。但如果我们持有一些FOF类的基金,可以看到波动性明显小于你单一拿同类型基金的波动。

安仔:听完董老师和肖总的讲解,感觉公募基金养老FOF和第三支柱有一种“鱼和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的第三支柱需要更加的完善和丰富的金融产品,比如像公募基金养老FOF实现国民养老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第三支柱中有很多不同的金融产品,尤其是养老FOF,在第三支柱当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它很顽强、很新生的生产力,帮我们实现“活力老人”的状态,这是我的理解。

晴天:董老师在演讲过程当中提到一个点,我觉得很有意思,说“未来我们更需要从储蓄型养老变成投资型养老”。而且我曾经也做过一些小功课,看到一段董老师的视频说“中国人储蓄率高,一方面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文化习惯,中国人自古节约,喜欢储蓄。更重要的是,对比西方国家,我们愿意储蓄可能是因为我们养老保险不够健全。我们更相信要靠自己攒下来的力量去帮助我们渡过老年生活。而西方国家,虽然看似他们国民的储蓄率低一些,但因为他们有更多的第二、第三支柱来保证他们未来的养老生活,所以反而使得我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会不太一样”。想请董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他们在养老管理方面有哪些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董克用:过去我们总是听到很多国家,特别是美国,说美国人就知道花钱,不知道存钱,没有什么储蓄。这种说法,某种意义上是对的。但如果你看到养老金的结构就会发现情况不一样了,大家看看这张图:

拿中美来做比较,其实美国的养老金制度在国际上排名不高。无论是安联指数还是美式指数,美国都没有排在前面。为什么拿它做比较?因为有可比性。目前它的GDP第一,中国第二。我们是人口大国;我们有13亿人,美国是3亿人,拿一个小国几千万人的没有可比性。美国也是一、二、三支柱,我们看最后一列,美国在2020年年底,一二三支柱存了37.6万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79.43%,主要是二、三支柱存的,22万亿和12万亿,第一支柱是现收现付的,2.8万亿。

中国这些年存了多少?到2020年底,9.32万亿人民币,换成美元就更少了。占当年GDP不到10%。谁存钱了,谁没存钱?是美国存钱了,制度化地存了一笔钱。一般的储蓄,各国都一样,存款自由、取款自由,这叫储蓄。养老金账户不一样,特别是二、三支柱,存进去了,不到一定年龄取不出来。是国家建立了制度,通过各种税优政策为了让你养老用的,不是为了让你买高档汽车用的,所以你取不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二、三支柱确实为老人应对人口老龄化存了一大笔钱,所以没有那么多后顾之忧,因此他敢去花钱,他的银行储蓄里没钱。咱们的制度建设不够,存得太少。中国的老龄化又快、又严重,所以要赶快做积累,这就看到了差异。我们要加快二、三支柱建设,积累型养老金的建设,解决这个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安仔:董老师的这张图特别有意思,我也想和在线的朋友分享一下。除了您说的合计数据,美国是占2020年GDP的180%,中国是占2020年GDP的9%。一般绝对数字都是小于美国的,可能也和经济的整体情况有关系,但也有一个相对数字:美国第一支柱占GDP的比重13.36%,中国第一支柱占GDP的比重是5.72%,差距不算太大。美国的第二支柱占GDP的占比是107%,中国的第二支柱占GDP的比重是3%,这个差距非常大。美国第三支柱占GDP58.22%,中国“十三五”占GDP的比重是0%。

董克用:因为那年的数据太小了,2018年开始试点。

安仔:是0以上,但是接近0对吗?

董克用:是的,太小了。你说得没错,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差距非常大。

省下一杯咖啡的钱

感受基金的复利能量

晴天:感受完中美之间的差异,请教董老师另外一个问题,您曾经也在另外一篇访谈当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说“年轻人只要把咖啡省下来,可能就能为未来的养老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安仔:这个我也做功课了,我是深度的咖啡和电影爱好者,我还学习了您视频中的观点,说“现在的年轻人省一杯咖啡的钱、省一张电影票的钱,把这个钱投身到经济建设中,服务于自己的养老”。晴天提到这个,我提出有感触。我能感受到养老很迫在眉睫,但是像我和晴天这样的年轻人,有必要现在就开始着手吗?甚至说我们在线还有一些朋友是00后,需要这么迫切开始为养老服务的小事吗?

董克用:刚才的这张图告诉我们:美国存了很多钱。但是后面一句话我没有告诉大家,他们花了多长时间存了这么多钱?其实美国人花了很长时间, 40多年,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开始存。对于金融界人士来讲,最重要的概念是复利,也就是中国人讲的“利滚利”。不是说等我老了、需要钱了,58岁赶紧找钱、存钱,来不及了,没有办法翻、没有办法滚了。像你们20多岁的时候每天省一杯咖啡,30块钱,一个月1000块钱就出来了。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人类第八大奇迹。我们有一个全国社保基金,这是一个积累型的基金。从2000年成立到2018年,年化收益率达到了百分之8点几,现在是2.5万亿。但是投资汇报总额中,1万亿是投资回报。一个稳定的投资, 20多岁一个月(定投)1000元,稳定40年,65岁退休,最后的收益中80%是复利的钱,不是本金而是收益。也就是说滚雪球,早滚就越滚越大。如果你当时存,过两年取,那不行,是本金,没有多少利息。所以要早入手,早做准备,我觉得是最重要的,就是复利的概念。

肖侃宁:董老师提到了复利的作用,实际上我们也有一个数据,从30岁开始存钱,每个月1000元,存到你60岁退休,多100万。这个收益率是按6%算的。

董克用:刚才您提到如果是14%,那就更不得了了,就有200多万了。

安仔:早滚这个雪球,意义是非常大的,每次省出来一杯咖啡和一张电影票还是很有意义的。

董克用:年轻时候早做准备是重要的,你看到了未来的人口结构是这样的。会不会变?会有微调,主要取决于你们这样的年轻一代是不是都有3个孩子,估计这事会实现,但可能很难。人口结构既然是这样的,我们的养老金结构又是这样的,为了有比较好的养老生活,为什么现在不做一些准备?

现在我们国家的平均工资已经上来了,国际上有一个标准叫恩格尔系数,就是说你的食品支出,占你每个月收入的比重。如果不到30%,说明你已经有钱已经开始存钱了。我们国家现在(食品支出占收入比重)低于30%,也就是说我们的工资可以开始存了。像我们当年开始工作,一个月是10多元,那时候工资确实很低。10多元工资,让我拿出30%,那我怎么活?不可能。现在我们的整个工资水平上来了,就应该开始有这样的打算了。

安仔:董老师的意思是说,现在恩格尔系数不断在降低,也体现了我们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无论是对各年龄层的人都可以及早做打算,尤其是今天看完我们这场直播。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在直播之前我做了一下功课,了解了一下肖总、熊总的产品类型。刚才嘉宾也介绍到了,养老FOF,一个是目标风险日期,一个是目标风险。现在我们管理的产品,有一支2030目标日期,还有2035和2040。这三只产品,以退休年龄计算,主要关注到的是70后、80后。结合董老师说的,大家都应该及早做打算,什么时候给我和晴天这样的90后、95后甚至将来的00后做产品?

肖侃宁:实际上我们早就有计划了,只是目前个人养老金的具体实施细则还没有出来,相信未来会有很多超预期的东西。为了能够和未来养老金管理办法、包括年龄结构更好地匹配,所以我们现在推出的只是计划中很小的一部分。未来我们会从广度、深度两个方面进一步拓宽我们的产品链。大家不要觉得只是为90后准备,还有已经退休的人,他们也希望继续把钱放在里面保值增值,这些人也要考虑他们的资金保值增值。

这一整套的产品链,银华都有明确的计划。等到后面政策落地,我们会逐步根据实际情况来推进。后面我们还可能会有一些定制的产品,比如今年和一些银行做了产品的定制。因为现在有很多银行慢慢嗅到了养老金发展的趋势,大家非常热衷于养老金后面怎么做,后面我们准备为银行客户做定制的养老金产品。所以不要急,只要政策出台,我们肯定会非常迅速地推出琳琅满目的、适合各年龄段的、适合各种层次的投资者养老产品。

安仔:开始攒钱,少喝咖啡、少看电影。

晴天:肖总也讲到,等到各种政策出台之后,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产品响应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在董老师分享的过程中也提到了养老税延的问题,这个词最近讨论的热度很广,是否可以请董老师为我们讲解一下。

董克用:税延这个词比较专,对很多人来说有些生疏。是什么税?其实说的是个人所得税。我们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和国外有一个很大的差异,我们国家有一个起征点问题,有些国家是扣除,其实概念一样。很多国家你都要交一点税,因为交税是公民的义务。国家的钱从哪来?无非就是从企业收税,从个人收税,所以个人税收很重要。

但是在我们国家,因为我们国家税收制度不一样,体系不一样,所以我们的个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不大。在第三支柱出台,我们进行试点的时候就提出了税优。你每个月可以从工资当中拿出一部分的钱,在税前投进去。投进去之后,你的投资部分、保值增值部分也不需要纳税,领取的时候再纳税,这叫税收递延,这是国际上的惯例。

2018年底赶上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从每月3500元提到了6000元,又加了六项扣除,包括每个月可以为父母扣,还可以扣房租、教育等。扣除完之后,一个月1万元以下基本上不用交了,因为各人的情况不一样了。当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当时试点不尽如人意的一个原因就是如此,原来交税的人很多,一下缩减了。

当时我们提了一个建议:给你父母养老都能扣1000元,给自己养老也扣1000元,这1000元直接打到个人账户不就可以了吗?但有关方面的政策已经出台。也就是说,税收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措施。5000元,加六项扣除,看起来很高,别急,我们国家的工资还在不断增长,慢慢地,很多人都会达到这样的水平。当达到这样的水平之后,大家要注意了,该享受税收优惠的时候一定要享受。不能说应该享受,结果我这1000块钱每天喝一杯咖啡,喝没了,税优也没有享受到,最后(按照复利计算的收益率)100万也没有了。达到税优点的时候,一定要把税优的政策用好。

晴天:这也是制度化激励大家,将这笔钱放到第三支柱当中。

董克用:完全对。发达国家个税占的比重很大,每天都算这事,所以很注意。现在大家个税交得少,不太注意,没有那么敏感。但是别急,真到你交的时候你要算一算,记住我咖啡的故事就行了。

晴天:董老师您也说到了“不着急”,能不能分享一下,当前关于养老税延政策推行的进度如何?

董克用:第三支柱是2018年开始试点的,当时提出试点一年,一年之后扩大。刚才也讲到了,不尽如人意,发现这事很复杂,然后就开始研究,我们也参与了一些研究。现在政策提出来了,很清晰,去年年底深改委的会议提出个人养老金的几点:账户制、多方参与、财税支持,这几点都非常清晰。刚才肖总提到的具体政策,我想很快(会推出)。但也确实复杂,这账户肯定要开到银行,这个账户可能和我们现在的账户都不一样。现在我们的账户是三类账户,存钱、取钱,你都是要自主的。以后开了养老金的账户,是你只往里存,不能取。

老百姓会思考:这谁管?你们能管好吗?接下来第二个问题,你要买产品,这时候买什么产品?我怎么比?平台在哪里?银行账户开好了,我在什么平台购买?过去银行都卖基金产品,今后是否还有其他的手段?像现在,我们在手机上也可以购买。年轻人不跑银行,可能一年都不去一次银行,现在我也学会了,也在手机上解决一些问题。以后手机上是否可以买?这都是挑战。在手机上买,如何能把系统对接好?有关税优,税收部门盯着你别偷税漏税,这些都需要磨合。

对于我们今天来讲,最重要的是产品。过去试点中只有保险产品,接下来肯定是基金产品要做好准备,你们已经发行了。银行理财也在做试点,新的理财子公司也在做试点,我还去了深圳和他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他们发展得挺好。最新是在成都开始试点等等。将来产品会越来越多。

老百姓怎么会参加第三支柱?很简单,老百姓就看收益怎么样,你管得好不好。如果大家一年之后一看,我存在个人账户里的钱虽然不能取,但收益还不错,没有达到肖总说的14%,但是有6%、7%,也会感觉很好。因为现在很多国家都是零利率,有的是负利率。有一个地方我存下来有6%、7%,哪怕是4%、5%,大家也会感觉很好,我就会积极参与。有这样几年大家的亲身体验,中国人的算术学得好,看到这样的(成果),再把复利的概念加上去,马上那杯咖啡的钱就存进去了。

肖侃宁:信心就来了。

晴天:我看安仔听得很认真,我考你一下。刚才董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养老税延对于个人投资者的优势,能不能再请安仔用普通投资者更能直接感受到的优势和我们分享一下。

安仔:根据董老师的说法,我的理解就是,税延,首先要明确是什么税?是个人所得税。实际上相当于国家在给我们个人购买的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时给予的政策性税收优惠。最终我们通过购买这些产品,实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复利。这让我们在养老的时候,(相比)不去购买养老产品所获得的(额外)收入,也是助力“活力老人”的概念。

晴天:是的,不仅如此,这笔钱可以在我们交个人所得税的时候直接抵免,我们买任何基金产品都会有一个预期收益,但如果是养老产品,最大的激励作用在于可以在个税计算的时候予以扣除。我们也非常期待这个政策的出炉,像董老师所说的,聪明的中国人算了这个数字,可以感受到我们的收入,对于个税减免的效果,在账户当中可以看到一定的价值,又能从养老金账户当中看到产品力的提升,带来更大的投资收益,让更多投入参与到养老金的管理当中。

晴天:今天关于行业的分享就到这里,因为董老师也提出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产品做得好不好,老百姓很聪明,要看到产品做得好,才愿意存钱。接下来请两位基金经理,更多分享一些如何运作管理养老FOF的话题。首先请基金经理为我们分享一下,同样是基金产品,养老FOF和普通FOF产品有什么区别?先请熊总分享一下。

熊侃:首先,养老FOF是一个具有目标的产品,以养老为目标,这是相对普通FOF最大的不同。由于是以养老为目标,所以特别强调资产配置和长期收益能力。在资产配置上,可以投资的类别就比普通的FOF目前法规的设定更广,比如可以投资到海外,可以投资到QDII,也可以投资到商品。另外,在投资的资格上,比如说做一个养老FOF,要求必须有2年以上的存续期,并且规模要达到2亿。普通FOF的要求低一些,只要有一年的存续期,规模达到1亿就可以了。

晴天:我想提个问题,刚才熊总提到存续期,我想问一下,产品设立的时候如何确保它的存续期一定能达到2年?

熊侃:因为FOF基金都是买子基金的,是说子基金的存续期在2年以上,这是它的一个要求。还有一个是对基金经理的要求,养老FOF管理的是养老资金,对安全性、投资收益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对基金经理的资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5年投资、研究、交易的经验。相对普通的FOF基金,一般要求3年的投资管理经验,时间长度要求不一样。

晴天:刚才也提到了目标日期型的养老产品和目标风险型的养老产品,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两种产品的区别?

熊侃:目标日期型的产品比较好理解,因为我们看到这些基金的名字上会有目标养老2030、2040、2050,这个数字代表的是投资者退休的年龄。如果你退休的年龄在这个附近,你可以直接购买这类产品,这类产品相对简单,投资者往往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不了解,如果要购买养老产品,可以直接算自己什么时候退休,直接购买相应的产品。

这个产品设计中已经考虑到了很多的因素,投资者如果是2030年退休,现在已经是2022年了,时间距离不远。这时候如果投资太高的权益比例,风险就会比较高,所以这类产品会把权益投资比例降低到30%甚至更低,使得他临近退休资产价值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动。如果是年轻人,比如90后,适合90后的产品是2050的产品,2050年他60岁,可能要退休了。

2050的产品,作为年轻人,肯定愿意更多地投资到权益类的产品当中,可能要投资80%的权益,可以承受更多的风险。因为高权益可以带来高收益,哪怕资产出现了波动,短期出现了亏损,也有时间扳回来,因为几年一轮牛市,可能能经历好几轮。对这类投资者来说,2050这样的高收益产品,就是高群益比例。我们在2030、2040、2050这一系列当中,通过下滑曲线,将我刚才讲到的风险特征描述出来,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是目标风险产品,相对简单,一般分成三类:稳健类、平衡类和积极类。稳健类的,就好比一个“固收+”产品,权益比例在30%,或者不超过30%。平衡类的是权益和债券各50%。积极类则权益比例高一些,80%。这三类产品的划分,如果投资者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我这个人就是怕风险,我就买平衡型或者是买稳健类的。

有的人说我就是激进一点,我就买激进型。当他买了激进型一段时间之后,可能觉得市场波动我受不了,就可以在下一次买的时候降低一级,买平衡型,或者是降到更低。或者,你买了稳健类的产品,过了一段时间觉得收益不够,觉得没有什么波动,你可以把风险等级向上调。这一类产品适合对自己的风险有一定了解,并对自己做过研究的投资者,整个的养老产品分成这样的两类。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从目标日期产品入门,就买这样的产品,简单,什么都不用考虑,根据退休年龄就够了。

养老FOF三大投资策略:

专业化、精细化、分散化

晴天:目标日期型的产品,更多是通过我们的风险下滑曲线,越临近退休年龄的时候,会把风险敞口继续缩小。通过我们对您退休年龄来判断您对于资金的风险看法,要求风险控制越来越好,我们帮您主动做资产管理和运作。目标风险型的产品,就需要投资者很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体验不同的产品在持有过程当中的波动,进一步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

希望各位投资者朋友可以更好的认识不同养老FOF产品的区别,在未来选择当中做出更明确的判断。今天和大家介绍的这只基金产品,也是正在重磅新发的产品,这是一个目标风险型的产品,对吗?

熊侃:对。

晴天:请问熊总,您也提到了,我们管理一只FOF产品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到投资者对于风险的要求、风险收益比,我们是用怎样的投资策略实现的?

熊侃:我们做投资的时候主要考虑到几点:专业化、精细化和分散化,通过这样的三个大的思路进行管理。比如目标风险型基金,类似于“固收+”的产品。打个比方:

一是专业化。因为这是一个“固收+”的产品,我们可以在市场上,根据市场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固收+”的策略有很多,比如在股票市场较好的时候,用更多债券型的,比如二级债券基金,这种增强型的基金配置了更多的权益资产。如果市场上某一类的风格特别明显,我们可以配置一些量化的,在风格因子上比较突出的,或者是一些对冲型的基金。比如市场上打新的收益比较好,我们可以配置更多的打新基金,这种灵活类的基金,这是策略上的选择,是通过专业化实现的。

二是通过精细化实现。比如我们是FOF基金,有专业化的选基金团队。全市场有8000多只基金,一个普通的投资者看到8000多只基金,可能分类都分不清楚。我们通过专业化的投资团队,可以选取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产品。

三是分散化。主要是从风险角度考虑。每只基金不会重仓持有,避免一些踩雷的风险。尤其对于以债券为主的产品就显得特别突出。如果你是普通的债券基金,你直接持有债券,可能会买到一只不好的信用债,出现了暴雷,你就会出现净值大幅下跌或者无法赎回。作为FOF产品的优势,可以通过购买多支债券基金分散债券违约的风险,这是它的一个好处。

晴天:同样是“固收+”,如果是债券型基金,买到可能出现信用风险债券暴雷的时候,没有办法卖出债券。FOF产品则可以通过购买多支债券基金分散债券违约的风险。

安仔:刚才说到养老FOF,也说到养老FOF相对普通基金特别强调风险特征。我们主题也是养老,是不是说养老FOF真的可以实现没有风险?

熊侃:不是。养老目标基金,名称当中的“养老”二字代表是以长期投资、长期升值为目的,并不是说有“养老”二字就是绝对安全,这是两个概念。基金的风险水平,在合同当中有明确的规定,要么是由下滑曲线确定,要么是由稳健、平衡、积极来界定。但由于是FOF基金,总体波动一般小于类似资产配置的普通型基金。

安仔:刚才熊总还提到三个特征,其中一个是精细化,就是怎么样在8000余只市场基金当中进行选择。我还有一个疑问,很想听听两位的介绍,这种养老FOF基金是怎样的运作模式?普通的主动权益基金,可能是基于对行业和公司的了解构建个股的池子。但是在养老FOF里面,面对市场8000余只基金,如何选?

熊侃:这涉及到我们一整套的投资策略。我们的投资策略,总结起来是几个关键词。一是行业中性,在行业中性的基础上有几个Alpha策略。我们会抓住市场的矛,以偏股型基金指数为市场的矛。我们观察这个市场,刚才肖总提到了,基金行业成立20多年来,银河数据显示我们的基金平均收益率有14%以上,偏股型基金有16%多的收益。我们的理解,如果作为一个投资者我们能够长期拿到这个收益是非常不错的。以偏股型基金指数作为一个矛,你达到了这个目标,其实收益率很可观。你如果战胜了偏股型基金这个指数,你就基本能战胜全市场,从各维度来看都觉得不错。这是一个前提,你要达到这个目标。

达到这个目标之后我们有三个Alpha策略,我怎样能够超越这个目标。我们超越这个目标也有一些手段,比如有些仓位控制的手段,我们会用到剩余流动性的框架。用专业术语来说,剩余流动性就是M1减去社融,基本代表的是进入虚拟经济的资金量。我们认为市场是牛市还是熊市,或者是震荡市,基本上是由资金来决定的。我们也知道我们很重视盈利,盈利解决的是每年市场的风格问题。我们通过剩余流动性指标进行仓位控制,这个大的方向我们就把握住了。

仓位控制之后,我们还会做一个基金的选择,也就是刚才提到的市场上8000多只我们怎么选?我们会更偏好哪一类基金?在权益类基金当中,在普通选基的基础上,我们更偏好比较灵活型的基金经理。普通的基金选择,现在做一个FOF基金常用的套路就是先用一个量化筛选,筛选出一些长期绩优的基金,然后我们会对基金经理的特征做一个评价,打上一些标签,一些基金经理适合牛市还是适合熊市、是什么样的风格?会对基金经理进行访谈,了解基金经理的具体操作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对市场的看法,选择一批基金经理来进行匹配,这是一些常规的操作。在此基础上还会有额外的东西,我们特别喜欢灵活型的,灵活型的特点是对市场的应对能力比较强。

安仔:牛、熊、震荡市,您说了三种市场风格。

熊侃:他的特点是,如果市场出现了波动或者是出现了与开始判断不一致的走势会怎么办?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应该具备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有一个判断力,利用专业能力会做出一个选择,比如是否今年要重仓新能源,或者是什么样的方向。但如果市场的进展不尽如人意,和他的想法不一样,他是否会进行调整?有些赛道型的选手就不调了,会坚持在这个方向。也有一些会觉得,如果市场出现了和他预想不一样的变化,可能是他的判断出现了问题,他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这种基金经理可能生存能力就会强一些,所以第二个特征是应对能力。我们把这类基金经理专门筛选出来,作为一类核心资产,就是我们非常看好的,与众不同的,在市场上和其他不一样的方面,策略型的基金经理方面。

第三个Alpha的来源,我们怎么筛选赛道型的资产?因为银华基金在权益投资方面的能力比较强,我们依托的是公司的研究平台。FOF团队和公司其他投资部门一样,依靠的是同一投研平台。我们公司在这一块用的是景气度的研究方式。我们做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年不管是牛市、熊市还是震荡市,按照扣费后的净利润这样一个指标,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组。每年收益能够进入前列的,基本上还是扣费净利润分组在高位的那一组,所以景气度投资,或者按照景气度排序,按照这个方式选择行业是一个很好的赛道型的资产选择方式,通过这三个Alpha,再结合前面,我找到一个市场中性,找到一个偏股型基金的总体配置,我在上面做一些优化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投资效果。

晴天:熊总,您提到了策略型基金经理,因为很多投资者朋友,除了买养老FOF之外,肯定也会主动买基金产品。选择应变能力更强的基金经理,会有哪些指标?比如“爬坑”能力,或者什么其他的指标来评价这个基金经理,是不是您所说的,他能够灵活的应对市场风格的变化。

熊侃:我们确实有一个“爬坑”能力的指标。大家可以用不一样的指标,但意思都差不多。如果他的短期排名落到了市场的后三分之一,在三个月内能否有办法使他的业绩、排名进入前二分之一。

晴天:这样可以看出这个基金经理是否可以灵活地、根据当前持仓进行组合的调整,及时反思自己的组合构建有没有问题。我们也很希望看到更多的优秀基金经理被我们选择,使得我们的产品净值走得更好、更稳。董老师听了两位基金经理和大家分享了很多我们是怎样做的,是否对公募基金更有信心?

理财不等于投资

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去做

董克用:熊总讲得非常专业,如何从多种产品当中选择?最近看冬奥5000米一圈圈的接力滑,我感觉特别像,(养老基金)是没有尽头地、一圈圈地在滑,每一滑的时候都在选择,哪个基金经理在滑?滑的方式是什么?你看这些训练都很成熟,很有经验了。国外还有一个事我也会提到,特别是第三支柱,个人账户,国外还做了一个默认产品,这两位老总应该都听到了。

什么意思?我一个月省了1000元了,但让我买,我不知道买什么。看到了2050这个产品,虽然我是2050年退休,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所以就放在那里没有动。这钱怎么办?国外再设计了一个办法:你不动,我专门让你买一个默认产品。结果突然发现,懒人挺有福气,默认也不错,因为默认也是什么都做的,也都是基金经理们做好的,默认的收益也不错地达到4%、5%,那下个月我不(主动)理了,还是默认,突然发现大量的人就是“默认”,倒省事了。

对个人来说让他选择,他也不知道怎么选,(但收益)反而(让他们)觉得很有意思。有一个案例,英国做了一个自动加入的模式,模式里面有一个平台叫Nest(意为“巢穴”),让你们加入,你们不选就是默认,最后发现80%的人都是默认。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将来,当政策完善了、出台了,大家看到了,除了现在的一些办法,老百姓还是觉得有些不知道,你们做点默认。默认做好,后面道理他们都知道的,做好了这个,大家可能更方便,也不用操心了,默认之后收益来了。

中国金融界的一些人特别聪明,中国人的数学又好,各方面的分析能力、分析工具也多。关键的关键,除了他们的作用外,也寄希望于我们的经济成长。我们国家未来的经济成长、城镇化的过程。虽然我们说了,未来的老龄化很严重,但是我们的成长也很快。下一个百年目标,到2049年的时候,这样一个目标我们还要再翻番。随着这个过程,整个经济的成长,我们是通过养老金分享经济成长。经济成长是大背景,再加上好的产品、好的算法,把麻烦的事留给基金经理,方便的事留给老百姓,以最方便的方法去实现(资产增值),这是最优的。

安仔:我觉得董老师讲的“默认账户”特别好。一方面给所有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提供了一个思路,希望我们通过自己优秀的业绩成为默认账户当中优秀的基金管理者,提供优秀的产品。另外一方面您说到一个角度,对很多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的内心不太了解产品的情况,但也希望可以获得货币的价值,放在其中。比如我们今天这场直播,大家更了解我们在做的养老FOF的特征是什么?大家可以主动选择。接着您的话题,我作为投资体验官,把问题抛给肖总和熊总,最近正在发行的养老FOF适合什么样的投资者?能让什么样的投资者在没有默认账户的情况下能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风险匹配程度的产品?

肖侃宁:这个产品是类似于“固收+”的产品,也可以这样说,如果在银行喜欢买理财产品的一批客户,它的产品可以作为理财的补充。目前理财产品也慢慢变成了净值化的产品,我们这种绝大部分是投资固定收益的,30%以内的权益比例,风险相对来说是比较可控的。

安仔:名字当中就有“稳健”,也就是刚才熊总说的三种类型中稳健,权益投资相对低一些的。

肖侃宁:是的,我们公司这一类的养老FOF,已经是第三只了。前面两只我们运作的情况,长的超过了2年,业绩也都非常不错。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管理稳健类养老FOF的经验。

晴天:大家做投资时候的困惑,我应该多少钱去买权益型的基金,多少钱买债券型的基金,有多少钱用于养老的管理?希望肖总给我们一些投资上的建议。

肖侃宁: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关键。我只要出去讲,只要对面有个人投资者,我都会讲讲相关的问题。大家怎么去理解理财和投资的概念?理财和投资是不划等号的,理财并不等于是投资。投资可以把所有的钱投在一个地方,但理财要根据你的资金性质,根据未来家庭不同的需求来合理的安排这类的资金。在这里建议每个家庭都应该有“4个钱包”,也就是标准普尔的象限图:

一是短期要用的生活费,流动性比较强的这部分资金,用于半年内家庭用度,基本占20%。应急的钱,比如说重大疾病,财产保险也占20%左右。还有是长期的钱,也就是20、30年之后要用的钱,这部分钱包括我们刚才给投资者介绍的养老、教育基金这样的长期的钱,这部分占到40%。剩下的部分才是真正拿出去“博弈”的钱,也就是用于“钱生钱”的钱,我们可以拿20%左右的钱去进行高风险资产的投资,通过这样的安排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现在我们个人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当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就是没有把理财和投资这两个概念搞清楚。比如说有的人风险偏好很低,把自己所有的钱放在储蓄里面,像我的父母绝对不会去买基金,他有钱就是存钱。但是有的年轻人,像现在的90后,特别喜欢买高风险的产品,这样最后两种效果都不好。我们自己做投资也一样,刚才基金经理也介绍了,做投资的第一步是什么?就是把资金的性质了解清楚,你的钱可以承受什么样的风险,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根据你的风险收益特征,再结合当下市场或者是未来市场的趋势,来给你安排一个资产配置的方案。利用这个场合呼吁大家,要学会安排自己的资产。

晴天:非常感谢肖总的分享,观众朋友们,您现在收看的是《一茶一席谈》的第四谈,今天的主题是“基金陪您慢慢变老”,今天的《一茶一席谈》也到了尾声,最后一个环节往往会请基金经理和嘉宾来做一个关键词的留念,记录在茶饼上。今天的直播,也是虎年开年来的第一期,也能算是开一个好头,不仅是基金产品开个好头,也希望今天的直播可以给我们虎年开个好头,也请三位嘉宾给观众朋友留下一个祝福语,并在这个祝福语中找一个关键词写在我们的茶饼上,先请董老师为我们送上一个虎年的祝福。

董克用:在中国文化中,12个生肖中的老虎,老百姓都说“以虎为尊”、“以虎为贵”,东北出现一只老虎大家都很高兴,电视里都说“我们有野生虎”,非常高兴。在中国文化当中,老虎是威严、坚强、自信的,这就是老虎。过去两年,我们都遇到了一个从来没有遇到的情况,新冠疫情,不像过去的非典,几个月就过去了。两年了,疫情还在,但我们看到没有问题,我们仍然很好地抗击了。甚至在疫情的情况下,我们还准时办了奥运,没有推迟,这就说明我们国家有“虎气”,有老虎的精神。对我们国家未来养老事业事我们也是很有信心的,也要把我们的虎气发挥出来。我们祝愿大家都能生龙活虎,热情迎接每一天的生活,去做好我们的养老金工作。我留给大家的关键词就是“生龙活虎”。

晴天:非常感谢董老师,请董老师落笔。董老师一看就很有毛笔的功底。“生龙活虎”,也确实是我们对于大家在投资、在生活当中一个非常好的祈愿,谢谢董老师。

肖侃宁:如果梳理一下去年二级市场的表现,包括今年开年以来的市场表现,以及两年多来的疫情,我们也认为,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情况下,养老金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的压力也非常大。董老师也给我们提出了期望,后面也希望利用我们的经验或者是“虎”的勇气,给养老金贡献我们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就用“虎虎生风”这样的词来勉励自己。

晴天:“虎虎生风”,也可以看到基金经理对于今年的投资,虽然承受一定的压力,但是对于未来的投资也是非常有信心的。也希望“虎虎生风”真的能实现在我们自己的个人资产里面,希望大家的资产都能虎虎生风。感谢肖总,最后请熊总为我们送上本次《一茶一席谈》最后一个祝福。

熊侃:肖总对去年和今年的二级市场做了全面的梳理,非常客观。接着肖总的话,希望通过我们专业的力量帮助大家在投资上如虎添翼。虽然今年的市场有些波动,出现这样的事情其实是很好的建仓机会,我们也相信专业力量能够产生专业的效果。通过长期投资、复利的效应、专业的决策,争取帮助大家长期取得不错的回报,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就给大家写一个“如虎添翼”。

晴天:谢谢熊总,我相信“如虎添翼”不仅是用于我们未来的生活发展,也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更好运用资产工具,更好地运用金融产品,能够使大家的资产添上一双翅膀,也能实现如虎添“亿”,日进斗金。

熊侃:好,我就用如虎添“亿”。

晴天:非常感谢各位嘉宾,这次也是《一茶一席谈》虎年第一期,大家也送上了很多虎年的祝福,最后请安仔作为基金投资体验官,也是《一茶一席谈》的常客,来了四期。请安仔为大家送上一个虎年祝福。

安仔:今天我的感触非常多,董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国内国外养老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前景,以及基金经理肖总、熊总为我们讲了正在发行的养老基金,包括以前已经发行的养老基金的情况、目标,做到什么样,和其他主动管理基金有什么区别,受益匪浅。今天送给大家的祝福,是希望我和大家的基金账户都是全线走红,业绩长红。遵从董老师的指示,从新的一年开始,多喝茶少喝咖啡,争取每个月攒出1000元。

肖侃宁:茶也很贵(笑)。

安仔:那我多来来这个节目,可以免费喝茶。也希望小伙伴、投资者们,都可以感受提前准备养老带给我们的魅力、快乐,以及为我们未来成为“活力老人”而助力。

晴天:非常感谢,每次《一茶一席谈》的嘉宾配置我们都觉得颇有深意,今天请来了董老师,从高屋建瓴讲了养老金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帮助中国解决老龄化的问题。接下来也请两位基金经理,从真正做好金融产品的角度,如何真正帮助大家提升养老账户在国民账户当中的存在感和幸福感。不管是在学界还是在金融市场、二级市场为我们做出贡献的大咖们,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一茶一席谈》栏目。本期《一茶一席谈》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的观看,也非常感谢基金经理和嘉宾们,再见。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净值会因为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投资者需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并详细阅读产品的法律文件,基金的具体风险请查阅招募说明书的“风险揭示”章节的相关内容。基金投资策略、投资范围、基金经理等信息,可前往基金公司官网的信息披露板块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