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中的异类非天尖茶莫属(一)
黑茶,粗茶的代表,以前作为传统的“边销茶”,主要以销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为主,供当地少数民族同胞饮用,作为奶茶、酥油茶等当地特殊饮品的基础原料之一。
黑茶与其他种类茶叶不同,所用原料不以细嫩为主,反而大多用的都是粗老原料。
作为便宜的边销茶,自然也不可能用太过细嫩的原料。稍微懂茶的茶友都知道,原料鲜叶也是分等级的,越是细嫩的鲜叶,等级越高,价格自然越贵。黑茶作为便宜的边销粗茶,为了降低成本,大多都是选用较为粗老、便宜的鲜叶,这也是其“粗茶”之名的由来。
虽然,粗老的叶片,富含更多的营养物质,更加容易冲泡出浓厚的茶汤。但是,由于传统思维作祟,大家都是追捧细嫩原料的茶叶的。
黑茶,因为原料粗老,被贴上了低档粗茶的标签。
不过,黑茶之中也有这么一个异类,不仅在用料和制作工艺上有别于其他黑茶,甚至还一度成为古时候上贡朝廷的御用之茶,彻底摆脱了低档粗茶的标签。
这个黑茶的异类,就是天尖茶。
一、何为天尖茶
说到天尖茶,天尖二字就能显现出它的特点。
天,天子御用之意。
尖,细嫩芽尖之意。
天尖茶,就是古时候进贡朝廷,以细嫩芽尖原料为主,供天子饮用的黑茶代表。
1825年,清道光皇帝将两江总督陶澍所进贡的安化黑茶赐名为“天尖茶”,列为清朝进贡皇室御用之茶。
天子所饮为天尖,朝廷大臣所饮为贡尖,普通官吏所饮为生尖。
以前,这一类用料细嫩的黑茶,不止天尖一种,传统来说,有“七尖茶”之称。
七尖茶分别是:牙尖茶、白毛尖茶、天尖茶、贡尖茶、生尖茶、捆尖茶、茶乡尖。
1.芽尖茶:原料采用谷雨时节之前,最为细嫩的茶叶,专供制“一斤套”(一斤茶叶装进一个茶篓)之用,以一百零六皮篾之小雨筛,精筛极细茶叶,制成一斤一篓之黑茶。西帮客商多于回籍时,作为高贵之赠品。
2.白毛尖茶:也是芽尖之一种,亦作为“一斤套”之用,原料也是采用谷雨时节之前的细嫩茶叶,因叶尖有白色,叶片未展开,宛若雀舌,曰白毛尖,各茶号门首,往往有“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先占一枝春”之句,可谓写实。
3.天尖茶:原料采用谷雨时节之后采摘的茶叶,用八十二,八十四,八十六皮篾(筛子的粗细型号),用雨筛筛出踹制而成的陕引大包。
4.贡尖茶:分头黄、二黄两种,头黄用六十四皮篾粗筛,二黄用五十二皮篾筛出,筛出踹制而成的陕引大包。
5.乡尖茶:又名门市贡,用四十四皮篾筛出制成引茶,销场需要极少,现今多不踹制。
6.捆尖茶:采用叶片较宽的黑毛茶,用蒸软、捆焙的工序加工,使茶叶成条形,挑拣出黄叶,剩下茶叶呈乌油润,为生尖之“进供”,可为生尖并堆之用。
7.生尖茶:不用过筛,仅以簸箕拣去大黄叶即可,用“捆尖”之中的“良品”制成陕引大包,多供山西地方消费。
随着时代的变迁,“七尖茶”逐渐缩减为“三尖茶”,即:天尖、贡尖、生尖。其他品种陆续停产。
时至今日,品种进一步缩减,以天尖茶为主,少见贡尖,基本不见生尖。以此发展趋势,往后可能只剩天尖茶一枝独秀了。
这就是天尖茶的由来,原来一门七兄弟,现在很可能只剩这一只独苗了。
由于篇幅有限,今天先说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来讲这个黑茶之中的异类。
未完待续。
一杯黑茶,解你的油腻
辨别茶叶优劣的方法
茶叶有假货?别说,还真有
选购茶叶要注意这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