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品新秀“信阳红”茶
中国茶都茶文化第一街的雕塑。
整洁美观的茶叶店。
茶叶市场内景。
长势茂盛的茶园。
包装精美的 “信阳红”。图片均由记者李克君摄
南国的韵哟北国的风,
南湾湖的水哟大别山的情。
茶乡的妹子嗓门亮,云彩眼儿里飘歌声。
一山山茶园绿如海,一年年茶叶好收成;
一张张笑脸美如画,一声声茶歌表心情。
哥哥腊月要婚庆,茶乡风俗待亲朋。
南来北往都是客,劝君端杯品香茗。
毛尖绿茶是传统,新添精品传美名。
莫问客从哪里来,喝茶要喝“信阳红”。
在广大的茶人心中,信阳作为我国最北的产茶区,一直以生产绿茶为主,主要采摘春季鲜叶加工生产绿茶——信阳毛尖。在茶人圈,有这样两句俗语,“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没处摘”“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这说明夏茶和秋茶也很受欢迎。
盛产名优茶叶的信阳茶叶产区,由于很少采摘夏秋茶,而绿茶又由于产量、销量和运输、贮存等受到了很大限制,信阳毛尖的盛名之下影响了信阳茶农的收入和茶叶的话语权。2010年,“信阳红”茶试制成功后,不仅解决了信阳夏秋茶叶采摘销售的难题,还创制出了信阳新派红茶这一红茶新秀。
7月18日中午,“宋韵中国 茶和天下”汴梁晚报记者万里寻访茶叶路第二特别报道组一行在信阳晚报同仁的陪同下,走进信阳毛尖集团旗下的龙潭茶叶有限公司和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探寻“信阳红”的成长历程。
龙潭茶叶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朱绍德说,“信阳红”茶的出现有着特殊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据介绍,虽然信阳毛尖茶叶在全国的知名度很高,但由于信阳毛尖对原茶叶的品质和形象要求太高,采摘的原茶利用率较低,因此种植茶树的茶农收入并不算太高。信阳毛尖叫得响,但信阳毛尖茶夏秋茶叶基本不用,茶农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信阳当地政府、企业、茶农曾多次考虑出路:如何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春茶产量,如何把信阳毛尖卖得更远、卖得更好,却从来没有想过生产加工绿茶以外的其他种类茶叶。
2009年,从产茶大省福建调往河南任省委书记的卢展工,专程深入信阳茶叶主产区视察调查。当他了解到,信阳作为我国最北的产茶区,一直以采摘春季鲜叶加工生产绿茶为主,夏秋茶的利用率极低,茶农收入难以进一步提升,他点题破解了信阳只产绿茶的迷局,提出信阳可以试制红茶。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一语点破局中人。于是,信阳茶人从政府到企业,开始了一轮你追我赶的试制红茶热潮。朱绍德说,这一提议也让五云茶叶集团等龙头茶企业相机而动。集团董事长阚贵元率先将试制红茶的工作付诸实践,并在公司成立了红茶研制开发领导小组和科技攻关小组,抽调30余名科技人员进行百日攻坚,投巨资在董家河镇良种茶基地建立了红茶加工厂,采购安装了国内最先进的红茶生产加工设备,选派专人赴外地考察学习,聘请安徽农大、祁门红茶的技术专家到生产基地指导生产……在试制红茶的两个多月里,阚贵元一直与科技攻关人员吃住在一起,终于在信阳第十八届国际茶文化节前夕,生产出了第一批合格的“信阳红”茶,与会的茶叶专家和各级领导品尝后赞叹不已。
“信阳红”茶试制成功后,卢展工不仅约请全国知名茶叶专家一同品尝,还亲自命名为“信阳红”。随后,在一些重大活动中,他更是带头向全国各地的朋友推荐“信阳红”茶。可以说,“信阳红”茶的产生是建立在增加茶农收入的基础上,“信阳红”茶的开发和生产是信阳市茶叶生产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科技创新,改变了信阳只有绿茶没有红茶的历史,对提升信阳茶叶整体形象、促进茶农增收、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等具有深远意义。而在推动“信阳红”茶的宣传上,信阳市委、市政府也是不遗余力,当年掀起“信阳红”风暴,很快红遍全国。在当年的报道中,“书记敬茶、卖茶”“市长街头推销”等新闻高居榜首。在这背后是当时的市委书记在郑州的“信阳红”风暴启动仪式上,挨个为现场的数百嘉宾斟茶;在“信阳红”风暴王府井活动周上,时任市委书记、市长在街头向过往中外游客推销起了“信阳红”。这既反映出了政府对茶农增收的态度,也说明了“信阳红”成为新秀的一个原因。
“信阳红”茶以特有的品质,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真正实现了“一炮走红”。据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茶艺师介绍,“信阳红”茶分为春品和夏秋品两种。其中,夏秋品主要为了解决信阳毛尖茶夏秋茶叶浪费的问题。据介绍,在“信阳红”茶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保持信阳毛尖茶条形精美的优点,解决信阳夏秋茶茶多酚含量高、口感苦涩的问题,在产品的研发阶段,经过反复试验和研究,在借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在制茶专家的现场指导下,逐步掌握并完善了一套“信阳红”茶独特的加工工艺。主要表现在萎凋、揉捻、发酵、干燥4个工艺阶段的创新上,尤其在发酵工艺上,最为强调温度、湿度、鲜叶表面温度、发酵时间的精准控制,以叶片变铜红色、青气消失、现出清新花果香为适度。虽然是学习于祁红茶,但又形成了区别于祁红的甜花香、川红的橘子香气以及滇红的鲜浓香气。
而春品“信阳红”茶则结合信阳毛尖茶鲜叶原料的小叶种等品质特点,以信阳毛尖绿茶为原料、经9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茶叶新品,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为“信阳红”中的高端品种,定位为中国高端新派红茶。所谓春品新派红茶,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品类新,春品“信阳红”有别于祁红、滇红、闽红、川红等传统红茶,是中国最北方的红茶产区;第二,口味新,滋味醇厚甘爽,有别于其他红茶;第三,工艺新,对发酵工艺要求苛刻,有别于其他红茶;第四,原料新,原料选用采于春季的细嫩芽头制作,芽头的珍贵和匀整,也有别于其他红茶的原料。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南省农业厅的茶叶专家,在形、色、香、味等方面对报送的“信阳红”茶样进行了认真、细致鉴定后,对“信阳红”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信阳红”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色泽乌黑油润,香气醇厚持久,汤色红润透亮,口感绵甜厚重,叶底嫩匀柔软,品质优良。
信阳作为传统的绿茶产区能生产出红茶,是积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的结果;信阳毛尖由绿变红的华丽转身,给信阳的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信阳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信阳红” 茶一定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寻踪故事:
苏轼游申留佳话
记者 汪元蒙
义阳为何变信阳?在宋代,义阳为避赵光义皇帝讳,改称为信阳,而原来的义阳茶自然改称为信阳茶了。很多去过信阳的文人学士中有这一位饮中君子,他既爱酒,又爱茶,“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便是他的饮中名句,这个人就是苏轼。据考,“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经新息县渡过淮河,来到信阳州的浉水河畔,不仅留下了“淮南茶,信阳第一”的著名赞语,还品出了“浉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
据传,苏轼到了信阳之后,一日信步来到浉河岸边的贤首山(今贤山),准备到寺内吃茶并拜访方丈,不料他却被看守寺门的小沙弥挡在了门外。原来,小沙弥见来人其貌不扬,一身打扮怪里怪气:头戴一顶破草帽,脚穿一双旧木屐,脸上还留着络腮胡须,就推说方丈云游去了。苏轼见小沙弥不肯让他进庙,也不计较,要来纸笔留下一个“净”字,转身离去。
苏东坡走后,小沙弥向方丈汇报,方丈听来人头戴草帽,脚穿木屐,猜想就是一个哑谜“茶”字,联想近来苏东坡到了信阳,八成就是这位老夫子在戏弄人。然而要追已来不及,想到他临走时留下的是一个“净”字,说不定他是到光州的净居寺了。于是,老方丈命人备了上好的茶叶,带了浉河之水,就向净居寺赶去。
贤隐寺方丈赶到之后真诚赔情,并吩咐人用自己带来的水泡自己带来的茶,苏东坡饮后疲劳顿消,禁不住连声赞叹:“真乃浉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也!”方丈就势请苏大学士为信阳茶题词,苏东坡也不推辞,挥毫泼墨,当即就写了“淮南茶,信阳第一”的著名赞语。
记者手记:
一杯“信阳红” 满满茶人情
记者 汪元蒙
一片毛尖醉天下,一碗红汤香万里;
淮南古茶第一乡,如今展现红茶香。
红茶之中的新秀,一杯“信阳红”开启了信阳茶农收获的春天。曾经的绿茶故乡,曾经的红茶禁区,结出了思想开放的花朵,散发出了转变的芬芳。
针针毛尖茶,展现的古茶区独有的质;
一口红茶汤,传递的是浓浓的茶人情。
“信阳红”红了,不仅带动了信阳茶的革新,还促进了农民增收。
笑,是茶农喜悦的外露;笑,是茶人满意的表露;笑,是那一杯杯红茶汤。一杯新茶,一曲新词。信阳茶从绿到红,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绿了千年的毛尖,在扮上红装后,极大地推动了信阳茶产业的发展。
眼前的一杯“信阳红”,似乎是茶农喜悦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