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凤凰单丛茶产业链深调研之流通丨告别“小散乱”擦亮品牌飞入千家...

2022-04-13 20:11:15热度:90°C

雨润青山绿,风催嫩芽发。三月的凤凰山,迎来春茶采摘季。

凤凰山脉的坪坑头村,是当下网红爆款茶叶“鸭屎香”的原产地。千庭茶业的采茶工们头戴斗笠,或挎竹篮,或背竹篓,穿梭在整齐排列的茶树间,一捏,一掐,娴熟地采摘着单丛新叶。春茶采摘下来后,将进行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制作工序,最终成为成品茶流向市场。

凤凰山上制茶忙。

当前,潮州市委、市政府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努力将凤凰单丛茶打造为全球品牌。作为凤凰单丛茶的核心主产区,凤凰镇茶叶种植面积7万多亩,年产茶叶1000多万斤,年产值10亿元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说:“喝凤凰单丛,第一杯一见钟情,第二杯念念不忘,第三杯不离不弃。”

但硬币的另外一面是,潮汕地区茶商、茶企遍地而开,却大多数规模小散、品牌杂乱,定价五花八门,专业市场缺位,区域品牌不响亮。连潮汕人都说茶叶市场是“乌面贼”,意思是它的价格看不见、摸不着。从“熟人经济”到“品牌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如何高质量做优做强做大产业,擦亮凤凰单丛金字招牌?连日来,记者就凤凰单丛茶的流通环节进行了深调研。

打破“熟人经济”

发挥品牌效应 助推产业化发展

潮汕人嗜茶若命,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将茶叶叫“茶米”。在他们眼里,喝茶就跟吃饭一样自然,家家户户都备上几套“茶盘家伙”(茶具),客人来访、好友相见,都会以一壶香气四溢的凤凰单丛茶招待。“有闲来食茶(有空来喝茶)”更是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招呼语。

在潮汕地区,无论是核心商圈,还是背街小巷,随处可见茶香飘逸的茶叶店铺。大街小巷里,只要稍有人烟的地方,就可见“茶”字招牌。在潮州市区只有约200米长的新泰街上,就有近10家茶叶店相对而开,成为“茶铺多过米铺”这句俗语的缩影与写照。

凤凰单丛茶属乌龙茶类,现有十大香型、80多个品系。“普通茶客走进店面,经常会被各种茶的名字弄得晕头转向。”在潮州开了20多年茶铺的梁先生说,目前市场上的凤凰单丛茶是原有“单株采制”的延伸,有单株采制,也有单丛品系、单丛品种采制。但有些茶农和经销商会利用可能出现的“一树一香”独特性,随意抬高茶叶价格。“刚出道的卖茶小妹被老茶客耍得团团转时有发生,而不懂茶的买家被老茶商带进沟里也是常事。”梁先生说,连潮汕人自己都会说茶叶市场是“乌面贼”,意思是它的价格看不见、摸不着,即使被“黑”了也投诉无门。

这些分布于大街小巷中的“茶米铺”,多为“一家一户”式个体化经营,多依赖于传统的口口相传、亲朋好友关系进行销售,客户群体往往只能覆盖茶店周边的实体消费人群。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些街边茶叶店看似生意冷清,少有忙碌时候,但依然能“屹立不倒”。梁先生道出了行业“内幕”——首先,这些“茶米铺”的消费群体相对固定,以“熟人经济”为主,消费者往往喝惯了一家茶店后,很少会更换,毕竟每家茶店的茶叶口味可能都会不同,因此顾客忠诚度非常高。其次,随着外卖快递和同城送达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一个电话下单,茶叶便送上门,方便快捷。此外,礼品茶有节日消费高峰期的属性,且有些企业也会选择与一家茶叶店形成长期合作模式。因此,潮州大多茶叶店的销量不成问题。

街边茶叶店主要做熟人生意。纪金娜 摄

随着产业的发展,“熟人经济”弊端渐显——以主观口感为判断依据,没有统一的品质标准和价格体系,品牌知名度不高、流通体系不健全……依赖“熟人经济”的“乌面贼”,如何才能高质量做优做强做大产业,擦亮凤凰单丛金字招牌?

“有单丛茶,那有没双丛茶?”“有鸭屎香,会有鸡屎香吗?”……广东天池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柯泽龙清晰地记得,10年前他到全国各地做展销时,大部分外地茶商对凤凰单丛茶并不认识,提出的疑问让他哭笑不得。“一方面是单丛茶产量少,另一方面是品牌推广不足。”意识到问题所在后,柯泽龙专注于“保质量”和“创品牌”,以此打破单丛茶产业传统的“熟人经济”模式,让全国更多人喝上凤凰单丛茶。

在凤凰山海拔1392米处,单丛种植核心区域的乌岽山上,天池茶园是目前粤东地区规模较大的高山有机生态茶园种植基地。柯泽龙将“1392”和凤凰山脉图形设计为商标,形成“粤字号”品牌,打造出“七彩”“经典”“传承”“凤凰展翅”等系列产品,推动单丛茶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经营发展。2016年,该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单丛茶上市茶企。

目前,天池茶业采用“直销+经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市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并在西北、东北及江苏设立运营中心,全国已有500家以上经销、分销点。“这两年营业额依然以50%的幅度增长。”柯泽龙认为,当下是凤凰单丛茶发展的风口时期,经过多年来产业的沉淀和近年来政府的扶持,凤凰单丛茶的知名度逐步提高,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去年底,潮安区凤凰单丛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建设并通过省级验收。包括天池茶业在内等9家实施主体自2019年产业园获批以来,围绕“生产+加工+科技+品牌”全产业链的升级,不断推进凤凰单丛茶精深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凤凰单丛茶品牌提升等工作,助推单丛茶产业化发展。

打造专业市场 破解“有产业无市场”困局

位于韩东新城的东方国际茶都,是潮州为数不多的茶叶专业市场之一。2017年1月,东方国际茶都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计划打造成为与“中国乌龙茶之乡”相匹配的茶叶专业市场,以填补潮州市茶叶产业“有产业无市场”的空白。5年时间过去,这个“粤东最大茶叶专业市场”现状如何?近日,记者到此探访。

潮州茶叶店随处可见。纪金娜 摄

走进东方国际茶都,几百间苏式建筑风格的街区式商铺沿街铺开,由中轴景观带而入,建筑古朴典雅,绿植春意盎然,沿街挂着“四海皆茶缘,茶香飘万里”等宣传标语,路灯、街牌、雕塑等也融入了不少茶元素。

与大街小巷的“茶米铺”一样,东方国际茶都也是“生意冷清”,不见几个人影。从商铺店面招牌来看,这里不仅有茶叶、茶器、茶馆、包装、肥料等类别,也涵盖了投资、装修、休闲、民宿等多种业态,只是大多已人去楼空,仅有少数茶叶店和茶馆在营业。

记者走访了解到,少数店面营业,有部分原因是3月正值春茶采摘期,大多数人上山采制茶叶,但“门可罗雀”却是常态,也是困扰着入驻茶商的最大问题。“我们从5年前的12间铺面,减少至现在只有2间铺面。”作为首批入驻的茶商,林先生认为这里“开业即巅峰”,开业后这里确实有些人气,但不久后就处于冷清状态。

与林先生一同作为首批进驻“吃螃蟹”的,还有其他200多家茶企。一开始,他们都是看中东方国际茶都的发展前景——作为新型茶产业综合体,东方国际茶都计划打造全方位、多功能、立体式茶叶商贸中心,提供进出口平台,实现原产地直销、全国供销、粤东零售“三位一体”,建设成为中国全茶系一个区域性的集结地。

林先生称,5年来,有的铺面已经换了六七批人,去年底合约到期时,这里又走了几十家。为何如此?林先生分析原因称,首先,东方国际茶都距离凤凰镇仅40分钟车程,凤凰镇是一个自发聚集的茶叶市场,大多数茶商仍会自行前往凤凰镇采购。其次,前期运营方注重入驻率而大力招商,却在后期缺乏品牌宣传,客商流带动力弱,茶叶专业市场知名度低。此外,缺乏专业化的团队合理运营,供应链管理不完善,无法给入驻商家提供配套服务。诸多原因,阻碍了这个茶叶专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林先生看来,茶叶专业市场作为新兴的专业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引入现代化管理模式、创新商业发展模式、注重品牌效应,茶叶专业市场的前景将不可限量。

现有的茶叶专业市场吸引力不强,大量采购商依旧涌往凤凰镇,奔波于各山头。“好茶难寻,好茶难得,价格难定,四处奔波”,是采购商苦恼的问题。今年,凤凰镇出现了一个专业代购团队,潮州市五山茶叶供应链茶叶代购平台正式上线。在该平台仓库,分门别类放置有约3万斤茶叶,在每个装有约20斤茶叶的袋子上,贴有一张“身份”标签,明确品类、产地、采购价和佣金。

采购商在五山茶叶供应链选购茶叶。纪金娜 摄

“每日茶叶流动量达3000斤左右,茶叶按品质不同明码标价,佣金固定为5%。”该平台负责人吴仰山称,建立茶叶供应链采购平台,一头连接凤凰茶农,每天近10人的专业代购团队会奔波于各山头,向茶农择优收购茶叶,让产品可溯源,品类有检测;另一头则连接各地采购商,以明码实价的采购模式,提供“一站式”选茶服务,针对性满足采购需求,减少采购时间,让新手小白减少踩坑概率。为了品质保证,该平台还邀请凤凰单丛茶业界知名专家陈少平、魏继业、林伟良作为导师监制。采购商黄湧辉每年都要采购20万斤毛茶进行精加工。“山区分散,山路狭窄,以前要翻山越岭去茶农家对比收购,现在直接到这里,就可自由选购,很方便!”黄湧辉说。

在凤凰单丛茶核心产区建立茶叶专业市场,是大多数茶商的愿景,凤凰镇正在探索。该镇利用凤凰影剧院约1000平方米的闲置场地,提升打造成茶叶专业市场,将于近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围绕打造全国性茶产品交易平台,凤凰镇还布局中茶茶叶展览中心、中茶潮州分公司仓储、潮州单丛茶电商直播基地等一批产业配套项目,致力把单丛茶电商直播基地打造成为全国线上茶交易中心。

擦亮区域品牌 推动凤凰单丛走向世界

好山好水好工夫,孕育出一方好茶。凤凰山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韩江稳定优良的河流水质,潮州人制茶工艺的精益求精,赋予了凤凰单丛茶“人无我有”的独特优势。如何擦亮凤凰单丛金字招牌,让更多好茶走进千家万户?

不久后,一场国内高水平高品质的茶文化盛宴将在“中国乌龙茶之乡”的潮州举行,天下茶客、茶商、茶农同襄盛举,点燃凤凰单丛茶产业发展的“爆点”。4月29日至5月2日,2022潮州工夫茶大会将以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企业唱戏的模式举行,推动单丛茶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推动凤凰单丛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一系列茶事活动接踵而来——2022凤凰单丛拼配大赛、2022凤凰单丛国际茶王争霸赛暨茶王拍卖会等系列活动,以赛促进、推动单丛茶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潮州“三甲、十强”茶叶企业、十大最美茶园、十大茶叶名品牌、十大制茶名师、十大评茶名师、十大名茶区、十大名古茶树评选活动,扩大潮州名茶、名山、名人的影响和带动力;潮州招商引资推介会、2022全国茶商大会等招商推介活动,加强产业对接,畅通营销渠道,打通产业发展脉络;“围炉观茶·潮州工夫茶论坛”、2022国际工夫茶冲泡大赛等系列活动,深挖潮州工夫茶文化脉络,展示工夫茶文化精髓,推动“茶产业”与“潮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擦亮区域品牌,既要积极“引进来”,更要抱团“走出去”。近年来,在2021年中国(深圳)国际秋季茶产业博览会、一带一路香港国际食品展、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农产品采购商峰会暨第十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等全国知名展会上,都不难发现凤凰单丛茶的身影,茶企们抱团参展,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其中,天下茶业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茶企参展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恒泰农业有限公司在第八届中国茶叶博览会斩获全国名优茶遴选活动乌龙茶类金奖,南馥茶业有限公司在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绿色食品类的金奖。

潮州海关关员到茶叶出口企业开展监管。周梦莹 摄

一抹好茶,更是飘香海外。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潮州市出口茶叶76.2吨,同比增加216.6倍。“我们茶园约1200亩,已于2020年顺利完成备案。”潮州市潮安区金雀嘴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少基介绍,在潮州海关的指导下,备案茶园不断完善疫病疫情监测、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等质量安全制度,确保茶叶健康生长。潮州海关查检二科谢少斌介绍,该关积极推行“公司+基地+标准”监管模式,强化对种植基地土壤、水源农残和重金属的监测,加强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保障出口茶叶的源头安全。目前,该关辖区备案的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有5家,备案面积达3220亩。

在金雀嘴茶业有限公司仓库内,一箱箱整装待发的茶叶正在接受潮州海关关员查验,查验合格后这批茶叶将发往香港。“我们鼓励企业推行无公害化生产,强化质量把控,防范加工过程中添加剂、微生物、包装规范、环境卫生等项目风险点,确保茶叶顺利出口。”谢少斌介绍,潮州海关依托实验室力量,为基地种植、原辅料验收、生产过程控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提供检测技术支撑,至今该关辖区出口茶叶检测均符合要求,持续保持出口“零退货”。

2020年9月,“凤凰单丛(枞)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首批10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该协定于2021年3月1日生效实施。该协定生效意味着凤凰单丛茶可以使用欧盟的官方认证标志,成为与欧盟互认的地理标志产品,在欧盟市场上享受法律保护。

“协定的生效给了凤凰单丛茶一把打开欧盟市场的金钥匙,潮州特色产品凤凰单丛茶的品牌将更加亮眼,品质将更受信任。”广东南馥茶业公司董事长林伟周表示,茶企要严格把控出口茶叶的种植加工、生产环境、包装运输等关键环节,满足凤凰单丛茶地理标志核准使用的标准,才能以“凤凰单丛茶”的名号在欧盟市场销售。

目前,在潮州市市场监管局备案审核批准的凤凰单丛茶地标产品的核准企业为84家。近年来,潮州市不断抓好地理标志产品的监管保护和推广应用,引导潮州茶叶企业遵循相关严格标准进行栽种和生产,有效提升凤凰单丛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促进潮州茶叶整体品质的提高。

■延伸

“中央茶仓”建立“一城一仓储”

“搭乘电商快车,我们每天平均都有几百单货发到全国各地。”近年来,凤凰单丛茶制作非遗传承人、80后蓝泽敏依托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大咖在直播平台进行线上带货,促进销量提升,不断推广凤凰单丛茶等特色产品。

茶企严格把控茶叶种植加工、生产环境等关键环节。纪金娜 摄

电商直播是单丛茶打开销路、提升知名度的重要渠道之一。“我们全国有142家加盟店,线上销售占20%。”蓝泽敏称,电商渠道能迅速得到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更准确了解市场走向,2021年该品牌线上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他们还将主营的优势茶产品、茶器、茶点等信息上链,生成30多个溯源二维码,扫一扫就可溯源产品的“前世今生”。

今年,蓝泽敏将近4000平方米的老茶厂打造成“宋茶荟中央茶仓”,一楼是茶仓发货区,二楼为直播间、电商办公区,并定期举办电商培训。“打造‘中央茶仓’智能仓储调配,就近发货,实现物流提速。”蓝泽敏称,通过“中央茶仓”,实现网上批发“不同城同价”,建立“一城一仓储”就近原则发货,使得茶价、茶质、供货趋于稳定。目前,宋茶荟已在深圳、广州、惠州、东莞、佛山等地建立8个“云仓”,凤凰单丛茶的快递包裹将踏上“风火轮”飞进千家万户。

由凤凰镇与潮州市中怡茶业有限公司合作的潮州单丛茶电商直播基地也即将投用。该基地通过“互联网+”直播电商的模式,实现茶叶与市场的精准对接;同时,结合时下兴起的短视频营销模式,将品牌文化和品牌观念传递至市场消费者。据介绍,该基地投入使用后预计第一年直播营业收入将达到5000万元,之后每年实现20%左右的增长。

【记者】纪金娜

【策划】达海军

【作者】 纪金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23792743 27432105 21052052 20521872 18721890 18905021 50213320 33204178 41782187 21874948 49485414'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34679) and MATCH(title) AGAINST('23792743 27432105 21052052 20521872 18721890 18905021 50213320 33204178 41782187 21874948 49485414'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