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海南周刊五指山市毛纳村老茶乡,新茶香,茶叶是他们的致富“法宝”

2022-04-12 20:14:17热度:65°C

文\海南日报记者 谢凯

3月的五指山市水满乡毛脑村委会毛纳村,山腰上的老树长出新叶,飘出阵阵沁人清香。

如果你想远离喧嚣、享受静谧,毛纳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山上泉水不断撞击河礁,浸入泥中滋养着这片土地。毛纳村四周有许多茶园,都是随着近几年水满茶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建成的。

俯瞰毛纳村茶园。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星罗棋布的茶园

在毛纳村的茶园里,要细心观察才能找到一垄垄茶树。村里的茶园属于分散型茶园,茶树分布在村庄四周的山腰上,有些被竹林掩映着,有些种在大树底下。

毛纳村的茶园规模较小,大多为零散种植模式,只有少数茶叶种植大户。毛纳村村民王大德说,他家茶园面积只有几亩,分布在房子后方的山腰处。

“孩提时我最喜欢跟着爸妈去采茶。”出生在水满乡的黎族姑娘卓书颜说,水满乡的茶树生长在茂密的雨林中,采茶时常常有意外的惊喜。孩子们围着茶树玩耍,不时能看到鸟窝或不知名的小昆虫。

过去,毛纳村的茶农对茶树进行粗放型管理,不打农药、不剪枝,任其自然生长,采摘季到了才采摘。采摘回来的茶青(茶园里刚采摘下来的叶子),被加工成手工茶。近年来,当地茶农开始抱团发展,但是星罗棋布的茶园还是茶农自有自管。

毛纳村村民王进深在采茶。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茶农走上致富路

分散性的茶园和独特的茶叶加工方式,让毛纳村的手工茶显得较为独特。毛纳村里有一个手工制茶作坊——和茹手工茶作坊,到村里游玩的游客都会到这里买茶叶,带走毛纳村的独特风情。

近日,和茹手工茶作坊的主人——毛纳村村民王柏和与妻子黄菊茹,向海南日报记者娓娓道来他们的致富经——

“我种了36亩茶树,每年1月—11月是采茶期,每亩能产茶青约200斤,一年下来种茶收入约10万元。”谈到种茶收入,58岁的王柏和满脸笑容,“村里如今变得很漂亮,游客多了,茶青一斤最高能卖50元。”

如今,毛纳村超过70%的农户都种植茶树,村里有480多亩茶园,种茶已经成为毛纳村的支柱产业。每年村里采摘的茶青不愁卖,每斤的价格为25元—50元,茶厂将茶青制成成品茶后销往全国各地。

风景秀美的毛纳村。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多亏了茶叶这个致富“法宝”,毛纳村村民才摆脱了贫穷。过去,毛纳村里没有水泥路,进村要走“泥巴路”。黄菊茹说,“过去我们住的是茅草屋,一下雨就整宿都睡不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毛纳村村民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力推进,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种茶成了村里的特色产业,每逢节假日,大批游客到毛纳村品茶购茶、购买农产品,老百姓收入大幅提升。”水满乡党委书记林豪说,靠着种植茶叶,毛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2万元,有的农户靠种茶年收入数十万元。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和五指山农产品的金字招牌,毛脑村委会各村民小组出品的优质红茶,成为2019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嘉宾礼品。

茶农翻动茶叶,为揉捻发酵做准备。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打扫门庭请客来”

得益于不断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毛纳村从2015年起迎来发展契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为村庄修路、建桥和更新基础设施;2017年,村道和游客服务中心及附属基础旅游设施建成;2019年2月,村里的小桥改建成宽阔的大桥,一系列文旅活动在这里举办……

村民们深谙“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道理。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毛纳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清理杂草、垃圾,保留瓦房等历史建筑,种植花草树木,拆除危旧房……

焕然一新的毛纳村美不胜收,不断吸引游客慕名前来“打卡”。今年2月,毛纳村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国家举重队、国家跆拳道队近200名队员和教练员,其中有多位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冠的举重冠军。他们在毛纳村品水满茶、尝黎族长桌宴、跳民族舞蹈,感受五指山市的民族风情。

国家举重队队员石智勇与队友们一下车就拿起手机不断拍摄村庄美景,许多运动员、教练员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毛纳村独特的风光深深吸引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此次活动的策划者吴志国在五指山居住了近20年,他希望将毛纳村这个藏在深闺的村庄魅力展现出来。

“很多人不知道毛纳村是名副其实的茶村,具有茶旅融合的先天优势。”吴志国说,借助此次参观机会,五指山市在毛纳村举行了2022五指山旅游形象公益大使推介活动,大力宣传这里的茶文化和自然风光。

五指山市委书记朱宏凌介绍,毛纳村环境优美,未来将借助和利用已有基础设施,不搞大拆大建,打造集观星、露营、品茶、体验黎族民俗风情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助力五指山“六园”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