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喝红茶,五冲之后,茶汤有色无味正常吗4个细节解开谜团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饮茶的妙处,在于心境,在于闲适。
冬天气温低,大家待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变少,而宅在屋内的时间变长。
独坐室内,闭门不出。
此时,适合多喝热茶。
坐饮一杯茶,静守平常心。
按明朝文人的总结,适合饮茶的场景,共有十二个。
分别是:无事、佳客、幽坐、吟咏、挥翰、徜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会心、赏览、文童。
有充足闲暇,再加上好的环境和心境,自然可以品到最好的茶味。
冬日闲居在家,空闲多,花在泡茶、喝茶、琢磨茶的时间亦更多。
于是在近期留言里有一个鲜明趋势——茶友们提出的喝茶问题愈加细致。
像前不久,就有人留言提问。
“冬天喝红茶,五冲之后,茶汤有色无味正常吗?”
在这背后,值得细细分说。
《2》
5冲后,红茶泡出来的茶汤有色无味正常吗?
这就说明,这款茶的内质太单薄。
茶叶的本质,实则是饮品。
换言之,茶是用来喝的,而不是看的。
连续冲泡五次后,茶汤有色无味,无疑等同于空有外在,而无实质。
喝起来茶味寡淡,不耐泡,当然不是好茶的表现!
红茶的汤色深浅,与茶叶内部的可溶性色素类物质有关。
从红茶的工艺特点来看,和大多数茶叶相比,红茶的发酵程度较高。
茶青鲜叶采下后,基础制茶步骤绕不开先萎凋,再揉捻(红碎茶是揉切)。
而后,在揉裂叶片之后,茶叶内部的多酚类物质会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氧化。
从而,逐渐氧化出茶黄素、茶红素,甚至茶褐素等物质。
这个过程好比是做苹果泥,在切碎苹果后,果肉表皮会快速氧化褐变。
对红茶而言,茶黄素、茶红素等是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特征性成分。
通常,发酵程度轻一些的红茶,茶黄素保留更多,汤色接近橙黄,茶味喝起来更鲜醇爽口。
而发酵程度高一些的红茶,茶红素的形成更多,甚至还会出现部分茶褐素。
当前者含量越高时,茶汤越接近“红汤”,喝起来茶味浓醇。
而后者茶褐素的含量越高时,汤色越是偏深偏暗,茶汤滋味不再爽口。
对红茶而言,好茶的茶汤以清澈透亮为佳。
茶汤暗红,绝非好事。
如果你遇到的红茶,茶汤颜色接近暗红的葡萄酒。
那在这背后,很可能是制茶发酵不当,发酵过头的影响。
这样的红茶,典型病症就是“有色无味”。
看起来汤色很深,但实际喝起来茶味偏淡,不耐泡!
《3》
为什么有的红茶,第一泡好喝,下一冲味道变淡?
遇到这种情况,要善用排除法。
在这背后,不一定是茶叶本身不耐泡。
有可能,是玻璃杯泡的影响。
玻璃杯泡茶时,无法像盖碗、茶壶那样的茶水分离。
干茶长时间浸在热水中,会一股脑儿将茶味全部浸出。
等到再续上水,继续泡下一道时,滋味自然就会变寡淡。
也有可能,是投茶量太少所致。
投茶量少,第一泡时必然要多浸泡一会,才能避免茶味过淡。
但一次性将茶味消耗殆尽后,下一冲难免会难以为继。
还有可能,是红茶本身太碎。
红茶里,有一类专门经过切碎的红碎茶。
红碎茶的干茶,外形细碎,茶味浸出速度极快。
分装进入袋泡后,泡茶时具有很明显的“一次性”特征,表现为一次冲泡过后,茶味就会快速转淡。
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仅限一次冲泡,未必是劣质红茶的表现。
如果是红碎茶,那么第一泡好喝,第二泡茶味变淡再正常不过。
但除此外,大部分的工夫红茶、小种红茶在平日用盖碗冲泡时,绝不应该只能泡一次。
7冲、8冲之后,茶味仍旧未淡,才是好茶的典范。
对一款好茶而言,既好喝,又耐泡,是优质红茶的必备要素!
《4》
为什么有的红茶,闻起来不酸喝起来酸?
不管怎么看,喝起来酸味明显的红茶,应该多留心眼。
红茶的茶味组成里,没有酸味的一席之地。
好的红茶,喝起来不应该发酸。
而是茶味饱满,滋味甘醇,回甘生津明显。
红茶里,酸味的出现,离不开这两种嫌疑。
一是制茶过程中,发酵程度控制不当。
红茶的茶青鲜叶采下后,没有及时摊开加工。
或者,将鲜叶萎凋揉捻后,发酵环节的温度过高、湿度过高。
再不然,在达到相应发酵程度后,没有及时进行调整。
导致茶叶继续发酵下去,发酵过头产生酸败,生出酸味。
二是在后期仓储时,红茶存坏后变味发酸。
发酸变味,是存茶的噩梦。
红茶也好,其它茶也罢,存茶原则大同小异,离不开干燥、避光、阴凉、干净、无异味等。
在储存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密封防潮。
那么,当红茶干茶吸附过多水汽后,随后必然是产生一系列受潮、发酸、变味等问题!
不管怎么看,酸味明显的红茶,不值得信赖。
至于说,一款红茶闻起来不酸,喝起来酸味明显,这也不难解释。
背后无非是,茶叶变质程度尚未深入肌理。
所以,一开始在闻干茶时,没有闻出浓郁酸味。
但将茶汤喝入口,变质发酸的味道不断叠加,会让人难以忍受。
如此又酸又不爽口的红茶,不要也罢!
《5》
越苦的红茶,喝起来回甘越明显吗?
先苦后甜,苦尽甘来,苦能回甘等话术,许多茶客早已深信不疑。
但事实上,苦味和回甘之间,没有必然关联。
苦味,主要和茶叶内部的咖啡碱有关。
咖啡碱的含量越高,茶汤苦味越明显。
而回甘,表现为喝入口时不甜,过一会后才能涌出甘甜。
就好比,吃大米饭。
淀粉类物质含量高的大米,吃起来时,甜味不明显。
但尝入口,经过咀嚼和消化后,能尝出甜丝丝的滋味。
喝茶时,回甘的产生与此同理。
通常,内质含量丰富,养分物质充足的好茶,回甘更明显。
将茶汤喝入口,片刻之间,就能快速浮起回甘。
而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回甘久久不散。
能持续三五分钟,甚至十来分钟。
回甘快+回甘持久,是好茶的典型特征。
而苦味浓重,喝起来口感极差的红茶,难登大雅之堂。
将一杯杯又苦又涩的劣质红茶喝入口,不论如何,也不能和好茶的持久回甘相提并论!
《6》
冬日,北风吹。
寒冷刺骨,万物肃萧。
路上的行人,变少了。
天地一片宁静的冬天,宅在家中,才是最惬意舒适的状态。
唐朝的白居易,写冬天的静夜,是“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更深夜重,四下安静,此时喝一杯闲茶,再好不过。
食罢一觉睡,醒来两碗茶。
能够有充足的闲暇,花在喝茶上,琢磨如何将茶泡得更好喝,研究饮茶过程的种种细节问题。
如此种种,不失为一大乐事!
更多关于红茶的知识
从小种红茶到功夫红茶、红碎茶,说说红茶的一些断章
从红茶到新工艺红茶,红茶当大红袍来卖的背后,藏着茶掌柜的贪婪
金牡丹红茶、奇兰红茶、梅占红茶,岩茶里尝出红茶味,你敢喝吗?
与滇红、祁门红茶、九曲红梅相比,烟小种红茶,是种什么样的茶?
岩茶的香气,红茶的口感,这是桐木红茶里,最颠覆的一款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