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建盏,因宋代茶文化而兴,因移风易俗而衰,看古人如何评价

2022-04-10 08:41:08热度:59°C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三大饮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因为科学的制作方式(煮沸灭菌)、具有使人愉悦的风味而为人们提供干净、持续的补水方式,使人类减少疾病和瘟疫,促进健康,进而促进社会文明发展,这三大饮料就是啤酒、咖啡和茶。不少人总会纠结这样一个问题:究竟谁最先发明这些饮料?其实,我们的先民在世界各个角落繁衍生息,很多发明创造都具有自发性、多源性,不存在谁先谁后、谁学习谁的问题,这三大饮料也是如此。这里要说的,是中国茶。

《尔雅注》原著:先秦佚名,晋郭璞注——《释木十四》

根据成书于战国秦、也是我国的辞书之祖——《尔雅》记载,我国在2500年前就已经存在喝茶习惯并种植一种叫“槚”的苦茶叶。进入汉朝,关于喝茶的文字记载逐渐增多,汉朝喝茶的基本方式是“粥茶法”,大概就是将茶叶熬煮成很浓很浓的汁,所以那时喝茶也叫喝“茗粥”,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发展到隋唐时期,饮茶基本方式改进为将茶磨制成茶粉,再进行熬煮,茶汤由粥变稀。不过,喝茶真正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是在唐代。唐代茶圣陆羽写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茶的系统论著——《茶经》。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他在《茶经》里记载,中国在远古历史上总共有过五个关于茶的称谓,即“茶”、“槚”、“蔎”、“茗”、“荈”。

唐 陆羽著《茶经》卷上——茶之源(收录于四库全书)

陕西扶风法门寺1987年出土的唐代金质茶具

上图是1987年从陕西宝鸡扶风法门寺出土的唐代金质茶具。在唐代,饮茶的基本形式为:茶叶半发酵制成茶团或茶饼后风干;从中取块,用茶碾子将茶块粘成粉末;用细筛将茶粉过筛;釜中将水烧开,加入适量茶粉继续煮;用茶瓢将茶汤勺入饮茶者面前的茶盏中;饮用。盛唐时流行的茶盏材质以玉石、金、银、琉璃(玻璃)为主,再不济也用铜盏,与酒具类似。后来慢慢改用瓷器盏。

陕西扶风法门寺1987年出土的唐代琉璃茶具(西域制造),其材质与现代玻璃类似

虽然瓷器慢慢取代玉石和金银器,但皇家贵族、士大夫、商贾等上层社会依然崇尚玉石和金银器,有《茶经》为证。

唐 陆羽著《茶经》卷下——盌(收录于四库全书)

唐越窑秘色瓷葵口碗,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法门寺博物馆藏

《茶经》里的这段话非常重要,信息量很大:茶盏,越窑好,鼎州窑、婺州窑差;丘州好,寿州窑、洪州窑差,有人认为邢窑(白瓷)比越窑(青瓷)好,其实不然,如果说邢窑像银、那么越窑就像玉,如果说邢窑像雪、那么越窑就像冰,邢瓷白而使茶色显红、越瓷因为青而是茶色显绿,这三点,邢窑都不如越窑啊。晋代杜琉的《荈赋》说了:“如选陶器来喝茶的话,还得从瓯窑选“。瓯窑,就在越州,瓯窑、越窑都不错。

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以下。越州瓷、丘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都不宜用来喝茶。陆羽这段话清楚表明,黄色、褐色瓷盏都不宜用来喝茶,作为黑色的建盏,那就更无法进入茶圣的法眼,他认为只有越窑产的“秘色瓷”和丘瓷才适合喝茶。

唐 张又新著《煎茶水记》收录于《四库全书》

唐朝人喝茶讲究到什么程度呢?茶圣陆羽尝遍天下泉水,和唐宗室李适之子李季卿谈论天下哪里的泉水最好,评出天下二十大名泉!这就是天下名泉的来历,这里我仅列前10大名泉以供大家参考:庐山谷帘泉第一、无锡惠山泉第二、蕲州石下泉第三、宜昌扇子山第四、苏州虎丘石泉第五、庐山招贤寺泉第六、镇江金山南泠第七、南昌洪崖泉第八、桐柏淮水源泉第九、合肥龙池水泉第十。

唐代奇人张又新(公元813年前后在世),尝遍刑部侍郎刘伯刍评价的“天下七大名泉”,又尝遍陆羽所评价的“天下二十大名泉”,写出了相当冷门的雄文——《煎茶水论》,他认为这些名泉都很好,各有各的特色、风味和妙处,但当地的茶最好配当地的水,才能将茶衬托得恰到好处,离开茶仅谈水,难以水土相宜。他是对的。

晚唐五代 苏廙著《十六汤品》收录于《四库全书》之《说郛》(明陶宗仪编)卷九十三

晚唐还有一位神人名叫苏廙(yi),写出一篇名叫《十六汤品》的雄文,从候汤、注汤、择器、选薪四大方面对煎茶技要和禁忌作了形象生动的阐述。

“茶兹于水,水籍于器,汤成于火”,苏廙认为掌握对茶“生杀大权”的关键是开水(汤),什么样的开水煮出什么样的茶,而器、火对于汤的好坏也有较大的影响,取火用薪也必须讲究。

他从择器、择薪、汤的老嫩、注汤缓急标出十六种不同的汤品,品品滋味各异、味味恣意归真。

《十六汤品》对后世的茶艺、茶道和茶文化影响是蛮大的,似乎从这时开始,煮茶习惯开始向点茶转变,同时他认为金属茶盏有腥味,不如瓷盏喝茶好,对于瓷质茶具的广泛流行有重大影响。像《煎茶水论》、《十六汤品》这样钻牛角尖的文章,在唐、宋两代能够流行,充分说当时饮茶风尚的火爆程度。

唐代 卢仝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载于《四库全书》之《全唐诗》第388卷

唐代爱茶的名人非常多,如白居易、杜甫、柳宗元、岑参、皮日休等等。那么,唐朝人嗜茶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可以从唐代著名诗人、嗜茶成癖的茶疯子卢仝的诗可以看出来。卢仝,自号玉川子,约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生,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死于甘露之变。

他的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传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歌"之吟,最为脍炙人口:"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这“七碗茶歌”也叫“七碗茶诗”,至今依然是好茶之人的最爱,总喜欢写成书法,悬挂于茶室、客厅之上,以示爱茶之好。而“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所描绘的场景,就是后来在宋代流行的点茶和在日本流行的抹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卢仝被后世奉称为“茶仙”。

唐代 温庭筠著《采茶录》载于《四库全书》之《说郛》(明陶宗仪编)卷九十三

唐代才子温庭筠于唐懿宗咸通元年(公元860年)成书的著作《采茶录》,记载的是唐代名人关于茶的理念和爱茶的故事,描写非常生动有趣。可惜的是,概述只剩下辨、嗜、易、苦、致五类六则的残卷,共计不足四百字。

关于爱茶这事,在唐朝后期其实已经发展到一个巅峰,再往后,即开始往点茶、拭茶、斗茶逐渐转变。

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宋初这段时期已经出现点茶,其证据之一是著名道士、诗人吕岩的诗——《大云寺茶诗》。吕岩就是著名“八仙”之一——吕洞宾,他具体生辰不详,大概生活在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宋初这段时期,他在《大云寺茶诗》有一句“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明显说的就是后来宋代流行的黑建盏“点茶”。

不过,有人对吕岩的诗和生活的年代提出过异议,因为吕洞宾已经属于被过度“包装”之后的“神仙”,其诗作可能属于后人的冒名之作。还有就是山西临汾大云寺又称铁佛寺,作为道士,去佛教寺里饮茶而且写成诗显得不伦不类,即便《大云寺茶诗》确为吕洞宾所作,诗中描述的烹茶情形应为宋代饮茶习惯。

唐末、五代、宋初 吕岩作《大云寺茶诗》载于《四库全书》之《全唐诗》第858卷

到宋代,社会整体的饮茶方式在唐代基础上有一些改变,煮茶变成了点茶,也叫“分茶”,即茶粉过筛后,不再放入釜中熬煮,而是将细茶粉酌入饮者盏中,再用沸水冲点茶盏。其他步骤与唐代基本相同。

但是,随着饮茶风尚的改变,一种新型的风俗——斗茶,开始风靡全国。那么斗茶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分析,斗茶先从点茶、试茶开始的,而点茶的风俗最晚在唐末、五代这一时期首先在福建武夷山地区兴起。比吕洞宾的诗更有力的证据就是陶榖写的《清异录》。

北宋初 陶穀著《清异录》 卷上 收录于《四库全书》

陶榖出生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本姓唐,因避讳后晋皇帝石敬瑭而改姓陶,在五代十国时分别在后晋、后汉、后周等过做官,晚年追随赵匡胤,陈桥兵变时抢先拟好让周恭帝(柴荣的六岁儿子柴宗训)退位诏书,帮助赵匡胤登上皇位。在北宋政权建立后历任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于宋太祖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病逝,终年68岁。

《清异录》成书大概在五代末、北宋初这段时间,是一部记录琐碎事项的笔记书籍,记录内容很有史料价值。

《清异录》卷上记载:锦地鸥 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因展蜀画鹧鸪于书馆。江南黄是甫见之,曰:“鹧鸪亦数种,此锦地鸥也。”这条记录包含三点非常重要的信息,一是此时闽中已经造出鹧鸪斑盏,应为建盏;二是此时已经存在点茶、试茶这一行为,并且这个行为非常正式,是一个仪式感很强的重要节点;三是点茶、试茶的行家非常珍视建盏,也就是建盏最适宜点茶、试茶。这里,点茶指的是一种烹茶、饮茶方式,而试茶,应该是指检验新茶品质、确定新茶等级的一个重要鉴定和评价环节。

北宋 范仲淹著《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范文正集》卷二 收录于《四库全书》

那么,点茶如何向斗茶转变的呢?是由于伴随着点茶的普遍流行,在点茶中产生了一系列游戏行为和竞赛行为,这些行为给饮茶风尚带来了极大的趣味性和时尚元素。北宋前期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范仲淹的诗《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或许可以提供佐证。

范仲淹出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于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病逝于徐州。而章岷于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任江州通判,与“从事”一职职位相当。由此可判断《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这首诗应作于公元1044年前后。

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时候:武夷山已经成为产茶圣地,武夷山的“北苑”已成为皇家贡茶茶园,龙凤团茶茶膏制作非常精致,点茶所用的盏就是紫色建盏,斗茶带给当时人们极大享受,以至于范大文豪充满赞美之词“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甚至惊叹“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 陆羽须作经!”

由此可见,斗茶在北宋前期已经从福建武夷山地区向全国蔓延,并已被上层社会热捧。武夷山北苑的龙凤团茶如何成为贡茶的?野史中说这是北宋大功臣、后来成为大奸臣的福建转运使丁谓,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一手督办的,在丁谓手中,北苑茶成为誉满京华的名茶,龙凤团茶成为大宋第一号茗茶——朝廷贡茶。具体不详述。

北宋 蔡襄著《端明集》卷二 之《北苑十咏》“试茶” 收录于《四库全书》

斗茶火爆之后,黑色建盏越来越炙手可热,一个推波助澜的关键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蔡襄。蔡襄是福建仙游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生人,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逝世,北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北宋著名贤臣,为官正直(很多人容易把蔡襄与后来的大奸臣、大书法家蔡京搞混淆)。

蔡襄对茶的热爱和内行超越几乎所有的前贤,对北宋制茶业提品质、上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其诗集《北苑十咏》中,对武夷山北苑皇家茶园进行系统的赞美,并留下《试茶》一诗,至今为建盏爱好者常吟常颂:“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雪冻作成化,云间未垂缕。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

北宋 蔡襄著《茶錄》收录于《四库全书》

不仅如此,蔡襄还在其著名的经典茶论专著《茶録》中,对团茶、茶具、饮茶进行系统论证,提出上好的团茶茶色是白色的,好茶应该有什么样的香味,如何保存茶、如何碾茶、如何候汤、如何给茶盏加热、如何点茶等等,并对黑色建盏的妙用作出精辟论述:“茶盏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他认为对于茶色白的好茶,必须使用黑色茶盏,而建盏绀黑,还带有兔毫纹,盏壁微厚有利于保温,是最佳茶盏,而其他窑的茶盏或薄或紫,都不如建盏。

而对于青白瓷盏,斗茶、试茶等行家里手们都不会使用的。至此,建盏与斗茶,已经形成形影相随、相得益彰的关系。因此说,建盏因斗茶而兴。陶生帖》

蔡襄的书法《陶生帖》

从北宋众多诗词中提到茶和建盏这一现象可以得知,建盏在北宋文人士大夫等上层社会阶层十分流行,到宋徽宗时期,因皇帝宋徽宗斗茶喜好而达到巅峰。而且,有迹象表明,有很长一段时间,皇帝赐茶都在使用建盏。

南宋 程大昌著《演繁露》卷十一“铜叶盏” 收录于《四库全书》

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大学正程大昌著《演繁露》卷十一“铜叶盏”中记载:“今御前赐茶皆不用建盏”。程大昌,北宋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生人,南宋宋宁宗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去世,其著作《演繁露》写作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至书籍刊印的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这段时间。书中所说的“今”,也正是指这段时间。

“今御前赐茶皆不用建盏”正好说明这时间之前是“御前赐茶皆用建盏”的。这说明,到南宋淳熙年间,朝廷对建盏的重视程度,已经改变了。

当然,我们说一个时期的喝茶风尚,是指主流而言,无论是唐代还是宋代,用散茶直接冲泡的方式也一直存在。

中国各民族之间、各诸侯国或政治集团之间、甚至各地区之间,饮茶习惯也并不绝对相同,有的差异还很大。由宋代流行的点茶、斗茶风尚,经历北宋、南宋和元代,流行了几百年之后,也开始一些变化是必然的,人们开始厌恶复杂繁琐的宋茶方式,散茶开始逐渐增多,到明朝初期,终于发生由量变到质变——废除以团茶(茶饼)为主的宋茶方式,变革为以散茶为主、直接冲泡的现代饮茶方式。

明代 沈德符撰《野获编补遗》卷一——朱元璋废除团茶

关于在明代初期饮茶风尚的变革,有一种说法是明太祖朱元璋体恤民间制茶辛苦,决定废除团茶。这一事件,被明代晚期的文学家沈德符记录在他的野史著作《野获编补遗》卷一之中。他是这样记载的:供御茶——国初四方供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置茶户五百,免其徭役,按茶加香物,捣为细饼,已失真味。宋时,又有宫中绣茶之制,尤为水厄中第一厄。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乃不知我太祖实首辟此法,真所谓圣人先得我心也。陆鸿渐有灵,必俯首服,蔡君谟在地下,亦咋舌退矣。

记载的是明朝初期,四方贡茶都是按照宋制进行,进贡的大小龙团茶,饮茶麻烦得很。在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团茶太劳命伤财,下令停造团茶,仅采摘春芽进贡即可……沈德符认为这一变革意义巨大,返朴归真,是圣人之举,深得天下百姓爱戴,就是陆羽在天有灵也得服气、蔡襄在地下也不会反对,云云。当然,也有人说,沈德符是在拍马屁,变革的动力其实来源于社会和老百姓,不应该把功劳记在朱元璋头上。

不管怎么说,自明朝初年以来,中国饮茶主流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变成当今大家眼熟能详的现代饮茶方式。即便如此,宋代团茶的饮茶方式,在如今的一些地方,还有所保留,譬如日本抹茶,再譬如普洱茶(部分保留)等。

团茶被废除,斗茶自然销声匿迹。作为因斗茶而兴的建盏,受到巨大冲击。所以,曹昭在明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写《格古要论》时称”建碗盏……体极厚,俗甚,少见薄者“,足可以说明建盏此时的境遇已经不怎么受待见,人们认为黑色建盏又厚又笨,非常粗俗。

明代 许次纾著《茶疏》“瓯注”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刻本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瓯注”条讲到:“茶瓯古取建窑兔毛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定窑最贵,不易得矣。”说明在明代中后期,黑色建盏已不宜使用,人们已经转向于崇尚使用白色小茶盏喝茶。

明代 谢肇淛著《五杂俎》卷十一·物部三·茶 《四库全书》禁书

关于茶在唐、宋、元、明的发展历程,明代晚期博物学家、诗人、朝廷官员谢肇淛的《五杂俎》卷十一(物部三)“茶说”中讲得很清晰。谢肇淛这人很有意思,他不仅博学、为人正直,还大胆批驳宋代赫赫有名的儒家理学,公开反对因果报应思想。他的思想被现代人称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天道观,也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他的著作《五杂俎》在清代编撰《四库全书》时,被列为禁书。

来源:程彦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