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韵武夷山寻茶之旅
这一次来武夷山没有去热门的景区,而去探访岩霸茶叶原产地牛栏坑,了解茶叶生产背后的故事。山涧溪流潺潺,环境特别清幽,还看到了野百合。 武夷山是我国著名茶叶产区,是中国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岩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独具“岩骨花香之岩韵”。
武夷山不愧为茶树品种王国之称。武夷山茶叶品种繁多,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发源地,如果不是来到武夷山,你可能对茶叶的都还是存在陌生感,今天就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去与武夷茶来一场亲密接触吧~
坐动车来到南平站,20多分钟就到了我们住的民宿了,来一次场户外BBQ
民宿老板准备了很多食材,晚上吃的很不错哦~
吃过之后我们刚好去茶室消消食,聊聊天。
顺便在品茗的过程中了解一下武夷山的茶叶,感觉有趣的知识有增多了呢。
武夷山茶叶主要分为武夷岩茶(半发酵乌龙茶)和武夷红茶(全发酵红茶),武夷山茶叶以乌龙茶为主,年产量占80%以上,红茶,占10%左右,绿茶占7%,品类可以说是很多了。其中岩霸就是一个不错的品牌,旗下有不少优质好茶,在后续的寻茶之旅会给大家介绍到。
次日,我们走进武夷山岩霸茶园,赶上了采茶季的末班车,茶叶刚摘下来就要封装,像个襁褓中的婴儿一般娇贵,整个过程还是蛮神奇的。进入景区,我们没有去热闹的景区中心,而是来到禅漫游道,准备在这里好好的游玩。
走上这条栈道后,就觉得武夷山还真是很有特色的一个地方。武夷山有很多石壁之间的山坑,也许每一处内部都是与众不同的秘境
所见之处都是翠绿色的。
岩霸品牌诞生于武夷山景区天心正岩核心村,拥有正岩核心产区茶园70余亩,今天我们就顺着这条绿意满满的道路去看看。
坑内多处崖壁下,皆有绿油油的茶树丛,而且石壁上还开凿了很多小道,爬至半山回头望去很是壮观。这样美的山水之间,产出来的茶叶怎么能不好呢?
武夷山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山内生长着世代留传的有性群体茶树品种,当地人称为菜茶(即奇种),经长期自然杂交,演变出许多优良单株,如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名枞”(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半天腰、水金龟)和肉桂等等,都是从有性群体中分离出经选育的优良单株,成为名枞。武夷岩茶品种繁多,品种资源极为丰富,茶农称有上千个品种,茶叶志上记载的仅慧宛岩有名字可查的品种多达264个。
【溪流涧边的菖蒲翠绿丛生,山花和野茶树,密布在能生长的每个角落。】
如果说武夷山的三坑两涧是武夷岩茶产区中的“皇室”,那么牛栏坑就是“皇室”嫡系血统,身份最为尊贵。牛栏坑既为“皇室”,它各方面的条件自然也是极好的。
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摩崖石刻,显得这片山谷极具灵气。
这里的阳光,不多不少正合适,和山间溪流共同成长,有种“吸收日月之精华”的感觉。
牛栏坑全长不到2公里,这里的坑内小径在1995年以前,一直是通往天心永乐禅寺(当地人称天心庙)和大红袍景区的必经之路。
后来大坑口修了公路专往大红袍景区和天心永乐禅寺后,牛栏坑就少有人走了,一个个宝藏茶园,就好像盆栽一样精巧。
牛栏坑两侧峭石林立,少阳光直射,迷雾笼罩,相对湿度大,在夏季茶树可避免阳光直射,在冬季可躲避西北寒风,并且岩隙流水保持常年供给,区内物种繁多,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链条,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非常好的土壤、气候、地理环境。
步行至半山,我们又拐进了更深的一片山林,
眼前一处茶田,有十几个戴着斗笠的人正在采茶。
这就是岩霸茶业“三天两夜”种植区,从采摘到毛茶,一气呵成,需要三天两夜,所以老板将其品牌命名为“三天两夜”。
采好的茶叶装到竹筐子里,然后用锡线封好,再由壮汉沿山路挑到厂里制作,所有步骤都是环环相扣的,所以采茶这件事情,一开始忙了就停不下来。
之后工人竹篓快步而归,来到生产基地,在这里,岩霸茶叶将经过发酵,炒青、揉捻,烘焙,拣剔……等一系列紧张的工序,清香四溢的茶叶才会再度与我们重逢。
之后我们来到岩霸茶业参观制茶过程,一进来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大大的滚筒。
一种圆筒状的设备,均匀且高效,现在摇青不用耗费大量人工,路过都能闻到茶叶的香味。
掌柜吴永鹏所以这段时间他得连轴转,每个工序衔接都不能出错,掌柜也是抽出时间带我们参观工厂,并且介绍了他们的独门绝技!
武夷山出好茶的天气都是在下雨,但是这样的天气可以晒青吗?于是岩霸制造出一个木头的“萎凋槽”,将新采茶叶散放其间,然后一头置炭水,将热风送入“萎凋槽”底部,营造出与阳光类似的可控的暖环境,用以“晒青”。
武夷山不一般,一山一水,本就让人流连忘返
加至妙不可言的武夷岩茶,则更令人神往~万古的武夷山水,如今也可以在舌尖上流转品味……岩霸茶叶诞生于武夷山景区天心正岩核心村,拥有正岩核心产区茶园70余亩,征服了无数挑剔的味蕾。
品茶和品酒一样,都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如果你想要寻味武夷茶,在茶叶之路上走得更远更深。一定要去下梅村走走,这处安静的水乡不仅养育过柳永朱熹,还铺造了武夷“茶商水道”的传奇故事,也是万里茶道的起点。
这里是闽北,武夷山脚下,下梅古村落,也是万里茶路的起点。
来到这里,一派怡然自得的模样。嗯,是我心目中的古村落了。
下梅村位于梅溪下游,故名下梅。据说,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当年常常往返于上梅、下梅,留下了“晓登初移屐,寒香欲满襟”赞美梅香的诗句。
下梅村人按照阴阳五行理论,在村中间开挖了一条人工小运河,取名当溪,与梅溪交汇,形成“丁”字形水网,如棋盘布局的下梅村,就安卧在山环水抱中。古村群山环抱,梅溪拥围;河边白墙木檐,村内祠堂、古井、老街、旧巷,交融出下梅村独特的魅力。
下梅村各民居布局错落有有致,巷道曲径通幽,结构精巧的闺楼、书阁、别业、花园、厢房随处可见。建筑门面多饰砖雕、吊楼,青瓦屋顶起架平缓,墙体采用立砖斗砌,木柱板壁;为了采光、集雨、通风,各民居都设置了四方天井,天井下一般都摆设长条石花架,供户主养花、赏花。
【石雕保存得还非常好】
一重天井一重厅,可见中国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井内种兰花的地方,青苔都长起来了。
清乾隆二十年的春天,下梅村迎来了几个操着山西口音的奇怪客人,这些奇怪的山西客人,就是清代最著名的商帮——晋商。晋商以下梅村为起点:在下梅村设茶庄,精选收购当地茶叶,还将散茶精制加工成红茶、乌龙茶、砖茶等,而这些茶叶就经由绕村而过的梅溪运输北上,奇迹般地开辟出了一条伟大的贸易之路。
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上的这段光辉岁月中,下梅村不仅汇聚了来自全国最有实力的茶商,并且在万里茶道上,留下了重要的痕迹。
如今,关于茶叶的故事还在武夷山延续着,也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品牌可以品尝到,有机会一定要来武夷山看看哦。
在下梅村的运河旁,泡上一壶岩霸水帘洞肉桂,真是享受~茶叶以水帘洞优质头春原料,花果香浓郁,茶水醇厚有劲,桂皮味花果香,桂皮气息显,岩韵十足。
目前,景点中保存完好的有邹氏家祠、邹氏大夫第、参军第、儒学政堂、闺秀楼、隐士居、达理巷、镇国庙、万寿宫、乾井、坤井、西水别业等。其中还有邹氏与晋商常氏最早合伙经营武夷岩茶的茶作坊景隆号,与晋商举办斗茶活动的天一井等。
如果你对武夷山,对武夷茶有兴趣,赶紧收下这篇攻略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