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茶叶丨绿叶子怎样变成金叶子
一片茶叶丨绿叶子怎样变成金叶子00:0000:55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现代快报讯 很多人是在《大田后生仔》这首歌爆红网络后,才知道大田这个地方的,但在茶界显然不是。早在2010年,这个地处八闽中心的县就被命名为“中国高山茶之乡”,全国唯一,保持至今。
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生态、绿色、有机,才是大田茶叶脱颖而出的真正秘诀。而这正是三明全市茶产业目前正在坚持走的道路。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茶叶害虫造就独特茶香
对于爱茶的外地人来说,三明着实让人“垂涎三尺”。这里全境均适宜茶树生长。有9个县的20多个区域发现野生茶,7个县列入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6个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
据记载,三明南宋以来开始种茶制茶,明溪的“华山茶”“紫云茶”、宁化的“延祥贡茶”、泰宁的“眉峰云雾茶”、建宁的岩茶、沙县的红边茶名扬一方。
三明目前全市拥有茶园面积31.6万亩,其中9.53亩在大田,占了3成。“高山云雾出好茶。”大田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75座,正是种植高山优质生态茶的理想区域。
11月底,大田县屏山乡大仙峰茶园里,茶叶已经采完。从山上往下望去,一圈圈茶树围着一座座山头,绕出同心曲线。大仙峰·茶美人景区讲解员章宝华说,屏山乡是大田美人茶的产地,也是福建省第二个万亩绿色(茶叶)生产基地。每年温暖的季节,茶树间会不时闪过小飞虫,叫小绿叶蝉,也叫小浮尘子。
小绿叶蝉本是害虫,靠吸食茶树幼嫩芽叶的汁液为生,会导致芽叶萎缩,生长停滞。但正是这种虫子造就了美人茶独特的香味。“小绿叶蝉叮咬吸食后分泌水解酶,合成萜烯醇,发挥出蜜糖香气,也是大田美人茶的醇厚果香蜜味的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学专家陈宗懋曾赞大田美人茶与一般工艺茶味道不一样,芳香馥郁、品质上乘。
但大田美人茶不光是靠小绿叶蝉成就的。
50岁制茶大师苏启绵在大仙峰下种了30多年茶,他的工作室被大田县挂牌“金牌工匠工作室”。他说,美人茶对茶树品种有要求,最好的是“金萱”“青心大冇”等。另外大仙峰山腰是美人茶生长的最佳位置。不过最关键的还是生态,“农药一打,小绿叶蝉就没了。”
“生态也能卖钱”
近年来,大田县大力支持种植生态茶。“如今全县新开的茶园都是生态茶园,每亩生态茶园县里补助 1200 元,乡里补助 600 元。”屏山乡党委宣传委员吴仁友说,茶园道路硬化、沟渠贯通、水电供应、树木种植,政府都有相应补助。
苏启绵是最早尝到做生态茶甜头的茶农之一。
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大田县东方美人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在屏山乡,有18家茶叶合作社,苏启绵是其中一家的负责人,合作社有43户茶农,300多亩茶园,涵盖了从种茶、制茶到销售各个环节。
在2011年成立合作社前,茶农都是“散户”,“自己做,自己卖,品质也难保证。”苏启绵说,那时清香型乌龙茶开始走下坡路,一亩茶产80-100斤,50元一斤还得求着人家买。
“刚开始老茶农们不理解,说‘生态能卖钱吗?’”但看到效益后,大家都争着种了。“做成生态茶,一亩产量只有50-60斤,但每斤能卖到五六百元,客户还抢着要。”苏启绵说,今年美人茶脱销,合作社都没敢上网销售。
在合作社里,大家都要严格遵守“生态规则”,不能施化肥和农药,必须人工除草。苏启绵有个表哥想提高产量,偷偷施了化肥。苏启绵一看、一摸,就发现不对,当即让表哥把茶叶全倒掉,“卖出去影响的是大田茶叶的声誉,大家都受连累。”
不仅如此,苏启绵还把表哥“踢出了群”,第二年才允许他重进合作社。大家看到他“大义灭亲”,也都认认真真按照规矩来了。
村里人尝到了甜头,“绿叶子变成了金叶子。以前哪个姑娘嫁到屏山乡,会被人说没眼光。现在可不一样喽,说屏山一片叶子都能分红。”
这里的茶园是花园
在屏山乡,每年有七八个月游客不断,“我们这可是国家4A级景区,位列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呢!”这里的村民很自豪。
在大仙峰茶园,山顶、山腰上还有不同的树木。讲解员章宝华解释,这就是生态茶园的独特之处。刚打造生态茶园的时候,山顶也种茶树,但发现水土流失严重,茶叶质量也有所下降,后来农业专家建议套种其他树种来保持水土,当地人称“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模式,套种的樱花、桂花、木荷等树种,既保持了水土,在开花季节还成为景区的特色景致。
如今,大田县把茶园当成公园、花园来打造,除了栽种樱花、桂花,还种植杜鹃花、山茶花、格桑花等不同季节开花的树种,做到一年四季“开门见花”。并以“高山茶”为主题,建成茶文化广场、千年茶史浮雕墙、茶马古道、茶海观岚、海拔1108、深呼吸驿站、客栈民宿、休闲木栈道等设施,推进茶旅深度融合。茶产业也由单一产茶向休闲、养生、旅游等融合发展。
在大田县广平镇,依托五龙山生态茶园,现已逐步形成旅游观光区。2018年,大田广平五龙山生态旅游景区获批国家AAA级景区。
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益存介绍,今年来,共接待游客约21万人次,旅游接待收入8500万元,茶产业增收1200多万元,解决1000个就业人口。
茶叶成脱贫奔小康的“金叶”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当地通过茶旅结合打造景区的同时,还创新精准扶贫方式。茶园内有一座当地特色的古堡客栈,由景区与屏山乡内洋村13户贫困户共同出资打造,贫困户用每户5万元的扶贫资金入股,客栈建成后每年每户可增收6000元,让这些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致富脱贫。大仙峰·茶美人景区董事长吴文盘说,这个茶旅融合项目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村民的“金山银山”。
类似古堡客栈这样的项目,被称为“旅游+贫困户+村财收入”扶贫模式。
此外当地还深入推广“党支部+茶企+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在广平镇,张玉谊党员示范基地采取租用土地、合资、雇工等方式带动周边群众1000多人、人均增收5万元,44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一组数据能够说明大田茶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2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98万亩,2019年为9.53万亩;
2002年,加工干毛茶0.21万吨,2019年为1.28万吨;
2002年,年产值0.69亿元, 2019年,35亿元(全产业链)。
如今,大田茶叶加工厂家发展至1310家,茶园经营户2600余户,带动涉茶人员近15万人增收致富,先后获评全国十大魅力茶乡、中国高山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绿色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等荣誉称号,一片片茶叶已成为促进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的“金叶”。
现代快报+/ZAKER南京 记者 常毅 张瑜/文 赵杰 刘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