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走带你去摘春天,且吃一碗茶

2022-04-06 06:17:52热度:74°C

01

我喜欢春天,和许多人一样。春天,百花盛开,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生机盎然,一切都欣欣然。

我喜欢春天,和许多人不一样。春天,是许多人的播种季节,却是我的收获季节,确切的说,是我们村子里农人的收获季节。

等了夏秋冬,春天,也能是丰收季。

02

山里人家,一年的积蓄和积攒,在漫长冬季的时候,在喧嚣年节的时候,消耗一空。米缸里的存粮不多了,腊肉也所剩无几,神龛下的酒瓶都空空荡荡,买东西、玩纸牌、压岁钱,男人的口袋也“布靠布”了。

孩子的学费、一家人的生活费是眼见的压力,种子、化肥、农药都需要备好,锄头要换了、农机要修了、柴油要添了,每一样都离不开一个字——“钱”。

可是,钱从哪里来呢?一文钱,能逼死英雄汉啊!

03

老天爷诚不欺人也。

春天在给其他人希望和欢欣的时候,带给山里人的是生活的动力和源泉。茶叶就是春天对农人的馈赠和奖赏。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茶农们就开始“三忙”了。

一忙工人

采茶的工人要赶紧电话确认,虽然都是老熟人,但是,变数总是有的。有些嫌工资低了另换高枝,有些家里出现变故不能继续,有些身子骨不再硬朗做不来工,这都要一一核实好,要有准确的数字。

采茶工如果不够数,那就预示着减收是肯定的结局。茶叶,生长周期是固定的,如果人手不够,不能及时采摘,就会老在茶枝上。减产、减收,还影响来年的收成。

今年情况更特殊,因为疫情,茶工更加难招。

二忙设备

如果采茶是个功夫活,制茶就是纯粹的技术活。你若去一些景区或者是西湖的边上,经 常会看见有制茶人用手工、平锅在“摊炒”茶叶,说它是真炒茶可以,说它是“作秀”肯定也不错。因为这种手工炒制的数量实在是少的可怜,相应的成本价格也会高的怕人。

真正的茶农当然需要一定的设备,翻炒的机器、烘干的机器这都是必不可少的,做好采摘前的设备检修、保养,万万不能大意,一次故障就会导致一晚上的收成泡汤。

三忙材料

柴油、汽油当然需要备好,谁也不能保证不停电,但是,茶叶并不因为停电而不生长,采茶工也不因为停电就休息。

木炭更不可或缺,它是烘干茶叶最有效手段,而上好的栎树木炭也是烘制上等茶叶的重要秘笈。懂茶的人,轻轻一嗅,便能闻到似有似无的区别。

柴米油盐酱醋茶,则是主妇的事情,更是重要的保证。一屋子的采茶女工,可千万不能怠慢了,一来,采茶是按天计价,伙食招待好了,替主人多采摘一些茶叶,钱就在里面了;二来,若是招待不好,明年,许多采茶工就避之不来,那是更大的损失。

04

许多人不理解为啥那么在意采茶工,这是有原因的。

山里人采茶和平原丘陵地区不一样,需要纯粹的手工采摘,任这些年科技是如何的进步,机械都无法替代。采茶机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采摘方式,注定只能出产通货和低档货,山里的茶农看不上,也不会使用。

采茶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项辛苦活。有首歌唱“片片枫叶片片情”,其实谬也,“片片茶叶片片情”才是真话,可以这么说,我们所喝的任何一片茶叶都被一双手指温柔的对待过,这决不是吹嘘和炒作。

“一枚茶,两指情”。

采茶,天亮就要出发,山里的茶地都在高山上,最短的路程也需要一两个小时。拿了东家的工资,质朴的女工都会自觉的赶时间。而茶叶喜阴、喜湿、不耐涝的特性又注定上好的茶叶生长在较陡的坡地上,采茶工需要一直站在斜坡上采摘,对腰和腿都是一个考验,着一点和平原上采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电视vcr中那些靓丽的采茶妹子,像蝴蝶也一样,翩翩起舞。呵呵,那是网红打卡、宣传需要,真正的采茶活,大妹子干不了。

好的采茶工,可遇而不可求。手脚慢的不说了,她快不起来;有些人,采茶的速度确实快,小手上下翻飞,“一手先来一手后,好比那两只公鸡争米上又下”(采茶歌)但是,一快就乱,老茶片、茶梗也随之而来,这样的青叶采回家还需要人工再挑拣一下,也费工、费时。而采摘的标准也很重要,有些茶工看起来采摘的分量较多,但是,每一枚上的叶芽不一,有两三片叶的,而好的采摘基本都是一叶一芽或者两叶一芽。

说白了,同样的茶园,不同的采茶工会生产出不同等级的茶叶。

娃娃可是真的摘,只是半天,就叫苦不迭

05

茶的青叶采回家,只是众多工序中的第一步,接下来,不同类型的茶叶会有不同操作程序。

茶叶非常有意思,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同的区域人群对茶叶类型也有不同的爱好。许多人喝了一辈子茶,并不知道自己喝的是哪一类。

茶叶按国标分为“六+一”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再加工茶。宣城人,大部分喝绿茶,也有人喜欢功夫茶也就是青茶,又称乌龙茶,代表就是大红袍铁观音;喜欢普洱茶的也不少,普洱茶属于黑茶,有个走传销路子的,也叫xx黑茶,确实属于黑茶。这六种茶叶也可以分成两种:发酵茶和不发酵茶。绿茶是不发酵茶,其他都是发酵茶,发酵程度不一而已。

宣城区域内所产的茶叶绝大部分都是绿茶,只是因为制作工艺稍有不同,有所区别。绿茶因成形的过程不同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比如泾县涌溪火青就是圆炒青,而溪口高峰云雾就是长炒青,久负盛名的西湖龙井就是扁炒青。

06

炒茶,也称“杀青”,很好理解,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很关键一步。宣城的茶农聪明,自创的,把杀青和蹂制成形用一台设备、一个流程解决了。设备可以一台,但是时间和火候却需要制茶人的经验,因为不同时间和天气的鲜叶老嫩和水分含量不同。同样的原材料,不同的制茶人做出来的成品可以有天壤之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茶状元不简单。

炒好的茶叶,距离成品就一步之遥,但是这个一步,倒也是步步惊心。具体烘干的程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手法,有的用热风,有的用电加热,我们村的茶农都是原始的木炭烘干。第一遍,使水分脱去70%,第二遍“回锅”,俗称“打老烘”,除去95%的水分。茶叶留有一定的水分不是茶农想偷工减料增量,而是因为,完全脱去水分的茶叶极其易碎,你买一斤茶叶回家,可能就只有八两了,其他都是茶沫子。

这里也提醒买茶的城里人,如果买回的茶叶不是放在冰箱冷冻保存的话,那一定要电饭锅之类继续烘干一段时间,否则极易变色,失去茶叶的香气。

07

茶叶虽说是老天爷对农人的馈赠,但是,老天爷从来就不大大方方,茶叶的钱,并不容易赚。

曾经农村有“茶半”的说法,就是茶叶的成本占了一半,如今,能有四分之一那就是谢天谢地了。说白了,制茶就是挣一个辛苦钱。随着茶工工资的上调,本村的人,如果家里没有采茶的,基本都放弃了。

茶工工资180元,采四斤鲜叶,制一斤干茶,早中晚三餐20,电费、油费、炭钱30元,这样一斤干茶最基本的成本就是230元。

这样的价格不包括茶农夫妻做饭、送饭、做茶、卖茶的费用,更不包括夏天的除草、松土、去虫,秋天的修剪、施肥。如果全算上,茶农其实没有必要采茶了,因为入不敷出,但是,农民最大的想法就是,自己的劳力可以不考虑,但是能把家里的农产品变现,已经很满足了。

08

非常有必要说一下两件事,施肥和农药的事情。

成熟的茶园在工业化的生产条件下,会不会添加化学肥料和喷洒高毒农药,我不知道,不知道不能乱说。

但是,我们山里的自然茶园可以肯定的说不会,这有多方面的考量和原因。一来,施用化学肥料,特别是在叶芽初长的时候,施用叶面肥,确实有利于提高产量,但是这样的投入,对手工采摘来说,反而是得不偿失;二来,这也不符合我们农村人的长期习惯,茶叶虽然卖一部分,但是还有一大部分是自己喝和送亲朋好友,总不能自己害自己,这和种早稻留给自己吃一个道理;三来,茶叶修剪工艺的调整,更多使用台刈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成年大茶树的存在,减少了困惑多年的茶叶虫害问题。

09

农户手工采茶的生产模式终究会被淘汰,现实的情况也是如此。我们老家的一大半农户已经放弃了制茶,不挣钱的事情谁干呢?还不如出去替别人打工。现在还在坚持的也就我哥哥嫂嫂他们这样岁数大的人家,一方面岁数大了,出去打工不行,另一方面还对传了几十上百年的茶园被荒废有种罪恶感。

这是一个悖论,原始的自然的工艺导致产品不能规模化和降低成本,逐渐被淘汰,而工业化的产品又不符合人们对品质个性化差异的需求。

一想到,这养活了我们一家人、支撑我读书上学费用的茶园终究有一天会被荒废,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失落,父母在天堂里大约也有遗憾吧。

我爱人说我想多了,天无绝人之路,哥哥嫂嫂采不动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家自己采摘自己做啊。想想也是,还能呼朋唤友一起,自给自足,踏青郊游三不误。

但愿,一叶情,一生缘不了。

10

顺便替我哥嫂做个广告、发个邀请。

想喝山里农户自产自销的高山茶,可以买点我哥嫂家的,质量安全绝对有保证,高档包装肯定没有。如果想自己采摘自己喝,也可以,不收钱,欢迎去,我哥嫂免费替你加工,你要是不好意思给点加工费也可以,哈哈。

“亲爱的,你喝的每一枚茶叶都有我温暖的触摸。”

还有什么比这更煽情的事情呢?

来吧!茶山欢迎你。

文字 | 杉木

图片 | 娃娃

关注“杉木随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