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从莆田农村建房惨案的反思,常州的农村为何这么美

2022-04-03 20:47:26热度:46°C

 

题记:

农村房子如果长年没人住,不要去翻建新房,因为邻居隔三差五会做点小动作,比如给你房子弄个窟窿,刮风漏雨的,等你年底回家了,屋里都全上霉了。如果在农村建新房,屋顶不要比邻居家的高,如果屋顶高过邻居家,两家就会结仇。

我觉得还是常州的农村比较好,造房子要由基层政府审批,所以建得整整齐齐,屋顶都是一样高,甚至邻居共用一个墙壁。现在很多无规划的农村,房子建得横七竖八,你造两层,我就造三层,他开始造四层,如果你自己在山里独门独户地造,没人管你。但是你周围有邻居,往往就会打架,这种事情在农村已经司空见惯了。

莆田发生的这个惨案也是这样,为什么隔壁不让他家造房,相隔近,造起来就挡住后面的阳光,甚至道路通行,所以引发杀人惨案。我老家的农村也是随意造,开车回家,车子只能放在村口,是开不到自己家门前的,因为大家都随意造,只留了人走的通道。

我不喜欢福建农村以及江西农村的房子,都成了无知村民炫富的地方,造的房子毫无价值,不能带来任何社会效益、商业效益、也无法先富带后富,只是满足个体的需要,丝毫不能体现共同富裕的理念,这样的房子在农村其实就是个累赘。

如果大家都整整齐齐造在一起的话,那多么好,每家门口都有宽敞的道路,这就是缺少了基层的规划。关于农村建房,还是得向常州学习,从地基审批到房屋建造图纸都有人把关,就没这么多矛盾了,而且整个常州的农村人因为农村文旅的兴起,农村人的幸福感远远高于城市人。

进入正题:

常州的农村为何这么美?

常州的村庄建设之美,在全国都是有口皆碑的,随着近几年持续地对乡村投入,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7︰1,是全国收入差距较小的地区之一,位列2020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11位。常州的美丽乡村宜居程度达到了城市人羡慕的地步,我认为是三方合力的结果,形成了“国资先行做环境、民资跟进唱大戏、村民同力谋发展”的可复制的建设模式。村委、企业、资本、能人、村民等集体力量的加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自身造血的动力,实现了多方共赢。

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政策蓝图

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问题。全国有很多农村守着大片的土地受穷,就是因为土地不能带来财富增值,结果就成了不能“聚人”的局面,村民逃离农村外出务工,而资本因为土地性质,不敢贸然进入农村,最后村民成了拿着金饭碗要饭的一批人。

而常州率先在农村土地做出了改革的尝试和摸索,找到一条激活农村土地增值的路子。这就是常州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经验,这个试点经验已经被写入新土地法,具体的做法是:建立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开发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与国有建设用地交易一样,依托新开通的系统,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统一实行网上招拍挂竞买,让交易更公开公平公正。”农村土地一旦竞拍成交,使用权人将取得集体土地使用证。此举真正意味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不仅可以出让,还能租赁、入股,享受转让、抵押权能。”

这样的土地改革的好处是:农民权益保障了,他的收入增加了,有了明确的政策条文保障,资本愿意投资了,对于国家来说,土地的性质还是没变。可谓是皆大欢喜,常州土地新政的推出,立刻就盘活了沉睡在农村的土地资产,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二、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常州美丽乡村的发展,据我这么多年的观察,是分为两步走的,一个是画蓝图,一个是硬执行。画蓝图就是统一下一盘大旗,农村不能一窝蜂地搞同样的项目,而要依据村域经济的特点以及村域文化的传承,拿出“一招鲜、吃遍天”的项目,避免同质化竞争。所以现在就看到雪堰那边有度假村、桃子村、橘子村;前黄有酿酒村、食品村;邹区有亲子游乐安基村;如果没有农业产业化的项目,那就从文旅上去挖掘入手,比如焦溪古镇、舜山小镇等等。正是这些常州特色的乡村振兴新点子,推动了常州美丽乡村的发展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

常州乡村的建设并不是拍脑袋,一时兴起,而是有具体落实措施的,这一任没完成下一任接着干,不存在今天搞这个明天搞那个的瞎折腾。村子里都采取了项目打分制,全部指标都用了量化的数据标出来了,组织机构要干哪些宏观上的事,打多少分;乡村基础建设做哪些事,打多少分;经济建设每年要完成的指标,打多少分;村文化建设要做哪些事,打多少分;村里公益建设要干哪些事,打多少分,都列的一清二楚,只要按照步骤执行即可。

常州的乡村振兴建设现在都是提前五年规划,接着五年执行,然后又做下一个五年规划,有组织、有规划、有目标、有进度、有文化、有管理,这是用放眼50年的眼光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样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三、美丽乡村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结果

常州的农村发展能取得今天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是跳出农村看农村,从更高的格局看问题的。它一二三产融合的结果。也是这么多年来,常州工业取得了大量的积累,然后对农村进行反哺。常州发展的美丽乡村并没有脱离一产,而是在农业生产、加工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顺势而为发展休闲农业。无论是西太湖、雪堰、嘉泽等农村,都形成了三产融合发展。

三产融合的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农村围绕着“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布局安排,努力探索具有常州特色、一二三产高度融合、一二三产都能得到回报的共同富裕的路子。

我认为,常州农村振兴,已经走出了田园综合体这条道路,就是把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在农村实行就地繁荣,最早的模式是在常州雪堰镇试点,在农村创造“情景消费”,嬉戏谷、露营谷、竺山湖垂钓、骑马场等文娱场所+民宿+特色农业+文旅活动+商业应用场景,这些都让农村广阔的土地上收获了丰硕的果实,这种美丽乡村模式和经验,复制到常州其他农村,目前来看,都取得了成功。

四、让人才回到农村,让农村成为年轻人的创业舞台

常州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常州市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还聘请同济大学、省城乡院等国内高水平规划设计团队和人才,高水平编制示范项目建设规划,因地制宜确定示范区(点)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确保项目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些规划人才为常州做出了不少贡献,引导每个村庄发展导向,按照人文特色型、自然生态型、现代社区型、整治改善型区打造示范乡村。 村庄基础定位做好了后,又开始了运营人才的培训,越来越多的运营人才经营美丽乡村的宣传和推广,已经是驾轻就熟。

大量的顶级乡村运营人才汇聚常州,他们虽然年纪轻轻,但对新媒体的运作熟稔于胸,凭空制造了各种乡村节日,什么雪堰桃花节,安基乡村亲子节、户外野炊节、潘家采摘节、溧阳茶叶节、江鲜美食节等等,除了打造出来的产品节以外,还有各种文化节,塘马村的红色文化、牛马塘的中华薯文化、礼诗圩的荷文化、陡门塘村的回汉交融文化、梅林-东南村的孔家农耕文化、查家湾村的舜山文化等等。

产品节和民俗节的交相举办,大大促进了城乡的双向流动,很多年轻人开始去农村创业,常州农村集体经济发达后,农村不但能够解决乡镇范围内的大部分农民就业问题,还带动了更多的城里人来乡村创业,甚至大的集团公司下乡的也不胜枚举。

五、持续的基础设施投入,让农村成为旅游胜地

常州的美丽乡村,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农村已经公园化了,这离不开农村基建的投入,我所看到的常州新农村都会配有图书室、公园、村民活动中心、卫生服务站、公共厕所、外来人员公共停车场、体育场所等等,这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所以在常州的周末,往往都是城市人纷纷自驾游下乡去玩,这是因为农村具备了自驾游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硬件设施。

我在有些村庄还看到了村史馆,有些古村甚至有几千年的历史,这就是农村的文化建设了,这就是创造另外一部分价值,叫文化GDP,那些采风的,研究历史的爱好者们纷至沓来,在乡土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这又为乡村带来了更多地宣传。

常州的村庄是一个两个的“强富美高”了,如今连成片了,成为了全域旅游综合体,农村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全域美”,展现了常州“美丽乡村”的新时代风貌。

六、让常州村庄的美走出常州

常州有个532发展战略,指的是五个中轴”指长三角交通中轴、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生态中轴、文旅中轴,“三个中心”指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休闲度假中心,“两个示范”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示范区。

在532战略中,两个示范对于外省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常州在全省率先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建成14个美丽乡村示范点、1238个美丽宜居乡村,创成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5个省特色田园乡村,这些有目共睹的工作成绩,都是两个示范的成果。常州不仅仅自己在建设强富美高的农村,还对口扶持了一些城市,比如苏北盐城、陕西安康、青海部分县城等。

近年来,江苏新农村建设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培训在常州开班,大家在常州村庄建设的成功经验上,积极交流,共同献策,让两个示范能有更好的升级,同时让常州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给全国各地乡村能贡献一份参考的价值。

未来五年,常州经济有望进入万亿元经济俱乐部,工业上转型升级已经在稳妥的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农村升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农村升级需要用新思想定向领航,积极拓展农业公园、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一二三产融合、上中下游一体、产供销加互促,发挥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推进乡村旅游特色村、风情小镇的建设。

未来五年,一个诗意栖居、浪漫生活的都市后花园,将在常州广袤的农村遍地开花。

明人不说暗话,

支持的点个在看。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