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厚茶社™岑参®信阳毛尖新茶上市
岑参®信阳毛尖
博厚茶社“博厚”出自《礼记·中庸》:“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墨子.尚贤》也以“博乎道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为贤者之风,博厚人也奉为座右铭。 .
博厚茶社源建于民国8年(1919年),最初位于浉河区西部五十多里远的董家河乡白马山。由张玉生、周天锡等人集股筹资,开荒种茶3万余窝(30余亩),后发展到5万余窝(50余亩),产茶1500余斤,获利银洋600余元。数十年风风雨雨,博厚茶社也曾经几度变换。据解放初县政府《调查资料》记载:“博厚山,初有5万余窝茶树,因连年无力兴修,现仅有好茶6千窝,二等茶树1万4千余窝,往年产量达1500斤,现年产量只有400斤。”五十年代以来,人民政府号召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白马山村人民边垦复老茶园,边开辟新茶园,村里办了茶场,有茶园60多亩。1983年承包给一家,每年上交给村40斤茶叶,近年各村民组都在积极扩种新茶园,,现全村茶园500余亩。2016年,博厚茶社品牌升级,进行了商标注册和从新的品牌策划,对原有生产方式也进行了规范化。形成集茶山民宿、茶食、茶叶、茶器、茶油、茶花一体化运营的特色综合茶文化运营品牌
关于信阳八大茶社信阳种茶始于东周,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唐时茶叶被列为贡品,进献朝廷。宋时苏东坡赞曰:“淮南茶,信阳第一。”明末,因茶税过重,又遭匪劫,遂砍伐殆尽。但在茶农辛勤培育下,终于能代代相传下来,并不断改进栽培、采制技术。晚清以来,茶业复苏,风格独特的“信阳毛尖”基本形成,闻名遐迩,成为全国名茶之一。清末明初,甘以敬(秀才)、陈雨人(翰林)、薛温伯(秀才)、蔡竹贤、王选青、刘墨香等人提倡开山种茶和垦复老茶园,集股筹资,先后在西、南部山区开荒种茶,相继建立元贞、宏济(车云)、裕申、广曾、森森(万寿)、龙潭、广生、博厚八大茶社。城里也相继开办专营毛尖的茶庄。1913年戴象山首建“祥记茶庄”之后,和记、恒记、车云等茶庄陆续开办。信阳毛尖,十分畅销,当时已远销开封、南阳、北京、天津等地。1915年,车云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解放后,“信阳毛尖”在五十年代就被誉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而后多次荣获省、部和国家优质名茶奖。产品皆出自这些老茶社所在地的名山上。 八大茶社的创建,为古老的信阳茶区写下了不寻常的一页,为信阳茶叶生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关于信阳毛尖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属绿茶类,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被誉为“绿茶之王”。主要产地在信阳市和新县,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那里的光照、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很适合茶叶的生长。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营养价值。唐代,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2个州郡,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有评“淮南茶,以光州茶为上品”光州即为现信阳南五县。北宋时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年,信阳毛尖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获中国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1982年、1986年评为部级优质产品,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91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信阳毛尖不仅走俏国内,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远销日本、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中国农产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对全国113个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进行了评估,首次发布了全国83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茶叶品牌价值前三甲: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2011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总量达810亿元,平均品牌价值8.62亿元,其中信阳毛尖以45.71亿元位居第三。在2017年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信阳毛尖排在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