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盘点:2021年茶圈十大尴尬
冬至一过,2021年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天了,如果2021年全世界要选出一个年度词汇,那我推荐的一定是“尴尬”。
新冠疫情的反反复复,让一堆宏伟的计划都卡在半空中进退不得。连奥运会这种全人类的大喜事都变成一件尴尬的庙会,就像走个过场一样的开了个寂寞和尴尬。什么世界经济论坛,各种带着数字的大国会议通通也都延期举行。


在这样大尴尬的背景下, 茶圈的种种尴尬似乎都是小事了,年底各种茶博会取消的消息就像你妈催你早点睡觉的信息一样此起彼伏。
岩茶教室最关注的武夷山斗茶赛也都遭遇史无前例的尴尬,都从规模盛大的群众运动改成和网红抢流量的线上PK。2021年也是岩茶教室史上唯一没有采访当年斗茶赛状元的一年,说起来也确实尴尬。
01
最温馨的尴尬:
年轻人到底爱不爱茶,看看广西宿舍茶室
先来说一条带着温馨底色的尴尬新闻,广西外国语学院崇左校区的两个小哥哥把上铺改造成了茶室。


据茶室老板小王同学介绍,他说茶室搞起来以后,大家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就不想打游戏了。
Y老师看到这个新闻真的觉得非常欣慰,谁说年轻人不爱茶啦!在宿舍自己花钱这还不叫爱,那什么才叫爱。我年轻的时候在宿舍里煮个方便面就很浪漫了,要是再加个火腿肠简直就是诗意的奢侈了。


但是这个让人欣慰的年轻人爱茶的新闻有一个尴尬的结尾,当地消防机关,顺着网线就摸过去了,据说没收了大功率热水器这样的作案工具。


我也不知道这些同学现在怎么样了,茶瘾上来的时候还有地方喝茶吗?学校有茶叶社团吗?
要是你能看到这条尴尬的新闻,欢迎联系Y老师,我送你个小盒沏!让你随时随地都能过个茶瘾,再送你泡牛肉什么的,鼓励你好好学习,努力工作。


呵呵这真是一条尴尬的广告。
02
最乌龙的尴尬 :
于丹说乌龙,说成乌龙
今年年中的时候,著名的文化学者,北师大教授,以说论语闻名的于丹老师在自己的抖音上发了一系列关于喝茶系列的视频。
其中关于乌龙茶的种种描述基本上全部说错,比如她说水仙肉桂是闽南的岩茶,铁观音是闽北的乌龙,把乌龙茶的绿叶红边说成红中青边。


虽然于老师很快在评论区留言更正了错误,但是还是引来了一波网红和自媒体的疯狂踩踏。写这篇尴尬稿的时候我略略收集了下相关的资料,反正骂于丹的视频流量比于老师这条原本的视频流量大的多的多了。


▲现在在抖音搜索于丹,这个”口误“仍是主要话题
我也倒回去看了下于老师原来的视频,其实对于一个非茶叶专业的老师来说,这些“口误”我觉得其实可以理解,甚至这些错误也不影响于老师要表达的“文化观点”。但是她说话时候斩钉截铁的语气和坚定的眼神看的我真是有点尴尬。
再看看那些骂于老师的茶圈网红们,也是同样坚定的眼神加上2.0倍速的斩钉截铁还要再加上夸张的身体标签,顿时让我觉得这个乌龙的尴尬也未必就是于老师专享。
03
持续时间最长的尴尬:
茶企到底能不能上个市?
这应该是中国茶界持续最长时间的尴尬,中国这个以茶闻名的大国,居然没有一家主板上市的茶企。
从2012年开始安铁集团冲刺A股未果,没几年,安铁集团即遭遇破产重组。2020年澜沧古树和中茶双双公布招股计划书,但是两位老大再争取谁来做茶界第一股的道路上还没掰头多久,其中一位就掉了链子。


今年五月,多个财经媒体报道澜沧古树可能存在关联交易和关键财务数据造假的疑点。5月底就在上会审批前,澜沧古茶撤回上市申请材料,据说原因是因为受芳村疫情影响。


▲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图源网络)
我不禁感慨,茶圈还是普洱的朋友多,不仅时间是普洱的朋友就连疫情也是普洱的朋友。
Respect!这边的澜沧紧急刹车,那边的中茶依然遥遥无期,在等待期最长的中字头上市企业的记录上越跑越远。
04
最不可思议的尴尬:
新茶饮到底赚不赚钱?
虽然传统茶企在传统的A股市场没什么振奋人心的新闻,但是新茶饮在资本市场据说混的风生水起。
奈雪的茶6月30日在香港上市,上市价港币19.8。上市首日即破发,12月21日收盘报价8.66。股市走势如此尴尬,其实背后的问题还是,新茶饮到底赚不赚钱,是企业赚钱,加盟店赚钱,还是资本赚钱?


年底,著名的网红新茶饮“茶颜悦色”有员工抱怨薪资低,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到手工资不过3000多!


这就真的有点尴尬了,我记得去年茶颜武汉店开业,据说派对要排2个小时才能拿到一杯奶茶,黄牛炒号炒到500块一个号。
一转眼,一个员工工作200个小时还不如黄牛4-5个号值钱,这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吧。
05
最打脸的尴尬:
评茶师下岗,调饮师上岗
去年茶艺师和评茶师的职业资格证相继退出人社部评价类职业资格认定。我原本以为这些泡茶的小事不涉及国计民生,国家给企业和行业协会更多的自由度,让你们自己去管吧。
但是一回头,今天3月人社部就发布了十八个新职业标准,其中就有调饮师行业,这对于传统茶叶行业来说不得不说是略带一点酸楚的尴尬。


今年领导提出了要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大文章,这个茶应该说的不止是奶茶吧。要做好这篇大文章,和新茶饮比起来,传统茶行业其实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尤其在文化层面上。
相对于评茶师这样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职业来说,要一个权威部门“名正言顺”的认可,这个要求其实已经低的有点尴尬。
06
最没存在感的尴尬:
全球十大高端名茶排行榜
3月,我被一个茶叶排行榜震惊。为什么说震惊呢?
首先背书的名人特别多林林总总手机能列两屏;其次就是发布单位的名头特别大“世界品牌实验室”也不知道怎么实验;然后就是品牌范围非常广,覆盖八个国家十个品牌。
最尴尬的就是这里的首先其次然后我认得的都不多。


▲图源网络
本来这个品牌发布的时候我还挺想写篇文章调侃一下,因为临时犯懒耽误了两天,这件事就无声无息的过去了。再翻回去看的时候,似乎只有那家上榜的“中国品牌”还在关注此事了。
联想到当年武夷岩茶被不同网红吃了两三年红利的天价排行榜,我真替这家远在扭腰的“世界品牌实验室”感到尴尬,也替上版的那些听说过没听说过的品牌感到一丢丢的尴尬。
07
最让人苦笑不得的尴尬:
打地鼠一样的打假
假茶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4月上海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破获一期市场总价在18亿元的普洱造假案件,我记得公安局上一次公布案值这么大的案件应该还是上一次。


9月大益和有台湾普洱教父之称的前辈大佬之间的假货官司有了“结果”,为什么加个引号,是因为最终法官认为“教父进口的茶确为仿冒的假货。但是不是故意售假,而是因为自身专业程度有欠缺,误认为是真的,因为不予起诉。
这是一个两边不讨好的判决,大益方面肯定是觉得莫名其妙,教父方面肯定也觉得非常委屈,不仅茶被没收了,看这个判决连”教父“的名头都要没收。


年底,武夷山某著名品牌也公开销毁了一批假冒产品。假茶不尴尬,现在茶这么贵,抖音这么火,有点假茶我觉得都是正常的,尴尬的是在鉴定这些假茶的过程中,执法单位往往只能通过包装的样式,印刷的质量来最终鉴定茶的真假。


在台湾假茶案中造成争议的地方就在于,教父卖的是03年的老勐海茶叶,而在大益在04年改制之后才接受勐海茶厂。新官有没有资格鉴定旧案,会不会带着某种程度上的偏袒,这确实让人心存疑虑。
而在大部分的网红销售的天价茶中,那些记录不了销售记录,数量也只有一泡,喝完死无对证的茶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实在是考验人性啊。
08
最短命的尴尬:
泰宁岩茶标准胎死腹中
8月,福建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发函就泰宁岩茶系列的团体标准征求意见,消息传出后在泰宁和武夷山都掀起极大反响,武夷山政府随即提交了正式的反对意见。海茶会收到反对意见以后停止了泰宁岩茶系列团体标准的正式发布。


对这个事,Y老师我的意见是复杂的,大家都知道Y老师是铁杆的山场牌。但是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山场的原教旨主义者,对于好岩茶出自好山场我是信的,但是对于好山场是不是只有三坑两涧,我则心怀好奇的期待。


▲泰宁的一处山场
说起来泰宁的丹霞地貌和所处纬度和武夷山十分接近,在2020年农村农业部的特色产业集群中,泰宁也被纳入了武夷岩茶特色产业集群。但是尴尬的是按照国家标准泰宁的岩茶肯定是不能被冠以武夷岩茶的名号,而如今独立的团体标准又被一票否决,类似这样的问题,其实在建阳建瓯的乌龙茶产区同样存在。
未来这些地方的乌龙茶无论是要另起炉灶用闽北乌龙的名义进行市场推广,还是走地下通道混进武夷岩茶的队伍中好像都是很尴尬的事。
09
最神奇的尴尬:
喝茶打通任督二脉
3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辉教授团队发表研究成果。《茶叶激发的人体红外影像显现经络系统》。


必须要说教授是正经的教授,李辉教授团队曾经测量过曹操的DNA,也曾经利用基因科学为著名的白银杀人案破获提供线索。
但是这次的研究成果似乎有点尴尬,原本最应该举双手欢迎的正经中医圈对此结果嗤之以鼻,南方周末曾就此事采访某中医药大学教授,该教授称:“中医的经络是复杂的抽象概念,科学仪器是检测不出来的。”而李辉团队的实验“荒诞到中医界的人都不想去驳斥”。


而与中医界相反的是茶圈则一片沸腾,转发李辉教授研究成果的茶圈自媒体不计其数,某宝某音上李辉教授认证的“归经茶”一时也是大卖。这种反差不由得让人觉得尴尬。


我特意去翻了一下李辉教授的论文原文,这个经络实验的实验条件是集中了42名“体感通透”的志愿者,在太姥山某品牌白茶庄园中完成,听上去更像一次由品牌方赞助的集体催眠。
尴尬归尴尬,能尴尬的这么科学,也是很神奇的。
10
和钱有关的尴尬才最尴尬!
据说人生所有的尴尬都是和钱有关,不是你的钱包配不上你的梦想,就是你的钱包配不上你的老公/老婆。
茶圈2021年最大的尴尬也依然围绕着钱展开。
年初在权威媒体的连续多年的“追问”下武夷岩茶终于低下了价格高贵的头颅,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的一纸公开信将武夷岩茶的上限封在了“六万”,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大检查”搞的福建的茶叶市场风声鹤唳。
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各种的检查少了,但是六万这个公开信中的没有什么法律效力的建议依然是武夷岩茶,乃至整个福建茶叶无人敢碰的红线。


而在另一个以高价出名的普洱产区,价格炒作又进入新的巅峰。
4月,凤庆古茶树以1068万元的天外有天价,拍出了10公斤茶青,刷新了茶叶价格的上限,和我们这些穷人智商的下限。


▲图源网络
7月出厂价7万的仓颉号被炒到了20万,因为空仓众多,无货可提,一度在广州芳村引发了不小的群体性事件。


▲图源网络
茶叶的价格到底有谁来定,有没有人管,凭什么管似乎都留下了一些尴尬的问号。
不盘不知道,茶圈尴尬多,幸好今年还有娱乐圈可以垫底,希望明年我们可以不用盘点茶圈的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