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山上有茶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

2022-03-31 16:08:33热度:62°C

伸个懒腰在大山里伴着日出醒来,听着水声在农家院子里读书发呆,品一壶茶与古镇老街对话,和家人一起去果园里摘果子……这种诗意栖居的生活,是很多城里人的“诗和远方”。

对于身处其间的山里人而言,美景固然养眼,但更需要有“美业”养家。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中,需找到一个平衡点。安康市确定了生态立市的新发展理念。

于是,山林经济在这里生根发芽,富硒水被开发,价值达到30亿元,茶园一座接着一座建成,康养也变成了一个产业……绿水青山由风景变成产业,乡村积蓄了发展的新能量。

当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新的良性循环关系时,城里的人来了,看到机会的打工村民也回来了。

游客乘船过汉江采摘柑橘

金灿灿的蜂糖李

20多年前,汉阴县观音河镇中坪村,一个小伙子坐在自家门前的石板上,呆呆地看着眼前的观音河。

那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干农活。”

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没有,就是干农活。”

不上学了怎么打算的?“不知道,反正不想干农活。”

顺着观音河的方向望去,小伙子幻想着,外面的世界肯定比这儿好。他真的出去了,西安、河北、江苏都去过,木工厂、工程上都待过。

20多年后的今天,一个青年站在观音河镇的山坡上,指着周围的山川园林,自信满满地介绍着自己的产业。

这个青年是丁林松,在外闯荡的过程中,他带着老乡办了工程公司,然后回汉阴闯市场。他自己也没想到,后来又挑头办起了合作社,还开了农业公司。

丁林松正在讲述蜂糖李种植经验,到园子里学习的有其他乡镇的村民和干部,他们都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

在人们的印象中,李子多半是酸涩的,蜂糖李则不同。丁林松第一次看到它是贵州朋友推荐的。

他只记得,朋友拿起一个李子,在袖子上蹭了蹭,递过来。学着陕西人的样子说,咬一口,甜得很!丁林松一咬,果然跟蜂蜜一样甜,不光甜,还很香呢!

这个多少钱一斤?40元。啊?你们这是卖金子呢?丁林松心动了,“我要是能种出来‘金子’就好了。”

观音河镇山多地少,种粮食只够糊口,谈不上收益,再加上村里人干活从来不算人力成本,很多人干一辈子农活也没有富裕过。丁林松要试一试,他要在这里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他漫山遍野推广过蜂糖李,把李子拿出来让大家尝尝,都说甜,可一说起种,都犹豫了。丁林松不强求,他先流转了400亩土地。

对于乡亲,想种蜂糖李或是桃子的,丁林松把树苗送上门;愿意打工的,丁林松叫来自己的园子干活。每年会在扶贫上付出20万元左右,共带动21户、81名贫困群众脱贫。

咱是农民出身,都是向泥土讨生活,肯定能帮就帮。

李子树种下了,丁林松呵护备至,一有空就在地头转几遍。观音河水库是汉阴县一处重要的水源地,县城一半人的饮水都来自这里,因此镇上也管得严,不让上化肥、喷农药。

丁林松就浇上农家肥、有机肥,生虫子了,他就按照县农技中心给说的办法,用吸虫板。

冬去春来,早出晚归。今年是第四年,蜂糖李挂果了!镇上的人都跑来看,金灿灿的,在太阳底下闪亮发光,可爱得很。

丁林松未雨绸缪建起冷库,到了采摘季节,还专门请好帮工师傅,两周时间都守在园子里。

出乎意料的是,尽管卖到40元一斤,蜂糖李还是受到汉阴人的追捧,三天不到就卖完了。丁林松一再强调,蜂糖李的走红不是靠噱头和新鲜感,而是靠品质取胜。

这几年,丁林松发现,其实之前自己从没有好好了解过眼前的山水。眼下的美景,是在办公室或是工地上都无法感受到的。人站在这里尚且如此,果子自然也能长好。

“我们这小伙可能干,以前库区旁边很多土地都撂荒了,现在被他盘活了。”同行的李志鹏感慨。

李志鹏是观音河镇的党委书记,每次站在山上,他都百感交集。

2018年,汉阴县开始实行河湖长制,对河湖展开全面治理。为了加强对一级水源地的保护,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在此考察,现场确定了中心取水地50米范围内,环库区公路以下不能有人活动的痕迹。

这次划定之后,观音河镇有47户村民涉及搬迁,包括一个养老院、5户农家乐、3个养殖场。

当时李志鹏唯一的感受就是,压力山大。

整整8个月时间,他和镇上的干部每天工作到午夜,和村民讲道理、讲感情,最难的一户,他们谈了不下20次。

李志鹏非常理解村民,好容易借着山好水好的优势办起了农家乐,如今却要拆掉从头来过,放到谁身上短期内都难以接受。

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一定是对矛盾吗?这个问题,李志鹏想了无数遍,渐渐得出结论。

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习惯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充分尊重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不能只堵不疏。

而疏通办法,是不断创造就业机会,发展与生态相谐的产业。归根结底,就是要让村民在生态保护中受益。

赶上猕猴桃“东扩南移”,李志鹏抓住机会,在镇上成立了联合农业合作社,纳入近90户农户,抱团发展,一些村集体也跟着行动起来。最终,库区周边形成2500亩猕猴桃产业园。

以前种传统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惯了,现在为了保护水源,观音河镇下了禁令,“只要好好管护,猕猴桃品质肯定特别好。”李志鹏说,对于这个“奇异果”,村民拿它当宝贝,珍惜得很。

珍惜归珍惜,镇上黄老头的行为让李志鹏有点哭笑不得,管护猕猴桃,舍不得疏果,舍不得修枝,他正准备在会议上提出批评,也给与“表扬”。

汉滨区流水镇村民采茶汉江之滨

奔腾的四季河

河流沿着山脉缓缓流淌。杨章军的梦中,常常回荡着四季河流过巴山时熟悉的水流声。

2004年,中专毕业后,为了逃离资源稀缺的大山,杨章军和朋友相约去城市闯荡新生活。

那里与大山截然不同,明亮且洁净,马路平坦、吃喝玩乐样样都有,拧开水龙头便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电子厂接纳了他们,城市里总有工业要发展,杨章军不想再当农民。

飞逝的时光中,家乡变成电话线那头的一个地名,只存在于电磁波里。坐在生产线前,把两只胳膊撑在台子上,双手快速地动个不停,像个机器一样。城市的车水马龙,他也从新鲜看到麻木,反而是时常在睡梦里,遥看绵延不断的四季河淌过家门。

2015年,看到家乡变得越来越好,杨章军再也不想过城市农村两头跑的生活,毅然选择回村里发展。

回村里有机会吗?

时隔多年,四季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奔腾过。一位水利系统长年关注河湖治理的媒体记者评价,四季河原来确实是一条普通的河流,但每次来都有新的变化,它已然是一条生态河、富裕河、文明河。

更早以前,人们都说,没有四季河就没有四季河镇,现在准确地说是,没有干净的四季河,就没有做全域旅游的四季河镇。

四季河镇下辖5个村,全部沿河分布。杨章军出生在天坪村,地下无矿,地上无厂,只有连绵的山脉和无尽的河流,是个平平无奇的陕南小村庄。在他回来的前几年,因为靠近国道,又离岚皋县城很近,公路旁边、河道两岸倒是零星生长出八户农家乐。

2016年以后,四季河镇飞速发展。在短短3公里范围内,聚集了7个企业、2个茶厂、2个农产品加工厂,农家乐猛涨至30户,杨章军是其中一户。

在办农家乐之前,杨章军很少下厨,刚开始对做菜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但只要想干什么没有学不会的,村里现在做菜的年轻人很多。与父母合作了几年,他便在吊桥对面盖起了房子,单独开店。

父母与三叔最早在镇上办起农家乐,三叔叫杨文方,三婶叫王三翠。两人都是当地响当当的人物,自家的食品加工企业每年能有2000万元的产值,每一瓶从这里卖出去的豆腐乳包装上都印着三婶的名字。

杨文方在天坪村当过多年的村支书,他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2000年以前的天坪村,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苞谷和油菜在地里最常见,但绝对算不上主导产业。两年以后,乡村旅游有了一些苗头,家里条件好的,把房子整修一下,墙面粉刷一新,就可以开门做生意了。

四季河山好水好鱼更好,是城里人纳凉休闲的好去处。最早的八户农家乐就在这时发展起来,杨文方和哥哥走在前头,两家同时干起餐饮和住宿,加起来可以满足50人的住宿。

2009年,西康高速开通,来四季河的人更多了。杨文方想着,家乡的特产这么好,游客也爱吃,为啥不做出来让他们带上?媳妇王三翠最擅长做豆腐乳,他们一合计,一个豆腐乳小作坊便产生了。

小作坊变成加工厂,是在七年以后,杨文方“斥巨资”建起了豆腐乳、辣椒油、香椿的生产线,只要是能包装的农产品,他们都能卖出去,鸡蛋、土蜂蜜、香菇、木耳……应有尽有。

这时的农家乐火速发展到18户,原来住在山上的村民下山了,他们也盖起房子,从农民变成“服务员”。政府抓住机遇对农户的房子进行统一设计和改造,白天这里是有山有水的溪边小院,晚上灯笼亮起来,又有一种万家灯火既视感,十分温馨。

村民下山,产业上山。因为农产品加工需要,杨文方循序渐进在山上建起香椿基地、油菜基地、蔬菜基地。以天坪村为中心,四季河镇相继发展了猕猴桃、神仙树、茶叶等八个绿色产业园。

镇上的茶厂、果酒厂、农产品加工厂也跟着兴起来了,农民可以在企业工作,还可以紧盯着旅游布局自己的产业。

来到四季河的游客,可以来山顶的产业园呼吸新鲜空气,去山腰的果园采摘果子,到山下品尝农家饭,在河边与清水、古树群对话。

四季河镇杨姓居多,他们给这个旅游综合体命名为“巴山样子,杨家院子”。

旅游是四季河镇发展的命脉,而青山绿水是全域旅游的命脉。

2021年十一假期,四季河镇专门派人去街上数了数游客的车辆,一共1600多辆车,近6000人在这里游山玩水,与大数据测算得一致。

“只要人来了,就有发展机会了。”杨文方说,“你说我们能不好好保护自己的河流吗?那可是流动的银行!”

石泉仿古汉江迎亲婚庆表演

李定均的“三个水”

一脚踏进后柳水乡,立即心神宁静。

清晨,淡淡的薄雾轻纱般地环绕着后柳水乡,隔岸青山若隐若现,恍如置身仙境。太阳出来了,晨雾慢慢地散去,悠悠碧水尽显眼底。

乘一叶扁舟,漂浮在汉江上,心灵也仿佛被洗涤过了,柔和、平静。青石板上的明清老街留下了古人的足迹,行走在这里,仿佛回到了很多年前,那个年代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汽车的鸣笛。

梦醒了,李定均在水边伸了伸懒腰,叫上工人出发了。他今天的任务是,拆掉之前建好的巨幅广告牌,因为有游客反映,商业广告影响了后柳水乡整体的美感。

后柳水乡指石泉县后柳镇,水乡是它的“艺名”。

历史上,秦岭巴山环绕的地区交通不便,山里的货物大多依靠人背马驼,只有到了汉江才能顺流而下,通江达海。绵延3000里的汉江周围,曾经散落着无数的码头、城镇,后柳镇是其中一个。

这里盛产的生漆、桐油、茶叶,通过汉江运去武汉一带,回来的船只再带上洋油、洋布、洋烟等生活用品。“巴儿岭,岭儿巴,岭上雾下有绿茶;汉水长,汉水大,汉水通江药漆麻。”口口相传的民歌记录了那时的航运状况。

舳舻相继,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后柳镇作为一个水码头,繁华过、热闹过。然而,随着水运衰微,这个临河的老镇渐趋没落,很多人离开了,试图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更大的“码头”。

上世纪90年代,跟随着打工的浪潮,磨石村的李定均辗转在甘肃、新疆一带的矿上淘金。比较幸运的是,他属于事业有成的一类。20年后的2011年,他又回来了。

见惯了城市的繁华再回到大山里会不会觉得寂寞?看到李定均如今的产业就会明白,他真正的寂寞是在外面的时候。

回乡的第一件事,李定均盖起了镇上的第一家酒店,起名丽水家园,随后流转土地建起1000多亩茶园,给出产的茶叶命名碧水纤毫,近期开发的茶旅融合项目,由自办的细水农业合作社运营。

“丽水、碧水、细水,这就是我的三个‘水’。”李定均说,没有家乡的山山水水,就没有他如今的产业。

后柳的水真的有这么好?

李定均回来前,经常带着朋友来家乡散心。一位朋友领着岳父在后柳生活了三个月,困扰他多年的哮喘病意外见好,朋友将这归功于后柳的好山好水,随后带着亲戚五个家庭从新疆来这里定居。

正是受到朋友鼓励,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他还是开始了二次创业。

在李定均回乡的前五年,石泉县就已经开始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因为汉江流经县城南部,石泉定下“南为先,水靠前”的发展战略。

有山有水、有洞有峡的石泉,先后打造了一批景区。发展到现在,全县11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都有旅游景区,并且80%的景区都和水有密切关系。

2015年,后柳镇也被纳入景区开发规划,探索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后柳码头建起来了,但这次不是开水运,是为了让游客与汉江更亲近。李定均也买了一条画舫,他一次购入电动船只,污染物零排放。

由于后柳镇上游衔接中坝大峡谷,下游毗邻雁山瀑布,这里成了来石泉南边旅游的“中转站”。

镇上的人越来越多了,李定均记得,小镇刚火热起来时,酒店、宾馆还不能满足游客需要,他们还在店里的大厅搭建了几十张临时床位,实在住不下,会给游客推荐汉阴或是西乡的酒店。

乘着船从码头出发,走到对岸便来到磨石村。这条路线李定均走过无数次,小时候上学,天还没亮,他们就带着火把找到摆渡人上船渡河,“那时候真是受了大苦。”

但现在再回磨石村,心里别提多敞亮。

李定均的茶园就在山上,从这里出产的茶叶基本上不用去市场,就会被来自山东、兰州等地的客商直接收购,他们往往被这里的环境吸引,“这么好的山水,种出来的茶肯定没问题。”

后柳镇对绿色产业十分上心,茶旅融合就是在政府带动下发展起来的。“茶厂的炒茶师,茶园的管护人员,政府都给补贴。”李定均说,山下今年还多了两间茶室,后柳水乡的氛围越来越好。

李定均所说的氛围,在后柳镇党委书记罗威看来,是指康养的、休闲的、放松精神的氛围。

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别人在“造城”,后柳在“造乡”。

他们正在构造一种可以称之为“现代田园之乡”的生活方式,后柳镇为快节奏的都市人提供乡村“慢生活”。

“物质生活丰富后,乡村生活正成为很多人精神生活的‘刚需’。”罗威说,山上有茶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的生态环境,正是支撑水乡发展的基础。

(当代陕西 刘甜甜)

【来源:陕西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