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第一场中外贸易战,中英茶叶贸易背后的技术盗窃,市场垄断
原标题:回顾第一场中外贸易战,中英茶叶贸易背后的技术盗窃,市场垄断
时代背景
清朝和英国因为港脚商人以飞剪式帆船在广东沿海武装公开贩运鸦片而发起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战争以英国远征舰队炮击广东九龙为起点,最后以清朝失败,及以签订不平等《南京条约》告终。这场战争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闭关大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而这场战争背后不为人知的其实是当时英国与中国之间的巨大的贸易逆差,中国以生丝、茶叶为主的商品充斥在国际市场,而英国经历过工业革命之后能大量生产的纺织品、金属制品由于清朝闭关锁国,对外贸易被卡的死死的,外来商品根本无法大量进入。中英之间每年百万两白银的贸易逆差。
但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本该双方的进出口贸易应该都差不多,现实对英国人来说是严峻的:
中国直接输往英国的茶叶,自1784年英国减低茶税后,50年内增加了三倍,到1830—1833年,平均每年达561.7万两。显然,英国输华的三大主要商品还不足偿付中国输英茶价的半数(茶约占中国输英总值的80%)
茶叶的贸易利润与收益可想而知,而这种畸形的茶叶贸易兴盛的原因其实是,来自于从英伦三岛贵族开始,风靡全欧洲的饮茶风范,而一切其实源自于1662年,嫁入英国王室的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对于红茶对推崇,在她于国王查理二世的婚宴上,凯瑟琳拒绝了其他客人奉上的一切名酒,而是端起一被鲜艳的红色饮品,而这就是来自古老中国的神秘饮料——红茶,甚至当时的法国皇后为了了解饮料是什么,还派出
间谋
去英国皇宫试探,之后被英国皇家侍卫抓住之后,还为之引起一场外交风波。
本来在凯瑟琳皇后的一再推崇下,红茶已经成为了一种当时贵族、富商大贾们必备的身份象征,而之后的安妮皇后,更是提出“以茶代酒”的倡议,这一波浪潮之后,英国从此更是有了一个新的习俗,下午茶习惯更是成为了现代英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一部分。由此看来英国人的茶叶需求,可以说是相当巨大了。
英国的市场打压手段
1.毒品贸易&战争强迫市场开放
现在大伙对中英贸易之间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这种贸易逆差如果放大到中国与整个西方社会,根据中外学者的统计,在1800年前的250年里面,中国的白银流入最少也有足足4.8万吨,此处还只是算欧洲方面,在加上南洋方面的贸易额度可能还需要再此基础之上在加上1万吨。
其实西方也不是没有想过别的方法来寻找中国人感兴趣的商品,比如美国人寻找的西洋参、海赖等毛皮、俄国大量出口的毛皮、但是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中国销量勉强还算可以的棉制品销量和茶叶销量差距实在完全不能比。
于是狡猾的英国人,找到了一种商品用来在中国市场获取白银,那就是
毒品——鸦片!
作为坐拥印度这片宝地的英国,有了孟加拉那个极度适合罂粟种植的区域。英国人,中英贸易的天平终于流向了英国一方,而无能且后知后觉的大清,直到鸦片贸易的隐患严重体现出来之后才后知后觉的要销烟禁烟(话说起来,知道鸦片烟在中国的商品名叫什么吗?叫福禄膏,真是无耻之极)
而后,英国人打赢鸦片战争之后,其实当时的赔偿额度并不算多。英国人看重的是市场,也就是所谓的五口通商,而且大英作为一个没有海关体系的国家,面对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大清的贸易限制政策被否决就意味着大清对外贸易彻底崩盘!
而崩盘在哪里呢?如果有的苏南地区的朋友会发现像诸如火柴、袜子、肥皂之类的商品往往在他们方言中就被称为“洋火”“洋袜”“洋皂”,而这一切可以说就是五口通商开始的,从那之后,价廉物美的外国纺织品疯狂的涌入中国地区,尽管受限于当时交通情况,很难彻底占领中国市场,但是仅仅对于沿海地区的原先土产布等中国生产物的打击就可以说是摧毁性的。而其中暴涨的就是英国的毛制品,英国通过“羊吃人”运动下羊毛的产量之高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而清政府偏偏把唯一的对外港口放在广州这种亚热带地区,棉衣和毛衣能卖出鬼的销量。
2.技术盗窃
知道中国茶叶为什么能厉害到纵横250年,成为一个稳稳的中国吸金窟吗?其实本质上中国茶叶和iphone没有区别,因为四个字:技术垄断。其实这点外国人都想过技术盗窃,但受限于清代国家的非常严格的外国人入境管理,以及中国人强烈的排外情节,怪模怪样的外国人的行踪很容易被中国人警惕甚至上报官府,不过这一切都在《南京条约》的签订之后,化为乌有。
其实清朝这种喜欢用武力强迫别人顺从跪下的政权,用外国一位先贤的话
:越是喜欢让人下跪的国家与民族,面对比他更强的对手也就越容易下跪与屈服。
回想大清未来的60年表现还真是应了这句话。
而《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清朝的官员想想林则徐的下场,基本一下子,来华的洋人发现,他们的社会地位一下子刷刷提高了,过去对他们吃拿卡扣的官员们一下子变得和蔼可亲了许多。而这也让后面,东印度公司的间谍行为变得简直轻松玩笑的像是一场来华旅游。
在东印度公司的巨额赏金之下,伯特·福琼这位曾担任英国皇家植物园温室部主管,而且旅居中国对中国了解颇深的英国人,决定充当东印度公司的间谍来潜入大清境内,来偷取大清的茶叶种植技术,而大清的茶叶种植技术在当时的世界就是独此一家别无他份的存在。
结局充满了戏剧性,按理来说,大清是有明确规定对走私茶树茶种者,可处以死刑,不过当时一方面清朝吏治败坏,一方面当时的在清朝压迫下勉强为生的茶农们面对英国商人的开出的天价薪酬,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个个抢破头的在面试中展现自己的种茶水平,最后伯特·福琼优中选优带走了8位武夷山红茶的制茶工人以及种茶能手,并且大摇大摆租了条大船,于1851年3月把他们和购买获得的茶树茶种及制茶工具带至加尔各答,并最后落户于印度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阿萨姆和大吉岭。
一切旅程极为顺利,至于有没有人阻拦,一方面那时人的这种根本意识不到这件事有多重要,另外一方面,那个年代可没有人敢找“洋大人”的麻烦。
中英贸易逆差的彻底终结
几年后,印度红茶横空出世,登上全球茶叶贸易舞台。世界顶级的红茶生产地区从此之后转移到了阿萨姆和大吉岭,而风味独特的阿萨姆和大吉岭红茶更是成为了红茶领域的王者,印度最终彻底取代中国成为红茶的第一大出口国。而中国人则稀里糊涂的丧失了茶叶唯一生产提供商的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蒙在鼓里。
而这还没完,英国人管理下的印度红茶继续革新引入了大规模机械生产以及并且其成立的茶叶委员会的帮助下,印度红茶产业蒸蒸日上,而与之相对的则是仍旧保持手工小作坊、相互割裂、道路交通不便的中国红茶则彻彻底底的被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印度红茶按在地上摩擦。
而英国人,继续发力毕竟红茶的高端领域上,印度红茶还是比不过中国红茶传承千年的秘法,但此时英国继续利用民族浪潮,以及动用国内宣传机器,污蔑饮用中国茶叶会导致肠胃恶化,而利用民族主义宣扬印度茶叶的优质。而失去了英国大客户的中国茶叶的销量就只能面对不断萎靡,而萎靡就有意味着产出茶叶质量下降,茶叶制作秘法失传,进一步丧失客户的恶性循环。
总结:
所以可以说在这场贸易战中,大清的表现简直是糟糕透顶,面对英国人一再的有心算计,在刚开始不清楚大清实力情况下进行卑鄙的毒品输入(依靠贩卖毒品发家连他们英国人当时都认为是件极不光彩的事情),发现大清孱弱的军事实力之后,马上威逼利诱强迫开放口岸,来扩大英国强力商品(羊毛制品布制品)的贸易额度。
而在利用技术窃取来获得中国茶叶的生产技术,并利用其先进的制度优势,以及国内的市场主动打压华茶的市场份额,从而最终一劳永逸的结果了中国的的茶叶贸易神话。而至今为止,印度的茶叶出口量都稳居中国之上,不可动摇。
而时至今日贸易战已经是国家之间无声的利益争夺与科技霸权的争夺不二法宝,其效果往往比纯粹的战争更加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经济,而失败者丧失大量利益沦为纯粹的低价值生产加工国,胜利者则从此牢牢握持着尖端科技的雄踞全球。这让我想到了一个例子:越南的一家船舶生产厂里面工人劳心劳力的生产这船只,而这艘船的绝大多数利润,却握在一家只有一百多人法国企业手上,他们的员工每天只需要安安心心喝着咖啡就可以拿着其他国家工人难以想象的高工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