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类密封袋优缺点汇总,这才是存茶最正确的方式,春节回家秀一把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作者:村姑陈
《1》
之前做过一期,过期红茶还能不能喝的测评内容。
起因是,无意间在杂物柜里翻出几包红茶的茶样。
那是2020年夏天时,在武夷山新认识的茶农,给我们寄来的。
当时泡开后,因为表现不佳,没有选中。
就将喝剩下的茶样,放在一旁。
后来这些淘汰落选的红茶,不知被谁收拾了起来。
放在了这处的杂物柜。
等到现在年底收拾整理时,才翻了出来。


无意间翻出家中藏了很久的过期茶,类似的经历,很多人都会有。
当然,文章发出去后,也有人质疑。
“这些红茶才放了一年半载,凭什么就说它们过期了呢?我看别人介绍的,红茶至少能存三年!”
关于红茶保质期,各家说法不一。
从一年、两年、到三年五载,甚至更长时间,都有人提。
但可以肯定,类似这样草率放在透明密封袋、没有规范仓储的红茶。
肯定一早就过期了,变味了,不值得喝了。
原因是,密封袋根本不是长期存茶的好选择!


《2》
如图,这类老式的茶样包装,如今早就过时了。
它被时代发展的滚滚巨轮,远远抛在后面。
既不实用,也不符合科学、规范存茶包装的要求。
一来,透明塑料密封袋,不能避光。
茶叶内部,含有不少对光线敏感的物质。
包括叶绿素、茶黄素、以及多种芳香物质等。
在没有遮光保存的前提下,会引起好茶在色、香、味全方面的劣变。
二来,这层薄薄的塑料袋,密封性差。
将茶样装入其中时,但凡碰到一两根向外突出的茶梗、芽头、叶片、条索,分分钟就会被戳破。
出现一个破洞后,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装在袋内的茶叶,极易受潮跑气变味。


三来,市面上的塑料密封袋,质量参差不齐。
若非达到食品级的要求,那么,用这样的袋子来装茶,有害无益。
会使得好茶沾染上塑料味、橡胶味等杂乱气味。
总结来看,现如今但凡注重细节的,懂得精心呵护好茶的茶农。
肯定不会如此粗糙随意装茶。
不然在茶样寄出后,万一在中途时茶叶跑气变味。
收到茶样的客户在试茶时,泡开一喝只感觉茶香寡淡,杂味明显,直接淘汰。
因为存茶不当,导致自家好茶落选,那就太可惜了。
老话说,细节决定成败。
这一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3》
市面上的密封袋,五花八门。
比如,类似上文提到的,老式塑料透明袋。
薄薄一层,质感很差,批发价位很低。
由于不符合避光存茶所需,主流上已经逐渐淘汰。


比如,内层覆铝膜,外层覆牛皮纸的密封袋。
通常,这类密封袋的质感是最好的。
外层是牛皮纸,里层是铝膜,手感摸上去很是厚实。
用于短期存茶,存放一两个月左右,很是可靠。


比如,前面两者的综合体,半透明的密封袋。
这类密封袋,近几年比较流行。
袋子外层,大部分采用覆铝膜的牛皮纸材质。
但在下方留有一道透明“观察口”,用于查看袋内的实物情况。
依个人之见,若是为了展示,那倒还好。
而从存茶所需看,这道观察口的设计略显鸡肋。
毕竟,避光密封才是存茶的当务之急!


比如,银色的,厚铝膜材质的密封袋。
这类密封袋的质感,偏冷色调,颇有几分现代工业范。
厚实的,达到食品级材质的铝袋,用于存茶,倒也合适。
此前曾有人质疑——“铝袋就不可能达到食品级,会污染茶叶!”
那就错了,千万别杞人忧天。
打个比方,去药店买药。
不少存放条件苛刻的药品,在包装盒上大多采用铝箔袋、铝箔盒等。
看中的正是铝袋能兼具避光和密封的优良表现。
为此,可不要外行指导内行,平白无故冤枉了铝袋!


《4》
另外,密封袋还有不同造型、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的区别。
比如,茶饼专用袋。
四边周正,四四方方的覆铝膜牛皮纸密封袋,适合短期存放茶饼。
时不时撬开喝的茶饼,如果能在一两个月左右喝完。
日常将茶饼存放在其中,刚好合适,取茶时比较方便。
再说了,大小尺寸与茶饼刚好能配套的密封袋。
设计上颇有巧思,符合“量体裁衣”的存茶智慧。
要不然,若是临时存放茶饼,选了个偌大的袋子去装茶。
意味着袋子内还有不少剩余空间,装入茶饼后,这饼茶得与大量空气共处一室,反而不利于存茶安全!


比如,5克白茶茶样专用袋。
这类茶样密封袋,外形比较迷你,适用5克茶样包装。
比如,装5克2021白露寿眉、2021一级春寿眉等常规茶样。
或者购入特定茶饼或茶砖时,撬出5克装入其中,当做赠品。
在收到茶后,这些独立小包装的茶样,建议先泡开试喝。
不要放太久,以免跑气变味。
另外,这样的密封袋不建议反复多次使用。
不然,某个装过春寿眉的茶样袋,后期再放入其它茶。
此前残留在袋内的茶香,会影响“后来者”的纯正风味!


再比如,散茶茶样袋。
众多密封袋里,这一密封袋的规格尺寸是最大的。
将它们摆在一块就能看出,它不亚于是庞然大物。
因为空间容量足够大,很多时候,即便是装入一斤条形蓬松的寿眉散茶,问题也不大。
它的适用场合是分装散茶。
举个例子。
当你购入4斤装的白露寿眉散茶时,按照三层包装法打包发货。
最终收到的,肯定是一个大纸箱。


用小刀割开外箱的胶带,里面会垫有防震泡沫垫子。
再打开,先是一层塑料袋,袋口用绳子绑着。
解开绳子后,最里面是铝袋,袋口同样用绳子严实绑紧。
再次解开,才能露出里面的茶叶真容。
通常经过这样三层包装密封(纸箱、食品级塑料袋和铝袋)后,适合长期存茶封存,但日常取茶多有不便。
这时可用散茶密封袋,将箱内的茶叶分装出来。
分装八两、半斤、一斤左右的数量,便于日常喝茶取用。
这既能避免频繁开箱,区分短期存茶和长期存茶。
又可以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弱化存茶风险!


《5》
前面提到了不少密封袋。
透明的、半透明的;
牛皮纸的、银色铝袋的;
饼茶专用的、茶样专用的;
以及分装散茶专用的……
林林总总数下来,共有7种之多。
然而,这仅是一众密封袋的缩影。
剩余的,就不再逐一介绍了。
说了这么多,它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
清一色属于密封拉链袋。


封口处,设有拉链条。
当你需要取茶时,轻轻一拉,便能打开。
取出适当茶叶后,按原样轻轻捏紧,便可原样收纳。
用起来,十分方便,是短期临时的好帮手。
但考虑到密封条易老化、磨损,多次开合之后,弹力下降,难以捏紧。
再加上,密封袋本身的密封性,不如三层包装来得靠谱。
所以,再次温馨提醒:
密封袋仅适合短期存茶,装入其中的茶叶,最好是一、两月内及时喝完。
长期存白茶时,还是用三层包装逐层密封的方式,来得更安全可靠!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