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的一种小众分类方法
信阳毛尖已是成名已久,大家该是多有了解,今天我们别的大面不多说,来讲一讲信阳毛尖的另一种分类方法。
基本所有的某种茶叶的分类方法,基本上有几种方法,
一是按照采摘的时间来分类,如明前茶,雨前茶,夏茶,秋茶等。
二是按照地域所在来分类,例如信阳毛尖最为出名的就是五云山(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五座山)、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何家寨)、一寺(灵山寺)。
三是按照一个茶叶品种下面的茶树品种的分类,例如各个单枞。
四是按照采摘的芽头和制作出来的成品的等级来划分,一般是分为什么级别什么级别,当然也有各地俗称的对应每个级别,有的是按照芽头和叶的多少来分类:例如全雪芽、芽头、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等,更有细致着会在每种芽头下面继续筛选分类。例如信阳毛尖的茶农会根据筛网的网孔的粗细,用来命名筛选出来的茶叶品级,例如多少多少厘的,厘这里是指一种尺寸规格的称呼。(当然此种筛网筛选也有是直接用来分芽叶的多少,具体的看茶农的用法)又如福鼎白茶中对于寿眉、白牡丹、银针的命名,其实就是按照茶叶的品级来定位的,寿眉最次、白牡丹次之、银针最佳。
我们今天要说的一种分类是按照地域分类方法的一个分支:大体可以称为海拔或者种植环境来分类的。这个分类体系是:稻田茶---丘陵茶----小山茶-----大山茶-----高山茶--。
等级依次就是按照稻田茶最次往上排列的。我们这就来解释下这些分类的含义。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可以。
稻田茶:往往就是当初的种稻子的田地改成茶田的,一般所处环境是在山脚下,地处平缓,水肥土厚的、气候温暖的地带。自然是因为不愁吃穿的环境,大概懈怠了自身,光长肉不长骨,这种茶田出来的茶,只能是当做初级口粮茶,解个口渴罢了,一是不耐泡,二是也没有什么风味。
丘陵茶:这类的泛指是高度和海拔不超过二百米连绵的山丘上种植的茶叶,这种茶叶的地方以浉河港为例子,一般都是处于山体的外围,也是每年最开始打茶叶的地方,因为水汽和温度等都会让它们要比一般山里头早上几天,往更深更高的山里面往往会早上一个礼拜多,有一年清明节去信阳。南湾湖边上的茶叶已经收了两三天了,胡岗里头采茶炒茶的工具和屋子都还没打扫呢,一问都说早着呢,不着急。
小山茶:产于海拔200米以上400米以下山上的茶谓之“小山茶”,小山茶相对于丘陵茶除了海拔高了许多,茶田的数量、茶树的产量也是少了许多。差不多属于整个茶区的二等品,已经是属于能喝的序列。
大山茶:海拔四百米到八百米的大山深山的茶,才能叫做大山茶,你别看名字叫做大山茶,其实这大山上能种茶的地块却是不多,同样面积的小山地块,能开垦出来种茶的面积要远远比大山的多得多,因为大山一是海拔高山体到上面了,按照自然规律自然就是要陡峭了许多,能种茶树的山坡就很少。二是山体到这个海拔时,石头地块的面积也大大增加,土地的地块也就自然好了好多。三是正是这种山高林密,树木花香常伴茶田左右,水汽莹润和温差的洗礼让茶的风骨回味悠长----是为好茶。
高山茶:海拔是在八百米往上的高山,整个信阳就没几座山能达到这个标准,气候寒冷、水源的要求也是极高,此山出的茶,乃唇齿留香、入口妙不可言、宛如仙境,整个人的魂又如活了一般要出体。此茶亦味极品。可遇不可求也。
以上就是此种分类方法的大致介绍,望大家以后能去茶区多转转,会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事。
另外我再多说一句的是,还有一种简单的分类是,按照茶树的来源地来分辨的,近年来信阳茶区的扩大种植和需求越来越大。 茶农的新茶田很多是从湖北或者福建引进过来的新茶树,称之为外山茶,本地的传统茶树就称之为本山茶。为什么要引进外山茶树呢,一则是因为外山的茶树的产量高,枝叶茂密。二是叶子大,炒出来的茶叶条索好看,有卖相。从茶树的外观来看,外山茶的茶树会比本山茶的叶子稍微白一点点,需要仔细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