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产地批发市场的蝶变
原标题:昆明,产地批发市场的蝶变
说起云南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鲜花的海洋,动植物的天堂……然而,在云南众多标签之中,最令人瞩目的还是那张普洱大叶种茶的标签。
云南的高原气候、偏酸性红土以及澜沧江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让大叶种普洱茶形成了丰富的茶叶内质,含量更高的茶多酚物质和茶碱类物质,不同山头出产的普洱茶有着不一样的苦涩与回甜,普洱茶地域性、稀有性的特点注定了普洱茶有着过去“名重京师”,如今名扬天下的地位。
普洱茶的流通路径是从云南深山的各个茶园村寨如涓滴细流逐步汇聚,走过原料集散地,走向城镇集散地,走到省会昆明,再经过各类型的经营者分散走向全国各地,来到茶友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昆明的茶叶集散地经历了哪些演变过程?或许,我们也能从中管窥普洱茶产业发展的脚印。
丨禄丰广通丨
云南专业茶叶批发市场的雏形
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里,茶叶作为大宗农产品之一受到国家统购统销政策限制,这造成了茶叶流通渠道的单一,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后。改革开放之后,整个中国茶叶企业数量剧增,为了解决买茶难、卖茶难的问题,急需新的销售渠道为之服务。由于批发市场具有收集产品、分配产品、形成价格、信息集散等功能,逐渐成为理想的交易场所,我国大多数茶叶批发市场便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包括昆明。
按功能划分,我国茶叶批发市场可以分为产区批发市场和销区批发市场。
产区批发市场大多是在过去集贸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有一些是政府组织建设的,一般对市场交易条件要求不高,销售以茶农小规模交易毛茶为主,且季节性明显。销区批发市场大多是在历史茶叶贸易中心基础上扩大建立起来,大多自发形成的,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政府开始介入引导。对交易条件要求高,需独立的门面,为综合性市场,并以当地传统消费习惯品种为主,常年交易兼具有配送功能。
2004年以前,承担上述职能的产区批发市场是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的广通茶叶市场。虽然设施比较落后,管理比较粗放,却也有个显著的特点:茶叶批发市场一定会建立在物流非常便利的地方,并且靠近周边商业体的繁华之地。
广通是禄丰县的一个镇,地处滇中与滇西大经济圈之间,因地理位置重要、交通方便、四通八达而得名。1970年成昆铁路开通运营后,广通成了成昆铁路的旱码头。普洱茶界战略策划人李国标对于当年的广通镇茶叶市场记忆犹新:“千万别小看了这个镇子,10多年前一个边陲小镇,就已经有好几幢高大上的银行,里面装修特别豪华。”
从20世纪 50年代到80年代,云南人处在喝云南晒青精制绿茶的时期,到了90年代,口味开始发生变化,云南烘青绿茶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个时期,云南一扫80年代茶叶市场的低迷状态,开始大量生产滇绿茶,加工方式出现了除了晒青之外的炒青、烘青和蒸青。甚至用大叶种茶仿制了种类众多的绿茶产品,龙井、碧螺春、瓜片都被仿制过。
当年,北方人喝的茉莉花茶里面用来打底的绿茶,大概有60%以上都是来自云南。除了因为云南大叶种烘青做出来的绿茶品质高,更重要的是,大叶种比小叶种耐泡,加之云南原料比其他地方的绿茶原料价格更加低廉,即便高端茉莉花茶还是会选择小叶种,市场上为了满足大众消费,能够最直接降低成本,减少破损率,提高精制率,一定非大叶种莫属了。
“以前运输普洱茶没有现在那么讲究,都是编织袋装,1袋是20公斤的毛茶,一车一车的从思茅拉来广通。发展到后来,不仅是茶叶,包括其他各类云南农产品,都是经由广通上火车,走成昆铁路线,销往西北兰州、西宁和山东茶叶市场,随后流向西安,乌鲁木齐等地。广通慢慢地就成了滇西南的物流集散中心。” 李国标如此评价广通茶叶市场。
在没有专业茶城的时代,广通茶叶批发市场因着强大的物流运输能力,逐渐规范起来。绿茶和茉莉花的级别区分明晰,买卖双方都自觉遵守交易规则进行商业往来。90年代到21世纪初,在云南滇绿贸易的兴盛时期,云南广通流通出去的烘青绿茶不会低于1万吨,“这个量在当时来看,已经非常大了”,李国标说。
丨亲切的“金辉”茶城丨
20世纪90年代前后,由于香港、台湾、马来西亚人开始在大陆寻找普洱茶,打开了云南人的历史记忆,普洱茶开始重新回到云南人的视线。云南作为普洱茶的原产地和交易区,昆明陆续建起了雄达、前卫、康乐、菊花村、西苑、金利、大商汇、邦盛、大观等大大小小十余个专业批发市场。
近些年,这些投入使用的茶叶批发市场,无论在投入资金、市场规划、市场规模、市场设施,都有较大发展。有政府扶持建立的,有商人自发形成的,有原有闲置库房改造而成的,也有茶商承租改造的,有从副食品批发市场中分离出来的,也有房地产商投资建立的,但交易方式没有改变,市场还是以出租摊位门店为主。
追根溯源,出现在昆明市郊最早的茶叶市场叫作“金辉茶叶市场”,这是一个由司机自发形成的小型普洱茶批发市场。李国标还记得金辉“茶城”的地址就在石安公路旁,从体量和专业角度来评价金辉,它可能算不上真正意义的茶城,然而由于茶叶价格低廉,品质很好,曾经往来买卖茶叶的人流量很大,人们如今还是会亲切地称之为“金辉茶城”。
“从茶产区进入昆明,石安公路是必经之路。西双版纳和思茅的长途汽车司机,喜欢扎堆住在石安公路旁边。久而久之,形成了货物信息圈,成立了货物托运部,除了货物的流通,还有信息的交换。有头脑灵光的司机发现其中的商机,车也不开了,自己开了门店,专门做了信息部,为其他司机找茶叶货源,就这样慢慢形成了一个大约十几家商户茶叶市场。当年滇西南很多货物以茶叶为主,除了金辉,还有一个南窑茶叶市场很红火,专门做游客生意,是包括茶叶、珠宝、食品、土特产为一体的小型综合性市场。还有广丰食品城、马家营等等也都是十多家商铺,不成规模。”在专业茶城出现之前,这些大大小小小的茶叶批发市场,李国标几乎都去逛过,“这些卖茶叶的地方店面窄小,也无法提供品饮服务,那时候人们对茶叶口感没那么讲究,先询价,觉得便宜就会下手买。”
丨经过洗礼后的成熟丨
2000年8月8日,云南茶叶批发市场(金实茶叶市场)的开业,改写了云南茶叶市场的历史,让云南茶叶着实火了一把。紧接着,十几家茶城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曾经遍布昆明东南西北的雄达茶城、金利茶市、康乐茶城、西苑茶城、塘子巷茶城、大观茶城、大商汇茶城、前卫茶城、菊花园茶叶市场、邦盛茶叶城等大大小小十多家茶城,开业之时,每家茶城都是大张旗鼓、信心满满。到如今,有的商圈繁荣,商户稳定,有的已销声匿迹,有的面临拆迁,有的和其他行业混合经营。
茶,绝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它承载着一条产业链,更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一个缩影。如今成熟的茶城除了大家熟悉的康乐茶文化城、雄达茶城、邦盛茶城等等之外,随着昆明房地产又一轮的强势崛起,有很多社区商圈,房地产商都积极配备了茶叶市场,用以招商引资。比如昆明在高新区规划的国茶港和茶天下·云茶城,就是通过产品品质、服务品质、配套品质为核心名片,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覆盖茶叶加工、生产到销售等环节,形成巨大的区域优势的新型茶产业商圈。
丨昆明茶城的未来丨
作为普洱茶原产地的茶城,昆明的茶城主要围绕普洱茶产品打造,已经成为一种产地符号。如今的昆明茶城,已从过去的茶叶批销中心,转变成普洱茶产品的体验中心、零售中心、仓储中心、全省茶业展示窗口、信息交流中心。“昆明的茶城,开始是和物流有关,后来和房地产,以后将会和数据有关。茶城不应该和其他产业一起发展,它应该是单独的、专业的、知名的,成为承接云南茶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云南的又一张名片。”李国标如此评价。
在昆明的茶城里,令云南人感到骄傲的普洱茶电商云集于此,茶艺培训,茶学教授,花道培训……对于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有帮助的很多课程都能够在昆明的茶城里学习到。在昆明茶城,是能够真正感受到茶美学中真、善、美,享受中式传统美学雅致生活的。
本文节选自
《昆明,产地批发市场的蝶变》
作者丨水苍玉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19年8月刊
编辑丨越山
2022年,为什么你还需要一本《普洱》?丨征订季惠享正当时
普洱茶工艺发展历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