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如何布置有情调的“茶空间”这5样东西,价格不贵但很实用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企鹅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段时间,去朋友的工作室喝茶。
到了以后发现,朋友用的是传统湿泡台。
也就是在桌面上放一个大茶盘,把泡茶要使用到的器具都放到上面。
到了正式泡茶的时候,洗茶具的水、废弃的茶水等,通通都倾洒在茶盘里。
这样看起来,整个台面上都是湿漉漉的。
好处就是,布置起来不费脑子,而且喝茶时,仗势可以比较大。
当很多人来喝茶,水汽淋淋,茶香四溢,是一种传统的功夫茶冲泡方式。
可对于爱干净的人,或者是处女座的茶友来说,难免有些“看不过去”。
况且,把所有茶具都一一摆在茶桌上,显得很杂很乱。
盖碗、公道杯、紫砂壶、快客杯、煮茶壶……未必都能用得上,只是凑个数罢了。
就像是一个人,为了追求极致,把所有时尚元素都往身上穿,但得到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从摩登女郎,变成了村姑本村。
故而今天就来说一说,如何把自己的茶桌布置得简约大方,又需要配备哪些器具?
《2》
近些年,干泡台开始流行。
“干”与“湿”相反,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泡茶的时候,整个台面是干燥、干爽的。
当撤去了庞大的茶盘,还有底下连接的废水桶,整个茶席看起来简洁了不少。
将其替换成小型的茶盘,只需要比盖碗大一点就行。
主要作用,是承托盖碗的底部,避免滴落下来的茶汤,会弄湿桌面,影响美观。
至于材质的选择,没有特殊要求。
喜欢什么风格,喜欢什么样式,就买什么,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有竹制、陶瓷、石制等。
而桌面上多余出来的空间,可以好好利用起来。
放些小茶点,或者插个花,养几盆可爱又养眼的绿植,都能给茶桌增添几分雅致的情趣。
另外,相比湿泡台的仪式感,干泡台更适合家庭式泡茶。
因为对空间的要求不会那么高,通常阳台、茶几、书桌,甚至连餐桌都可以品茶。
这样喝茶,比较随性。
把必备的那些茶具摆出来,舍弃不必要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平日里,茶友也会经常来分享自己家里的茶桌布置,我们发现,干泡台占了一大半。
趣意盎然,温馨惬意,令看者直想过去讨杯茶喝。
同时,干泡台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方便清洁。
哪里沾上茶渍了,用茶巾一擦,或者直接用清水冲洗,瞬间就干净了。
保持干净,比什么都重要。
《3》
定好了风格以后,继续选择泡茶所要用到的工具。
既然泡茶,是让茶叶与水充分接触交融,那么烧水的设备肯定不能太随便。
简单来说,就是烧水壶。
但家用式的烧水壶,未必适合用来泡茶,因为壶嘴太宽了。
大口径的壶嘴,日常喝水,或者泡个奶粉咖啡什么的,不成问题。
可我们盖碗泡茶时,讲究环壁注水,通过控制水流的走向,来让碗里的干茶被沸水均匀浸润。
当沸水顺着这宽宽的口倒出,向上方蒸腾出大量的热气时,很容易烫伤泡茶者。
降低水温,又会减缓芳香物质和滋味物质的释放,损失茶汤的鲜爽感和花香。
故而,还是建议大家换一把专门适合泡茶的水壶。
用来用去,最实用的,是鹤嘴壶。
当大家看到它的时候,看到它长而窄的壶嘴,就像细长的天鹅颈一样,便知道此名从何而来。
鹤嘴壶的好处有很多,这里简单和大家说说。
一来,壶嘴长,向外延伸,顶端可以尽可能靠近盖碗,接近茶叶。
泡茶的时候,不要刻意悬壶高冲,只需要低空注水,让水流顺势流入盖碗里,不容易溅出烫伤人。
二来,壶嘴细,口小,水蒸气不会肆意从壶口喷出。
即便是刚烧开的沸水,也不用太担心,只要稳定好手臂,环壁注水,就能让茶叶的养分均匀释放出来。
从观赏性上来说,天鹅颈一样的细长水流,不也很美吗?
泡好一杯茶,从一把实用的烧水壶开始。
《4》
最后,就是茶桌上常见的“三剑客”——盖碗、公道杯、品茗杯。
当然,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茶友喜欢用紫砂壶来泡茶。
这是个人习惯,也是个人选择。
但村姑陈一直推荐的泡茶器皿,是白瓷盖碗。
白瓷盖碗,简单朴素,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功能,存在的意义就是泡出茶叶的原汁原味。
《道德经》里有写,“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
因此,茶具未必要“多而广”,“少而精”便好。
况且,白瓷盖碗的价格也不贵,简单的款式,几十块钱就能收入囊中。
平时用来练习泡茶,不小心摔碎了,再买一个就好了,也不会太心疼。
曾经听一位茶友说,他为了学会熟练泡茶,摔碎了整整5个盖碗。
要么,是因为沸水温度太高,下意识把盖碗“扔”出去了;要么,是因为开口太大,盖子打滑了,又碎了。
不过,花了很低的成本,如今已经练就了行云流水的泡茶技能。
试想一下,如果用的是景德镇手绘盖碗,或者是柴烧盖碗,摔碎一个,就是几百甚至几千块钱的损失。
哎,光是想想就心疼。
所以,那些很贵的茶具,茶友们日常也不舍得用,摆在柜子里好好保护起来。
招待客人,或者心情格外好时,才会偶尔拿出来泡茶。
通常情况下,最上手,最好用的,还是那只简约的白瓷盖碗。
相比起壶状的茶具,盖碗其实更具优势。
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在泡茶的是,能随心所欲地调整出水口大小。
根据不同茶类的条索(条形)大小,随机应变,以便于快速出汤,沥干茶汤。
避免了因为出汤不顺畅,难以沥干茶汤,让茶和水长时间接触,导致苦涩物质过量释放,造成浓重苦涩的滋味。
好用不烫手的盖碗,通常碗沿略宽,容量适中,110毫升刚刚好。
宽碗沿的设计,利于散热,手指接触碗沿时并不会觉得太烫手,不至于连连摔碎盖碗。
《5》
公道杯和品茗杯,有人选择和盖碗配套的样式。
白瓷的盖碗,搭配白瓷的公道杯,白瓷的品茗杯,在视觉上能做到统一。
公道杯,为了“公道”二字诞生。
首先,把盖碗里的汤水倒进公道杯里,保证了卫生,假如直接从盖碗到茶杯,水花四溅,不够整洁。
其次,能保证每一杯的茶汤,分量是平均的,不会厚此薄彼,否则待客时难免显得怠慢了。
而个人对于公道杯的选择,更偏向玻璃材质。
原因很简单,可以通过透明的玻璃公道杯,观察到茶汤的真实情况。
比如,在冲泡白茶的时候,会有密密麻麻的白毫被沸水冲刷下来。
此时,透过阳光去看公道杯,会发现里面的汤水晶莹剔透,白毫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就像是星河闪耀,耀眼夺目。
白毫的存在,没有影响汤水的纯净度,依然是澄澈透亮的。
那么,这样干干净净的茶汤,让人喝起来更放心。
至少肉眼上看过去,没有多余的杂质和灰尘。
而如果发现,汤水是浑浊的,混合了不干净的漂浮物,和雾霾天一样“能见度低”。
就代表着,这款茶叶的品质存在缺陷。
好茶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茶汤干净,倘若连这点都做不到,自然称不上是优质茶。
所以,为了能让自己更好地判断茶叶品质,平时喝茶更喜欢用玻璃的公道杯。
《6》
回归现实,每个人的喝茶目的和需求不同。
比如有个朋友,就认为喝茶要燃一线香,在檀香袅袅的房间里喝茶,才有氛围。
而有的朋友,喝茶格外讲究茶的用水、温度、茶具、手法等等。
所以,在谁的地盘喝茶,就要尊重对方的习惯。
到了自己的空间里,再从真实需求出发,打造适合自己的一方天地。
在“舒适圈”里呆着,真的很舒服。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