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广茶文化2022年中国茶市场现状及重点企业深度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繁育栽培茶树,加工、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之一。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的时期,各省市多次提到茶产业,“十四五”期间将做精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建设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专业电商平台。持续推进“海丝茶道”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参与“海丝”联合申遗和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大力推进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 打造全国重要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基地。
一、茶的概况
(一)茶的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茶叶分类》(GB/T30766-2014),以加工工艺、产品特性为主,结合茶树品种、鲜叶原料、生产地域进行分类,茶叶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及再加工茶。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茶的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茶行业发展环境
(一)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励茶产业发展。2020年6月农村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贫困地区茶产业稳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贫困地区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促进加快贫困地区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品特色突出,效益切实提高,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GDP为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1430亿元,同比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同比增长9.5%。经初步核算,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比2019年增长14.3%,两年平均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
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速为3.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亿元,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10.7%。2021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69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6618亿元,增长3.0%。
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食品烟酒消费支出近三成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6%;比2019年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5.7%,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4.0%。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7178元,增长12.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8%。与2019年相比食品烟酒增长8.6%。
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新零售方式兴起
近年来,我国电商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在“互联网+”浪潮推动下,化妆品电商以一种全新的产业业态迅速发展壮大,引爆了网购化妆品的狂潮。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亿元,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7.8%、8.3%和12.5%。
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七)茶学教育快速发展
近年来,茶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涉茶高校继续增加,招生规模扩张,茶学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发布,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平台不断提升,“茶学”代码写入《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截止2020年,全国涉茶高校增加到72所,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达到26个,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人数达15000人,增长34.3%。青少年茶文化教育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倡议青少年学茶饮茶在全国各地已成热潮,社会影响广泛深入。
三、茶市场现状
(一)茶产销情况
茶叶属于天然健康的饮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茶历史。中国是茶叶最大的生产国,茶叶产量是世界第一。2016年以来,中国茶叶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数据显示,我国茶叶产量从2016年的231.33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297万吨,2020年较上年增加19.28万吨,同比增长6.94%。预计2021年中国干毛茶产量约为306.4万吨,同比增长2.6%;干毛茶销售为224.3万吨,同比增长1.9%。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茶产品产量占比
2020年,我国六大茶类中,绿茶、乌龙茶产量继续稳增,但总产量占比继续向下微调;红茶、白茶、黄茶产量激增,总产量占比出现攀升;黑茶略有减产,总产量中占比有所下降。具体来看:绿茶产量184.27万吨,占总产量的61.70%,比增6.99万吨,增幅3.94%;红茶产量40.43万吨,占比13.54%,比增9.71万吨,增幅31.59%;黑茶产量37.33万吨,占比12.50%,比减0.48万吨,减幅1.28%;乌龙茶产量27.78万吨,占比9.30%,比增0.20万吨,增幅0.73%;白茶产量7.35万吨,占比2.46%,比增2.39万吨,增幅48.05%;黄茶产量1.45万吨,占比0.49%,比增0.48万吨,增幅48.78%。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茶产品销量占比
数据显示,中国绿茶内销额1699.20亿元,占内销总额的58.8%;红茶500.85亿元,占比17.4%;黑茶301.57亿元,占比10.4%;乌龙茶280.72亿元,占比9.7%;白茶89.53亿元,占比3.1%;黄茶16.96亿元,占比0.6%。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茶企业融资情况
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呈逐年增长趋势,中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从2016年的14.73万家增长至2020年的32.6万家,同比增长4.99%。2020年,我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在业/存续的茶企有31.36万家,比上年增加4.14万家,同比增长15.21%。
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茶重点企业分析
(一)湖南省茶业集团
1、经营情况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和茶文化传播于一体全产业链经营、专业制茶、内外贸并举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湖南省茶业集团在全省建立了97个优质茶园基地,总面积达60万亩,联结带动了50万户茶农,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了稳定的贸易联系。
湖南省茶业集团以茶为主,现有白沙溪、湘益、臻溪、君山、潇湘等品牌产品,主要加工经营红茶、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及茉莉花茶、特种茶、小包装茶、袋泡茶、茶饮料、速溶茶粉、茶食品、提取物等,同时经营粮油、土产畜产、轻工化工、机电等产品。
2、主营产品分析
湖南省茶业集团建设了湘茶高科技产业园、白沙溪黑茶产业园、益阳茯茶产业园、君山黄茶产业园、辰州碣滩有机绿茶产业园、河西走廊精加工产业园6个主要大型综合产业园区,拥有国内外先进的黑茶、茯茶、黄茶、绿茶、有机精制茶、花茶、黑茶提取物生产加工车间,整体加工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年加工茶叶能力10万吨以上。主营以茶为主的产品,现有:白沙溪、湘益、臻溪、君山、潇湘等品牌产品,主要加工经营红茶、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及茉莉花茶、特种茶、小包装茶、袋泡茶、茶饮料、速溶茶粉、茶食品、提取物等产品。
湖南省茶业集团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截至目前,已在全省宜茶区重点建立了97个优质生态基地,联结了97个专业合作社,茶园总面积60万亩,其中有28个(面积9万余亩)基地通过了德国CERES有机茶国际认证。
(二)天福集团
1、经营情况
天福(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天福茗茶在大陆精耕十数寒暑,已成为集茶叶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全方位茶业品牌。在营销模式上,天福采取多品牌策略,品牌包括[天福]、[天福天心]、[安可李]、[天曦]、[放牛斑],以占据中国传统中式茶产品市场的各个细分市场。2021年1-6月天福集团总营业收入达9.42亿元,净利润达1.59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主营产品分析
天福主要经营传统中式茶产品,整合了中国的茶叶资源,开发出多达一千八百多种的天福系列产品,主要产品包括乌龙茶、绿茶、红茶、普洱茶、花茶、白茶等包装茶、袋泡茶,以及茶食品、茶具、茶艺用品、香道等系列。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天福集团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销售茶叶、茶食品及茶具。天福集团的收入由2019年的17.97亿元减少至2020年的17.13亿元,同比下降4.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华茗园
浙江华茗园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21日,是一家以茶叶、茶制品的生产加工和经营为主,兼营食品饮料的批发销售。华茗园一直专业为康师傅(顶津食品)、娃哈哈、可口可乐等三大茶饮料公司提供制作茶饮料的茶叶原料。
目前华茗园已经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质量体系认证,同时制定了茶叶生产加工的企业标准和检验标准,企业管理已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