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生源股价只剩1毛了减肥茶销售额逐年下滑,去年亏损1.46亿元
原标题:碧生源股价只剩1毛了:减肥茶销售额逐年下滑,去年亏损1.46亿元
“减肥茶第一股”碧生源(00926.HK)再度迎来业绩“爆瘦”。
财报披露,2021年,碧生源收入约为人民币11.01亿元,同比下跌14.81%。毛利率由2020年的70.7%降低至2021年的63.4%。股东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46亿元,2020年同期盈利人民币4547.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的业绩当中,有同年8月碧生源出售北京申惠碧源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的0.80亿元收益。
截至3月24日收盘,碧生源股价为0.112港元。按照52周内最高股价的0.49港币来看,碧生源的总市值已从该时期内的7.99亿港元跌至如今的1.83亿港元,跌幅达77%。
针对业绩亏损,股价崩跌等问题,3月23日,时代周报记者联系碧生源相关部门采访,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业绩起伏不定
碧生源始创于2000年,曾是减肥茶饮中的“一哥”。作为纤体瘦身品牌,碧生源主打刮油去脂的减肥茶饮,广告语“快给你的肠子洗洗澡”深入人心。
2010年,碧生源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彼时风光无限。
官网显示,2010年3月,中国保健协会评定碧生源品牌为中国“十大最具公信力保健品品牌”;2014年3月,“碧生源”品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2018年12月,碧生源在“2018中国社会责任公益盛典暨第十一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峰会”上获得“杰出企业奖”。
常润茶、常菁茶、青柠姜茶、红豆薏米茶、荷叶绿茶……碧生源以“茶”制胜。其中,常润茶与常菁茶业绩最好。2006年,碧生源实现“润菁”两茶破亿的销售业绩;到了2010年,碧生源已拥有近500家经销商和13万家零售店,仅在当年就卖了8个亿。
但近年来,碧生源的业绩却一直高低不定。
财报显示,2016—2018年,碧生源净利润分别为-7456.6万元、528.1万元以及-9350万元,在当时,2018年的亏损额是自上市以来最高的一年。
“润菁”两茶的收入也在直线下滑,2018年,二者的收入分别同比下滑43.8%、22.9%。且在此之后,依然一路下滑。
据财报,“润菁”两茶的营收从2020年的合计3.91亿元下降至2021年的合计2.65亿元,与2010年销售收入的8亿元相比已然腰折,风光不再。
(图源:碧生源微博)
针对2021年的亏损原因,碧生源在业绩预告中解释称,主要受“双11”“双12”购物节的销售业绩未能达到预期销售金额等因素所致。
面对持续下滑的业绩,碧生源近几年不断“卖房自救”。
2018年12月31日、2019年7月10日,碧生源相继出售北京畅升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子公司碧生源食品饮料100%股权,分别作价5.55亿元与1.25亿元,这让碧生源顺利扭亏。
财报显示,2019年,碧生源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较2018年的3.78亿元同比增长114.6%,净利润达到1.62亿元。其中,“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一项达2.22亿元。
2020年,碧生源营业收入12.93亿元,同比增长59.2%。其中,“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一项为8000万元。
尝过甜头的碧生源将“卖房”进行到底。2021年11月,碧生源对外公告,以5600万元的价格出售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几处房屋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出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作公司主业发展和营运资金需要。
显然,碧生源的资产出售价值越卖越少了。
产品销售额逐年下滑的同时,碧生源产品质量的问题却频频上榜。
2020年7月,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对包括碧生源在内的10款中外轻食代餐粉进行品牌抽检时发现,碧生源常菁茶霉菌和酵母超出标准值近8倍;2022年1月,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发现,1批次碧生源牌常菁茶霉菌和酵母项目超标6.8倍。
老品牌遭遇新困难
事实上,如缩小减肥产品范围,仅聚焦在零售药房出售的保健品、药品品类,碧生源依然是其中的“一哥”。
据碧生源财报,2021年,碧生源牌常润茶在零售药房的市场份额为约12.69%,同比减少1.2个百分点,位居市场第一。
2020年3月,SMERI发表的《全国零售药房调查报告》显示,按在零售药房出售的包括保健品、药品或其他类型产品的零售额计算,在减肥产品的市场板块上,碧生源牌常菁茶连续十年名列前茅,2019年的市场份额为26.22%;在润肠通便产品的市场板块上,碧生源牌常润茶连续12年名列前茅,2019年的市场份额为14.85%。
在同品类中作为佼佼者的碧生源,为何还需沦落到卖房自救?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和当下的减肥市场产品迭代有关。“新生代的减肥品牌有着广阔的市场,其成长环境相当优渥。比如说现在在年轻女性市场上大量流行的代餐,它们的成长速度是不可估量的。”张毅表示。
《8090后健康养生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在我国,有82.7%的年轻人不是在减肥就是奔走在减肥的路上。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3月到2020年2月,仅仅是减肥代餐的全网销售额达到36.47亿元。
以代餐新秀王饱饱为例,其在2018年6月正式上线天猫平台,开张首月销量额就达到200万元;2019年双11,王饱饱在前一个小时左右就突破 1000 万元成交,击败了桂格、卡乐比等麦片老品牌,一举拿下天猫麦片TOP1;2019年下半年开始,王饱饱一直稳坐麦片品类第一,并带动了当年淘宝麦片品类销量增速同比超过50%。
2021年中国代餐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1 年天猫618“食补粉粉”品类前十名中,共六家企业涉及代餐业务,其中五谷磨房、Wonderlab、Smeal的销售额分别为3310万元、1306万元、1084万元。
张毅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减肥品牌以持续递增的态势出现。“减肥产品的市场增值空间是巨大的,并且具备成长性,在该赛道的布局过程中,品牌要向获得更多的商机,就要在产品自身与其营销模式上多加创新。”
碧生源显然也看到了市场变化。除了减肥茶饮,近几年,碧生源还推出了左旋肉碱咖啡、营养代餐(奶昔、饼干)、酵素等新兴减肥产品。
(图源:碧生源微博)
2018年中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碧生源在电商平台推出了高纤代餐饼干、维生素E软胶囊、维生素C片及维生素C咀嚼片等新产品。
然而,上述新产品的营收情况并没有在近几年的财报中详细透露,在各大平台榜单中,碧生源的新产品也未有上榜。
“减肥产品总体来说争议还是比较大,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对于市场来说依然有需求空间。就碧生源而言,如果能够做到产品和营销都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这个老品牌还是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针对碧生源的发展状况,张毅评价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