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重思旭日升:金钱都难以挽救的瞬间陨落

2021-03-04 12:37:08热度:166°C

近日,“旭日升”注册商标拍卖活动及其抵押生产设备接二连三停拍的新闻,让这个消失了一年多的品牌重回人们的视线,只是风光不再商网。“旭日升”商标的暂免拍卖下场,几乎在所有人的眼里,不过是小小的插曲,命运的转折仍旧未肯出现,旭日升的生死没有一点悬念。

即便如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旭日升的瞬间陨落仍然是一个谜。实际上,旭日升不过是一个缩影。随着旭日升内部所谓的“秘密”一点一点外泄,人们却看到了并不陌生的真相。即便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公关活动,即便有了政府参与筹措的600万元资金,事实再也明白不过,钱,救不了旭日升。

宿命,难以救赎

重提旭日升,仿佛已然过了很久很久。90年代迅速崛起的旭日升在新世纪到来之时曾昙花一现,然而不久就轰然倒下;此后内外交困的景象触目惊心:内部腐败成风,外部负债累累。

著名经济学家茅以轼曾经说过:企业是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还是从成功走向衰落,就看它的主要领导人有没有逐渐完成从钱的奴隶转变为钱的主人的过程。

这样的思考角度无疑有益而警醒。大部分的中国企业都在艰辛地成长:它们没有品牌,没有够用的资本,没有任何的管理经验,它们的生命在并不完善的市场机制面前显得脆弱异常。带着生存的本能与求富的原始冲动,中国企业与企业家开始了披荆斩棘的财富冒险,并且屡屡越过了规则的边缘。然而这是不可复制的经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大部分的企业死在自己人的手里。

这是人性的可悲之处,也是制度的可悲之处。成败以能否赚钱为依据,经济效益成为最终的目的,而忘记了赚钱又是为了什么。艾丰也指出,世界成功大企业的共同境界都不把赚钱放在第一位,而把为社会作贡献作为企业的最高价值观,从社会发展需求的理念去选择自己的市场机会。境界问题依旧是横在中国大部分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坎,跨过去了,也就海阔天空。

人心困于钱的桎梏,管理无法舒展,衰亡便是此类企业的宿命,难以救赎,旭日升也不例外。

资本图谋最后的挣扎

4月28日上午10点,离“旭日升”注册商标所有权公开拍卖活动只剩下最后四个小时的时候,江苏省天平拍卖行和苏州泰和拍卖行突然向媒体记者宣布拍卖暂停,并称决定是由苏州中级人民法院宣布的。

苏州市中级法院也证实了此事:“旭日升”商标拍卖公告发出后,冀州市委和旭日集团非常重视,他们积极和债权人协商,希望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旭日升”的拍卖。目前,在冀州市委的参与下,旭日集团紧急筹措了600万元资金,并与债权方上海紫江公司在苏州市中级法院人员参加的情况下,就还款协议进行了协商。

接着,原定于5月21日10时举行的旭日集团抵押生产设备拍卖活动再度搁浅。受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委托,河北省拍卖总行的拍卖大厅此次本将依法公开拍卖河北旭日集团所属位于冀州市饮料罐装总厂的吹瓶、注塑、灌装、制冷等旭日集团在民生银行河北分行部分不良贷款抵押物,价值约为2000多万元人民币。

然而,这一切并救不了旭日升,负债庞大的财务状况早在几年前就扼住了旭日升进一步发展的咽喉。1999年,旭日集团下属的旭日保健制品公司与上海紫江公司签订了饮料瓶的采购合同,因其长期拖欠其600万元的货款,上海紫江公司向苏州市中级法院提出诉讼,要求河北旭日保健制品公司偿还货款。而这次“旭日升”商标的拍卖,就是法院在旭日保健制品公司没有履行法定义务又没有其他可执行财产的情况下做出的对其商标进行拍卖以偿还债务的决定。

被告知“旭日升”注册商标所有权停拍的当天,就在苏州泰和拍卖行里,还有来自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和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是希望能从此次拍卖所得茶艺款项中为自己的当事人索取欠款,其中包括受台湾统一集团的委托来同负责此次拍卖的苏州中院商谈债务问题。三年前,统一集团负责为旭日升集团提供易拉罐加工业务,截至目前,旭日升集团共欠统一集团90多万元到期债务,并在三年期间多次以各种理由拒绝向台湾统一集团支付欠款。有媒体称,拍卖会成旭日升全国债主聚会。

这让人联想起2000年旭日保健处于被逼债高峰时期的场景。当时前去旭日保健催款的人员最多时曾达到110个人,使得作为县级市的冀州并不多的宾馆经常爆满。随后,更有数据指旭日保健的总负债已经达到5.3亿~5.6亿元,其中欠客户是2.3亿元,另外还有大量的员工集资款。而旭日集团副总则亲口承认债主有200家左右。

也许,旭日升只能卖身还债了。在2000年有关机构的评估中,旭日升的品牌价值达到160亿元。即便今天旭日升商标的无形资产价值已经缩水为1050万元,这次拍卖仍然被称为江苏省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无形资产拍卖,其中明确表示了竞买意向的有来自浙江、上海、四川、河北等地的六家企业。

今时毕竟不同往日。“要想重塑旭日升品牌并不是很容易,至少得花上好几亿元”,据一名国际品牌的饮料企业老总介绍说,“饮料行业的投资是巨大的,主要投资在广告、促销和营销上,每年的广告投资都在上亿元,建立全国的销售网络、铺货渠道等营销方式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据河北电视台广告部的人员回忆,旭日升辉煌时每年的广告投入大概在几千万元左右,总共的广告投入也就是三四亿元。这换来了旭日升冰茶的最高销售额达30亿元,占茶饮料市场70%的市场份额。但在今天,康师傅和统一这两个茶饮料巨头总共的市场份额也不过80%,可他们一年的广告投入加起来就有近3亿元。

然而,对于成功阻止商标拍卖的旭日集团来说,旭日升品牌的自我崛起更是让人觉得渺茫。背负着如此巨大沉重的债务包袱,旭日怎么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旭日升”产品上?而且,更为关键的是,钱并不是主要的问题。当年“旭日升”以3000万元起家却以30亿元的销售额死于旭日集团手里,已是前车之鉴。旭日集团如果还是无法解开当年死结,即便能够寻求资本图谋东山再起,恐怕也只是最后的挣扎,抑或是重蹈覆辙。

腐败,最初的失守

在旭日升与众多企业间的债务纠纷中,有一点很耐人寻味。1995年,旭日升冰茶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源源不断的订单、无法满足的市场需求,旭日集团的决策层采用“借鸡生蛋”的资本运作模式,由旭日集团提供生产技术和原料,租赁全国各地企业闲置的71条饮料生产线和5条啤酒生产线,在全国开设了23家分公司。成功演绎了在河北乃至全国一度被佳话的“低成本快速扩张”的战略奇迹。

在市场销售最高峰的1998年,旭日升的销售额已经达到30亿元;即使是在财务状况转坏的2000年,据中国饮料行业协会统计资料显示,旭日升的总产量也达到103.6万吨,在中国饮料十强排名第二,一度占据茶饮料7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旭日升的生产采用的是低成本快速扩展的oem模式,正常地算账,即便除去高额的广告费用,如此良好的市场回报似乎不太可能让旭日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债台高筑。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2001年,在对旭日升的深入采访中,赢周刊记者惊讶地发现旭日升内部的腐败现象已经深深渗入它那如日中天的事业根基中,危机一触即发。

旭日集团的前身为冀州供销社,其市场初期的销售队伍江西修水茶叶糖茶叶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54564328 43284881 48814053 40534193 41930326 03262980 29803914 39142228 22283649 36495052 50524576 45763040'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291611) and MATCH(title) AGAINST('54564328 43284881 48814053 40534193 41930326 03262980 29803914 39142228 22283649 36495052 50524576 45763040'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